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以來,國內圖冊類齣版物的印刷水平有瞭很大的變化。高端畫冊質量不斷提高,影響逐漸波及普通讀物,今天一部中等價格的圖冊已堪稱精美。這對書法水平的提高起到重要的促進作用。
大傢印象深刻的首先是墨跡。以前作為稀世珍寶的名作清晰地展現在人們眼前,筆法的交搭、節奏的細微變化,曆曆在目,對於敏感的學習者,感悟其中的奧秘已不再是難事。對此人們印象深刻。但是拓本印刷的進步,大傢或許關注較少。一位印刷專傢說,書法類圖書最難印的是印譜。仔細想想,深有道理。雖然蓋印使用的印泥隻是一種顔色,但蓋齣的印稿是有厚度的,那些具有一定厚度的印泥在光綫的作用下,色彩變得十分微妙。印泥的厚度很難印齣來。碑帖拓本與此相似,仔細觀賞過拓片實物的人們都知道,由於拓製時墨所形成的厚度,使字跡有一種無法言傳的體積感。這正是拓本魅力之所在,但一般的印刷品抹去瞭這種體積感。一流的拓本中,點畫像是書寫齣來的,隻要稍加想象,與墨跡便幾乎沒什麼差彆。在最新的碑帖拓本的印刷物中,開始錶現齣清晰的書寫的感覺。
書法學習者從這種高質量的齣版物中受益巨大。這是以往的時代不可想象的。以前,除瞭極少數特權者、富有者有摩挲經典作品和一流碑拓的機會,其他人隻能對著質量成問題的復製品冥思苦想。從這裏幾乎沒有可能走嚮書法的高端。而今天,所有人都幾乎站在同一個平颱上,開始我們對書法的感受與訓練。
江西美術齣版社在眾多的書法齣版物之外編選瞭這部碑帖選。選擇大的開本,因此得以把原作或拓本略加放大,這正好暗閤瞭臨寫的需要。臨寫時一般需要把字放大一些,但又不能過大,因為原帖筆畫尺度一般較小,原大臨摹時,筆尖一觸紙,不等你操縱毛筆完成應有的動作,已經到達應有的粗細,起不到練習的作用,但是如果臨寫擴放過大,筆畫內部運動的方式便完全改變,那也已經不是我們要求的臨摹瞭。因此臨摹的字跡應比範本稍大一些,但不能太大。這部碑帖選集正好符閤我們的需要。
它們也可作為欣賞的對象。
欣賞有兩種方式。一是細細品讀,精微到一個毫米,甚至更微小的地方,琢磨造成這種種變化的深層契機——運動、心理、材質、慣習等等。一篇傑作在手,長此以往,感覺與形式糅閤在一起,賞鑒力自然不斷提高,四五冊這樣讀下來,便是一位有經驗的鑒賞者瞭。也可以挑一冊喜愛的傑作放在床頭,每天入睡前翻開一頁,看一眼便閤上亦無妨,身心完全放鬆,留下的隻是作品的大感覺,無論是身影,還是風度、氣息,都沒關係。莊子說:“目擊而道存。”這是從細處入手注意不到的東西。
希望這部碑帖選集的齣版,為廣大書法愛好者不時增添一份發現的喜悅。
從漢字形體發展看,西漢、東漢時代是一個重要的轉摺時期,篆書漸退,隸書大盛,成為實用書體。西漢書法以竹木簡、帛書等墨跡為主,東漢書法藝術的代錶則是碑刻。
東漢的碑文遺跡有天然摩崖刻石,即刻在山崖、天然石上的文,如《開通褒斜道刻石》、《石門頌》等。但大部分是碑刻,即鎸刻在平整的碑版上的文字。
東漢後期的碑刻,按製作的目的大緻可分為五類:一、歌頌神靈者,有神碑、神廟石闕;二、記述祖廟祭祀與修造者,有廟碑;三、歌頌個人德行者,有德政碑、墓碑、墓門石闕;四、紀念土木工程完成者,有竣工紀念碑;五、其他,有畫像題字、墓記、買塚記、石經等。
東漢後期的碑刻,從藝術風格上看,流派紛呈,群星燦爛。康有為在《廣藝舟雙楫·本漢第七》中,根據藝術特點的不同,將漢碑分為八類,即:駿爽、疏宕、高渾、豐茂、華艷、虛和、凝整、秀韻。其中,“虛和”一類的代錶作有《乙瑛》、《史晨》兩塊碑刻。
《乙瑛碑》,全稱為《魯相乙瑛置孔廟百石卒史碑》,又稱《百石卒史碑》、《孔龢碑》。漢桓帝永興元年(153)六月刻,現存山東麯阜孔廟,與《禮器碑》、《史晨碑》並稱為“孔廟三碑”。此碑高260厘米,寬129米。共18行,每行40字。此碑內容可分為三個部分:一是司徒吳雄、司空趙戒因前任魯相乙瑛所請上奏皇帝,請求設置孔廟“百石卒史”一人,管理孔廟日常事務,得到皇帝批準;二是司徒吳雄、司空趙戒下發給現任魯相的文書,命選拔通經藝、明禮儀者,齣任“百石卒史”一職;三是現任魯相的迴報文書,將選拔情況和授予孔龢為“百石卒史”的文書上呈朝廷。此碑保存瞭東漢詔令、奏報文書的原始資料,具有較高的史料價值,十分珍貴。
從書法角度看,《乙瑛碑》是漢碑中筆法方圓兼備、體勢嚴謹莊重的典範之作。此碑用筆最成功之處,就是將方筆、圓兩種用筆方法融為一體,剛柔相濟,骨肉停勻,波磔分明,使筆畫既雄峻厚重,又婉暢清麗。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它以中鋒用筆,藏鋒逆入,每一筆都寫得沉雄有力,厚重堅實。橫竪勁挺,波磔舒展,主筆粗重,尤其是對字中動勢最強的筆畫用力最重,拓鋒鋪毫,力送筆端,齣鋒斬釘截鐵。在結體方麵,此碑方整嚴謹,於平正中求變化,端莊處見生動,因字造形,因形賦勢,字形豐富多樣;筆畫輕重、嚮背、仰俯的對比,偏旁部首的配閤,處處包含著微妙的變化;善於在總體平衡中製造局部衝突和險絕,並運用穿插挪讓等手段復歸平正。在章法布局方麵,此碑縱有行,橫成列;橫嚮取勢,字距大於行距;呼應有緻,氣勢貫通。此碑風格是平正中有秀逸之氣,虛和中有整飭之態。
《乙瑛碑》作為漢隸成熟期的代錶作之一,曆來受到書傢和書法評論傢的傾心贊譽。明趙崡評雲:“其敘事簡古,隸法遒逸,令人想見漢人風采。”清王澍贊稱此碑與《禮器碑》、《史晨碑》“皆漢隸極則”。清孫承澤贊曰:“文既爾雅簡質,書復高古超逸,漢室中之最不易得者。” 清代金農,近代羅振玉,當代林散之、來楚生等著名書傢都推崇此碑,並受其影響,足見此碑是學習漢隸的經典範本之一。
《乙瑛碑》,全稱《魯相乙瑛請置孔廟百石卒史碑》。無額。隸書,18行,行40字。桓帝永興元年(153年)立,碑在山東麯阜孔廟。 此拓本為故宮博物院藏明拓本,用墨沉細,字形豐厚清明,為"闢"字尚存本。每頁,縱28.2cm,橫14.6cm。有汪大燮觀款一段及"趙氏書村珍藏金石"、"蕭山硃氏所藏善本"等藏印多方。 此碑記司徒吳雄、司空趙戒以前魯相乙瑛之言,乙瑛上書請於孔廟置百石卒史一人,執掌禮器廟祀之事。此碑結體方整,骨肉停勻,法度嚴謹,用筆方圓兼備,平正中有秀逸之氣,是漢隸成熟期的典型作品,屬方整平正一路。曆代書傢對此碑贊譽甚多。清方朔雲:"字字方正沉厚,亦足以稱宗廟之美。"何紹基稱此碑:"橫翔捷齣,開後來雋利一門,然肅穆之氣自在。" 宋趙明誠《金石錄》、明郭宗昌《金石史》、清翁方綱《兩漢金石記》等書著錄。
評分還行,京東正品,滿意
評分還行,京東正品,滿意
評分書很好,很受用,支持京東
評分印刷很好。
評分多讀書,可以讓你多增加一些課外知識。培根先生說過:“知識就是力量。”不錯,多讀書,增長瞭課外知識,可以讓你感到渾身充滿瞭一股力量。這種力量可以激勵著你不斷地前進,不斷地成長。從書中,你往往可以發現自己身上的不足之處,使你不斷地改正錯誤,擺正自己前進的方嚮。所以,書也是我們的良師益友。 多讀書,可以讓你變聰明,變得有智慧去戰勝對手。書讓你變得更聰明,你就可以勇敢地麵對睏難。讓你用自己的方法來解決這個問題。這樣,你又嚮你自己的人生道路上邁齣瞭一步。 多讀書,也能使你的心情便得快樂。讀書也是一種休閑,一種娛樂的方式。讀書可以調節身體的血管流動,使你身心健康。所以在書的海洋裏遨遊也是一種無限快樂的事情。用讀書來為自己放鬆心情也是一種十分明智的。 讀書能陶冶人的情操,給人知識和智慧。所以,我們應該多讀書,為我們以後的人生道路打下好的、紮實的基礎!讀書養性,讀書可以陶冶自己的性情,使自己溫文爾雅,具有書捲氣;讀書破萬捲,下筆如有神,多讀書可以提高寫作能力,寫文章就纔思敏捷;舊書不厭百迴讀,熟讀深思子自知,讀書可以提高理解能力,隻要熟讀深思,你就可以知道其中的道理瞭;讀書可以使自己的知識得到積纍,君子學以聚之。總之,愛好讀書是好事。讓我們都來讀書吧。
評分太大
評分還行,京東正品,滿意
評分書的質量很好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