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音乐史

中国古代音乐史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2025


简体网页||繁体网页
余甲方 著



点击这里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5-01-09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图书介绍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08112551
版次:1
商品编码:11510248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4-08-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52
字数:3220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图书





图书描述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从先秦雅乐的鼎盛、汉魏清乐的兴盛、隋唐燕乐的繁盛、宋元剧曲的称盛,明清俗乐的争胜这样一条脉络清楚地再现了中国古代音乐的发展轨迹,从而为中国古代艺术思想的研究作出其独特的贡献。全书图文并茂,虽为严肃的学术著作但却具有相当的直观性与观赏性。

目录

自序
华夏音乐的滥觞
原始音乐(远古一公元前2070年夏代始年)
何为远古先民之乐?听唱劳作动情之歌。 ——歌谣
图腾崇拜,投足以歌;操习干戚,百兽率舞。 ——乐舞
戛击鸣球,击石拊石;如雷土鼓,群音之长。 ——乐器
先秦雅乐的鼎盛
夏商周音乐(公元前2070—771年)
六舞祭乐奉为典,等级乐教礼乐观。 ——礼乐
华夏旧器,鼓为始祖;八音之中,金石为先。 ——乐器
春秋战国音乐(公元前770—221年)
“好乐怠于政”,唯享乐是用。“临淄富而实”,
奏世俗之乐。 ——社会音乐
“满山谷是采茉莒的妇女,满山谷响着歌声。”
——民歌
“钟鼓喤喤,磬管锵锵”。“鼓琴鼓瑟”,“吹笙鼓簧”。 ——乐器
“音乐之所由来者远矣,生于度量,本于太一。”“九歌、八风、七音、六律,以奉五声。”
——乐律
“移风易俗,莫善于乐。”
——音乐美学思想
人类的意识与宇宙交融、共鸣。 ——音乐表演
汉魏清乐的兴盛
秦汉音乐(公元前221一公元220年)
采歌谣,创新声;兴乐教,观风俗。 ——汉乐府
“有箫笳者为鼓吹”,“有鼓角者为横吹”。 ——鼓吹乐
“丝竹更相和,执节者歌。”
——相和歌与相和大曲
“鼓砰砰以轻投,箫嘈嘈而微吟。”
——乐器
“唯琴工犹传楚汉旧声。”
——琴乐
“声音之道,与政通矣。”
——音乐理论
魏晋南北朝音乐(公元221—589年)
江南吴歌,荆楚西曲;清商古乐,华夏正声。 ——清商乐
“屈支国管弦伎乐,特善诸国。”
——西域音乐内传
“梵音屠音,连檐接响。”“丝管寥亮,谐妙入神。”
——佛教音乐内传
“八音弦为最,琴为首”,“以最清之声写最清之物”。 ——琴乐
“越名教而任自然。”
——音乐理论
隋唐乐舞的繁盛
隋唐五代音乐(公元581—960年)
“踏曲兴无穷,调同词不同。”
——民歌与声诗
“合胡部者为宴乐”,“为诸乐之首”。 ——燕乐
“飘然转旋回雪轻,嫣然纵送游龙惊。”
——大曲
“右多善歌,左多工舞”;“妙达钟律,遍工八音”。 ——机构与乐人
“戏曲者,谓以歌舞演故事也。”
——歌舞优戏
“瞻礼崇拜,效其声调”,“愚夫冶妇,乐闻其说”。 ——变文说唱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器乐
“犯羽含商移调态,留情度意抛管弦。”
——音乐理论
宋元剧曲的称盛
宋元音乐(公元960—1368年)
“穷者欲达其言,劳者须歌其事。”
——民歌曲子
“其于祭祀,率用雅乐,朝会飨宴,则用燕乐,盖雅俗兼用者也。”
——宫廷音乐
“风暖繁弦脆管,万家竞奏新声。”
——词调音乐
“不以风雨寒暑,诸棚看人,日日如是。”
——弹唱乐
北曲遒劲,南曲宛转;南北合套,更为新声。 ——杂剧音乐
子弟会聚茶楼,挂牌习学乐器。 ——丝弦乐
“超然远览,奋其独见。”
——音乐理论
明清俗乐的争盛
明清音乐(公元1368—1911年)
“刊布成帙,举世传诵,沁人心腑。”
——民歌与俗曲
“笙歌鼎沸,灯烛辉煌。”
——歌舞
“有如花坞春晓,好鸟乱鸣。”
——说唱音乐
“南昆北弋东柳西梆”,乱弹之最唯有皮黄。 ——声腔与戏曲
“金吾不禁逐年新,鼓吹升平共闹春。”
——器乐与乐种
“中国乐律比我们更进步。”
——音乐理论
“盖欲改造国民之品质,则诗歌音乐为精神
教育之一要件。”
——西乐东渐与学堂乐歌
主要参考书目
附彩图目录
后记

精彩书摘

  华夏音乐的滥觞
  原始音乐(远古一公元前207O年夏代始年)
  由西方学者书写的世界文明史,从来没有东方文明和亚洲文明的地位。所谓“中华文明五千年”,在西方学者那里,也从来没有被承认过。但无数考古发现的事实都证明了中国既是人类的最早发祥地之一,也是世界上文化发达最早的国度之一。我国云南元谋人、陕西蓝田人、周口店北京人等化石的先后发现,说明我们的祖先远在约两百万年以前就生活和劳动在祖国这块富庶、美丽的土地上。几十万年的原始氏族公社时期,人们以石器、弓箭为生活工具,在共同的劳动中共享劳动成果,过着没有剥削、没有阶级的原始共产主义生活。从艺术人类学的视角来看,音乐文化的起源应该几乎与人类的起源是同时的。漫长的史前时期,使得我国早期人类原始形态的音乐生活早已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之中。音乐形态的不断消亡,又使音乐文化的传统变得难以表述。好在我国幅员广大,历史悠久,出土文物的丰富和文献记载的忠实、确切众所周知。从黄河流域的裴李岗文化、大汶口文化、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中可知,我国的地域性文化在氏族公社的初期就开始形成。1973年又发现了距今约七千年左右的属早期新石器时代的长江流域河姆渡文化,后又在洞庭湖区域发现了距今九千年前的水稻,这就进一步证明了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是我们中华文明的最早发祥地。在上述文化遗址中,出土了众多的音乐文物。到了1986年至1987年间,在河南舞阳贾湖新石器遗址发现了距今八千年至九千年前的随葬骨笛(见彩图2)二十五支,且具备了六声和七声音阶结构。值得强调的是,音阶乐器的出现,实为音乐艺术发展到较高水平的产物,是人类社会文明进入到一个相当高度的标志。这一考古成就,不仅是可将中国音乐的历史追溯到久远的新石器时期,而且首次表明中华民族的音乐文化,在史前时期就远远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

前言/序言

  关于中国的古代音乐史,我国杰出的第一代音乐史学家杨荫浏先生曾感叹它是一部没有音乐的哑巴音乐史。这的确无奈地反映了我国音乐历史及其研究的现状。所有从事文化历史研究的学者,都希望自己的研究能够建立在多多益善的艺术史料的基础之上。但可惜的是,到目前为止,只有造型艺术可以稍稍满足学者们的意愿。因为造型艺术是以物质材料为实体的,其生命力可谓异乎寻常地长久’以至于远古时代的艺术材料,学者们也可以从许多的文化历史的遗迹中把它们探寻出来为自己的研究所用。可是像音乐、舞蹈一类艺术的历史研究,相比之下就有限得多、困难得多了。因为这类舞台艺术是以流动的形态为表象的时间艺术或表演艺术,是随着表演和表演者的消失而消失的。如果我们要去追寻古代的、甚至远古的音乐那样的表演艺术的文明遗迹,只有借助于带有造型r-~乙4-术性质的音乐文物才有可能。也就是说,要去参证、研究那些反映古代音乐状况的绘画、雕塑、乐器、书谱等遗存的音乐实物。而这类音乐文化遗物的线索,只存在于各个古文化的遗址’或留存于至今的种种古代典籍,甚至是隐含在各种古代神话、传说、史诗等民间文学更那些片断的有关音乐的记述之中。想要重现那流动的原生形态的艺术美,简直就是一种美好的幻想。
  中国音乐自来无史,有之当自20世纪的中叶。以杨荫浏先生为代表的一批令人敬重的学者,“筚路蓝缕,以启山林”,以所见音乐遗存为研究对象,为我们初步勾画出了一幅依稀而生动的古代音乐发展概貌;甚至译解了遗存至今的古乐谱的谐字写法,使凝固在古谱上的“音乐”象征性地跃复了历史的音响。接着,以杨先生的学生、我国杰出的第二代音乐史学家黄翔鹏先生为代表的一批学者,在继承前人、师长们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又进一步地用相反的研究方法,从今天尚在流传的音乐当中,逆向地考证,经过新的反思和梳理,重新勾勒了古代音乐的部分原貌。前辈们艰辛的努力,克服了无数难以想象的困难。他们所做的这些开创性的工作,无不为我们后辈学人树立了高尚的风范,提供了珍贵的借鉴。这是我编著这本音乐历史的重要基础。
  我于1970年代末开始在高校讲授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课程。数十年间,虽广采博取、日积月累,但所得浩繁的教学素材却始终未得加工提炼整理成册,其主要原因还是想在编写与形式上出点新意。如今,向现代的青年学子们传授中国音乐文化的传统,更需在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上多动脑筋,力戒枯燥,以求趣味生动,引人人胜。理想的做法自然是历史陈述、文物图像、古谱音响并举,使文、图、声并茂。本书主干的音乐历史的陈述,尽量调动国内学界同仁半个多世纪的学术积淀,吸纳各相关学科既有的和新近的研究成果,对绵延八千年的中国古代音乐史进行梳理和阐释。把各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作为一种文化来看待、来研究和阐释,是上世纪末以来西方史学研究中的一个潮流。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又是有着八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这绵延悠久的历史绝不仅仅是以王朝世系为中心的单线发展的历史,而是多元发展的历史。各种优秀的文化,包括各少数民族文化和许多外来文化的相互作用和糅合,共同促成了华夏文明的产生和演进。而我们研究的专题文化史,也只有将它放在多元发展的历史之中才更可以显见它自身的文化意义。如果有一天,学者们将中国各专题文化史置于世界多元文化发展的历史背景下加以考察和比较,那么人们就可以更清楚地看到中国文化的长处与不足,知道中国文明在世界文明中的位置了。我期待这一天尽早到来。
  本书沿用中国通史的分期,但强调了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独自的“起、承、转、合”式的演变进程。先秦从音乐的萌生到雅乐的鼎盛可谓“起”;汉魏六朝清商乐的兴盛可谓“承”,直至盛唐乐舞繁盛的高峰;五代后向宋金元词调、剧曲音乐称盛的演变可谓“转”;传统音乐融会贯通进而衍化为明清各类俗乐争盛可谓“合”。本书阐释各发展阶段的音乐体裁沿用民歌、歌舞、说唱、戏曲、器乐等五大传统音乐的习惯分类。为了体现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是汉族和各兄弟民族人民长期共同创造而成这一史实,本书将兄弟民族对华夏音乐文化的贡献融汇于各历史发展阶段之中。礼仪与宗教音乐在部分章节里也有着重提及,但并未深入。这两类音乐其贯通数千年的历史脉络,塑造我国音乐文化诸重要特征方面的作用,以及与华夏各族音乐在内容、形式、风格上的内在联系等,仍有待过细地清理和研究。
中国古代音乐史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中国古代音乐史 mobi 下载 pdf 下载 pub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中国古代音乐史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5

中国古代音乐史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用户评价

评分

慢慢学习中

评分

重新学习音乐史

评分

还可以,等空了来看

评分

专业史,看个人兴趣了。

评分

不错的书 资料详实……

评分

还可以

评分

很好的书,值得一读。

评分

300-160買的,後面的朋友注意一下

评分

很好的书,值得一读。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中国古代音乐史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5


分享链接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链接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