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在《改变思想》中,作者扎迪·史密斯以个人的阅读、体验、视野、记忆、意识,集合当代文学小说家、政治明星、戏剧作家、歌剧家和戏剧演员5个主题,剖析他们的人生经历,塑造一个新的故事,以全新的角度,描述人文、文化、家庭和哲学。Zadie以幽默、充满机智的文笔见解,深刻的重新诠释各种角色背后所代表的深层意义。
目录
序言
阅读
一 《他们眼望上苍》:何谓触动灵魂?
二 爱·摩·福斯特,中层管理者
三 《米德尔马契》和每个人
四 重读巴特与纳博科夫
五 凡人弗朗茨·卡夫卡
六 长篇小说的两个方向
存在
七 那种巧黠的感觉
八 在利比里亚的一周
九 多说几种话
观看
十 赫本与嘉宝
十一 维斯康蒂的《小美人》札记
十二 二〇〇六之视觉盛宴
十三 奥斯卡周周末的短评十则
感受
十四 史密斯家的圣诞节
十五 偶然成就的英雄
十六 逝者的笑声
纪念
十七 《与丑陋人物的短暂会谈》:大卫·福斯特·华莱士那难以消受的礼物
致谢
精彩书摘
有些作家写小说的时候,别人的小说一字不看。一字不看。甚至连小说封面都不想看。他们写作的时候,小说的世界消亡了:没有任何人写作过,没有任何人正在写作,以后也不会再有人写作。他们遗世独立,沉默不语。这类作家写作期间,你要是向他推荐一本好小说,他看你的眼神就像你刚用厨刀刺进他的心窝一般。这是性情使然。有些作家就像独奏的小提琴家一样,他们需要完全安静的环境来调音。其他作家则需要听到整个交响乐团每一位成员的演奏——他们可能会从单簧管,甚至双簧管那里得到提示。我就属于这类作者。我的书桌上摆满翻开的小说。我阅读一个个句子,沉浸在某种特定的感受之中,奏响某个特定的音符,在我过于多愁善感的时候激发心中的严酷,在我的句法陷入局促时,可以汲取一些文辞上的宽松闲适。我认为广泛阅读好比均衡饮食;比如,如果你的句式太松松垮垮,太花哨,就读一读文辞肥腻的福斯特·华莱士吧,再读点卡夫卡,充当粗粮。如果你的审美过于精细,面对白纸无法落笔,就别再担心纳博科夫会说些什么;拿起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吧,他是以实质胜过风格的守护神。
从事教学会遇到这样的学生,他们觉得,写作期间不宜阅读。他们觉得,自己的叙述口吻难免会受到影响,而且,阅读伟大的文学作品会让人感到苦恼。因为卡夫卡笔下为鼠民歌唱的约瑟芬唱出嘹亮动听的歌声时,你如何还能唱出老鼠般微弱的歌声呢?这样说来,关键在于个人的自主性,必须不惜一切代价地保护个人的自主权,哪怕这样做,意味着离开E·M·福斯特所说的作家们跨越时空,彼此对话,互相启发的文学回声室。我觉得,人各有不同。
对我来说,回音室必不可少。我十四岁的时候,在回音室里听到了约翰·济慈的声音,在心中与他结下了不解之缘,这层缘分的基础是阶层——虽说这话在美国,听起来未免有些老套。其实济慈并非工人阶层,更不是黑人——不过大致上,相较其他作家,他的情况跟我更接近。他没有弗吉尼亚·伍尔夫、拜伦、蒲柏、伊夫林·沃,甚至伍德豪斯、阿加莎·克里斯蒂那样优越的条件。济慈为读者提供了从边门步入文学生涯的可能性,那扇边门上还标有“欢迎学徒光临”的字样。济慈着手写作时,就像学徒一样;他在位于汉普斯特德的小房子里用功,学到了如今艺术硕士般的才学,不过他没花学费,靠的全是自己。那时的他是个来自郊区、身份低微的少年,距离文坛有些遥远,于是他把自家的藏书变成了文坛。他从不害怕受人影响,他对影响来者不拒。他想要从中汲取养分,哪怕要冒着牺牲独到见解的危险。他总觉得自己是个学徒:你可以从他早期写诗的尝试中窥见一二;在他写给友人的信里,谈到了自己羽翼未丰的文学观念;他在对查普曼译荷马史诗的著名解读中就曾提到,他生怕天不假年,来不及把多产的头脑中酝酿的作品全部完成。“榜样”这个词太不讨人喜欢,但事实上,没有榜样照样能行的作家,其实很了不起。我觉得,济慈就是这样。济慈奋力拼搏、埋头苦读、剽窃、模仿、改编、努力、成长,写下许多令他脸红的诗作,之后写出了几首令他引以为傲的诗作。无论是前人还是今人,只要有可资借鉴之处,济慈就会抓住一切机会向他学习。
4.小说写作中途的奇思异想
在小说写作中途,作者会萌生出某种奇思异想。需要澄清的是,这里所说的小说写作中途,未必便是篇幅上的正中央。我说的小说写作中途,指的是你心无旁骛的时候,这时你不再是家庭成员,不用再考虑爱人、孩子、购买食物、喂狗、看邮件——除了你的书,世问再没有任何东西,哪怕你的妻子跑来告诉你,她要和你兄弟上床,你都会觉得她的脸像巨大的分号,她的双臂像括号,而你心里想的是,用“翻腾”这个动词,是不是要比“搜寻”来得好。小说写作中途是种心态。奇妙的事情会在此时发生。时间崩溃了。你早晨九点坐下写作,一眨眼的工夫,晚间新闻已经开始播报了,这时,4000字也已经写好,比你去年用三个月写出来的字还要多。有某种变化发生了。这种变化并不仅限于家中。如果你能走出去,外面所有的一切——我是说,所有一切——都有可能无拘无束地融人你的小说。巴士上的闲谈——简直就是从你的小说里冒出来的。你打开报纸——每篇报道都跟你的小说有关。如果你足够幸运,有人正等着出版你的小说,这时候你就会大为惊慌地拨打出版商的电话,尝试将出版日期提前,因为你无法相信,此时此刻,这个世界跟你尚未出版的小说是多么合拍啊。如果下个星期二,它还没有出版,那么良机就会错过,你会恨不得自杀的。奇思异想足以让你发狂——也使得一切皆有可能。原本麻烦得出奇的结构难题,如今迎刃而解。看到那段话了吗?只需把它拿掉,整个章节就到位了!为什么之前没看出来?你从书架上胡乱抓起一本诗集,读到的第一句诗行就变成了你的卷首引语——这句话简直就是专门为你而写的。
……
前言/序言
这本书是我在不知不觉间写成的。更确切地说,直到有人向我挑明,我才意识到,自己把它写了出来。我原以为自己写的是一部小说,后来又以为自己写的是一本有关写作的严肃理论著作:《败中求胜》。一个个截稿期限转瞬即逝。与此同时,我也不时接受一些约稿:就圣诞节写篇两千个词的文章行吗?凯瑟琳·赫本行吗?卡夫卡?利比里亚?就这么着,积少成多,写出了十万字的篇幅。
之所以把它们称作“偶得的随笔”,是因为它们都是为特定的缘由和特定的编辑而作。我尤其要感谢鲍勃·西尔弗斯,戴维·雷姆尼克,黛博拉·特瑞斯曼,克雷西达·莱申,莉莎·阿勒代斯以及萨拉·桑兹,正是他们建议我秉笔徜徉于影评、讣告、尝试性的新闻报道、文学批评和生平小传这些题材之中。“若是没有他们,就没有本书的成功问世。”就本书而言,这句老话道出了确乎其然的实情。
倘若你年纪轻轻就出版了处女作,那么你的写作就会与你一道,在公众的关注下逐步成长。用“改变思想”这个带有自我检讨意味的标题来描述这一过程,似乎颇为切题。不过在通读全文之后,我不得不承认,在我看来,思想观念中的自相矛盾之处,其实正是信仰的要素之一。就这一谨慎、乐观的信念,索尔·贝娄表述得最为贴切:“在生活这一边,或许亦有真理存在。”我还在等待,不过我认为,不论我今后成长到何种地步,都不会背弃这一信念。
扎迪·史密斯
2009年于纽约
改变思想 [Changing My Mind: Occasional Essays]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改变思想 [Changing My Mind: Occasional Essays]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5
评分
☆☆☆☆☆
有些作家写小说的时候,别人的小说一字不看。一字不看。甚至连小说封面都不想看。他们写作的时候,小说的世界消亡了:没有任何人写作过,没有任何人正在写作,以后也不会再有人写作。他们遗世独立,沉默不语。这类作家写作期间,你要是向他推荐一本好小说,他看你的眼神就像你刚用厨刀刺进他的心窝一般。这是性情使然。有些作家就像独奏的小提琴家一样,他们需要完全安静的环境来调音。其他作家则需要听到整个交响乐团每一位成员的演奏——他们可能会从单簧管,甚至双簧管那里得到提示。我就属于这类作者。我的书桌上摆满翻开的小说。我阅读一个个句子,沉浸在某种特定的感受之中,奏响某个特定的音符,在我过于多愁善感的时候激发心中的严酷,在我的句法陷入局促时,可以汲取一些文辞上的宽松闲适。我认为广泛阅读好比均衡饮食;比如,如果你的句式太松松垮垮,太花哨,就读一读文辞肥腻的福斯特·华莱士吧,再读点卡夫卡,充当粗粮。如果你的审美过于精细,面对白纸无法落笔,就别再担心纳博科夫会说些什么;拿起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吧,他是以实质胜过风格的守护神。
评分
☆☆☆☆☆
的演奏——他们可能会从单簧管,甚至双簧管那里得到提示。我就属于这类作者。我的书桌上摆满翻开的小说。我阅读一个个句子,沉浸在某种特定的感受之中,奏响某个特定的音符,在我过于多愁善感的时候激发心中的严酷,在我的句法陷入局促时,可以汲取一些文辞上的宽松闲适。我认为广泛阅读好比均衡饮食;比如,如果你的句式太松松垮垮,太花哨,就读一读文辞肥腻的福斯特·华莱士吧,再读点卡夫卡,充当粗粮。如果你的审美过于精细,面对白纸无法落笔,就别再担心纳博科夫会说些什么;拿起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吧,他是以实质胜过风格的守护神。
评分
☆☆☆☆☆
真的是越来越喜欢这个作家了
评分
☆☆☆☆☆
对我来说,回音室必不可少。我十四岁的时候,在回音室里听到了约翰·济慈的声音,在心中与他结下了不解之缘,这层缘分的基础是阶层——虽说这话在美国,听起来未免有些老套。其实济慈并非工人阶层,更不是黑人——不过大致上,相较其他作家,他的情况跟我更接近。他没有弗吉尼亚·伍尔夫、拜伦、蒲柏、伊夫林·沃,甚至伍德豪斯、阿加莎·克里斯蒂那样优越的条件。济慈为读者提供了从边门步入文学生涯的可能性,那扇边门上还标有“欢迎学徒光临”的字样。济慈着手写作时,就像学徒一样;他在位于汉普斯特德的小房子里用功,学到了如今艺术硕士般的才学,不过他没花学费,靠的全是自己。那时的他是个来自郊区、身份低微的少年,距离文坛有些遥远,于是他把自家
评分
☆☆☆☆☆
好好好好好好不错不错
评分
☆☆☆☆☆
不错
评分
☆☆☆☆☆
在《改变思想》中,作者扎迪·史密斯以个人的阅读、体验、视野、记忆、意识,集合当代文学小说家、政治明星、戏剧作家、歌剧家和戏剧演员5个主题,剖析他们的人生经历,塑造一个新的故事,以全新的角度,描述人文、文化、家庭和哲学。Zadie以幽默、充满机智的文笔见解,深刻的重新诠释各种角色背后所代表的深层意义。
评分
☆☆☆☆☆
从事教学会遇到这样的学生,他们觉得,写作期间不宜阅读。他们觉得,自己的叙述口吻难免会受到影响,而且,阅读伟大的文学作品会让人感到苦恼。因为卡夫卡笔下为鼠民歌唱的约瑟芬唱出嘹亮动听的歌声时,你如何还能唱出老鼠般微弱的歌声呢?这样说来,关键在于个人的自主性,必须不惜一切代价地保护个人的自主权,哪怕这样做,意味着离开E·M·福斯特所说的作家们跨越时空,彼此对话,互相启发的文学回声室。我觉得,人各有不同。
评分
☆☆☆☆☆
好好好好好好不错不错
改变思想 [Changing My Mind: Occasional Essays]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