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宗月大师》《猫》《北京的春节》《趵突泉的欣赏》(《趵突泉》)等传世散文经典。
央视《朗读者》节目中,濮存晰朗读《宗月大师》所用版本。
本书为老舍先生的散文选集,属于“名家散文典藏”系列之一,共250千字。本选集对老舍先生的部分优秀散文作品进行了筛选和整理,并根据其内容与风格特点进行了相应的分类。第一辑以记述作者早年生活与游历的作品为主;第二辑中多是一些小品与时评;第三辑由一些描写家庭生活的作品构成;第四辑中的作品主要是作者对文学创作的一些看法。
真愿成为诗人,把一切好听好看的字都浸在自己的心血里,像杜鹃似的啼出北平的俊伟。啊!我不是诗人!我将永远道不出我的爱,一种像由音乐与隔画所引起的爱。
——老舍
他的写作精力是惊人的。他又会利用他的时间.他在朋友谈话、社会活动和栽花、养猫之间,不断地完成着他的杰作。他的为人,更是和他的作品一样,爽朗、幽默、质朴、热情。
——冰心
第一辑
一些印象(节选)
非正式的公园
趵突泉的欣赏
抬头见喜
还想着它
又是一年芳草绿
春风
小动物们
小动物们(鸽)续
何容何许人也
青岛与山大
想北平
英国人
我的几个房东
大明湖之春
东方学院
无题(因为没有故事)
五月的青岛
吊济南
一封信
宗月大师
诗人
敬悼许地山先生
滇行短记
我所认识的沫若先生
我的母亲
北京的春节
悼念罗常培先生
猫
第二辑
到了济南
夏之一周间
一天
当幽默变成油抹
吃莲花的
买彩票
有声电影
新年的二重性格
新年醉话
大发议论
考而不死是为神
小病
神的游戏
避暑
习惯
取钱
画像
读书
落花生
有钱最好
青岛与我
钢笔与粉笔
鬼与狐
代语堂先生拟赴美宣传大纲
相片
第三辑
婆婆话
我的理想家庭
有了小孩以后
搬家
文艺副产品
兔儿爷
四位先生
多鼠斋杂谈
梦想的文艺
“住”的梦
可喜的寂寞
第四辑
谈幽默
事实的运用
鲁迅先生逝世两周年纪念
我的“话”
文艺与木匠
怎样读小说
文牛
何容何许人也
粗枝大叶的我可以把与我年纪相仿佛的好友们分为两类。这样的分类可是与交情的厚薄一点也没关系。第一类是因经济的压迫或别种原因,没有机会充分发展自己的才力,到二十多岁已完全把生活放在净钱养家,生儿养女等等上面去。他们没工夫读书,也顾不得天下大事,眼睛老钉在自己的忧喜得失上。他们不仅不因此而失去他们的可爱,而且可羡慕,因为除非遇上国难或自己故意作恶,他们总是苦乐相抵,不会遇到什么大不幸。他们不大爱思想,所以喝杯咸菜酒也很高兴。
第二类差不多都是悲剧里的角色。他们有机会读书;同情于。或参加过,革命;知道,或想去知道,天下大事;会思想或自己以为会思想。这群朋友几乎没有一位快活的。他们的生年月日就不对:都生在前清末年,现在都在三十五与四十岁之间。礼义廉耻与孝悌忠信,在他们心中还有很大的分量。同时,他们对于新的事情与道理都明白个几成。以前的作人之道弃之可惜,于是对于父母子女根本不敢作什么试验。对以后的文化建设不愿落在人后,可是别人革命可以发财,而他们革命只落个“忆昔当年……”。他们对于一切负着责任:前五百年,后五百年,全属他们管。可是一切都不管他们,他们是旧肘代的弃儿,新时代的伴郎。谁都向他们讨税。他们始终就没有二亩地。这些人们带着满肚子的委屈,而且还得到处扬着头微笑,好像天下与自己都很太平似的。
在这第二类的友人中,有的是徘徊于尽孝呢,还是为自己呢?有的是享受呢,还是对家小负责呢?有的是结婚呢,还是保持个人的自由呢?……花样很多,而其基本音调是一个一徘徊、迟疑、苦闷。他们可是也并不敢就干脆不挣扎,他们的理智给感情画出道儿来,结果呢,还是努力的维持旧局面吧,反正得站一面儿,那么就站在自幼儿习惯下来的那一面好啦。这可不是偷懒,捡着容易的作,也不是不厌恶旧而坏的势力,而实在需要很大的勉强或是——说得好听一点——牺牲;因为他们打算站在这一面,便无法不舍掉另一面。而这个另一面正自带着许多媚人的诱惑力量。
何容兄是这样朋友中的一位代表。在革命期间,他曾吃过枪弹:幸而是打在腿上,所以现在还能“不”革命的活着。革命吧,不革命吧,他的见解永不落在时代后头。可是在他的行为上,他比提倡尊孔的人还更古朴,这里所指的提倡尊孔者还是那真心想翼道救世的。他没有一点“新”气,更提不到“洋”气。说卫生,他比谁都晓得。但是他的生活最没规律:他能和友人们一谈谈到天亮,他决不肯只陪到夜里两点。可有一点,这得看是什么朋友;他要是看谁不顺眼,连一分钟也不肯空空的花费。他的“古道”使他柔顺像个羊,同时能使他硬如铁。当他硬的时候,不要说巴结人,就是泛泛的敷衍一下也不肯。在他柔顺的时候,他的感情完全受着理智的调动:比如说友人的小孩病得要死。
……
翻开这本书,仿佛踏入了一个久违的故乡,空气中弥漫着熟悉的、带着泥土芬芳的味道。作者笔下的世界,不是那些光鲜亮丽的摩天大楼,也不是车水马龙的繁华街市,而是那些被岁月打磨过的寻常巷陌,是那些在晨曦中醒来的炊烟,是那些街角小店里传来的谈笑声。他用最朴实无华的语言,勾勒出了一幅幅生动鲜活的生活画卷,那些人物,那些场景,没有惊心动魄的情节,却有着直抵人心的力量。我常常在读到某个细节时,忍不住停下来,细细品味,仿佛自己也曾亲身经历过,那份温暖,那份安宁,就这样一点点渗透进我的骨子里。书里描写的那些人,有着各自的喜怒哀乐,有着各自的生活轨迹,但他们身上都闪烁着一种朴素的真诚,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即使身处困境,也未曾丧失对美好事物的追求。这种力量,是如此的强大,以至于我在合上书本的那一刻,依然能感受到那份源源不断的温情,它像一盏不灭的灯,照亮了我前行的路。
评分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是一种截然不同的阅读体验。它不像那些情节跌宕起伏的小说那样引人入胜,也不像那些理论深刻的学术著作那样发人深省。相反,它是一种娓娓道来的叙述,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描绘。我仿佛看到作者坐在老旧的书桌前,窗外是落叶纷飞的秋日,或是细雨绵绵的黄昏,他手中握着笔,将那些在心中沉淀了许久的情感,那些对过往的追忆,那些对世事的感悟,一点一滴地倾注在纸上。这种写作方式,让我感觉非常亲切,仿佛与作者进行着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书中的文字,没有华丽的辞藻,也没有矫揉造作的抒情,它们朴素、自然,却又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每一次阅读,我都能从中发现新的东西,感受到新的体悟。那些曾经被我忽略的细节,在作者的笔下,都变得鲜活起来,仿佛有了生命。这种阅读,不是一种征服,而是一种陪伴,一种心灵的洗涤。
评分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是一种温暖而宁静的感动。作者的文字,朴实而真挚,仿佛是从心底流淌出来的。他描绘的那些生活场景,那些人物,都充满了生活的气息,带着一种温暖的亲切感。我仿佛看到了自己曾经的影子,也看到了身边熟悉的人。那些平凡的喜怒哀乐,在他笔下,都变得格外动人。他没有刻意去制造戏剧性,也没有刻意去煽情,但他的文字却有着一种直击人心的力量。它让我重新审视自己对生活的态度,去发现那些被我忽略的细节,去珍惜那些我所拥有的一切。这本书,就像一位老朋友,在不经意间,给予我温暖的慰藉和深刻的启迪。它让我明白,即使在最平凡的生活中,也蕴藏着无限的美好。
评分这是一次意料之外的惊喜。我本以为这会是一本略显沉闷的书,但事实证明,我的顾虑是多余的。作者的文字,有着一种独特的魅力,它能在最平凡的生活中挖掘出最动人的细节。我读到书中关于童年趣事的描写,不禁莞尔;我读到书中对故乡风物的追忆,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乡愁;我读到书中对人生哲理的探讨,也引发了我深刻的思考。他笔下的人物,虽然普通,却有着各自的闪光点,他们的善良、他们的坚韧、他们的乐观,都让我深受感动。这本书,没有宏大的叙事,也没有激烈的冲突,但它却能在细微之处触动人心,在平淡中展现深刻。它让我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去发现那些被我忽略的美好,去珍惜那些我所拥有的幸福。这是一种沉静的力量,一种温暖的慰藉。
评分阅读这本书,仿佛置身于一条清澈的小溪旁,溪水潺潺流淌,带着泥土的芬芳和阳光的温度。作者用他独特的视角,捕捉那些生活中的点滴美好。那些曾经被遗忘的片段,那些被岁月冲刷的记忆,在他的笔下,重新焕发出生机。我被那些细腻的情感所打动,被那些朴素的哲理所启迪。他描绘的那些场景,那些人物,都带着一种鲜活的生命力,仿佛就在我眼前。书中的文字,不似那些喧嚣的鼓噪,而是如同一缕清风,拂过心田,带来宁静与安详。它让我有机会停下匆忙的脚步,去感受生活的美好,去体会人生的真谛。这种阅读,不是为了获取知识,也不是为了消遣时光,而是一种灵魂的交流,一种心灵的净化。
评分活动时购入,还没看,先囤着吧,应该不错。
评分老贾的散文,质朴中透着幽默。
评分京东快递速度就是快,隔天就收到货。赞赞赞
评分看看咯哦哦脱离咯
评分很好的书,今年书单要看完
评分搞活动,一次买了好多本,慢慢看
评分送给朋友的儿子的,希望他喜欢!
评分书背书名这么大的字都能印糊了,很有创意
评分汪曾祺的散文值得一读,推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