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8年那场大危机以来,世界经济出现了缓慢增长,失业率高企,房价下跌,财政赤字连年出现,欧洲危机深重。陈腐的解决方案徘徊在“紧缩”与“刺激”两个极端之间。很多人认为20世纪50年代到2000年的经济增长态势属于“常态”,只不过被问题重重的20世纪70年代短暂干扰。从这个视角来看,2008年那场大危机也不过是一次由拙劣的政策或拙劣的人物造成的干扰。很多人认为如果引起这场危机的因素得到纠正,那么经济依然能完全恢复常态。本书对这种观点提出了挑战。作者将这场危机放到了大环境下去考察,追溯了全球经济历史,指出了标志着“常态终结”的四个因素:具有重要意义的物质资源的成本不断高涨;军事力量对于经济发展已经失去了促进作用;数字技术革命大幅节约了劳动力;法律和伦理在金融领域崩溃。作者认为,2008年那场危机应被视为一个转折点,是经济形势日趋失稳敲响的警钟,是理解危机时代生计多艰的范式。
序 言 争鸣:单一主调的危机解读/ III
第一部分 乐观主义者的花园/ 001第一章 当前与永恒的经济增长/ 003第二章 长达十年的理论争鸣/ 021第三章 大幻觉/ 037第四章 经济学派别的异同/ 049第五章 预言家/ 067第二部分 毁灭经济增长的四大因素/ 083第六章 能源与经济:项圈效应/ 085第七章 武力的无用/ 103第八章 数字风暴/ 119第九章 金融诈骗的后果/ 139第三部分 常态不会回归/ 161第十章 破裂的基线和失败的预测/ 163第十一章 政府干预的是是非非/ 183第十二章 中枢论、财政悬崖与违约边缘/ 201第十三章 欧洲会有危机吗?/ 219第十四章 超yue乐观与悲观/ 231后 记 如果荷马归来/ 249詹姆斯·K. 加尔布雷斯(James K. Galbraith),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林登·约翰逊公共事务学院小劳埃德·本特森政府/工商关系教授,著名经济学家约翰·加尔布雷斯之子。小加尔布雷斯和他父亲一样致力于经济学研究并将之应用于分析美国的各种经济问题,给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和政策建议。他是民主党的顾问,也在美国国会任职,曾出任联合经济委员会执行主任。另外,他主持得克萨斯大学不平等研究项目,这是林登·约翰逊学院的一个非正式研究团体。他是征税经济学研究会资深研究员,也是和平与安全经济学家协会主席。
加尔布雷斯把他的悲观情绪转变成了一个引人入胜、合理可信的理论框架。他的论点值得所有的经济学家的关注,值得财经官员的认真思考。
——《出版人周刊》(Publishers Weekly)有力的论述,明显具有挑衅性的建议……作者对经济学这个学科的巨人发出了无所畏惧的指责,将使经济学专业的学生读得津津有味。作者对21世纪的世界经济新常态进行了洞若观火的分析。——《柯克斯书评》(Kirkus Reviews)我们的经济和政治领导人曾经觉得非常合理而且令人很有信心的政策如今却无法促进宏观经济增长了,很多人在分析为什么会这样,如何会这样。在这一点上,加尔布雷斯的分析可谓是鞭辟入里,发人深思。要重新找回这种信心,加尔布雷斯提出了一个大胆、明智的计划。——《书籍论坛》(Book Forum)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