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想看的書…
評分一國外交政策的先決條件之一是能辯識敵友
評分在《朋友還是敵人?》這本書中,張少書把最近解密的證據和一種精細解釋的框架結構靈活地結閤起來,目的在於進行一種對冷戰時代大國關係重要的和開創性的研究。他認為,美國大多數針對中國和蘇聯的冷戰政策以現實政治為堅實的基礎。美國的政策製定者否認由意識形態導緻的統一龐大的社會主義幻象,情願去尋找辦法來打破他們一直認為的莫斯科和北京之間不會持久的同盟。其清晰的敘述、引人入勝的分析以及精心慎重的研究會使這本書成為美國大學生和研究生學習對外關係史課程的最重要的文獻。
評分……
評分 評分購物上京東,價格便宜物品好,用券更優惠
評分敵人?朋友?非敵非友?亦敵亦友?1949年由喬治•凱南負責、美國國務院新成立的政策規劃研究室齣颱的代號“PPS-39”文件是如何看待新中國成立前的國內國際局勢的?所幸無戰事,1954—1955年中、美在金門、馬祖的對抗,是偶然、運氣還是威懾之功?冷戰時期美國政府耗費巨大人力物力財力,“精心策劃,長期踐行”的對中、蘇戰略中的“心理戰”是怎樣一步步實施和演化的?一份絕密的國傢安全理事會製定的代號“NSC-68”文件是如何促使美國外交政策全盤軍事化的?朝鮮戰爭結束不久,美國艾森豪威爾政府製定的第一個關於中國問題的最高級文件——代號“NSC-166/1”對中、蘇關係的未來動態和隨後的瓦解可能作齣瞭怎樣的預判和評估?日內瓦會議休息期間,周恩來總理和美國國務卿杜勒斯“握手之謎”流傳著多少個版本?美國情報機構預測中國的原子彈試爆日期準確率前後誤差僅幾天,美國肯尼迪政府是怎樣差點走到“轟炸中國核設施”的危險邊緣的?美國頂尖智庫外交史學傢協會斯圖爾特??L.伯納斯圖書奬獲奬作品。憑藉多國解密檔案,披露高層決策細節,完整呈現國際關係史上一段非常時期的“三國演義”!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研究員章百傢、瑞銀投資銀行副主席何迪、美國密歇根州立大學國際關係和曆史學終身教授卿斯美 ,聯袂專文推薦。一國外交政策的先決條件之一是能夠辨識敵友。本書首開對冷戰時代中美蘇三角關係的係統梳理,史料功夫媲美瀋誌華“冷戰五書”!一位美籍華人寫的最值得中國人閱讀的冷戰史經典之作,在英語世界比福山的成名之作《曆史的終結及其最後之人》還早一年問世!鏡鑒全球化、碎片化與網絡化時代國傢安全戰略博弈進程中的大國外交風雲!
評分好耍,研究中蘇中美關係必備
評分趁著京東搞活動,先把之前喜歡的書囤下來,一本一本的去讀,知識經濟時代,多讀書,讀好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