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程》包括实践基础上人、自然、社会的统一、世界的存在方法、世界的辩证图景、人对世界的认识、社会结构、社会运行机制等八章内容。这部教材的编写,借鉴了国内同行教材中的一些观点,并移植了我们所在的教研室的同志及我们自己过去编写的教材的一些相关内容。主要有:第二章借鉴和移植了赵光武教授主编的《辩证唯物主义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中的一些相关内容;第三章借鉴和移植了赵家祥教授主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中的一些相关内容;一、五、六、七章则主要借鉴和移植了赵家祥教授主编的《历史唯物主义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中的相关内容;第八章借鉴了刘曙光博士的专著《人的活动与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关系》(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和丰子义教授一些学术论文中的相关观点。我们对上述同仁致以诚挚的谢意。
作者简介
赵家祥,男,天津武清人,1937年生,中共党员,汉族。196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并留校任教至今。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北京市和全国优秀教师。曾任北京大学哲学系副主任、系党委书记,现任哲学系学术委员会主任,北京大学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研究员,北京大学人文学部委员。
目录
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观
第一节 哲学与哲学观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形成与发展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性质与特点
第四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现实
第五节 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目的和方法
第一章 实践基础上人、自然、社会的统一
第一节 实践及其基本特征和基本形式
第二节 人与自然的关系
第三节 人与社会的关系
第四节 人与自然关系的社会性和实践基础
第二章 世界的存在方式
第一节 世界的特质统一性
第二节 运动是特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第三节 时间和空间是特质存在的基本形式
第四节 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性
第五节 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
第三章 世界的辩证图景
第一节 世界的普遍联系
第二节 世界的永恒发展
第三节 联系和发展的基本规律
第四节 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第五节 面对质疑与争论
第四章 人对世界的认识
第一节 认识的前提、基础和本质
……
第三章 世界的辨证图景
第四章 人对世界的认识
第五章 社会结构
第六章 社会运行机制
第七章 社会发展的动力系统
第八章 社会形态更替和社会进步
参考文献
精彩书摘
四哲学理论形态的更迭 人类历史上,每一个时代都有反映该时代社会状况、体现其时代精神和实践水平的特有的哲学形态,历史不断发展,哲学也就不断改变着自己的形态。哲学形态的更替是哲学发展的主要形式。在哲学史上,既有本体论意义上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尖锐对立,同时交织着作为不同的思维方式的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斗争,还有认识论意义上经验论与唯理论等的辩驳,以及它们内部具体的哲学派别的更迭。以下我们按时间顺序简述哲学形态的演变历程。 1.朴素的唯物主义 也叫自发的唯物主义。产生于公元前7一公元前6世纪的古希腊和殷周之际的中国,近代资本主义形成以前的唯物主义,都属于这种形态,其代表在西方是赫拉克利特、德谟克利特,在中国则有王充、范缜等。其主要特征是,其一,以自然原因去解释自然现象,把万物本原归结为某种物质形态,用某一种或某几种具有固定形态的物质来说明宇宙万物的生灭变化。比如,古希腊泰勒斯认为“水”是万物的本原,赫拉克利特认为“火”是万物的本原;中国古代荀子认为“气”是万物的本原,等等。其二,与辩证法天然地结合在一起,确信世界万物都是处于运动变化之中,但只是猜测到了辩证法,并没有“真正掌握辩证法”。其三,是依靠笼统的直观,即通过经验观察再加上想象和猜测而形成的理论,缺乏科学论证和严密的逻辑体系,具有明显的自发性和朴素性。 2.自发的辩证法 在欧洲,古希腊的赫拉克利特是“辩证法的奠基者之一”,亚里士多德的思想也处处显露了辩证法的光芒;在中国,古代辩证法思想极其丰富,老子、苟子、张载、王夫之等都对辩证法思想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古代辩证法直观地描述了整个世界的一般变化,并开始用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来说明变化的原因,是一种实质上正确的世界观。但它对世界的辩证图景只是提出了一个总的轮廓性的说明,这种说明是以人们的直观经验为根据的,对构成这个图景的各个细节缺乏研究,对总体轮廓的说明也缺乏科学的证明。由于人们在直观中,凭眼耳鼻舌身等感官能直观感受到的既不是微观粒子,也不是宇观天体,而是一些宏观物体。而这类物体的运动变化都是实实在在地存在于客观事物的联系、发展和运动之中。所以朴素辩证法通常是同朴素的唯物主义结合在一起的。但是也有朴素辩证与唯心主义相结合的情况。 3.“原始的唯心主义” 唯心主义是与唯物主义相对立的对世界的思考方式和解释方式。“原始的唯心主义”盛行于公元前5一公元前4世纪的古希腊,其代表人物有苏格拉底、柏拉图等。在中国具有原始性质的唯心主义一直延续到封建社会,主要代表人物有孟子、董仲舒、陆九渊、王阳明等。原始唯心主义同万物有灵观念等有着密切的关系,公开宣扬神创论、目的论以及灵魂不死、灵魂转世之类的神秘思想。诚如列宁所指出的:“原始唯心主义认为:一般(概念、观念)是单个的存在物。这似乎是怪诞的、惊人(确切些说:幼稚)荒谬的”。 4.经院哲学 兴起于11世纪,12—13世纪达到鼎盛,15世纪以后逐渐走向瓦解。它是与宗教神学相结合的唯心主义哲学,属于欧洲中世纪特有的哲学形态,是天主教教会用来训练神职人员,在其所设经院中教授的理论,故名经院哲学。其代表人物有安瑟伦、托马斯·阿奎那等。经院哲学并不研究自然界和现实生活中的事物,它的主要任务是对天主教教义、教条进行论证,以神灵、天使和天国中的事物为对象。当然,在神学允许的范围内也讨论了一些哲学问题,其中最突出的是关于一般和个别的关系问题,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激烈斗争的两派,即唯名论和唯实论。唯实论认为,一般先于个别,是存在于个别事物之外的一种实在;唯名论则相反,认为只有个别事物是实在的,一般知识是人们用来表示个别事物的名称或概念,它没有实在性。中世纪是哲学变为神学婢女的蒙难期,经院哲学是理性思维产生出的怪胎,但其内部唯名论与唯实论之争仍显现着人类的哲学思维在向前迈进。 ……
前言/序言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程/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