第一章 认识紫檀木
一、什么是紫檀木 / 012
二、紫檀木的形态特征 / 013
1. 生态特征 / 013
2. 木材特征 / 014
三、紫檀木的产地 / 014
四、紫檀木的包浆 / 015
五、紫檀木的用途 / 018
1. 木材用途 / 018
2. 医疗用途 / 019
3. 香气怡人 / 019
第二章 紫檀家具分类鉴赏
一、明清紫檀家具 / 022
1. 明代紫檀家具特点 / 022
2. 清代紫檀家具特点 / 026
二、桌案类鉴赏 / 046
三、床类鉴赏 / 079
四、椅凳类鉴赏 / 083
五、橱柜类鉴赏 / 099
六、屏风类鉴赏 / 113
七、其他类鉴赏 / 133
第三章 紫檀家具的鉴别
一、紫檀家具的辨识要素 / 144
1. 辨纹理 / 144
2. 识截面颜色 / 147
3. 闻木香 / 149
4. 看浸液色 / 149
5. 听声音 / 149
6. 问产地 / 149
二、紫檀家具的鉴别 / 149
1. 古旧紫檀家具 / 149
2. 新品紫檀家具 / 152
三、紫檀家具做旧、补配或做伪 / 152
1. 做旧 / 153
2. 补配 / 153
3. 做伪 / 153
四、紫檀木的“红筋”和“红斑” / 154
第四章 紫檀家具市场行情
一、紫檀家具的投资价值 / 156
1. 艺术价值 / 156
2. 文物价值 / 161
3. 历史价值 / 168
二、什么样的紫檀家具价值高 / 175
1. 血统纯正 / 175
2. 造型完美 / 176
3. 年代久远 / 179
4. 名家制造或名人收藏 / 180
5. 器形完整 / 180
6. 产生包浆 / 183
三、近几年紫檀家具的价格走势 / 186
1. 2011-2014年市场走势 / 186
2. 市场分析 / 187
四、近些年紫檀家具的拍卖行情 / 187
1. 2004-2014年拍卖汇 / 187
2. 行情分析 / 206
第五章 紫檀家具的购买技巧
一、紫檀家具购买技巧 / 208
1. 看材质 / 208
2. 看外形和结构 / 211
3. 看雕刻 / 216
4. 看磨工 / 223
5. 防假冒 / 225
二、紫檀家具的购买渠道 / 225
1. 从拍卖公司购买 / 225
2. 从文物商店购买 / 231
3. 从紫檀家具专卖店购买 / 237
4. 从典当行购买 / 241
5. 从圈子内购买 / 246
6. 从网络渠道购买 / 250
三、小叶紫檀家具该怎样投资 / 254
第六章 紫檀家具保值增值的保养
一、为何要对紫檀进行保养 / 256
二、紫檀家具的基本养护方法 / 256
三、紫檀家具保养的注意事项 / 256
四、小叶紫檀家具的保养 / 258
五、大叶紫檀家具的保养 / 258
六、大果紫檀家具的保养 / 259
七、刺猬紫檀家具的保养 / 259
我一直认为,真正的收藏家必备的素质之一就是对“稀有性”的深刻理解,而这本书在这一点上做得极为出色。它没有浪费笔墨去描述那些随处可见的“普通好料”,而是将重点集中在那些真正能体现收藏价值的“极端品”上。比如,书中用了大量的篇幅来解析“对眼”纹理的形成条件和其在审美上的崇高地位,以及那些罕见的“鬼脸”或“水波纹”的出现概率。这种聚焦于“塔尖”资源的讨论,让读者对什么是真正的顶级收藏有了清晰的认知框架。书中对“存世量”和“再开采难度”的评估,也相当具有前瞻性,帮助读者在做决策时,能够更准确地权衡未来的增值潜力与稀缺性之间的关系。读完后,我不再满足于仅仅拥有一件紫檀物件,而是开始追求那些具有独特故事性和极高工艺难度的藏品。这本书成功地将我的关注点从“物”的层面,提升到了“文化稀缺性”的层面,这对于任何想在收藏界走得更远的人来说,都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实在太吸引人了,封面那沉稳的木质纹理,配上鎏金的字体,光是放在书架上就透着一股子低调的奢华感。拿到手里沉甸甸的,明显是用了不少心思在纸张和印刷工艺上。我本来对这类题材的书籍持保留态度,总觉得很多都是泛泛而谈,但翻开目录时,那种专业和严谨的布局立刻抓住了我。它似乎不像一本简单的“教你买”的书,更像是一部深入探讨紫檀文化底蕴和市场脉络的百科全书。特别是其中关于不同产地紫檀的微观结构差异对比分析,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详尽,让我这个初入门者感觉自己一下子站在了一个更高的视野上去审视这个领域。那些配图的清晰度和专业性也令人称赞,很多细节纹理的展示,对于鉴别真伪和品相优劣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我甚至注意到,书中对某些特定年份和批次的紫檀木料,都有细致的批注和市场流向的追踪,这绝非一般爱好者能轻易做到的信息收集与整理。这本书的厚度本身就给人一种“内涵丰富”的预感,而实际阅读体验则进一步证实了这一点,它不仅仅是提供了购买指南,更像是在构建一个完整的紫檀世界观。
评分这本书的实用价值绝对超出了我的预期,尤其是在风险规避和长期规划方面。我之前在关注紫檀时,最担心的就是买到品相不佳或来源不明的材料,投入的成本和精力都可能付诸东流。这本书提供了一套非常系统化的“验货清单”和“尽职调查流程”。它不仅仅罗列了“要看密度、要闻气味”这些基础知识,而是深入到了切割方式对未来稳定性的影响,以及不同季节采伐木料的特性差异。更让我感到惊喜的是,书中提供了一些关于“保养与修复”的实操建议,这些内容在市面上流传的资料中往往被一笔带过,但对于拥有实体藏品的人来说,却是至关重要的。比如,对于不同程度的开裂,书中给出了细致入微的修复建议和注意事项,甚至连使用何种天然蜡进行日常养护,都有详细的说明和对比分析。这种事无巨细的指导,让初学者感到非常踏实,仿佛手里握着一本随时可以翻阅的“急救手册”,极大地增强了我的操作信心。
评分这本书的写作风格非常独特,完全颠覆了我对传统投资书籍的刻板印象。它没有那种生硬的术语堆砌,也没有居高临下的说教感,反而更像是一位经验老到的行家,在你耳边娓娓道来他多年行走江湖的肺腑之言。行文间,作者似乎极其擅长运用对比的手法,比如他会用一段极具画面感的文字描绘出“黄金时代的紫檀料”的温润光泽和醇厚香气,紧接着,笔锋一转,又犀利地剖析了当下市场上那些令人眼花缭乱的“仿品陷阱”和“概念炒作”,这种强烈的反差,让读者在精神上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和警醒。我尤其欣赏作者在叙述历史脉络时所展现出的那种文化情怀,他将紫檀的兴衰与中国历史的某些重要节点巧妙地联系起来,使得每一次收藏决策,都不再仅仅是经济行为,而成为了对一种文化遗产的守护。整本书读下来,我感觉自己不仅学会了如何辨识木材,更学会了如何去“尊重”和“理解”这份来自大自然的馈赠。这种深层次的引导,才是真正有价值的。
评分这本书的叙事节奏把握得相当精妙,它不是那种让人一口气读完就束之高阁的速食读物,而是需要反复咀嚼、时常翻阅的工具书。它巧妙地在“历史溯源”、“市场分析”和“实操指南”这几个板块之间进行了流畅的过渡。例如,在详细阐述了某一段时期皇室对紫檀的偏好和需求后,笔锋立刻转向对当时留存下来器物的纹理特征的深度解读,这种逻辑上的递进关系,让知识点的吸收变得非常自然而有层次感。我发现自己经常在阅读完某个理论章节后,会立即翻到前面的案例分析部分,重新对照着去印证作者的观点,这种主动的思考过程,大大加深了对内容的理解。此外,作者在论述市场趋势时,非常克制地使用了数据,而是更多地依赖于对行业内隐性规则的洞察力,这种“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的探讨方式,使得本书具有了超越时效性的价值。它教你的不是某一个价格点,而是一种判断市场情绪的能力。
评分好好好好好好好
评分好好好好好好好
评分好好好好好好好
评分好好好
评分好好好
评分挺好的一本书,内容有用
评分挺好的一本书,内容有用
评分好好好好好好好
评分挺好的一本书,内容有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