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記憶

長城記憶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4


簡體網頁||繁體網頁
張保田,王建軍 著



點擊這裡下載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發表於2024-06-26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圖書介紹

齣版社: 中西書局
ISBN:9787547507056
版次:1
商品編碼:11519718
包裝:平裝
開本:32開
齣版時間:2014-07-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100


相關圖書





圖書描述

內容簡介

作者將積纍的重要曆史照片與近年拍攝的長城現狀照片進行對比,輔以一定的背景資料說明,展示瞭“愛我中華,修我長城”活動開展30周年以來,各地長城保護的成績,同時也揭示瞭部分地區長城亟待保護的現狀,為讀者呈現齣一幅長城今昔的鮮明畫捲,具有一定的教育意義和資料價值。

目錄

前言
愛我中華 修我長城
長城古堞俯滄瀛——山海關
連峰不斷清,斷處一關峽一司馬颱
薊門鞦氣清,飛將齣長城——金山嶺
萬裏長城,慕田峪獨秀——慕田峪
天開疊塹拱神京——居庸關
一登八達嶺,迴視如窺井一八達嶺
角聲滿天鞦色裏,霜重鼓寒聲不起一雁門關
韆山遠嚮雲霄列,一水還從沙漠來——鎮北颱
除是盧龍山海險,東南誰比此關雄——嘉峪關
白馬關“完美樓”傳奇
失去的長城
河北篇
寜靜庵:八路軍解放東團堡
獨山城:颱之不存,銘將焉附
浮圖峪:磚雕敵樓——由無與倫比到無跡可尋
插箭嶺:塞上風雲
楊傢莊:戰後總結會
白石口:樓去無痕
賀傢樓:孤獨的“一麵牆”
山海關:翼城摺翼
三道關:軍閥混戰,長城遭殃
馬蘭關:奇異的圓樓
義院口:以姓氏命名的長城敵樓
小西河:消失的北樓
紫荊關:看不見的雄關
懷來堡:行進在長城腳下的八路軍
土木堡:見證明王朝盛衰轉摺
獨石口:朔方屏障
北京篇
南石城:詩人烈士留下的長城記憶
古北口:“姊妹”走失,無言以對
消失的上關城
南口城舊影
八達嶺:殘毀的三座敵樓與消失的垛口女牆
四海冶城今昔
山西篇
平型關今昔
翻越平型關:嚮冀東挺進
靈丘縣:挺進敵後
陽方口長城:為火車讓道
大水口長城:世紀“秘密”
馬邑之殤
平鬍墩:長城誌願者“尋城”的最後牽掛
西北篇
敦煌:罕見的六麵體烽火颱
奇觀與警告:漢長城上的民國烽火颱
黑鬆堡:廢棄的軍堡
絲綢之路上的水磨關
蘭州:金城餘暉
峽口關隘:鎖控金川
大灣城:大漢雄風
雙井子堡:被高速公路剖開的長城
榆林“新式墩颱”:堪憂的命運
茨字四號颱:城碑
後記:長城心路

精彩書摘

白石口:樓去無痕
白石口是淶源縣境內長城上的一處重要關口。整個關堡分布在狹長的河榖中,兩側山峰峻峭。關口有南北兩座關門,北門橫跨長城主綫,南門嚮東西兩山修分支牆體。兩道關門和三道牆體組成嚴密的防綫,可謂森嚴壁壘。
1908年W.E.蓋洛拍攝的“內有兩塊石碑的白石口關和敵樓”是白石口北門關口。照片左側是北關門的殘餘部分,右側是一座相當完好的三眼敵樓。在W.E.蓋洛的著作《中國長城》中記錄瞭在敵樓中發現的兩塊石碑,其中一塊是明萬曆元年(1572)鞦經略薊遼保定邊務的汪道昆、劉應節等官員視察白石口關邊務的閱視碑。因此白石口關一帶修築長城敵樓和關口應該早於萬曆年,可能是隆慶年問初建。
21世紀拍攝的彩色照片錶明白石口關北門和敵樓已經徹底傾圮,沒有留下任何痕跡,現場地麵上隻有一圈白灰殘渣錶明這裏曾有一座長城建築。關於北門和敵樓損壞的原因,據當地人士說,民國六年(1917)爆發瞭特大洪水,將北門一帶長城衝毀。但這不能充分解釋白石口南門怎樣躲過洪水的衝擊,較好保存下來。另有年近80歲的老人看過蓋洛拍攝的照片後肯定地說,他見過照片上的敵樓,並準確指明北口和敵樓的位置。這說明1917年洪水之後,敵樓建築仍然存在。所以白石口關北門和敵樓的損壞應該是自然的和人為的雙重因素造成。
白石口關南門保存較好,當地鄉鎮利用長城老磚對其進行瞭維修。門楣上方匾額書“雲榖重關”四個大字,是淶源地區保存最好的長城關門。值得一提的是,在白石口長城附近,還上演過激烈的戰鬥。1939年10月,在白石口南的雁宿崖村,八路軍和地方民兵武裝包圍日軍一個大隊500餘人,將其一舉全殲,內含大佐級軍官—人,史稱“雁宿崖戰鬥”。日軍獨立第二混成旅團旅團長阿部規秀(中將)得知其所屬第一大隊在雁宿崖全軍覆沒的消息後,惱羞成怒,親率兩個大隊共1500餘人,於11月4日越過白石口關口,進至雁宿崖、黃土嶺地區,尋找八路軍意圖報復。八路軍晉察冀軍區以六個團將日軍包圍,殲其大部。阿部規秀本人也被迫擊炮擊中喪命。正可謂“犯長城者,雖遠必誅”。
賀傢樓:孤獨的“一麵牆”
幾何學歸納瞭點、綫、麵、體的定義。把一張紙當作一個麵,十分脆弱,可以隨意抖動彎麯。而用紙做手工,疊成各種小房子,就是多麵體,不僅美觀好看,也比薄薄的一麵紙要堅固的多。我們祖先修造的長城敵颱外觀都是多麵體,絕大多數是四麵體,因而堅固持久。
在山海關城的北邊,賀傢樓村正對的山脊上有一處古長城建築的遺址。10米見方的遺址周圍散落著碎石和破磚。唯獨北側還有一麵殘牆,雖然斑駁,卻還沒有倒下,因而當地老鄉和旅行者稱其為“一麵牆”。其實“一麵牆”原本是“四麵牆”,是一座長城敵颱。清康熙九年(1690)《山海關誌》記錄瞭從山海關老龍頭起的長城敵颱:“靖虜一號颱,在南海口關盡頭,屹立海水中,實為敵颱之始。王受二號颱、白鋪三號颱、北小鋪四號颱、大灣五號颱、界牌六號颱、南水七號颱、北水八號颱、腰鋪九號颱、旱門十號颱、角山東十一號颱、三道小口十二號颱、桃園東十三號颱、三道正關十四號颱……”現在人們看到的“一麵牆”所在位置就是三道小口十二號颱的遺址。那麼完好的三道小口十二號颱是什麼樣子?古誌文獻中沒有記載,長城界也沒人知道。直到2013年春,收藏傢熊煒收集到名為“山海關附近的長城”的老照片,筆者判斷其為三道小口十二號颱。
2013年6月1日,筆者攜帶“山海關附近的長城”老照片從三道關齣發進山,經過3小時跋涉,到達“一麵牆”,拍攝瞭對比照片“三道小口十二號颱遺址”。新老照片對照,我們遺憾地發現,百年前基本完好的十二號颱消失瞭。1924年直奉軍閥大戰,直係軍隊曾經利用古長城作為屏障,在長城上修工事,築掩體。至今在賀傢樓一綫古長城上,仍有部分掩體遺址。
在物理上,“一麵牆”是不穩定結構,隨時可能倒塌。然而麵對岌岌可危的“一麵牆”,仍有“戶外族”做危險的戲耍動作,擺姿勢拍照片,還聲稱自己“熱愛長城”。“一麵牆”還能堅持多久?
山海關:翼城摺翼
“兩京鎖鑰無雙地,萬裏長城第一關”這副對聯描寫瞭山海關的雄奇險要。不過,在一般的行政區劃地圖上可能看不齣山海關作為軍事要隘的玄機,而在繪有等高綫的地形圖上就一目瞭然:山海關北麵是山,南麵是海,山與海之間是一片狹長的平原,最狹窄處寬僅8韆米。所以,有明一代先是修築瞭山海關城,再由關城嚮南北兩翼拓展修建長城。由關城嚮南,長城—直修到老龍頭,這一段被稱為南翼長城;由關城嚮北至角山腳下的這段,稱為北翼長城。因為兩翼長城都修在平原地帶,為瞭加強防務,在南北兩翼長城上又各構築瞭城堡,分彆叫做南翼城和北翼城。
以北翼城為例,東邊直接藉長城主綫為界,另築南、西、北三麵牆體,形成長方形的城堡,設南、北兩門。翼城是駐兵的軍堡,平時部隊在此操練和種地,戰時可固守,也可齣兵支援關城和旱門關作戰。“山海關長城”這幅老照片,遠景是角山,近景就是北翼城的南牆。南牆中部開城門,上麵有一方門額。
時至今日,作為軍堡的北翼城早已廢棄,現南、北各存一段夯土牆,城磚全無。北門殘留門洞,南門無蹤。翼城舊址現位於山海關北營子村,由關城到角山景區的公路從村中穿過。

前言/序言

世界東方橫亙著一條巨龍,他的名字叫萬裏長城。
長城內外繁衍生息著炎黃子孫,我們的名字叫中華民族。
30年前,“愛我中華,修我長城”活動在神州大地上興起,老一輩革命傢鄧小平、習仲勛分彆為活動題詞,社會各界積極響應和支持。這是自曆代長城建成以來,第一次基於文物保護理念的大規模長城保護宣傳活動,必要的長城保護性維修重建工程也由此開展起來。
本書以長城的曆史照片和現狀照片對照為主題,反映“愛我中華,修我長城”活動的直接成果,也揭示瞭長城保護的急迫性和必要性。本書所收錄的長城老照片,大部分拍攝於20世紀40年代以前,最早的可以追溯到1875年。這些老照片記錄瞭自19世紀下半葉至20世紀上半葉中國長城的真實影像,非常珍貴。本書收錄的長城現狀照片是近年來本書作者在上述長城老照片的拍攝原址,采取與老照片相同的視角視場,拍攝的對應彩色照片。
本書內容分為兩大部分,第一部分為“愛我中華,修我長城”。“愛我中華,修我長城”活動得到瞭全國和海外各界的積極響應和踴躍贊助。社會捐款和各地投資主要用於山海關、司馬颱、金山嶺、慕田峪、居庸關、八達嶺、雁門關、鎮北颱和嘉峪關等著名景區內的瀕危長城的保護性維修重建。這一部分以曆史照片顯示上述各段長城維修前的狀態,以現狀照片展示維修後的新容,以期昭顯“愛我中華,修我長城”的直接成果。
本書的第二部分“失去的長城”包括在韆餘幅長城老照片中遴選齣的部分代錶性作品,輔以相應的現狀照片。這些老照片的拍攝年代多為一個世紀之前的清代末年到民國初年。老照片的拍攝地點分布在從嘉峪關到山海關的萬裏長城全綫。老照片顯示的長城關口、敵颱、城牆、烽燧等都十分完好,有的“就像是昨天剛剛建好的”。可以說,這些老照片組成瞭中國長城的畫捲。然而在21世紀初,當我們跋山涉水,韆裏迢迢追尋到這些老照片的拍攝地點的時候,呈現在麵前的景象卻是麵目全非,令人痛心疾首:100年前老照片上“完好如初”的長城建築遭到嚴重破壞,甚至有部分長城關口、敵颱片瓦不留,消失得無影無蹤。今天人們隻能通過老照片去追憶那些失去的長城。失去瞭纔知道珍惜!失去的長城不可再得,現存的長城不應再失。怎樣纔是對長城真正的保護?答案可能很復雜繁瑣,也可以很簡明扼要:不擾動長城就是保護長城!
長城老照片研究是一項新興的課題,收集老照片,解讀老照片和復拍老照片三個環節,每個環節都要求付齣艱辛的勞動。而這對長城的保護來說是非常有意義的工作,所以本書作者纔能堅持不懈,持之以恒。長城誌願者在助學中曾利用本書的素材,在中小學開展“找不同”的課外活動,讓同學們找齣新、老照片上長城的變化差異。孩子們起初驚訝、進而惋惜、最後沉思的神情令人難以忘懷,他們讓我們看到瞭保護長城的希望。
書中老照片凡是能查詢到原始信息的,均按原文照錄。早期攝影師以西洋人士居多,因為他們對中國長城的認知存在局限性,所以部分老照片的原始信息不夠準確。對於查不到原始信息的照片,在書中用“中國長城”標注。書中彩色照片除特彆指明拍攝者外均為本書作者拍攝。
感謝王雁女士、石誌民先生對長城老照片復拍工作的支持。收藏傢李炬、蘭草、劉鋼、熊煒等為本書提供瞭部分長城老照片。青年攝影傢張海翔完成部分老照片修復和彩色照片的後期工作。特彆緻謝參加長城老照片考察研究和復拍工作的各位長城專傢和攝影傢。
本書行文中用人稱代詞“他”或者“他們’’指代長城。看到“他”和“他們”,就如同看到古代長城建設者和守衛者們的身影。
長城記憶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

長城記憶 mobi 下載 pdf 下載 pub 下載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長城記憶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4

長城記憶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用戶評價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長城記憶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4


分享鏈接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鏈接

© 2024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