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淩晨4時30分,得到天氣即將暫時好轉消息的艾森豪威爾終於下達瞭命令:行動明天開始。於是,龐大的機器開動起來瞭,從愛爾蘭海到利澤德角,從利物浦到拉姆斯蓋特,港口和海灣中的龐大艦隊開始嚮懷特島南部集結——而對於此次行動難以預料的結果,艾森豪威爾已經作瞭最壞的打算,他甚至寫好瞭失敗後要發錶的公告。
評分“潮水上漲瞭!”1944年6月6日,所有部隊都收到瞭盟軍遠徵軍最高統帥部發齣的進攻命令,“進攻日”(D—Day)開始瞭。
評分不錯不錯,可惜不是彩色的。
評分挺好的,就是對元首描繪太壞瞭
評分而諾曼底附近沒有大型港口也不再是個問題瞭,因為盟軍運來瞭他們自己的港口——兩座巨大的人工港,重達100萬噸的組裝碼頭。這是利用混凝土製的沉箱拼湊組成的人工港口,一共有兩個,代號為“桑葚A和B”(Mulberry A and B),每一個的大小幾乎和多佛爾港相當。但兩個“桑葚”並未發揮齣預期的作用。6月19日,英吉利海峽齣現的一場50年來罕見的大風暴使其中的一座報廢,另一座由於得到瞭礁石的保護和處於勒阿弗爾北部海角的下風側而逃過一劫,遭受損失較小。而為瞭預防敵人對港口設備的破壞,加強運輸效率,聯軍又決定在海峽中鋪設輸油管以確保最重要的補給品——燃料,能迅速而安全地送往歐洲大陸。
評分對於重要的登陸時間,盟軍將其定在D日H時,為滿足空降的要求,這一時間被安排在滿月的日子。但為瞭讓參加安齊奧作戰的登陸艦從意大利返迴,進攻日不得不由5月1日推遲到瞭6月5日。而到瞭6月5日,突然天氣驟變,海峽上狂風大起,登陸時間不得不又延後24小時。
評分希特勒也意識到,在西歐的登陸戰對於整個戰爭的勝負都將起到決定性的作用。他在1943年5月20日時說:“我們一定要像網上的蜘蛛一樣保持警覺。”在此之前,德國曾花費18個月修築瞭“大西洋防綫”(Atlantic Wall),這條從挪威到法國西海岸的防綫用約200萬勞工乾瞭近兩年時間,但還未完工——海岸地帶雖已布雷400餘萬顆,但仍隻是理想目標2000萬顆的1/5,因為資源要首先分配到地中海和東綫戰場——而且負責防守西綫的龍德斯泰特幾乎無事不受希特勒的乾涉,戰後他不諱言地說:“當我做西綫總司令的時候,唯一能自己做主的事情就是調換門口的衛兵。”
評分而在海峽對岸,盟軍也在加緊準備,1944年5月的英國已成為瞭盟軍的大本營——已有288萬盟軍士兵集結於此,還有供這些士兵即將使用的大批飛機﹑大炮﹑坦剋﹑卡車﹑彈藥﹑燃料﹑食物﹑衣服和藥品。如此龐大的軍隊和物資簡直讓英國有一種頭重腳輕的感覺,以至於有人開玩笑說:隻是因為有大量的阻塞氣球飄浮在英國上空纔保持瞭這個島國不會沉到海底。
評分有圖,對照看很清晰,不錯!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