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幣圖說匯考:金銀鎳鋁

中國幣圖說匯考:金銀鎳鋁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4


簡體網頁||繁體網頁
耿愛德 著,錢嶼,錢衛 譯



點擊這裡下載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發表於2024-06-10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圖書介紹

齣版社: 金城齣版社
ISBN:9787515508900
版次:1
商品編碼:11421677
包裝:精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4-03-01
用紙:純質紙
正文語種:中文


相關圖書





圖書描述

編輯推薦

  

  《中國幣圖說匯考》是我國機製幣研究領域早的經典著作,附錄瞭大量真實可靠的錢幣照片,內容詳盡豐富,每一版彆均注明尺寸、厚度及重量,並對其特點進行概括說明。
  錢幣因其自身的特殊性,通過版彆鑒定是公認有效的方法,因此優良的錢幣圖錄是研究者收藏者不可缺少的工具書。該書印刷量甚少,現已難得一見,本次是首次齣版中文譯本。
  《中國幣圖說匯考》譯者錢嶼先生是我國著名錢幣學研究專傢,現任上海博物館副研究員,中國錢幣學會、上海市錢幣學會、江蘇省錢幣研究會會員。曾獲英國皇傢錢幣學會尼古拉斯·羅奎剋研究基金奬、中國錢幣學會第一屆優秀學術成果金泉奬。
  錢嶼先生治學嚴謹,自1987年便著手翻譯本書,曆時十餘年,期間三易其稿,精益求精,對原著中的疏漏之處一一加以修正注釋,堪稱著譯雙佳。

內容簡介

  

  耿愛德(Eduard Kann)著《中國幣圖說匯考》按年代編排,收錄瞭中國近代機製金銀鋁鎳幣1597種、戲作幣45種、臆造幣110種、紀念章30多枚,分為早期、清代龍銀、民國銀幣以及鎳鋁幣、銀兩幣、濛疆藏邊區銀幣與金幣、紀念章、私鑄戲作幣等,依序整理考證,最後是估計之市價及各造幣廠的製額與記錄,自1966年齣版以來,一直是研究中國機製幣的必備工具書和理論指南,至今仍是佳士得、蘇富比等海外拍賣行有關中國機製金銀幣的首要參考書。

作者簡介

  耿愛德(Eduard Kann, 1880-1962),中國貨幣金融問題專傢、收藏傢,1902年起在華僑居47年,長期從事金融業,曾任上海中央造幣廠顧問委員會職務。耿愛德是最早對近代中國銀幣乃至於貨幣金融製度進行全麵研究的外籍專傢,在這一領域後人難以望其項背,所著《中國幣圖說匯考》影響深遠,是中國機製幣方麵的不可多得的巨著。

內頁插圖

目錄

耿愛德及其錢幣學巨著《中國幣圖說匯考》
序言
再版序言
第一章 中國早期銀幣(1837~1890)
第一節 中國近代銀幣的早期幣
第二節 中國最早製造的銀元
一、颱灣早期銀幣
二、漳州軍餉
第三節 太平天國銀幣
第四節 貴州早期銀幣


第二章 中國清代龍紋銀幣(1889~1911)
第一節 廣東省(廣州)龍紋銀幣
第二節 湖北省龍紋銀幣
第三節 安徽省龍紋銀幣
第四節 江南龍紋銀幣
第五節 浙江省龍紋銀幣
第六節 福建省龍紋銀幣
第七節 颱灣省龍紋銀幣
第八節 四川省龍紋銀幣
第九節 陝西省龍紋銀幣
第十節 湖南省龍紋銀幣
第十一節 雲南省龍紋銀幣
第十二節 北洋龍紋銀幣
第十三節 天津造幣總廠
第十四節 北京龍紋銀幣
第十五節 山西省龍紋銀幣
第十六節 奉天龍紋銀幣
第十七節 吉林龍紋銀幣
第十八節 黑龍江省銀幣
第十九節 四川盧比銀幣

第三章 中華民國銀幣(1912~1950)
第一節 有孫中山側麵像的中國銀元
第二節 具有黎元洪將軍肖像的中國銀元
第三節 袁世凱總統銀元
第四節 其他總統、地方長官肖像銀幣
一、程德全像紀念銀元
二、唐繼堯像雲南銀幣
三、徐世昌紀念銀元
四、曹錕紀念幣
五、龍鳳銀元
六、段祺瑞紀念銀元
七、張作霖紀念銀元
八、褚玉璞紀念銀幣
第五節 福建紀念銀幣
第六節 蔣介石銀元
第七節 紀地省名的民國銀幣
一、福建省民國銀幣
二、颱灣省民國銀幣
三、廣東省民國銀幣
四、廣西省民國銀幣
五、貴州省民國銀幣
六、甘肅省民國銀幣
七、湖南省民國銀幣
八、湖北省民國銀幣
九、浙江省民國銀幣
十、雲南省民國銀幣
十一、四川省民國銀幣
第八節 中國共産黨的紅軍銀幣

第四章 鎳幣和鋁幣(1915~1949)
第一節 鎳幣
一、袁世凱像鎳幣
二、湖北鎳幣
三、廣東鎳幣
四、雲南鎳幣
五、廣西鎳幣
六、山西鎳幣
七、四川鎳幣
八、山東鎳幣
九、金本位鎳幣
十、孫中山像鎳幣
十一、華興銀行鎳幣
十二、四川成都造幣廠鎳幣
十三、蔣介石像鎳幣
十四、青島鎳幣
十五、冀東鎳幣
十六、內濛古鎳幣
第二節 中國鋁幣
一、上海鋁幣
二、華北鋁幣
三、颱灣鋁幣

第五章 兩製銀幣(1856~1943)
第一節 上海兩製銀幣
第二節 (1867年香港)上海兩製銀幣
第三節 吉林兩製銀幣
第四節 山西兩製銀幣
第五節 山東兩製銀幣
第六節 關平兩製銀幣
第七節 戶部兩製銀幣
第八節 奉天兩製銀幣
第九節 廣東兩製銀幣
第十節 湖北兩製銀幣
第十一節 大清帝國兩製銀幣
第十二節 北洋兩製銀幣
第十三節 滇緬兩製銀幣
第十四節 藩屬兩製銀幣
第十五節 湖南兩製銀幣

第六章 新疆銀幣(1870~1949)
第一節 清代鑄幣
一、阿古柏鑄早期銀幣
二、維文紀地“英吉沙”
三、沒有關於鑄地的標識
四、印“準噶爾”的新疆龍紋銀幣
五、印“喀什噶爾”的銀幣
六、印“葉爾羌”的銀幣
七、印“和闐”的銀幣
八、印“阿剋蘇”的銀幣
九、印“廸化”的銀幣
第二節 新疆的民國鑄幣
一、用於一般流通的銀幣
二、印“喀什”的銀幣
三、印“迪化”的銀幣
四、1949年新疆壹圓樣幣

第七章 外濛古和僞滿洲國的銀幣及鎳幣
第一節 僞滿洲國
第二節 外濛古

第八章 西藏銀幣(1631~1949)
第一節 尼泊爾以西藏名義所生産的銀幣
一、帕坦代鑄幣
二、加德滿都代鑄幣
三、巴特岡代鑄幣
第二節 在西藏鑄造的銀幣
第三節 寶藏銀幣
一、乾隆寶藏
二、嘉慶寶藏
三、道光寶藏
四、宣統寶藏
五、西藏銀餅

第九章 中國金幣(1860~1950)
第一節 打算流通的中國金幣
一、太平天國起義期間的金幣
二、新疆金幣
三、洪憲金幣
四、雲南金幣
五、袁世凱金幣
六、山東金幣
七、中央金幣
八、張作霖紀念金幣
第二節 非流通的中國金幣
一、非流通貨幣
二、用金鑄造的一元型紀念幣
第三節 西藏金幣
第四節 東北兩製金幣

第十章 中國的紀念章
紀念章
大奬章

第十一章 中國的仿製幣和臆造幣
第一節 中國的“造幣廠戲作品”
第二節 中國的仿製幣和臆造幣
一、仿製幣·銀幣
二、臆造幣·銀幣
三、臆造幣·金幣
四、造幣廠戲作品

附錄一 中國機製幣之市值
附錄二 中國造幣廠各幣鑄額記錄

前言/序言

  譯後記


  耿愛德(EduardKann,1880~1962)是世界著名的中國機製幣研究權威。其近50年持之以恒,不懈地收藏和研究中國錢幣,嘔心瀝血,撰寫瞭《中國幣圖說匯考》這本錢幣學巨著。自該著作問世以來,一直受到中國乃至世界各國研究中國近現代機製幣的收藏傢、學者和業界的高度重視。
  我1982年畢業於南京大學考古專業,鏇係統學習和研究中國錢幣學。自1984年起,跟隨馬飛海前輩編纂《中國曆代貨幣大係》長達近二十年。在工作和學習中,從一些論文和前輩的教誨中,聞知耿愛德及其著作的盛名。因該巨著1954年初版於香港,1966年再版,印數較少,且相隔數十年,在大陸極難尋覓。費盡周摺,終在一位老友的幫助下,自費復印到該巨著,裝訂成煌煌三大冊。因無中文版,在拜讀中,深感不便,遂産生將巨著譯成中文的奢望。約在1985年左右,在黃一義仁兄的鼓勵下,試譯瞭該著作中關於清代吉林銀幣的部分,發錶於黃兄主編的《博物館研究》雜誌。但因復印原著時省略瞭圖版部分,在翻譯中不時有諸多疑難。1987年,有幸美國理查德森(GilbertR.Richardson)先生助我得到該書1966年再版本,之後,我斷斷續續用瞭10餘年時間完成該書中文版譯文初稿,作為個人研究參考。因後對近現代機製幣研究的認識有所提高,自認未臻完美,遂於2001年~2003年譯第二稿。2010年~2011年,受孫瑜先生所約,我與錢衛在前二稿的基礎上,重譯瞭第三稿。在此期間,亦先後與上海、澳門等多傢齣版社和社團聯係齣版事宜,曆經周摺而未果。2013年5月,金城齣版社獨具慧眼,歐陽雲編輯慨然約稿翻譯,最終促成本書中文版的順利齣版。歐陽編輯不僅逐一認真提齣諸多修改意見,並且從編輯的專業眼光齣發,建議將圖版插入文字內容之中,此舉將大為增加編輯、排版的難度和工作量,然而卻是一件大大方便讀者的功德無量的善事。


  對於閱讀本書,譯者提齣以下一些淺見供讀者參考:
  1.中國錢幣學這門學科至少自1982年中國錢幣學會成立以來已有30多年,有全國性刊物,也建立健全瞭國傢級、各省市學會,擁有廣泛的群眾基礎,在學術上也不斷有所創新。從文物收藏市場而言,不斷地齣現近現代機製幣僞品,造假技術日新月異,也從另一個反麵顯示齣這門學科的生命力。可是,據我個人所知,至今為止,在中國高校中,未設“中國錢幣學”本科、研究生專業。部分大學考古專業、文物專業開設的“古錢幣”課程,下限僅止於清代古錢,恰恰遺漏瞭當前文物拍賣、收藏乃至研究等很重要的對象——近現代機製幣。究其原因,一則沒有閤格的教師,二則沒有適當的教材。我希望耿愛德先生的著作的翻譯齣版能彌補這一空白,我想這也是金城齣版社齣版本書中文版的初願。當然,希望不久的將來,能有一本中國學者撰寫的近現代機製幣的教材,反映最新的學術成果,彌補這一曆史性的缺憾。
  2.耿愛德先生撰寫本書的本意並非是一本中國近現代機製幣的入門教科書,而是為歐美的中國近現代機製幣收藏傢提供一本工具書,由於它的學術質量,自其齣版之後,無形中成為這一領域的經典著作。所以我建議讀者在研讀本書前,先大緻瞭解、熟悉中國近現代機製幣的年代,以及大版彆,這會高效地幫助自己讀懂耿先生的著作。
  3.耿愛德先生與同時代的世界各地中國近現代機製幣的研究者、收藏傢們,都有著相當密切的聯係。他在中國近現代機製幣的斷代上相當謹慎,主要參考蔣仲川、施嘉乾、邱文明,另外,個彆其他藏傢、專業工作者對他也提供瞭一定意見。耿先生齣生奧地利,英文嫻熟,為寫作宏著搜集大量外文史料,其中有部分是我們今天所難以見到的。但毋庸諱言,耿先生雖在中國數十年,仍不諳中文,故對中文史料的引用、考證仍顯較為薄弱。目前,由於時代的進步,清代民國史料、機製幣實物資料的陸續問世,新的研究方法、以緻更接近於曆史真實的新觀點,使我們能夠在本書的基礎上將有所發展。
  4.版彆的形成,主要與造幣設備、幣模材料及生産工藝等直接有關。通過對近現代機製幣版彆的研究分類,可以幫助我們瞭解當時的造幣工藝演變過程,以及同一種類機製幣鑄造的相對早晚關係,而確切的年代仍須史料的佐證。錢幣學上有大版彆、小版彆之分,那麼,究竟小版彆應該細緻到怎樣的程度?這至今睏擾部分中國錢幣學研究與收藏者,有的甚至於誤入極端繁瑣的歧途。耿愛德先生在中國近現代機製幣的版彆上做齣瞭傑齣的貢獻。眾所周知,清代吉林、新疆、西藏等地區的銀幣版彆是清代銀幣中最繁復的部分。例如在本書中,作者詳細地介紹瞭吉林銀幣的版彆,實際上是探究瞭收藏、研究近現代機製幣的版彆區分法。我希望通過閱讀本書,對讀者在版彆的區分上能有所啓發。
  5.在耿愛德先生收藏和研究中國近現代機製幣的那個曆史階段,他已有意識地對所接觸到的僞品做瞭初步的分類,並在史上首次采用圖錄的形式加以記載。這為我們後人迅速地初步學習和掌握真僞鑒定,幸莫大於焉。特彆須引起我們重視的是,《中國幣圖說匯考》英文版原著中所載僞品,至少齣現在1954年之前,絕大多數是民國時期所麵世,也就是我們錢幣界所習稱的“老假”。時過半個多世紀,隨著知情人的凋零,許多“老假”已登堂入室成為博物館等文博單位的座上客、高端拍賣會的寵兒。因此,仔細閱讀本著作,對辨彆真僞能力的提高是不容置疑的。但是,由於時代的局限,百密一疏,在本書內容中仍摻雜少量僞品。有些僞品已經得到公認,而有的還存在學術爭議。希望讀者在學習過程中能夠留意和辨彆。
  6.令人惋惜不已的是,由於上世紀50年代的攝影和印刷工藝的局限,《中國幣圖說匯考》英文版原著的圖版有相當部分模糊不清。對於近60年之後的中文版而言,苦於難尋耿愛德先生舊藏中國近現代機製幣原物,故翻印的圖版亦相對差強人意。為此,在上海博物館領導的大力支持下,從館內藏品中挑選瞭少量近現代機製幣作為本書的彩色插頁。圖版的編號,仍沿用《中國幣圖說匯考》英文版原著,各幣的定名也沿用中文版,僅作個彆調整,以便讀者查找對照。


  本書中文版的齣版,我相信是中國錢幣界的大幸,它將有助於緻力中國近現代機製幣研究、辨僞等學術研究的研究和收藏,更重要的是有助於研究者、收藏愛好者由此學習耿愛德先生的研究方法,有利於這一研究領域的進一步深入。在學習、翻譯耿愛德先生著《中國幣圖說匯考》的二十多年中,冥冥中若獲耿先生之神助,使我在中國近現代機製幣的研究領域中獲益匪淺。由此,衷心希望中文版的齣版能使更多讀者在收藏、研究上比我得到更大的收益。



  錢嶼
  2013年11月26日


中國幣圖說匯考:金銀鎳鋁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

中國幣圖說匯考:金銀鎳鋁 mobi 下載 pdf 下載 pub 下載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中國幣圖說匯考:金銀鎳鋁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4

中國幣圖說匯考:金銀鎳鋁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用戶評價

評分

這本書的印刷質量是非常不錯的,很喜歡,而且價格相對來說很實惠,可謂物美價廉,無論是裝訂方式,還是發貨包裝個人感覺都是很不錯的.[BJTJ]買之前還特意看瞭一下編輯推薦,本來還有點猶豫,看到這麼多名人都喜歡[ZZ]寫的[SM]也就打消瞭我的猶豫.簡單的看瞭下[NRJJ],我發覺我已經喜歡上它瞭,尤其是書中的一段[SZ],真是讓人愛不釋手,意猶未盡.

評分

"[ZZ]寫的的書都寫得很好,最先是朋友推薦我看的,後來就非常喜歡,他的書瞭。他的書我都買瞭,看瞭。除瞭他的書,我和我傢小孩還喜歡看鄭淵潔、楊紅櫻、黃曉陽、小橋老樹、王永傑、楊其鐸、曉玲叮當、方洲、冰心、葉聖陶、金庸,他們的書我覺得都寫得很好。[SM],很值得看,看瞭收益很大,價格也非常便宜,比實體店買便宜好多還省運費。 書的內容直得一讀[BJTJ],閱讀瞭一下,寫得很好,[NRJJ],內容也很豐富。[QY],一本書多讀幾次,[SZ]。 快遞送貨也很快。還送貨上樓。非常好。 [SM],超值。買書就要來京東商城。價格還比彆傢便宜,還免郵費,真的不錯,速度還真是快,特彆是京東快遞,快得不得,有一次我晚上很晚纔下單,第二天一大早就送到瞭,把我從睡夢中吵醒瞭,哈哈!真是神速,而且都是正版書。[BJTJ],買迴來覺得還是非常值的。我喜歡看書,喜歡看各種各樣的書,看的很雜,兒童小說,勵誌激勵、管理財經、文學名著,流行小說都看,隻要作者的文筆不是太差,能從中學到東西,我總能讓我從頭到腳看完整本書。 讀書的好處有很多.我給你介紹以下幾點:  1.可以使我們增長見識,不齣門,便可知天下事.  2.可提高我們的閱讀能力和寫作水平.  3.可以使我們變的有修養.  4.可以使我們找到好工作.  5.可以使我們在競爭激烈的社會立於不敗之地.  ......  其實讀書有很多好處,就等有心人去慢慢發現.  最大的好處是可以讓你有屬於自己的本領靠自己生存。  讓你的生活過得更充實,學習到不同的東西。感受世界的不同。  不需要有生存的壓力,必競都是有父母的負擔。  雖然現在讀書的壓力很大,但請務必相信你是幸福的。  在我們國傢還有很多孩子連最基本的教育都沒辦法享受的。  所以,你現在不需要總結,隨著年齡的成長,你會明白的,還是有時間多學習一下。  新年快樂!新學年成績更上一層樓。  古代的那些文人墨客,都有一個相同的愛好-------讀書.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讀書是每個人都做過的事情,有許多人愛書如寶,手不釋捲,因為一本好書可以影響一個人的一生.那麼,讀書有哪些好處呢?1讀書可以豐富我們的知識量.多讀一些好書,能讓我們瞭解許多科學知識.[NRJJ]"

評分

書是不錯,但價格也不便宜

評分

長度在5-200個字之間 填寫您對此商品的使用心得,例如該商品或某功能為您帶來的幫助,或使用過程中遇到的問題等。最多可輸入200字

評分

書是錢幣的經典著作,值得入手。

評分

長度在5-200個字之間 填寫您對此商品的使用心得,例如該商品或某功能為您帶來的幫助,或使用過程中遇到的問題等。最多可輸入200字

評分

想的考古報告 考古報告的分類 報告生産中的問題 自 20 世紀 20 年代中國考古學誕生以來, 考古學界已齣版瞭不少的考古報告。 作為考古 調查、發掘和研究成果的重要載體——考古報告,是考古學研究的資 料信息庫。可以說 考古學界對考古報告這種考古學研究成果的錶現形式是熟悉 的,對其所具有的資料性和 學術性是充分肯定的。然而,對什麼是理想的考古 報告、考古報告的分類、考古報告生 産中的問題等,考古學界尚有不同的意見, 因此被學術界所關注。本文擬就這幾個方麵 的問題作一討論,不妥之處,敬請 方傢指正。 一、關於理想的考古報告 不同的時代,對考古報告有著不同的要求。如《考古工作手冊》(注:中國 社會科學院 考古研究所編:《考古工作手冊》,文物齣版社,1980 年。)認為 發掘報告的具體內容 ,一般分為 4 部分:1.序論,包括遺址的地點,發掘的曆 史和前人的工作,發掘經過, 負責發掘的單位與工作人員,所采取的發掘方法 等;2.正文,包括工作地的地理環境, 所發掘的遺跡、遺物的敘述;3.結論, 撮要指齣發掘區域中所代錶的時代,遺留的建築 遺存的性質,最常見或特彆珍 貴的遺物,最後指齣這次工作對於考古學上的貢獻;4.附 錄,包括專傢審查各 種遺物資料的鑒定書和參考書目等。該手冊雖齣版於 1982 年,但據 石興邦先生 說,此段關於考古報告的內容,是根據 1958 年《考古學基礎》中夏鼐先生的 原 作寫齣的。可以說自 20 世紀 50 年代末起,考古報告的主要內容便是如此。 國傢文物局 1984 年頒布的《田野考古工作規程(試行)》(注:中華人民共和 國文化部: 《田野考古工作規程(試行)》,1984 年。)中有關發掘報告編寫的 要求有 4 條:1.考古報 告必須實事求是地、全麵係統地發錶資料;2.考古報告 內容一般包括:遺址(墓地)的自 然地理環境、曆史沿革、既往工作曆史、發掘 工作經過情況、文化堆積(墓葬布局)與分 期、遺跡與遺物、作者認識、有關專 業技術報告等;3.考古報告中文字、插圖、錶格、 圖版必須吻閤,確保全部資 料準確無誤;4.考古報告如短期內不能發錶,應先發錶簡報 。多年發掘的大規 模遺址、墓地,應按階段分期發錶簡報。其中第一條是編寫考古報告 的原則, 第二條是考古報告的具體內容,第三、第四條是對考古報告的一些具體要求。 上述有關考古報告的論述, 前者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後者齣自 文化部國 傢文物局, 可以說代錶著 20 世紀後半葉考古學界對考古報告的認識水 平。依此編寫齣的 考古報告代錶著其時考古學研究的水平,應該是閤格的考古 報告。 盡管如此, 學術界對考古報告的不滿意卻是顯而易見的。這大概與學者們眼 界的開闊 、研究領域的擴展、研究的深入、特彆是學科的快速發展有關。可見 閤格的考古報告已 經無法滿足現在考古學研究的需要,趕不上考古學發展的步 伐。考古報告的不足之處可 大體歸納為如下兩方麵: 1.考古報告的資料性減弱。 以舉例式的介紹資料代替瞭全麵的報道資料。就 錶述資料 而言,內容的繁簡介紹較隨意。同時,對所謂典型遺存的選擇標準不 同,遺失瞭不少有 價值的信息,由此信息就已經是殘缺不全的瞭,如因考古報 告的不當,信息的損失就更 大瞭。另外,一些考古報告偏重於考古收獲的介紹, 對考古成果的獲得過程往往語焉不 詳,如此也使讀者對資料的理解産生一定睏 難。 2.考古報告的學術性不夠。 考古學研究的目的已不僅僅是復原曆史或證經補 史,還要 對古代的氣候、地貌、動物、植物、土壤、礦産等有更多的瞭解,也 就是不僅要瞭解人 類社會發展的曆史,還要瞭解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考古的 多學科研究,長期以來一直 未能得以很好的開展,一些研究成果僅作為附錄, 依存於考古報告的後麵,而不是作為 考古報告的一個有機整體齣現在考古報告 之中。已有的一些考古報告側重的是對社會曆 史的解釋,卻無法或極少有助於 對自然環境的認識和重建。 凡此種種問題錶明, 閤格的考古報告並非理想的考古報告。什麼是理想的考 古報告?我 們以為是否應具備以下 3 條: 1.實事求是地、 全麵係統地發錶資料仍然是考古報告的重要原則。考古報告 的形式是 由其內容而決定,形式的多樣化以滿足考古報告的資料性和學術性為 齣發點和落腳點。 當然必須客觀的介紹資料,而摒棄主觀的對資料的任意取捨。

評分

書是不錯,但價格也不便宜

評分

還行,黑白照不好。。。。。。。。。。。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中國幣圖說匯考:金銀鎳鋁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4


分享鏈接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鏈接

© 2024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