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元培、梁启超、陈独秀、刘大白、鲁迅、周作人、夏丐尊、蒋梦麟、柳亚子、钱玄同、王云五、李大钊、杨振声、竺可桢、刘半农、陈望道、胡适、陶行知、赵元任、郭沫若、许地山、张申府、陈衡哲、郭绍虞、顾颉刚、梁漱溟、叶圣陶、吴宓、袁昌英等等,共502人。每个人都是大家,他们的作品都经过了历史的沉淀,读来直达心底。
《世界华人学者散文大系》精选20世纪初叶至今的世界华人学者散文的代表作品,编为十卷。旨在全面反映、集中展示华人学者散文的总体成就,是一套高品位的散文选本。入选学者,以人文科学(文学、美学、哲学、历史学、考古学、编辑学、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等)学者为主,也包括自然科学与绘画艺术学者,共502人。选收自20世纪白话文创立之后到现在已公开发表的散文作品1024篇。有议论、记叙、抒情以及序跋、日记等多种形式,完整地体现了学者散文的风貌。
何宝民,1939年10月生,河南南阳人。编审。1957年9月参加工作,在中学任语文教员,1980年5月调河南教育社任编辑。1981年3月加入河南省作家协会。长期从事报刊编辑工作,20年来先后任《中学生阅读》主编、《寻根》执行副主编。主编的杂志曾获河南省新闻出版局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的多次奖励,《寻根》荣列国家社科类期刊100强。出版有《寓言十家》、《中国诗歌经典少年读本》等著作,主编《世界华人学者散文大系》10卷。
世界华人学者散文大系1
蔡元培
梁启超
陈独秀
刘大白
鲁迅
周作人
夏丐尊
蒋梦麟
柳亚子
钱玄同
王云五
李大钊
杨振声
竺可桢
刘半农
陈望道
胡适
陶行知
赵元任
郭沫若
许地山
张申府
陈衡哲
郭绍虞
顾颉刚
梁漱溟
叶圣陶
吴宓
袁昌英
……
世界华人学者散文大系2
世界华人学者散文大系3
世界华人学者散文大系4
世界华人学者散文大系5
世界华人学者散文大系6
世界华人学者散文大系7
世界华人学者散文大系8
世界华人学者散文大系9
世界华人学者散文大系10
我十几岁的时候,读过一部林琴南翻译的英国小说,可能就是《十字军英雄记》吧,书中有一句话,我一直忘记不了:“奴在身者,其人可怜;奴在心者,其人可鄙。”话是一位公主向一个武士说的,当时是出于误会,武士也并不是真的奴隶,无论在身或者在心。最后好像是“有情人终成眷属”。
使我感到兴趣的并不是这个结局。但是我也万想不到小说中一句话竟然成了十年浩劫中我自己的写照。经过那十年的磨炼,我才懂得“奴隶”这个字眼的意义。在悔恨难堪的时候,我常常想起那一句名言,我用它来跟我当时的处境对照,我看自己比任何时候更清楚。奴隶,过去我总以为自己同这个字眼毫不相干,可是我明明做了十年的奴隶!这十年的奴隶生活也是十分复杂的。我们写小说的人爱说,有生活跟没有生活大不相同,这倒是真话。从前我对“奴在身者”和“奴在心者”这两个词组的理解始终停留在字面上。例如我写《家》的时候,写老黄妈对觉慧谈话,祷告死去的太太保佑这位少爷,我心想这大概就是“奴在心者”;又如我写鸣凤跟觉慧谈话,觉慧说要同她结婚,鸣凤说不行,太太不会答应,她愿做丫头伺候他一辈子,我想这也就是“奴在心者”吧。在文革期间我受批斗的时候,我的罪名之一就是“歪曲了劳动人民的形象”。有人举出了老黄妈和鸣凤为例,说她们应当站起来造反,我却把她们写成向“阶级敌人”低头效忠的奴隶。过去我也常常翻阅、修改自己的作品,对鸣凤和黄妈这两个人物的描写不曾看出什么大的问题,忽然听到这样的批判,觉得问题很严重,而且当时只是往牛角尖里钻,完全跟着“造反派”的逻辑绕圈子。我想,我是在官僚地主的家庭里长大的,受到旧社会、旧家庭各式各样的教育,接触了那么多的旧社会、旧家庭的人,因此我很有可能用封建地主的眼光去看人看事。越想越觉得“造反派”有理,越想越觉得自己有罪。说我是地主阶级的“孝子贤孙”,我承认;说我写《激流》是在为地主阶级树碑立传,我也承认;一九七0年的我和一九六七、六八年的我已经不相同了。六六年九月以后在“造反派”的“引导”和威胁之下(或者说用鞭子引导之下),我完全用别人的脑子思考,别人大吼“打倒巴金”!我也高举右手响应。这个举动我现在回想起来,觉得不大好理解。但当时我并不是做假,我真心表达自己愿意让人彻底打倒,以便从头做起,重新做人。我还有通过吃苦完成自我改造的决心。我甚至因为“造反派”不“谅解”我这番用心而感到苦恼。我暗暗对自己说:“他们不相信你,不要紧,你必须经得住考验。”每次批斗之后,“造反派”照例要我写《思想汇报》,我当时身心都是十分疲倦,很想休息。但听说要马上交卷,我就打起精神,认真汇报自己的思想,总是承认批判的发言打中了我的要害,批斗真是为了挽救我,“造反派”是我的救星。那一段时间,我就是只按照“造反派”经常高呼的口号和反复宣传的“真理”思考的。我再也没有自己的思想。倘使追问下去,我只能回答说:只求给我一条生路。六九年后我渐渐地发现“造反派”要我相信的“真理”他们自己并不相信,他们口里所讲的并不是他们心里所想的。最奇怪的是六九年五月二十三日学习了毛主席的《讲话》,我写了“思想汇报”。我们那个班组的头头大加表扬,把《汇报》挂出来,加上按语说我有认罪服罪,向人民靠拢的诚意。但是过两三天上面讲了什么话,他们又把我揪出来批斗,说我假意认罪、骗取同情。谁真谁假,我开始明白了。我仍然按时写《思想汇报》,引用“最高指示”痛骂自己,但是自己的思想暗暗地、慢慢地在进行大转弯。我又有了新的发现:我就是“奴在心者”,而且是死心塌地的精神奴隶。
这个发现使我十分难过!我的心在挣扎,我感觉到奴隶哲学像铁链似的紧紧捆住我全身,我不是我自己。
我最近收到一本《现代科普百科全书》(全彩版,共8卷),这套书绝对是我为孩子选择的理想读物,也是我自己学习的好帮手。作为家长,我一直希望能够为孩子提供一个全面、科学的学习环境,但又不想让他感到枯燥乏味。这套百科全书,真的是完美地解决了我的顾虑。它涵盖了天文、地理、生物、物理、化学、医学、技术等方方面面,内容之丰富,简直令人惊叹。每一页都充满了精美的插画和真实的图片,色彩鲜艳,生动形象,这对于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好奇心,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相比于那些枯燥的文字说明,这样的图文并茂的设计,更能让孩子直观地理解复杂的科学概念。而且,它的语言也非常浅显易懂,既适合儿童阅读,对于像我这样偶尔会遇到一些科学盲点的大人来说,也是一本很好的“速查手册”。我经常和孩子一起翻阅,他能从中找到各种新奇的知识,而我则能借此机会回忆起一些被遗忘的科学常识,或者学习到很多全新的领域。这套书不仅仅是一本知识的集锦,更是一扇通往科学世界的奇妙之门,它点燃了孩子对科学的兴趣,也让我们的亲子阅读时光变得更加充实和有趣。
评分我最近发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系列,叫做《中国民俗风情图典》(共5卷),这套书简直就是我探索中华传统文化的宝库。从小到大,我对各种节日庆典、婚丧嫁娶、民间传说、地方戏曲等民俗活动都充满了好奇,总觉得它们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民族情感。但这套图典,却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将这些内容呈现给了我。它不仅仅是文字的描述,更重要的是,里面包含了大量珍贵的历史图片、绘画作品以及现代的摄影照片,将那些曾经的、正在发生的民俗场景,活灵活现地展现在我眼前。从春节的鞭炮声声,到元宵的花灯璀璨;从传统的婚礼仪式,到古老的丧葬习俗;从神话传说中的神仙妖怪,到各地别具一格的戏曲表演,无不描绘得细致入微。每一种民俗活动,都有详细的文字介绍,解释它的起源、发展、流变以及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我常常会沉浸在其中,仿佛穿越回了过去,亲身感受那些古老而淳朴的风情。这套书不仅满足了我对民俗文化的好奇,更让我对自己的民族身份和文化传统有了更深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让我更加珍视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
评分我最近入手了一套《世界当代艺术大师画传》(共12卷),这套书简直是打开我艺术视野的窗口,让我深深地爱上了现代艺术。我一直对绘画艺术有着浓厚的兴趣,但总觉得对一些抽象、前卫的当代艺术作品,难以理解和欣赏。这套画传的出现,彻底改变了我的看法。它收录了马蒂斯、毕加索、达利、沃霍尔等一系列影响世界的当代艺术大师的作品,每一卷都集中介绍一位艺术家,从他们的生平经历、艺术理念,到他们的代表作品,都进行了详尽的阐述。最让我喜欢的是,书中不仅有大量的艺术品高清图片,还配有专业的艺术评论和解读。这些评论不仅分析了作品的技法、色彩运用,更深入地挖掘了作品背后的思想内涵和社会背景,让我能够从更深层次去理解这些作品。我常常会反复翻阅,一遍遍地欣赏那些充满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画作,感受艺术家们独特的视角和情感表达。这套书不仅提升了我对艺术的鉴赏能力,也让我对艺术的理解不再局限于具象,而是能够欣赏到抽象美、概念美,甚至感受到艺术所传递的情感力量,让我的生活因此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充满了艺术的灵感。
评分最近入手了一套《世界文学经典名著珍藏版》(共150卷),这绝对是我近期最满意的一次购书经历。我一直是个文学爱好者,但总觉得自己的阅读范围还不够广阔,很多公认的经典作品,我却知之甚少。这套书的出现,正好填补了我的阅读空白。它囊括了从古希腊神话到20世纪的西方文学巨匠的作品,从史诗到小说,从戏剧到诗歌,几乎应有尽有。每本书的选材都极其精良,都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传世之作,比如荷马史诗、莎士比亚全集、托尔斯泰的巨著、雨果的浪漫主义杰作等等,光是看到这些书名,就足以让人激动不已。更重要的是,这套书的翻译质量非常高,很多都是名家翻译的经典译本,语言流畅优美,既保留了原作的韵味,又易于当代读者理解。每本书的开篇还会配有一篇导读,帮助读者了解作品的背景、作者生平以及艺术特色,这对于我这样需要一些引导的读者来说,简直是太贴心了。这套书不仅丰富了我的精神世界,也让我对不同文化、不同民族的生活方式和情感世界有了更深的理解,感觉像是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跨文化旅行,我的视野也因此变得更加开阔。
评分终于淘到了一套心心念念的《中国古代思想家文库》(共20卷),这套书简直就是我打开历史长河大门的金钥匙!从小就对先秦诸子百家充满了好奇,那些关于仁义礼智信、道法自然、治国安邦的智慧,总觉得隔着遥远的年代,难以触及。但这套文库的出现,彻底改变了我的体验。书的装帧考究,纸张也很有质感,拿在手里就觉得沉甸甸的,满满的历史厚重感。最让我惊喜的是,它不仅仅是简单的文本堆砌,而是配有非常详尽的校注和赏析。每一位思想家的原文,都被细致地梳理,难懂的字词、晦涩的典故,都有清晰的注解,让我这个文史功底不深厚的普通读者也能顺畅阅读。更别提那些专家撰写的赏析文章了,他们用现代的语言,为我解读了这些古老思想的精髓,让那些原本抽象的概念变得生动起来,我仿佛能看到孔子在杏坛讲学,老子在函谷关前的沉思,庄子在南华之畔的逍遥。这套书不仅是知识的宝库,更是一场与先贤的深度对话,每一次翻阅,都让我对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有了更深的体悟,感觉自己也仿佛被这些思想洗礼,获得了新的认知和启迪。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