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4-12-22
“中小学生必读丛书”(黑皮系列)根据教育部推荐书目指导方针,精选新课标同步课外阅读书籍,自投放市场以来,销量一路领先,在中小学生阅读市场独树一帜。
《世界五千年》不仅囊括了鲁迅《朝花夕拾》、林海音《城南旧事》、冰心《繁星?春水》、老舍《骆驼祥子》萧红《呼兰河传》、沈从文《边城》等国内一批文坛经典之作,还翻译收录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小王子》《简爱》《园丁集》《拿破仑传》《安徒生童话》等国外经典著作,涵盖了语文学科的散文、小说、诗歌、自传、寓言、科普等多种作文形式,语言考究,皆为名家范文,专为学生阅读精心挑选收录。
《中小学生必读丛书·教育部推荐新课标同步课外阅读:世界五千年》是一部通俗的史书,它没有严肃史著的学究气,而且比那一时代的许多著作都要早地摆脱了民族主义乃至欧洲中心论的褊狭。书中关注人类文化的遗产,包括思想、文化、宗教等遗产,而这是人类文明历程中真正具有价值的东西。本书论述了从地球的形成、生物和人类的起源直到现代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为止,横跨五大洲的世界历史。
威尔斯把这本书的意图概括为“以平直的方式,向具有一般智力的人展示,如果文明要想延续下去,政治、社会和经济组织发展成为世界性联盟是不可避免的”。
赫伯特·乔治·威尔斯(Herbert George Wells),英国著名历史学家、社会学家、小说家。出生于英国肯特郡,毕业于英国皇家学院,任教于伦敦大学。1895年以《时间机器》一举成名,随后又发表了《莫洛博士岛》《隐身人》《星际战争》等多部小说。其撰写的《预测》《未来的发现》等大量关注现实、思考未来的作品,奠定了他在学术界的崇高地位。
第1章 空间的世界
第2章 时间的世界
第3章 生命的起源
第4章 鱼类时代
第5章 炭沼时代
第6章 爬行动物时期
第7章 最早的鸟类和哺乳动物
第8章 哺乳动物时代
第9章 猿、类人猿、原始人
第10章 尼安德特人和罗得西亚人
第11章 最初的真正的人类
第12章 原始人类的思维
第13章 耕种的开始
第14章 新石器时代的原始文明
第15章 苏美尔、古埃及和文字
第16章 原始游牧民族
第17章 最早的航海者
第18章 埃及、巴比伦和亚述
第19章 原始雅利安人
第20章 巴比伦帝国末期和大流士一世帝国
第21章 犹太人的早期历史
第22章 犹太的祭司和先知
第23章 希腊人
第24章 希波战争
第25章 希腊的繁荣
第26章 亚历山大大帝的帝国
第27章 亚历山大城的博物馆和图书馆
第28章 释迦牟尼的生平
第29章 阿育王
第30章 孔子和老子
第31章 罗马的兴起
第32章 罗马与迦太基
第33章 罗马帝国的发展
第34章 罗马和中国
第35章 早期罗马帝国平民的生活
第36章 罗马帝国的宗教发展
第37章 耶稣的教导
第38章 基督教义的发展
第39章 蛮族入侵和罗马帝国的分裂
第40章 匈奴人与西罗马帝国的终结
第41章 拜占庭帝国和萨桑帝国
第42章 中国的隋唐时代
第43章 穆罕默德和伊斯兰教
第44章 阿拉伯世界的黄金时代
第45章 拉丁语基督教世界的发展
第46章 十字军东征与教皇统治的时代
第47章 王侯们的反抗与教会的分裂
第48章 蒙古人的远征
第49章 欧洲人理性的复活
第50章 拉丁教会的改革
第51章 皇帝查理五世
第52章 政治实验的时代:欧洲的君主制、议会制和民主制
第53章 欧洲人在亚洲和海外的新帝国
第54章 美国的独立战争
第55章 法国革命和君主制在法国的复辟
第56章 拿破仑失败后欧洲不稳定的和平局面
第57章 物质知识的发展
第58章 工业革命
第59章 现代政治与社会思想的发展
第60章 美利坚合众国的扩张
第61章 德国在欧洲的崛起
第62章 轮船和铁路的海外新帝国
第63章 欧洲入侵亚洲与日本的崛起
第64章 1914年的大英帝国
第65章 欧洲军备竞赛的时代与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66章 饥荒与俄国革命
第67章 世界政治和社会的重建
第1章 空间的世界
世界的历史仍然不完全为人们所知。200多年前,人们还仅仅知道在此之前3000年的历史。至于3000年以前发生的事情还只是一些传说或者猜测。相当一部分文明世界的人还认为这个世界是在公元前4004年被突然创造出来的。这个说法被一代代传承下去。当然,学者们对于这个世界到底是在那年的春天还是秋天被创造出来,意见并不一致,存在争议。这种非常荒谬的见解源于对希伯来经典《旧约》做出拘于字面上的简单解释,也源于对与此相关的神学武断的假设。如今,这些见解早已为神学家所抛弃。人们普遍认为,从各种现象来看,我们生存的这个世界早就存在,而且已经存在了无限久远的年代。当然像在房子两端各安一面镜子,房子就好像没有尽头一样,这些现象也可能是假象。尽管如此,那种认为我们生存的世界只有六七千年历史的说法,无疑可以看作是一种应该被彻底推翻的谬论了。
现在世人皆知,地球是一个直径8,000英里(1.28万千米)的略微有点扁的椭圆形球体,就像橘子的形状。大约2500年前,少数学者就已经知道地球是球形的。但是在此之前,人们都认为地球是一个平面,并且还用各种在今天看来十分荒诞的说法解释地球与天空、恒星、行星的关系。现在我们知道,地球每24小时以地轴(约比赤道直径短24英里或约39千米)为中心自转一周,形成昼夜更替;与此同时,地球沿着微微倾斜的椭圆形轨道绕太阳公转,公转一周就是一年。地球与太阳的距离并不总是相同,最近时约为9,150,000英里(1.47亿千米),最远距离为9,450,000英里(1.52亿千米)。
距离地球239,000英里(38万千米)处,还有一个小星球——月亮围绕着地球运行。围绕太阳运行的星球不止地球和月亮,还有距离太阳360,000英里(5,800万千米)和670,000英里(1亿多千米)的水星和金星两颗行星。在地球公转轨道的外围,还有无数呈带状的小星体、小行星。此外,还有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围绕太阳公转,它们和太阳的距离分别是141亿英里(2.27亿千米),483亿英里(7.77亿千米),886亿英里(28.6亿千米)、1,782亿英里(44.94亿千米)和1,793亿英里(67.42亿千米)。对于我们来说,这些动辄以百万计的数字理解起来相当困难。但如果我们把太阳和其他行星按照一定的比例缩小到可以接受的尺寸,读者理解起来可能会更容易一些。
我们假定地球是一个直径1英寸(2.5厘米)的小球,太阳就是一个远在323码(295米)之外的直径9英尺(2.7米)的大球,两者相距也就是五分之一英里,步行大约四五分钟。而月球就是一粒离地球约2.5英尺(0.76米)的小豌豆。在地球和太阳之间还有两颗行星,即水星和金星,它们离太阳分别是125码(114米)和250码(213米)。围绕这些星体的是茫茫无际的空间,直到距离地球约175码(160米)外的火星。木星直径1英寸(0.3米),距离地球约1英里(1.6千米)。2英里(3.2千米)处有稍小的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在4英里(6.4千米)和6英里(9.6千米)外。数千里外的地方只有细微的尘埃和稀薄的气体。即使按照这种缩小的比例来计算,离地球最近的恒星也要远在8万千米之外。
这些数字,或许会使人们对于生命之剧不断上演的茫茫无际的空间有一个概念。
在这个浩瀚的空间里,我们真正了解的只是生活在地球表面的生命而已。我们居住的地方距离地心有4,000多英里(6,400千米),而生物生活的空间深入地下不超过3英里(5千米),高出地面也不到5英里(8千米)。而其余的茫茫空间显然是空洞、无生命的空间。
最深的海洋,其深度也只有5英里(8千米),飞机飞行的最高纪录也刚刚超过4英里(6.4千米)。虽然人们曾经乘气球上升到距离地面7英里(11千米)的高空,但那是以遭受巨大痛苦为代价的。没有一种鸟类能飞到5英里(8千米)以外的高空,那些随飞机升到高空的小鸟和昆虫,上升到超过这一高度时就会因窒息而失去知觉。
第2章 时间的世界
最近50年里,科学家对地球的年龄和起源已经做出了许多很有价值并且很有趣的推测。在这里,我们不能对这些推测妄加概括,因为其中包涵着许多深奥的数学和物理学问题。实际上,现有的物理学和天文学发展程度,使得对于这些事物的科学研究成果还很难超越主观推断和猜想。就目前研究的总体趋势来看,估测的地球年龄是越来越长。现在看来,地球在20亿年前就已经存在,并围绕着太阳运转了。也许实际上地球存在的时间比这更久远,甚至久远得超出了我们的想象。
在地球分离出来之前的漫长时间里,太阳、地球及其他围绕太阳运行的行星可能是一些由空间中弥漫的物质组成的巨大漩涡。通过望远镜,我们可以看到天空中到处都有发光的螺旋形物质围绕着一个中心旋转,这就是所谓的“涡状星云”。许多天文学家都认为,太阳和它的行星在聚结一团成为现在状态之前,也是这样的一种涡状形体。经过无数次的聚结,经历过久远的年代,也就是我们假定的大约25亿年前,地球和月球才有了现在的雏形。那时,它们自转的速度比现在要快得多,离太阳的距离也更近,绕太阳公转的速度也更快,它们的表面都在燃烧或熔解着。太阳本身在天空中是一个大火球。
如果我们能够回到无限久远的过去,亲眼去看一下地球的最初状况,我们将看到与现在迥然不同的景象:那时的地球更像是熔炉的炉膛,或者遇冷前滚动的岩浆的表层。当时还没有水,因为所有的水还只是混合在硫磺蒸气和金属蒸气中的极热的水蒸气。在大气之下,是一片翻滚沸腾的熔岩的海洋。穿过弥漫着火云的天空,急速运转的太阳与月亮的炫目的光,犹如赤热焰火般飞掠而过。
几百万年过去了,火海那股灼热慢慢地减退了。天空中的蒸汽凝结成雨降落到地面,高空中的气体也越来越稀薄;大块大块凝固的岩石在岩浆的海洋里时沉时浮,与其他漂浮物相互碰撞着。太阳和月亮距离越来越远,也变得越来越小,在天空中运行的速度也渐渐变慢。由于月球体积相对较小,所以很早就从炽热状态冷却下来。它交替遮挡或反射太阳光线,从而形成了日蚀和满月的景象。
地球就这样以极其缓慢的速度变化着,在经历了漫长久远的年代以后,终于变成了现在我们所居住的地球的雏形。当蒸汽遇冷凝结成云,降落在最初的岩石上的第一滴雨在嘶嘶作响。在此后不知多少千万年的岁月里,地球上大部分的水还是以蒸汽的形式存在于空气中。不过终于有一天,这些蒸汽凝结成滚烫的水流奔流在逐年凝固的岩石上,从而形成了池沼湖泊,并把岩石上的岩屑和沉淀物冲刷进去。
最后,地球上的一切事物都能够满足人类繁衍生息了。如果我们能够参观那时的地球,我们可能头顶急风暴雨,脚踩遍地熔岩,没有一点土壤,没有一草一木。灼热的风暴让今天最可怕的飓风都自叹弗如,当时的倾盆暴雨更是让我们难以想象。那倾盆暴雨夹杂着岩石碎屑,狂怒般冲向大地,冲出一道道深谷和巨大的沟壑,把沉积物冲进最初的海洋。穿过云隙,我们一定能很清楚地看见巨大的太阳驰过太空;随着太阳和月球的运行,地球上不断发生地震及其他地壳运动。而现在只以永久不变的一面对着地球的月球,那时也一定是很明显地自转着,偶尔把如今羞于显露给我们的那一面对着我们。
一百万年接着一百万年过去了,地球老了。白天增长了,太阳也渐渐远去,并且变得温和而平静了。月球运行的速度也明显缓慢了,暴风雨的强度减弱了。最初的海水不断增加,汇流到大海,成为此后地球永远穿着的外衣。
然而,当时地球上还没有任何生物,海洋里也没有,岩石上更是一片不毛之地。
……
世界五千年(中小学生必读丛书-教育部推荐新课标同步课外阅读)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4
世界五千年(中小学生必读丛书-教育部推荐新课标同步课外阅读)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第一次买,我很满意,弟弟也很喜欢,以后会经常买
评分难得知心
评分为着我不退半步
评分Are you going to Scarborough Fair?
评分人见人爱,这人英雄手持双斧,二目如电,一斧下去,混沌初开,二斧下去,女娲造人,三斧下去,
评分遥遥晚空点点星光息息相关
评分适合小学生阅读理解,正版书,字体清晰,故事情节生动,对小学生阅读有帮助,
评分你为了我
世界五千年(中小学生必读丛书-教育部推荐新课标同步课外阅读)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