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5500字钢笔行书字帖(行书 最新版)

常用5500字钢笔行书字帖(行书 最新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李放鸣 书写
图书标签:
  • 钢笔字帖
  • 行书
  • 书法
  • 字帖
  • 练字
  • 楷书基础
  • 临摹
  • 书法练习
  • 汉字
  • 书法入门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黑龙江美术出版社
ISBN:9787531819714
版次:1
商品编码:11454002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08-0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54
字数:22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常用5500字钢笔行书字帖(行书 最新版)》以实用、易学为前提,循序渐进,由浅人深,每页均附有汉字的各种相关知识,使广大书法爱好者和汉字应用水平测试应试者能从中受益,轻松书写应考。

内页插图

前言/序言

  中国汉字具有五千多年的优秀文化传统,是世界上五大古文字中至今仍一直在使用的古老文字之一。随着社会经济以及各个方面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汉字的观赏性和实用性也在不断地完善和增强。但是,目前国内汉字应用水平的现状却不容乐观。由于英语等外语在国内的普及和电子应用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写字的频率大不如前,即使写字也会出现过多的以至于无法容忍的错别字等问题。曾有一篇《600字作文有50个错别字》的报道引起了社会各界对学生汉字应用水平的担忧。北京某电视台播放的《汉字,你还会写吗?》等专题社会见闻,引发了人们对汉字书写的深层思考。许多专家分析,目前汉字应用水平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学用脱节。随着电脑的普及,很多学生和从业人员的书面作业都直接用电脑完成,使他们只知道“拼读”词语而缺少“书写”,长期依赖的结果就会“提笔忘字”。
  2006年8月28日,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联合正式颁发了《汉字应用水平等级测试大纲》,并将从2007年2月1日起试行。据介绍,该语言文字规范适用于各级政府部门、新闻出版单位、各级各类教育机构、其他事业单位和企业单位等录用人员和核定在职人员资格,以及各级各类学校考核学生汉字应用水平;适用于公务员、编辑、记者、校对和文字录入人员,各级各类学校教师和学生,文秘及办公室工作人员,广告业从业人员,中文字幕机操作人员,以及日常工作与汉字应用紧密相关的其他人员;也适用于想要了解自己汉字应用水平和能力的其他人员。《汉字应用水平等级及测试大纲》中规定,测试范围为《汉字应用水平测试表》中的5500个汉字,汉字应用被分为三个等级水平,由高至低依次为一级、二级和三级。
  为了满足广大书法爱好者和汉字应用水平测试应试者的需求,我们特编写了《常用5500字楷书钢笔字帖》和《常用5500字行楷钢笔字帖》两套相关丛书,这两套丛书均选用教育部和国家语言工作委员会联合发布的《汉字应用水平测试字表》中的5500个常用汉字,其中甲表为4000字、乙表为500字、丙表为1000字。以此为依据按汉字的书写笔顺和笔画数排列,以实用、易学为前提,循序渐进,由浅人深,每页均附有汉字的各种相关知识,使广大书法爱好者和汉字应用水平测试应试者能从中受益,轻松书写应考。
  由于时间仓促,未能面面俱到,书中存在的错误和不足之处,希望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楷书精进指南:欧体唐楷风格解析与临习要领 本书聚焦于中国传统书法艺术的基石——楷书,特别是对唐代大书法家欧阳询所创立的“欧体”进行深入剖析与系统性指导。全书旨在为书法爱好者、初学者及有志于提升楷书水平的书家提供一套科学、详尽的临习路径。 第一部分:唐楷精神溯源与欧体辨析 本章首先追溯中国楷书的发展脉络,从魏晋的钟繇、卫夫人,过渡到隋代的“台阁体”的成熟,最终抵达唐代的巅峰。我们将重点探讨唐代书法繁荣的历史背景,以及欧阳询作为初唐楷书巨匠的历史地位。 欧阳询的时代风貌: 介绍欧阳询的生平及其在唐初政治、文化中的角色,理解其书风形成的社会土壤。 欧体风格的独特性: 详细解析欧体的核心特征。欧体以“险劲”、“法度森严”著称,其结构特点在于“平正中寓险绝”,点画峻峭、骨力洞达。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拆解: 结体之“险”: 分析欧体如何通过欹侧的平衡来营造稳定感,如“黄金分割”在字形处理中的运用,以及横画与竖画之间的微妙张力。 笔法之“劲”: 详述起笔、行笔、收笔的提按顿挫。重点讲解“侧锋”与“藏锋”的运用,如何通过墨色的浓淡变化和线条的“筋骨感”来体现力度。 间架结构的模型化: 阐释欧体在处理偏旁部首时的固定范式,例如“三点水”、“宝盖头”、“左右结构”等,如何做到形似而神足。 第二部分:基础笔画的精微训练 楷书的根基在于笔画,只有将每一个横、竖、撇、捺独立完成到极致,才能确保整体结构的稳定。本部分将脱离具体字帖,专注于单个笔画的纯粹训练。 横画的“十八法”: 细致区分平直横、蚕头燕尾横、微带弧度的上挑横等不同形态,阐述其在不同位置(如中宫、下部)应有的处理方式和力度要求。 竖画的“中锋立柱”: 强调竖画必须保持中锋行笔,力度均匀。重点演示“悬针竖”、“垂露竖”的区别与应用场景,以及如何避免中段松垮。 撇捺的“开合呼应”: 撇的干净利落与捺的蓄势伸展是欧体活力的来源。我们将教授如何通过“提”与“按”的配合,使撇画的“锋芒毕露”与捺画的“开张有力”相互支撑。 点与钩的灵动: 探讨各种点(如方点、圆点、长点)的形态,以及钩画(如竖弯钩、戈钩)在收束时的提笔技巧,使其成为整体结构中的“画龙点睛”之笔。 第三部分:复杂字形的结构拆解与组合规律 掌握了笔画后,关键在于如何将它们按照欧体的法度组合成一个完整的字。本章将遵循由简入繁的原则,分门别类地解析不同结构类型的字。 独体字的处理: 以“人”、“大”、“水”、“火”等为基础,探讨笔画间的疏密关系和重心定位。 左右结构字(如“和”、“得”、“清”): 分析如何处理左右部件的体量分配。通常左部紧凑,右部舒展,或通过笔画的穿插形成相互牵制。 上下结构字(如“空”、“笔”、“意”): 讲解上下部件的垂直对齐与重心转移。强调上紧下松或上紧下提的布局变化。 包围结构字(如“国”、“同”、“周”): 聚焦于“内紧外松”的原则。如何处理外框的力度变化,以及内部元件的朝向和留白控制。 第四部分:临习进阶与常见误区纠正 本书的最后一部分,是针对实践中的反馈和常见问题进行指导,帮助学习者从“形似”迈向“神似”。 工具选择与纸张特性: 探讨不同型号的钢笔尖(粗细)与墨水对欧体线条质感的影响,以及米字格、九宫格在不同阶段的辅助作用。 “形似”的陷阱: 许多学习者容易陷入机械模仿的误区。我们将指导读者如何识别并避免“匠气”,理解欧体“险劲”背后的内在逻辑,而非仅仅复制外形。 节奏感的培养: 书法是流动的艺术。分析如何通过行笔速度的控制,将静态的笔画连接成具有生命力的整体,实现字间气息的连贯。 自我检验与修正手册: 提供一套系统的自我评估清单,包括笔画是否中正、结构是否稳定、墨韵是否变化等,帮助学习者独立发现并修正自身的不足之处。 本书内容严谨,结构清晰,旨在为有志于深入研究和实践欧体楷书的学习者,提供一份扎实、可操作的专业训练蓝图。通过系统地学习和刻苦的练习,读者定能领悟唐楷的庄重典雅,筑牢自身书法的根基。

用户评价

评分

说实话,我买过不少行书字帖,但很多都流于表面,只是简单地把字印出来让你抄写。这本不一样,它更像一位耐心的老师,全程指导你如何建立正确的书写习惯。比如它对“连带”的处理,处理得非常自然流畅,既保持了汉字的结构美感,又体现了行书独有的“气韵生动”。我发现我的字在练习一段时间后,那个曾经让我头疼的“飘”感明显减少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沉稳的内敛。特别是那些结构复杂的字,比如一些带有偏旁的字,它会把重心、平衡感都拿捏得恰到好处,让人在书写时感到游刃有余。而且,这本字帖的选字也很有品味,不是那种陈旧的宋体或者生硬的楷书简化,而是更贴合现代人日常书写习惯,既实用又不失美观,真正做到了艺术性与实用性的完美结合。

评分

这本字帖的装帧和细节处理,充分体现了出版者的专业素养。书脊的设计非常人性化,可以完全平摊在桌面上,这样在描摹或者跟写的时候,手腕的支撑点非常舒服,不会因为书页合拢而影响到书写姿势,这一点对于长时间练习的爱好者来说,简直是太友好了。另外,字体的选择上,它似乎借鉴了近代一些大家的书法精髓,既有传统韵味,又不失时代气息,非常“耐看”。我有个朋友是书法爱好者,看了我的练习成果后,特意问我用的什么字帖,他说他喜欢这种既洒脱又严谨的风格。这种平衡感,恰恰是很多市面上字帖所欠缺的,要么过于拘谨,要么过于潦草,而它则掌握了那个恰到好处的“度”。

评分

对于一个追求效率的学习者来说,这本字帖在“速成”与“精研”之间找到了一个绝佳的平衡点。我不是那种能天天坐下来花几个小时练习的人,但即便是每天只能挤出半小时,也能看到明显的进步。它的进阶设计非常巧妙,从最基础的笔画起笔收尾,到复杂的字组连贯,过渡得非常平顺。我以前总觉得行书很难“写快”,写快了就容易变形,但通过这本字帖的练习,我开始理解到如何通过连笔来节省时间,同时保持字体的清晰度。更让我惊喜的是,它对不同墨色的适应性测试也很到位,即使用普通的黑色水笔,也能写出那种流畅的墨痕变化。这对于日常办公和记录来说,简直是福音,不再需要追求华丽的毛笔效果,就能拥有令人眼前一亮的笔迹。

评分

这本字帖的设计实在太用心了,从拿到手的那一刻起,我就能感受到它满满的诚意。首先说纸张,那种细腻的触感和适中的吸墨性,简直是钢笔书写的完美搭档。我试着用几种不同的钢笔和墨水去临摹,都没有出现洇墨或者渗墨的情况,这对于追求书写质感的我来说太重要了。内页的布局也考虑得非常周到,米黄色的纸张在长时间书写后对眼睛的友好度很高,不像一些白得刺眼的字帖那样容易造成视觉疲劳。每一页的排版都清晰明了,字体的结构解析得非常到位,初学者也能很快抓住要领。我特别喜欢它在某些难点字形上提供的详细解析,不仅仅是给出范例,还会讲解运笔的轻重缓急,让我在模仿的同时,也能真正理解到行书的精髓所在,而不是机械地复制。这种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学习路径,让我对自己的进步充满了信心。

评分

我必须得夸一下这本字帖的“系统性”。它不仅仅是提供了一堆范字让你模仿,更重要的是构建了一个完整的“行书认知体系”。比如,它会清晰地划分出“映带关系”的几种典型模式,并用图示来解释笔画间的呼应和牵引。这让我明白了,行书的流畅性并非偶然,而是建立在对笔画连接逻辑的深刻理解之上的。我以前练习,总是写着写着就断了神,写出来的字像是一堆孤立的个体,但自从应用了这本字帖的指导,我开始体会到一种“一气呵成”的书写快感。它教会了我如何“预判”下一个笔画的走向,让我的手腕和手指能够自然地过渡,这种思维上的提升,远比单纯的字形模仿要宝贵得多。

评分

很好

评分

名家钢笔书法实用字帖,挺好的!!

评分

还不错

评分

很好

评分

名家钢笔书法实用字帖,挺好的!!

评分

我在书店买的一样的12 这里便宜多了, 以后买字帖就在京东买了

评分

很好

评分

东西非常不错。值得拥有

评分

我在书店买的一样的12 这里便宜多了, 以后买字帖就在京东买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