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千里是国内著名的旅行人文摄影师。同时也是多家旅行、摄影媒体和图片库的签约摄影师。十余年来游历了20多个国家和地区。积累了丰富的旅行人文摄影经验。他的一本畅销书《旅行摄影圣经》,三年来得到了读者的持续关注和鼓励。在一本著作的基础上,《旅行摄影圣经2:实战为王》作者更关注于基础的技术技巧。他给这本书的定位是,这是一本无关放毒的器材书。他想通过他的亲身经历告诉读者,利用自己手中现有的器材,只要掌握了摄影的技术技巧,一样能够拍摄到优秀的摄影作品。他本次讲授的技术技巧都是影友最常用到的,所有案例都是经过作者精心挑选的具有代表性的案例。适合所有摄影爱好者实践学习。作者在每一部分的讲述中,都加入了自己独到的摄影经验和技法。会让读者大呼过瘾。
第1章 没有捷径的捷径
器材唯物论
观察力
理解透视的重要性
如何进退
第2章 买镜头前需要知道的事
选定焦还是变焦
何时换镜头
小光圈镜头如何获得浅景深
光圈与成像质量
又爱又恨的大光圈
不看焦内看Bokeh
光线的衍射
第3章 选择适合自己的镜头
驾驭超广角
大光圈广角定焦镜头的优势
无法跳过的标准镜头
70-200mm 还是85mm
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70-400mm 与70-200mm 的选择
增距镜是神器吗
巨炮新兵营——斯里兰卡高跷钓鱼
鱼眼镜头
微距镜头
第4章 认识对焦系统
自动对焦(AF)系统
第5章 对静态主体的对焦操作
何时用AF-S
如何锁定自动对焦
把对焦与按快门分开
第6章 跑焦及对策
如何判断相机是否对焦
对焦微调预Lensclac
自身位移引起的跑焦
余弦误差
全时手动对焦(DMF)来对付失焦
对焦系统造成的跑焦
第7章 解决对动态主体的对焦问题
何时用AF-C(AI SERVOR)
扫射还是点射
动静对焦法
预判提高对焦成功率
第8章 不能抛弃的手动对焦
AF与MF
超焦距与全景深
街拍时的对焦选择
第9章 测光
测光与曝光
18% 灰与灰卡测光
对焦与测光傻傻分不清楚
机内测光表的使用(TTL)
中央重点平均测光
多区平均测光
点测光
同一场景几种测光方式的差异
点测光解决闪光曝光难题
对焦点与点测光点联动
测光锁定
曝光补偿的意义与工作方式
反射亮度
发光体测光
TTL 测光方式
用测光表测量人像曝光
用测光表测量风光
第10章 快门速度
曝光三要素
高速快门的运用
慢速快门的运用
绝对静止与相对静止
何为相对速度
第11章 光圈
光圈与通光量的关系
第12章 ISO 感光度
什么是ISO
ISO 与成像质量的关系
选择合适的ISO
保证拍摄意图的自动ISO
与手动曝光模式
降噪
第13章 创意曝光
再现现场光
先意图后曝光
阳光十六法
第14章 曝光辅助
取景器信息
回放浏览
LCD 实时取景
第15章 光线
光线的方向
光线的质感
第16章 色温与白平衡
色温与白平衡的定义
光源色温与相机白平衡的关系
自动白平衡
日光白平衡
阴天白平衡
阴影白平衡
荧光灯白平衡
白炽灯白平衡
节能灯该用什么白平衡
LED 灯色温
如何获得准确色彩
——自定义白平衡
Spyde rCHECKR PRO
便携式灰卡
控制白平衡的思路
白平衡漂移
第17章 机身的色彩风格
色彩风格
饱和度
锐度
对比度
色相
各参数配合使用
创意色彩风格
第18章 初级色彩管理
sRGB 还是ADOBE RGB
为什么要进行色彩管理
第19章 色彩控制实战
胶片般的色彩
风光色彩有学问
漂亮的人像肤色
日系小清新色彩
一学就会
夜景色彩控制
后期调整
第20章 不可或缺的滤镜
数码时代为什么还要用滤镜
风光摄影常用滤镜
第21章 滤镜的基本知识
圆形滤镜与方形滤镜
滤镜的技术指标
滤镜尺寸
支架系统
第22章 减光镜
中灰滤镜ND
高密度中灰滤镜ND400
用CUBE 矫正高密度滤镜偏色
可变中灰滤镜
第23章 影调控制滤镜
渐变灰滤镜GND
一片GND 滤镜压暗天空
多片GND 滤镜叠加使用
GND 与ND 叠加使用
斜向压暗
那一抹蓝——GND 与HDR
的区别
反向渐变滤镜RGND
西班牙古堡下的落日
大瀑布的日出——RGND 与
GND 的叠加使用
第24章 偏振镜
偏振镜PL
让秋色更纯粹
蓝天更蓝
消除水面反光
GND 与CPL 叠加使用
CPL 与RGND 组合运用
CPL 不适合场合及解决方案
偏振不均匀
第25章 滤镜系统的
构建与其他
风光摄影滤镜配置方案
滤镜的携带
滤镜的清洁保养
第26 章 又爱又恨的三脚架
三脚架
提高画质
慢门拍摄必备
方便精准构图及使用滤镜
支撑重型设备
自拍
最低高度
拆掉中轴
第27 章 太有讲究的云台
云台
球形云台
三维云台
微调云台
全景云台
悬臂
快装板
快装板安装技巧
云台的保养
自重
承重能力
第28章 实用辅助器材
快门线+ 反光镜预升
可编程快门线
APP 遥控拍摄
学会使用水平仪
利用中轴挂钩增加稳定性
防寒
取景器遮光板
第29章 微型脚架
第30章 独脚架
是否需要独脚架
独脚架使用技巧
用独脚架支撑超长焦镜头
第31章 吸盘与魔术臂
神奇的吸盘、魔术臂
车拍利器——吸盘的应用
第32章 脚架携带与运输
路途中脚架的携带
拍摄时脚架的携带
合理安排脚架使用时间
2011年,我的第一本摄影书《旅行摄影圣经》出版了,当时诚惶诚恐的心情依然记忆犹新。直到不断加印,销量三年来一直能在排行榜前列,输出到港台地区制作了繁体版,输出到泰国制作了泰文版,并且读者、媒体、出版社的反馈都还算不错,才算略微宽心一些。
时隔三年,不断有读者朋友询问何时出新书。面对大家的期待,我又一次陷入了忐忑当中。第一本书可谓呕心沥血——交稿时,便有一种被榨干了的感觉,许久不愿再提笔写任何教程。一直觉得自己还需要继续积蓄能量,才能写出至少不比前一本差的摄影书。
这三年当中,一方面阅读大量的书籍,另一方面进入了疯狂的旅行期:三赴北极,二入南非,从威尼斯狂欢节到重返古巴的寻梦之路。太多的行程不一一赘述,有关的照片可以在本书中找到。我希望在不断的学习和旅行中去扩展自己的拍摄领域,超越自己以往的拍摄技术与理念,也希望能更加精准地找到帮助广大读者提高摄影水平的解药。
现在中国摄影群体中有个有趣的现象:器材武装到牙齿,可精良的装备又不曾带来与之相符的照片。什么地方出了问题?其实,越了解手里的武器,越能将器材的作用发挥到极致。我打算做一本无关放毒的器材书,只讲常见的数码摄影器材的使用及实战技巧。从小处入手,解决大家可能遇到的各种器材问题。
非常感谢社交平台这种神奇的互联网产物,能让我看到大量读者提出的摄影方面的疑问。这些问题让我看到了摄影爱好者问题存在的共同性。我筛选了一些有代表性的问题放入书中进行详细阐述。摄影没有捷径,但希望通过这本书让大家少走弯路。
这本书不会把相机上的菜单一个不落地罗列一遍,但会把说明书里语焉不详又至关重要的问题生动详细地分析给你听。这是一本比说明书更有趣更容易读懂的器材指南,它是分场景解决技术问题的《旅行摄影圣经》在器材角度的扩充。
在这本书即将完工之际,我要特别感谢我的太太左手!为了让我安心写书,她分担了相当多的工作,并宽容地对待写稿期那焦虑的我。感谢出版社的编辑胡岩及相关的同事,你们的耐心与支持终于等到了拨云见日的时刻。感谢在这之前所有提供过便利与帮助的朋友与赞助合作单位!也感谢一直在支持鼓励我的读者们,因为你们才有了这本新书。
张千里
2014年6月
老实说,我买这本书,很大程度上是冲着“实战为王”这四个字去的。我不是那种追求器材党,我更关心的是如何用我手头的相机,把旅行中的点滴美好记录下来。我遇到的最大问题是,虽然我能看到美景,但拍出来的照片总感觉“平”,没有那种立体的感觉,也没有那种“身临其境”的氛围。我希望这本书能详细讲解如何在二维的平面照片中营造出景深感和空间感,比如利用前景、中景、远景的层次来丰富画面。还有,关于“讲故事”的摄影,我一直觉得是旅行摄影的最高境界,但具体怎么做,我却一头雾水。这本书会不会教我们如何去捕捉那些能够讲述一段旅行故事的瞬间?比如一个当地人的眼神,或者是一个被岁月侵蚀的古老物件,它们背后可能都蕴含着一段不为人知的故事。我希望它能提供一些引导性的思路,让我们学会去“看”,去“发现”,去“感受”,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表面的记录。再者,旅行中常常会遇到一些特殊的光线条件,比如强烈的阳光直射,或者是在室内昏暗的光线下,这对我来说是很大的挑战。我希望书中能有针对这些情况的解决办法,让我们不至于因为光线不好而错过那些珍贵的画面。
评分收到《旅行摄影圣经2 实战为王》的时候,我正好准备去一次长途旅行,所以这本书简直是雪中送炭。我以前也看过不少摄影方面的书,但很多都比较空泛,讲的都是一些大道理,真正拿到相机实操的时候,还是会手足无措。这本书最大的亮点,至少从我的角度来看,是它非常强调“如何去拍”,而不是单纯地“拍什么”。它会不会教我们如何去适应不同的光线环境?比如在清晨微弱的晨光下,或者傍晚金色的余晖中,如何调整参数才能拍出那种柔和又富有层次感的照片?还有,在嘈杂的市场或者宁静的寺庙里,如何才能抓拍到那些生动的人物瞬间,既不打扰到被摄者,又能捕捉到最真实的情感?我一直觉得,旅行摄影的魅力就在于它的不确定性和偶然性,而这本书似乎能教会我们如何在这种“不确定”中找到“确定”,如何利用有限的条件拍出无限的可能。我非常希望它能提供一些关于“旅行中的快速构图法则”,因为有时候景点的时间非常有限,我们不可能花很长时间去慢慢思考。另外,对于后期处理,我也有一些困惑,比如如何才能让照片的色彩更加自然,不会显得过于“假”,同时又能增强画面的冲击力。我希望这本书能够给出一些实用的后期技巧,让我们拍出的照片能够更上一层楼。
评分坦白说,我是一名“手机摄影党”,但随着旅行的深入,我越来越觉得手机在某些场景下力不从心,尤其是想要拍出那种有艺术感的照片。我一直希望有一本书,能够把我从“随手拍”提升到“有意识地去拍”,并且能够真正用到我的手机上,或者即使是入门级的微单相机上。这本书名中的“圣经”让我对它的内容深度抱有很高的期望,而“实战为王”则让我看到了它接地气的一面。我尤其想知道,这本书会不会提供一些非常具体、操作性强的构图方法,比如“三分法”、“黄金分割”等等,并且会结合大量的旅行场景来讲解,而不是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我常常在拍风景的时候,不知道如何安排前景、中景、背景,导致画面显得杂乱无章。此外,旅行中经常会遇到人像摄影的场景,比如和当地人合影,或者是在某个景点拍摄朋友。我希望这本书能教会我如何捕捉人物的自然状态,如何利用环境来烘托人物,让照片中的人物看起来更生动、更有活力,而不是僵硬的摆拍。还有,关于色彩的运用,我一直觉得是让照片“活”起来的关键,但如何运用色彩来表达情绪,或者突出主题,是我一直想要学习的。
评分我之所以对这本书充满期待,是因为我一直认为,好的旅行摄影不仅仅是记录下风景,更是要捕捉到旅行中的情感和氛围。我常常觉得,我拍出来的照片虽然记录了我去过的地方,但却无法传达出那种当时的心情,那种置身异域的独特感受。这本书中的“圣经”二字,让我觉得它应该会包含一些摄影的“真理”,能够从根本上解决我在拍摄中遇到的困惑。而“实战为王”则表明它不是一本纸上谈兵的书,而是能够真正指导我如何在实际旅行中运用。我特别希望书中能够有关于如何运用“慢门”来表现动态的技巧,比如拍摄流动的瀑布、夜晚的星轨,或者车水马龙的城市街景。这些照片总是能给我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但我自己却很难拍出来。另外,我经常在旅行中遇到一些拍摄对象,比如当地的手工艺人、街头表演者,或者是在热闹的集市上。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些关于如何与拍摄对象沟通,如何在不打扰对方的情况下进行拍摄的指导,以及如何捕捉到那些最能体现他们生活状态的瞬间。最后,我还有一个困惑,就是如何在各种天气条件下进行拍摄,比如阴雨天、雾天,甚至是大风天。这些“不完美”的天气,往往能拍出意想不到的效果,但我却不知道如何去把握。
评分这本书我拿到手已经有一段时间了,说实话,最开始被它的书名吸引,觉得“圣经”这个词太有分量了,而且后面又加上“实战为王”,瞬间就觉得这肯定是一本能够解决我实际摄影问题的宝典。作为一名热爱旅行,但又总是觉得自己的照片拍得不那么“出彩”的爱好者,我渴望能有这样一本指南,能帮我摆脱那些千篇一律的游客照,拍出真正有故事、有灵魂的作品。我尤其期待书中能够讲解如何运用光影来塑造画面,如何构图才能让主体突出,背景不杂乱,还有就是那些看起来很自然的抓拍,背后到底有什么技巧。我经常在旅行中遇到很多美丽的风景,但拍出来的照片总感觉少了点什么,要么是色彩不饱满,要么是画面太平淡,没有那种让人眼前一亮的感觉。我希望这本书能够给我一些启发,让我知道如何观察,如何发现那些隐藏在平凡事物中的美,并且将它们有效地捕捉下来。我一直相信,好的旅行摄影不仅仅是记录,更是情感的传达,是旅行体验的升华。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这本书到底是如何将“圣经”般的理论与“实战”紧密结合的,是不是有大量的案例分析,或者是一些简单易懂的操作指南,能让我立刻上手,在下一次旅行中就实践起来。
评分给力啊,京东,买了很多实惠的东西,质量很不错,节约不少啊,谢谢!
评分内容简单吧,通俗易懂的,跟适合新手看的,刚看了一小段,配的照片都是大片啊,很漂亮!
评分很不错的书,实用,作者用心之作。
评分这本书内容很详实,都是干货,看了看很有帮助,满意。
评分加购物车好久了,趁优惠买下,还是那个老问题,书买太多,书柜放不下、也来不及看啊!
评分不错不错,书没被弄折角啥的,赶上活动,都给买了
评分挺不错的多次购买了么么哒
评分趁着优惠,买了很多。。。屯着慢慢看,满意满意。。快递很快隔天就到了。
评分印刷精美,讲解详尽易懂,值得购买的好书,并且价格也不贵,物有所值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