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西方人视野中的西安城乡景观研究(1840-1949) [Research on the Urban and Rural Landscape of Xi'an in Western Vision(1

近代西方人视野中的西安城乡景观研究(1840-1949) [Research on the Urban and Rural Landscape of Xi'an in Western Vision(1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2024


简体网页||繁体网页
史红帅 著



点击这里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4-11-20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图书介绍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416919
版次:1
商品编码:11559934
包装:平装
外文名称:Research on the Urban and Rural Landscape of Xi'an in Western Vision(1840-1949)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4-10-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


相关图书





图书描述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近代西方人视野中的西安城乡景观研究:1840—1949》可供历史学、历史地理学、建筑学、景观规划学研究者及相关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阅读和参考。
  史红帅所著的《近代西方人视野中的西安城乡景观研究(1840-1949)》旨在以西文史料为基础,结合中文史志舆图,对1840—1949年间前往、行经西安的西方人所记述、观察、评析的西安城乡自然与人文景观进行系统论述,以尽可能客观地复原清末民国时期西安城乡景观面貌及其变迁,并进而揭示近代西方世界“西安观”乃至“西北观”的形成、发展与传播的过程与途径。通过本书的研究,力图促进近代西安历史城市地理、城市史、中西交流史等领域的深化与拓展。
 

内容简介

  《近代西方人视野中的西安城乡景观研究(1840 -1949)》旨在以西文史料为基础,结合中文史志舆图,对1840-1949年间前往、行经西安的西方人所记述、观察、评析的西安城乡自然与人文景观进行系统论述,以尽可能客观地复原清末民国时期西安城乡景观面貌及其变迁,并进而揭示近代西方世界"西安观"乃至"西北观"的形成、发展与传播的过程与途径。通过《近代西方人视野中的西安城乡景观研究(1840 -1949)》的研究,力图促进近代西安历史城市地理、城市史、中西交流史等领域的深化与拓展。

作者简介

   史红帅(1975- ),男,陕西咸阳人,分别于1997年、2000年、2003年在西北大学历史系、陕西师范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北京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获得史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2006年9月至2007年9月为美国中央华盛顿大学历史系访问学者,2011年12月至2012年2月为日本学术振兴会“外籍研究员”、学习院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客员研究员”。现为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晚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研宄方向为历史城市地理、中西交流史。出版有《明清时期西安城市地理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西北重镇西安》(合著,西安出版社,2007年)、《穿越神秘的陕西》(译著,三秦出版社,2009年)、《穿越陕甘:1908—1909年克拉克考察队华北行纪》(译著,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0年)、《我为景教碑在中国的历险》(译著,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1年)、《西方人眼中的辛亥革命》(三秦出版社,2012年),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和校级课题多项。

目录

序(吴宏岐)
插图目录
列表目录
绪论
一、本研究的学术意义和应用价值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趋势
三、研究目标、内容和重点
四、资料基础
第一章 近代西方人对西安地区自然环境的认知
第一节 气候
一、近代西方人对西安气候的认知特点
二、近代西方人视野中的西安气候
第二节 地貌
一、黄土高原
二、关中平原
三、秦岭山脉
第三节 河流
一、渭河
二、泾河、灞河及其他河流
第四节 野生动物与植被
一、渭河滩涂的水禽
二、秦岭的植被和鸟兽及林木的采伐
小结
第二章 近代西方人视野中的西安城墙与城区景观
第一节 近代两方人对西安城的总体认知
一、近代西方人对西安城市地位的总体认知
二、近代欧美主流报刊反映的西安形象
第二节 西安城墙规模与景观
一、城墙规模及其景观
二、城门景观及其防御措施
第三节 西安城区街巷与屋宇
一、街巷
二、屋宇
小结
第三章 近代西方人视野中的西安人口与民族
第一节 西安的人口规模与特质
一、人口规模及其变动
二、乞丐、移民与多民族人口
三、西安人的特质
第二节 西安的满族与回族
一、民族分区
二、满族及其聚居区
三、回族及其聚居区
小结
第四章 近代西方人视野中的西安乡村景观
第一节 西安地区的乡村聚落
一、村落形态与规模
二、村落习俗与文化
三、乡村的妇女与儿童
第二节 农业生产景观
一、农田耕垦景观
二、农作物种类、产量与运销
小结
第五章 近代西方人视野中的西安交通景观
第一节 水路交通与运输工具
一、渭河水文与航运概况
二、渭河渡口和码头
三、渭河水运船只
第二节 陆路交通、运输工具与航空交通
一、陆路交通线及其通行状况
二、陆路运输工具
三、航空交通
第三节 水陆交通从业者的生活与劳作
一、渭河船工
二、轿夫、车夫、马夫、骡夫
第四节 公馆、客栈及其从业者
一、公馆的特点、格局与食宿条件
二、客栈的环境、格局、饮食与从业者
三、西京招待所与其他旅馆
小结
第六章 近代西方人视野中的西安商贸景观
第一节 西安的商业街区
一、重要的商贸地位
二、主要商业街区
第二节 西安的行业发展
一、行业发展概况
二、金融业的发展
第三节 西安的商业组织
一、商业组织的类型与架构
二、商业组织的管理与活动
第四节 西安的商道与商货
一、西安与省内外的商贸往来
二、西安与国外的商贸往采
小结
第七章 近代西方人视野中的西安文教景观
第一节 近代西安新学的发展
一、清末西安的新式学堂
二、民国西安的学校
第二节 两安的教会学校
一、教会学校的类型及变迁
二、教会学校的师生与课程
小结
第八章 近代西方人视野中的西安宗教景观
第一节 近代西方人对西安传统宗教的认知与评价
一、佛教
二、道教
三、伊斯兰教
四、民间信仰
第二节 近代西方人视野中的西安寺宇景观
一、佛寺
二、道观
三、清真寺
四、祠庙
小结
第九章 近代西方人视野中的西安历史胜迹
第一节 近代西方人对西安历史胜迹的考察
一、考察特征
二、基本认知
第二节 西安地区的历史胜迹
一、临潼华清池
二、碑林
三、关中帝陵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精彩书摘

  绪论
  一、本研究的学术意义和应用价值
  (一)学术意义
  本项研究以笔者长期搜集到的大量外文史料为基础,结合中文史志,对清代后期至民国年间西安城乡景观的多个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其学术意义主要表现在:
  1.提升古都西安城乡景观研究的深度与广度
  以往在从历史城市地理、城市史角度对古都西安,尤其是汉唐长安城景观进行研究时,主要依靠传统中文文献和考古资料,阐释、论述的也主要是国人自己所见、所闻、所感的西安,缺乏从西方人的“外我”视角来客观探察和评述西安城乡景观及城市的地位,由此所形成的看法与观点难免“主观性”过强,欠缺足够的说服力。
  与此相比,在研究清代后期至民国时期的西安城乡景观时,则可搜集、利用大量外文史料,例如,当时驻留西安的西方人本书所述的西方人采用的是广义上的“西方人”概念,故在研究中将日本人视为西方人群体的组成部分之一,在后文论述中不再一一说明。所撰述的日记、行记、调查报告、信件、报道等,辅以相应的中文文献,在很大程度上就可以复原近代西方人所见、所记、所感的西安城乡景观状况,并阐释清楚近代西方人是如何看待、审视、记录和评价西安城乡景观和城市地位的,从而使近代西安城乡景观研究能够突破以往囿于传统中文史料的研究局限,使研究内容在深度与广度上得到较大提升。
  2.推进西安历史城市地理、城市史、中西交流史和古都学的研究
  从近代西方人的“第三方”视角出发,归纳、阐释1840—1949年西安城乡景观(包括自然和人文景观)的状况及其变迁,一方面,能够拓展、丰富素来研究较少的“后都城时代”清代后期至民国时期西安历史城市地理、城市史、古都学的研究内容,促进对这一时期西安城乡社会发展与民众生活状况的深入认识;另一方面,由于以往古都西安中西交流史研究主要集中于隋唐长安城,对近代西安城较少探讨,本书在利用清代后期至民国时期驻留西安的西方人的各类原始著述探讨西安城乡景观时,也会关注西方人在西安的生活、工作状况,以及西方人与西安各类人群之间的联系与交往,因而也可推进近代西安中西交流史的研究。
  3.探索利用外文史料研究西安历史地理、城市史的途径
  由于外文史料获取不易和语言能力等方面的限制,以往学者在从事西安历史地理、城市史研究时,在搜集、利用外文史料方面还十分欠缺,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西安与域外城市的比较研究,也影响到了对西安城市地位、景观和发展变迁的准确认识与评价。本书搜集、检索、利用了大量外文史料,尤以英文、日文文献为多,不仅能够对近代西方人视野中的西安城乡景观进行探究,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利用外文史料研究西安历史地理、城市史的途径,对今后更进一步加强中文与外文史料的结合,推进西安历史地理、城市史研究大有裨益。
  (二)应用价值
  本书以西安城乡景观为研究对象,以近代西方人的“域外视野”为切入点,综合论述了近代西安的城乡景观面貌及其变迁,对当今西安城乡遗址保护、对外文化交流、提升政府和民众的认识等,具有较为广泛的参考价值。
  1.可为当前西安创建国际化大都市和大遗址保护提供借鉴
  本书的主旨之一就在于复原、重现清代末期至民国时期西安城乡景观的真实面貌,通过对近代西方人撰著的丰富记述、摄绘的大量照片、绘制的众多地图等资料进行系统分析,能够清楚地了解和认识诸多古迹、遗址、建筑物和历史街区的风貌,并可与当今状况进行对照、比较,这对于当前西安正在积极进行的创建国际化大都市、大遗址保护和建设工作具有重要的参考和借鉴价值,有助于决策者、规划者和建设者更清楚地认识近代西安城乡景观的历史文化价值及其世界性影响。
  2.有助于西安民众了解百年来西安城乡景观的沧桑之变
  从广大西安市民的角度来说,通过本书也可了解自己身处的这座城市及其周边地区自然与人文景观百年来的沧桑巨变,使其在自豪于汉唐长安盛世辉煌的同时,也对西安缓慢但又坚韧的近代化进程有更为清醒的认识,从而进一步激发其热爱西安、建设西安的乡土之情。
  3.有益于促进西安与相关国家、地区、机构和团体的联系与交往
  对近代西方人视野中的西安城乡景观进行研究,有助于深入探究近代欧美、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相关机构、团体和学者在西安的各类活动及其影响,有益于今后进一步促进西安与相关国家、机构和团体的深入联系与交往,为西安创建国际化大都市、加强对外文化交流提供智识支撑。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趋势
  西方人视野中的“中国形象”素来是中西交流史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其中,对近代西方人所记述的中国城市及其周边地区景观进行的探讨已成为学界的一大热点。但值得指出的是,由于近代西方人在华重点活动于沿海、沿江和边疆地区,相关论著也就更多集中论述西方人所记述这些区域的城乡景观,对西北内陆地区的城乡景观研究甚少。
  在利用西文史料研究近代沿海、沿江和边疆地区城乡景观面貌的论著中,耿昇先生所撰《西方人视野中的澳门与广州》(《中国文化研究》,2005年夏之卷)、《西方人视野中的喀什》(《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等颇具代表性。近年来,少数年轻学者在这一领域的研究也值得关注,例如,倪文君的《西方人塑造的广州景观》(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吴青的《十六至十八世纪欧洲人笔下的广州》(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等。这些论著从宏观或微观角度对个案城市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探讨,在发掘、利用外文文献方面都做了大量工作,与以往利用传统中文史志对近代城市及其周边地区景观研究相较,无论是研究内容的丰富程度,还是所获结论和认识的客观性,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由于近代西安深处西北内陆的黄土高原地区,往来的西方人数量与沿海、沿江开埠城市无法相比,因而在以往有关西安历史城市地理、城市史的研究论著中,极少利用外文史料,从西方人“第三方”的视角审视和分析西安城乡景观。
  事实上,虽然近代西安城在中西交流大格局中难以与汉唐长安城及近代沿海、沿江开埠城市相比,但近代西安作为汉唐故都、西北重镇和中亚大商道上的集散中心,仍以重要的交通区域位置、多样的地理景观、悠久的历史文化、丰富的文物古迹、浓厚的宗教氛围、特殊的军政地位等,吸引着西方传教士、探险家、地理学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生物学家、教习、医生、记者、商人、外交官、军人等探访、经行此地,乃至长期驻留、生活于此。他们留下了为数众多的外文文献,其中,有大量内容涉及西安城乡景观,是当今研究近代西安城乡景观及其变迁的重要史料。
  近年来,国内学者在从事建筑史、宗教史等相关领域研究时,会涉及近代西安城乡景观的相关内容,例如,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学者对清代末期至民国时期西安城内的近代化建筑进行过较为深入的研究:陈新的《19世纪末叶至20世纪中叶西安教会学校与医院建筑研究》(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年),杨豪中、陈新的《西安基督教文化建筑》(《新建筑》,2004年第6期),戈静的《宗教建筑中的异质文化》(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等。但此类研究主要集中在“可视化”、“物质化”的建筑景观,对自然与人文景观中的其他内容甚少涉及,且对外文史料极少利用,因而局限性较大。
  当前,国外学者也逐渐将近代西安城乡景观纳入研究视野,尤其以日本学习院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的村松弘一教授为代表。他主要从清代末期日本教习在西安的活动、近代西安文物外流的历史过程等入手,利用大量日文著述、档案和老旧照片等材料,对清代末期至民国初年西安城的面貌与状况进行了探究。从研究成果看,村松弘一先生主要采用日文史料,例如,足立喜六的《长安史迹研究》等,通过对文献和历史照片的分析、对比,来还原清代末期至民国初年西安的某些景观,注重细节研究,但在结合利用中文文献方面略显不足,对清代末期至民国初年之际西安地区的宏观局势把握不够,未能充分注意到国家、区域社会变革对城乡景观变迁的重大影响。
  综合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上述研究主要存在如下不足:
  (1)在利用史料方面,国内学者对西安(长安)城乡景观的研究时段主要集中在汉唐长安时期,所用文献基本上为中文材料,在涉及近代西安城乡景观的零星论著中,也鲜见利用外文史料,未能从西方人视野的角度进行探究,因而所获认识局限性较大。国外学者虽然在利用外文史料方面有一定优势,但迄今尚未见到有学者综合利用中外文史料,从“域外视野”来探讨近代西安城乡景观的研究成果。
  (2)在研究内容上,目前国内学者偏重于探讨近代西安城乡建筑景观及其变迁,而对于其他类型的自然与人文景观甚少关注,更缺乏从西方人的视野出发、利用外文史料进行探讨,一方面,是由于第一手外文史料获取不易;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对近代西安城乡景观研究的丰富内容认识不够。
  需要指出的是,基于对当今这一领域研究状况和趋势的认识,本书所要研究的“景观”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既包括自然景观,也包括人文景观,还涉及西安城乡民众的具体活动状况。笔者注重把外文史料和中文文献结合起来进行探讨,通过多方史料的勘订、比照,对不同类型史料中的谬误和夸大之处进行订正,力图尽可能客观地复原清代末期至民国时期西安城乡景观的全貌,以期对近代西方人“西安观”的塑造、传播过程、途径有更为深入的了解。
  三、研究目标、内容和重点
  (一)研究目标
  本书旨在以外文史料为基础,结合中文史志,对1840—1949年前往、行经西安的西方人所记述、观察、评析的西安城乡自然与人文景观进行系统论述,尽可能客观地复原清代末期至民国时期西安城乡景观的面貌及其变迁,并力图促进近代西安历史城市地理、城市史、中西交流史等领域的深化与拓展。
  (二)研究内容
  本书以大量外文史料为基础,结合传统史志文献,对清代后期至民国年间西方人(包括欧美、日本等地)视野中的西安城乡地区自然与人文景观状况及其变迁进行探讨,涉及自然环境、城墙与城区、人口与民族、乡村与农业、交通运输、商业贸易、文化教育、宗教信仰、历史文化胜迹等方面,以期从西方人“域外视野”和“全球角度”来复原、认识、评价处于从传统封建时代向近代转型阶段的西安城乡景观的面貌及其变迁,并探究形成、塑造、引发城乡景观变化的区域经济、文化及社会群体等因素。
  本书内容除绪论、结语外,共分为九章,分别如下:
  第一章:近代西方人对西安地区自然环境的认知。作为西安人文景观孕育和发展的自然基础,自然地理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诸多方面的发展和变迁,也是塑造城镇与乡村景观、制约交通和商贸等的重要因素。清代后期至民国年间,西方人对西安自然环境的认识经历了从粗浅到深入、从浮光掠影到细致踏查的过程。本章重点对近代西方人感知、记述和评价的西安地区气候、宏观地理格局和微观地貌、河流水文、野生动物与植被等进行了复原和探讨,有助于从“异域客”的独特视角探察与传统认识“不谋而合”或“截然不同”的西安自然环境景观的面貌与特征。
  第二章:近代西方人视野中的西安城墙与城区景观。城墙不仅是西安城最重要的城市防御设施,也是最具标志性的城市景观之一,在保卫城市安全、塑造城市面貌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清代后期至民国年间,往来、驻留西安的西方人对西安城墙景观的记述较多。在西安城墙圈围起来的城区内部,令西方人印象深刻的是横平竖直的大量街巷和大小各异、功能不同的各类屋宇建筑。本章重点对近代西方人视野中的西安城墙和城门规模、景观、城区街巷的特征及其环境卫生、屋宇规模与格局等进行了深入论述;比较了不同国家、不同职业人士对西安城墙规模和景观的差异化认识,重点揭示了清代末期至民国年间西安街巷的道路状况与“街市合一”的特征,以及普遍存在“粪秽遍地”的环境卫生景象;同时,利用大量外文史料,对近代西安城内屋宇等民居建筑的规模、格局、布设及房屋租赁等进行了复原和分析,在很大程度上对以往中文史志甚少关注的城区街巷、屋宇和人居环境等有了更为深刻、微观的认识。
  第三章:近代西方人视野中的西安人口与民族。近代西安庞大的人口规模彰显出城市的重要地位,而人口数量的增减反映了区域和城市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历程。同时,近代西安城中居住着汉族、回族、满族、蒙古族等多民族人口,还有灾荒之际的灾民与来自各省的商贾,形成了近代西安城丰富多彩的人口、民族格局与景观面貌

前言/序言

  序  西安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建都时间最长的城市,是中国八大古都之一,同时也是世界五大古都之一,现在则是中国西北地区最大的中心城市。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古都西安一直是中国古都学和历史城市地理-9的重点研-究对象之一。近年来,由于“地方学”的兴起,“长安学”研究也成为学术研究的一个热点,相关著述不断涌现,令人颇有目不暇接之感。不过,以笔者看来,以往的研究成果普遍存在重视“都城时代”、轻视“后都城时代”的倾向,在研究视野和研究方法上也存在诸多的缺憾,高质量的学术研究成果并不多见。史红帅博士自1997年攻读历史地理学硕士学位以来,即潜心于“后都城时代”西安历史地理研究,长期坚守着这块学术阵地,迄今已历时17个春秋,时有力作问世,让人钦佩不已。继2007年、2008年先后出版《西北重镇西安》(合著)、《明清时期西安城市地理研究》之后,红帅君新近又完成了《近代西方人视野中的西安城乡景观研究(1840-1949)》一书的书稿,即将交付科学出版社出版。笔者有幸拜读此书之出版稿,感觉此书在研究视野和研究方法上多有创新之处,因此在这里略谈一下自己的读后感想。  现在学术界颇讲究学术创新,但笔者认为其中关键的一环乃是在研究视野和研究方法上的创新。世界史、中国史研究如此,就是所谓的“地方学”也不能有所例外。说具体一点,就是要有“全球化”的研究视野和运用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新近,中国的“地方学”研究已开始重视这一问题,如2014年3月21日的《中国社会科学报》A04一A06版以“文化互动相生:澳门学的兴起”为主题的“特别策划”,就用了三大版专门安排吴志良、郝雨凡、郑成林、吴宏岐、董少新、普塔克、林发钦、金国平和黄鸿钊9位中外学者的文章,来讨论全球化背景下的澳门学研究问题。澳门自明 近代西方人视野中的西安城乡景观研究(1840-1949) [Research on the Urban and Rural Landscape of Xi'an in Western Vision(1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近代西方人视野中的西安城乡景观研究(1840-1949) [Research on the Urban and Rural Landscape of Xi'an in Western Vision(1 mobi 下载 pdf 下载 pub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近代西方人视野中的西安城乡景观研究(1840-1949) [Research on the Urban and Rural Landscape of Xi'an in Western Vision(1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4

近代西方人视野中的西安城乡景观研究(1840-1949) [Research on the Urban and Rural Landscape of Xi'an in Western Vision(1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用户评价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近代西方人视野中的西安城乡景观研究(1840-1949) [Research on the Urban and Rural Landscape of Xi'an in Western Vision(1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4


分享链接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链接

© 2024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