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表手边书系列·2014~2015顶级名表:玩家篇

名表手边书系列·2014~2015顶级名表:玩家篇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刘兴力 著
图书标签:
  • 名表
  • 手表
  • 腕表
  • 钟表
  • 奢侈品
  • 收藏
  • 玩家
  • 2014
  • 2015
  • 顶级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4088460
版次:1
商品编码:11451814
包装:精装
丛书名: 名表手边书系列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4-05-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16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瑞士两大表展中文用书,被瑞士手表品牌商选作员工培训的中文钟表书。
  作者探访各大名表品牌及制表大师一手资料,专业有趣,品味尽显。 玩家入门,名表收藏品鉴必读
  献给手表爱好者的书,告诉你只有行家才懂的事。
  
  海报:
  


  
  

内容简介

  

  本书盲目地购买腕表,盲目地佩戴它们,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很大的遗憾。而另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现有的钟表专业期刊或生活消费期刊对于钟表的描绘往往让尊贵人士们无所适从。而本书整理了腕表历史及其性能的相关资料,让读者对腕表有更加清晰的了解。还对各手表品牌的历史、特点、款式信息以及设计数据做了详尽的介绍,适合手表爱好者、收藏者、时尚人士、奢华品爱好者阅读和收藏。

作者简介

  刘兴力,曾经历过外交官、旅行家和零售商的生涯,任《奥迪杂志》主编、《时尚时间》主编、《青年周末》主编。曾任哈雷戴维森北京经销商总经理。
  曾参观瑞士日内瓦地区、洳山谷地区、汝拉山区和伯尔尼地区代表性的钟表制造企业,采访过瑞士钟表业界重要企业家和制表大师,并参加若干次国际表展及品鉴活动。
  个人作品:《名表手边书——高级手表品鉴参考》

内页插图

目录

第一章 这些都算入门
一、手表的几个主要部分――应该叫得出名字
二、从上弦入手
三、自动上弦――最不起眼的复杂功能
四、月相显示功能
五、拨开机械机芯的雾霾





第二章 专业,从7大复杂功能入手
一、计时表――抓住时间
二、计时表进阶
三、世界时
四、闹表
五、年历和万年历
六、陀飞轮
七、第7大复杂功能――飞行卡罗素
八、三问表和大小自鸣表
九、洳山谷的独门绝技――时间等式
十、超薄与复杂同属高难动作
十一、对内行来说,陀飞轮算不了什么

前言/序言


名表手边书系列·2014~2015顶级名表:玩家篇 (非本册内容) 【以下内容为基于“名表手边书系列”中其他可能主题的推测性、补充性内容简介,旨在展现该系列其他侧重点, 绝不涉及 《2014~2015顶级名表:玩家篇》的具体信息或内容】 --- 名表手边书系列:深度鉴赏与实用指南的广阔天地 “名表手边书系列”一直致力于为广大钟表爱好者提供权威、实用且富有深度的参考资料。本系列丛书旨在涵盖钟表文化的方方面面,从历史溯源到技术解析,从入门知识到收藏实务,构建一个全面的知识体系。本系列的其他分册,着眼于系列设定的不同目标读者和专业领域,提供了丰富多样的阅读体验。 一、 侧重历史与文化沉淀的篇章:追溯时光的足迹 本系列中,有专门的卷册深入探讨了钟表制造业的百年兴衰与传承。这些分册聚焦于特定历史时期的表款设计哲学,以及那些塑造了现代钟表工业的伟大制表师和品牌。 古典时计的复兴与演变: 部分书籍会详细梳理从怀表时代到腕表普及的关键转折点。内容会涵盖第一次世界大战对手表设计的影响、装饰艺术风格(Art Deco)在表盘设计中的体现、以及早期防水技术和自动上链机制的萌芽与发展。例如,对朗格(A. Lange & Söhne)在格拉苏蒂的早期发展,以及百达翡丽(Patek Philippe)在19世纪末期确立的家族精神等,进行详尽的图文解析。 机芯设计的哲学: 有些册页专门剖析了经典机械机芯的结构与美学。这部分内容会详细介绍如芝柏(Girard-Perregaux)的Gyromatic,或宝玑(Breguet)的摆陀设计,以及特定品牌对于基础机芯(Base Calibers)的改进与优化。内容会涉及发条盒的效率提升、擒纵系统的创新,以及打磨工艺——如日内瓦波纹(Côtes de Genève)和鱼鳞纹(Perlage)——在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价位产品中的应用差异。 文化符号的解读: 另有部分内容侧重于名表如何融入社会文化。例如,探讨航空计时表、深潜表等专业计时工具如何从军用或专业领域走向民用市场,并成为特定生活方式的象征。这包括对特定历史时刻(如登月计划、深海探险)中使用的计时器进行技术考古。 二、 专注于技术解析与工艺展示的深度报告 本系列并非仅停留在“鉴赏”层面,更有数册致力于对现代钟表制造技术的“解剖”。 复杂功能的技术瓶颈与突破: 针对万年历、三问报时、陀飞轮等复杂功能,有专门的章节进行拆解分析。这些内容会展示不同品牌解决同一技术难题的思路差异。比如,比较卡西欧(Casio)的石英技术在初期如何冲击传统机械表的市场地位,以及机械制表业如何应对这一挑战,并通过开发新的硅质游丝、硅制擒纵轮等创新材料来提升精准度。详细描述了江诗丹顿(Vacheron Constantin)的超薄机芯在空间限制下如何维持传统的美学和功能性。 材料科学在制表业的应用: 部分书籍会深入探讨陶瓷、碳纤维、钛合金以及贵金属在现代表壳和机芯中的应用。内容会包括这些新材料在抗磨损性、抗腐蚀性以及佩戴舒适度上的优劣对比,以及这些材料在特定品牌(如Hublot或Rado)的产品线中的核心地位。 “表圈”的学问: 专门有一册深入探讨了表圈(Bezel)在功能性和装饰性上的演变。从早期的刻度计时圈(Tachymeter)到潜水表的单向旋转表圈(Unidirectional Rotating Bezel),再到用于指示第二个时区的双向旋转表圈,每一个细节都反映了技术需求和设计趋势的变迁。 三、 针对收藏与市场动态的实用指南 本系列中,一些分册更侧重于为收藏家和潜在买家提供市场指导。 真伪鉴别与维护保养手册: 提供了详尽的真伪鉴别要点,重点不在于2014-2015年的某一批次,而是针对特定品牌(如劳力士的刻印细节、欧米茄的序列号管理)的长期变化趋势。内容涵盖了如何辨识非原厂配件(Aftermarket Parts),以及不同年代机芯的特定易损件。同时,提供了针对不同材质表带和表壳的日常清洁与专业保养周期建议。 经典表款的价值锚定: 这类书籍会分析一些被时间验证的经典型号,例如“地通拿”(Daytona)的早期型号、积家(Jaeger-LeCoultre)的翻转表(Reverso)在不同时期的稀有度变化。重点在于分析影响二手市场价格的因素:出产年份、稀有度、原厂附件的完整性(如原装表盒、证书)以及重要性,而不是聚焦于某一特定年份的“顶级”市场表现。 新兴市场与未来趋势: 有些内容探讨了独立制表师(Independent Watchmakers)群体(如F.P. Journe, Kari Voutilainen)的崛起,以及他们如何挑战传统大厂的地位。这部分内容侧重于对创新精神和艺术价值的评估,帮助读者识别未来可能具有收藏潜力的品牌和作品。 总结: “名表手边书系列”是一个多维度的知识库。本系列的其他册数,无论是侧重于深入的机械原理剖析,还是追溯悠久的历史脉络,亦或是提供实用的市场操作建议,其核心目标都是培养读者对钟表艺术的全面认知,丰富其鉴赏的深度与广度。它们为不同阶段的爱好者,提供了从“认识”到“精通”的阶梯式学习路径。

用户评价

评分

刚翻开这本《名表手边书系列·2014~2015顶级名表:玩家篇》,感觉就像推开了一扇通往腕间艺术殿堂的大门。作为一名对腕表充满热情的“玩家”,我一直苦于市场上充斥着过于专业化、晦涩难懂的技术解析,或是流于表面、缺乏深度的品牌宣传。这本书却恰恰填补了这一空白。它没有一上来就用一堆冷冰冰的数字和参数轰炸你,而是以一种非常亲切、如同老友般的方式,带你走进那些代表着极致工艺和不朽传奇的钟表世界。 我最喜欢的是它那种“沉浸式”的阅读体验。不像一些书本只是简单地罗列表款,这本书仿佛在讲述一个个生动的故事。当我读到某款表的历史渊源时,能清晰地感受到那个时代的设计思潮和品牌在技术上的突破;当我看到某个复杂功能的介绍时,它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甚至巧妙的比喻,来解释那些精密机械的运作原理,让我这个非专业人士也能窥见其精妙之处。而且,书中对不同品牌风格的把握也非常到位,有的品牌沉稳内敛,有的则张扬个性,作者似乎能洞悉每一枚腕表背后所蕴含的精神内核,并将其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

评分

我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来评价这本书,它就像是一部精心编排的腕表视觉与文化盛宴。本书的排版和图片质量都相当出色,每一页都仿佛是一幅精致的画作,将腕表的细节美学展现得淋漓尽致。作者在描述每一款表时,不仅仅是冰冷的技术参数堆砌,而是巧妙地融入了历史背景、设计理念、甚至是一些只有资深玩家才能体会到的“梗”,使得阅读过程充满趣味性和探索性。 书中对于不同年代腕表风格的演变,以及各个品牌在特定时期所面临的市场挑战与技术革新,都有着细致入微的描绘。它让我看到了腕表不仅仅是时间的记录者,更是人类工业发展、艺术审美以及社会文化变迁的缩影。我尤其欣赏作者在分析复杂功能时,那种化繁为简的功力,让我这个初涉腕表世界的人,也能窥见其背后的高深技艺,并产生由衷的敬意。整体而言,这本书提供了一种非常独特且引人入胜的视角来欣赏腕表,它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更是一本能唤醒你内心对美和精湛工艺向往的“启迪书”。

评分

这本《名表手边书系列·2014~2015顶级名表:玩家篇》给我的感觉,就像是与一位经验丰富、见多识广的表界老炮儿促膝长谈。我尤其欣赏它在“玩家”视角下的解读。它没有一味地追求“最贵”、“最新”,而是更注重腕表本身的价值,包括它的历史意义、工艺难度、设计美学以及在玩家群体中的认可度。书中提到的很多表款,虽然未必是市面上最炙手可热的,但它们都拥有深厚的底蕴和独特的魅力,能够引发人对时间、对机械、对人类创造力的无限遐想。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在介绍一些相对小众但极具技术含量的品牌时,那种不遗余力的赞美和深入的挖掘,让我看到了腕表世界远不止于几个一线大牌。这种“挖掘”的乐趣,正是“玩家”最渴望的。此外,书中对一些经典表款的“变奏”和“传承”也做了很好的阐释,让我明白了为什么有些设计能经久不衰,又如何在时代变迁中焕发新的生命力。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的知识库被大大拓展了,也更加明确了自己未来的“寻表”方向。

评分

作为一名偶尔会关注腕表动态的爱好者,我在这本《名表手边书系列·2014~2015顶级名表:玩家篇》中,找到了一种全新的视角来审视那些闪耀的机械艺术品。它没有强迫你记住那些令人眼花缭乱的型号和参数,而是更多地从“玩”的角度出发,去理解腕表的精髓。例如,书中对于某些表款的“可玩性”和“把玩乐趣”的描述,就非常吸引我。 它会告诉你,为什么一款表会成为收藏家的心头好,它的价值不仅仅体现在价格上,更在于其稀缺性、历史意义和工艺上的独特性。我特别喜欢书中对于一些“冷门”但极具性价比的表款的推荐,这让我意识到,真正的乐趣在于发现,而不仅仅是追逐潮流。作者的文字充满了热情和洞察力,仿佛他本人就是一个资深的腕表玩家,正在与你分享他的私藏宝典。书中的一些章节,让我对“二手市场”和“老表修复”等概念有了初步的了解,这无疑拓宽了我对腕表世界的认知边界。

评分

这本书给我的感受,与其说是一本工具书,不如说是一位老朋友在与你分享他多年来对腕表的痴迷与心得。我并没有打算立刻去购买某一款表,但阅读过程本身就充满了乐趣。作者在描述一些经典表款时,那种饱含情感的笔触,让我仿佛能触摸到那些表盘上岁月的痕迹,感受到不同时代背景下,制表师们倾注的热情与智慧。 我尤其喜欢书中对腕表“个性化”的解读。它没有把所有表款都推向一个标准化的“高端”形象,而是强调了每一块表都有其独特的“灵魂”。比如,它会讲述某个品牌如何在某个时期,通过创新的设计打破传统,或者如何坚持古老的手工艺来保持其独特性。这些故事,远比单纯的技术参数更能打动人。这本书让我明白了,腕表的世界是如此丰富多彩,每个喜欢它的人,都能在其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一份热爱和共鸣。它像是一张藏宝图,指引我去探索更多关于时间的奥秘。

评分

下基层今年CNN才能成就肯定

评分

正品的,质量不错

评分

有一块好表对男人很重要,拿来学习学习

评分

这本书很好、可以、物流也快!

评分

从书籍中汲取知识和力量,是人生之必需。每个人从一出生开始,就在不停地学习各种各样的知识,以便将来在社会上更好的立足。

评分

精美

评分

比较深奥和专业了 要一点时间去消化

评分

爱不释手的一本好书,喜爱钟表艺术者不可多得的好书!

评分

玩家必读好书,很有借鉴意义。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