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作者在书中大声疾呼:“打开窗子吧!放自由的空气进来吧!感受一下英雄的气息吧!”
精选绝版历史图片,捕捉伟人的生命华彩。
内容简介
《国民阅读经典:名人传(新译新注彩插本)》,又称《巨人三传》,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法国著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音乐家、社会活动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罗曼·罗兰传世名作之一,它包括《贝多芬传》、《托尔斯泰传》、《米开朗基罗传》三部“英雄传记”,是世界传记文学作品中的典范之作。
内页插图
目录
序
贝多芬传
米开朗琪罗传
引言
米开朗琪罗
上篇 搏斗
一 力
二 力的崩溃
三 绝望
下篇 放弃
一 爱
二 信念
三 孤独
尾声 死亡
这就是他神圣的痛苦生涯
托尔斯泰传
刚刚逝去的光芒
《童年》
《高加索纪事》
《哥萨克》
《塞瓦斯托波尔纪事》
《三死者》
《战争与和平》
《安娜·卡列尼娜》
《忏悔录》和宗教狂乱
社会危机:《我们应该怎么办?》
《艺术论》
《民间故事集》、《黑暗的势力》、《伊万·伊里奇之死》和《克莱采奏鸣曲》
《复活》
托尔斯泰的社会观
他的面目确定了
战斗结束了
精彩书摘
在悲伤的深渊中,贝多芬依然歌颂着“欢乐”。
这是他一生追求的目标。1793年在波恩时,贝多芬就有了这个想法。他一辈子都想谱写“欢乐”,用来为某一部伟大作品华丽作结。这样的颂歌,应采取怎样的形式?应放在哪一部作品中?贝多芬一直举棋不定。即使在创作《第九交响曲》时,他仍然拿不定主意,直到最后一刻还想把《欢乐颂》挪到第十或第十一交响曲中去。值得注意的是,“贝九”的原题,并非所谓的《合唱交响曲》,而是《以欢乐颂为结尾的合唱交响曲》——事实上,它却本可以有,而且差点儿有了另一种结局。1823年7月,贝多芬还在考虑放一段器乐作为“终曲”,后来却用在作品第132号的四重奏里。车尔尼和松莱特纳甚至很肯定地说,演出(1824年5月)以后,他还没有放弃这个想法。
将合唱引入交响乐,技术上的困难极大,这在贝多芬的草稿本上体现得尤为明显,他不断做实验,想用别的方式在作品的其他段落中引进“人声”。在“柔板”第二主题的草稿本上,他写道:“在这里切人合唱也许比较稳妥。”然而,他下不了决心放弃恪尽职守的乐队。他说:“音乐灵感来的时候,我听见的总是乐器演奏的声音,而不是人声。”因此,他总是把引入人声的时刻尽量延后,甚至让器乐先行;这不光体现在终曲的宣叙调上。,连《欢乐颂》的主题都做了同样处理。
这些犹豫和延迟,应该有进一步的解释——它们实有更深刻的原因。这个久在忧患中煎熬的不幸男子,一向渴望讴歌“欢乐”的胜境,但他不断陷入情感纠葛和郁郁寡欢的漩涡,这项工作才会年复一年,一拖再拖。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日,才终于得偿所愿。然而,欢乐中带着怎样的伟力啊!
欢乐的主题即将首次出现时,乐声戛然而止,突如其来的静寂给引入的歌声带来了一种神秘、崇高的气氛。没错,这个主题宛若神明。欢乐从天而降,挟裹在超自然的宁静氛围之中,用轻柔的气息抚慰创伤,潜入正在疗伤的心灵,让诸般伤痛化为柔情。正如贝多芬的一位朋友所说:“见到他温柔的眼睛,有种想哭的冲动。”主题过渡到人声时,最先听到的是肃穆而略显压抑的低音。渐渐的,欢乐灌注了全身,不啻一场征服,一场对苦痛的宣战。然后是进行曲的节奏、浩浩荡荡的军队、浓烈而激越男高音;在沸腾的乐章里,我们仿佛听到贝多芬的气息,听到他呼吸的节奏和受到感应的呼喊,仿佛在谱写这部作品时,他如中魔咒,在野地里疯跑,像年迈的李尔王身处八方风雨的中心。战争的酣畅之后,继之以宗教般的如醉如痴,然后是诸神的狂欢,爱情的呓语。人类奋发蹈厉,向天空伸出双臂,发出洪钟般的呼号,飞奔而去,将“欢乐”紧紧揽在心头。
巨人的杰作征服了庸俗的耳朵。长时间淫浸在罗西尼和意大利歌剧之中的维也纳,一时间被震撼了。当时的贝多芬备受屈辱,心灰意冷之余,正打算去伦敦,在那里演奏《第九交响曲》。1809年的场景再次重演,几位贵族朋友修书挽留,劝他不要离开祖国。他们说:“我们知道,发自内心的信仰激发了您的感情,在您刚完成的圣乐中表达得淋漓尽致。超自然的光芒穿透您的灵魂,照亮了您的大作。我们也知道,您伟大的交响乐花冠上,又添了一朵不朽的灵葩……您近年的沉默,让所有关注您的人伤心不已。一种外国音乐千方百计地想在我们的土地上扎根,德意志的艺术却渐被遗忘,而像您这样的天才,凌驾于世间群彦之上,却始终不发出自己的声音,这让我们情何以堪……尽管世风日下,民族却期待着您以一人之力造就新的生活,编织新的桂冠,让‘真’与‘美’重新成为主流……但愿即将到来的春天因您的才气怒放出双倍的花朵,为我们,也为全世界!”这封慷慨陈词的信,证明贝多芬在德意志精英中拥有艺术和道德的双重威望。崇拜者们赞颂他的天才,每当念及贝氏,想到的第一个词既非科学,也非艺术,而是信仰。
贝多芬被这些言辞打动,留了下来。1824年5月7日,《D调弥撒曲》和《第九交响曲》在维也纳首演,结果大获成功,反响之热烈,好像暴动一样。贝多芬一出场,便掀起五次汹涌的掌声;照这个礼仪之邦的习惯,皇族出场也不过是鼓掌三次罢了。最后,竟然不得不出动警察才控制住场面。交响乐听得人热血沸腾,如入疯癫,许多人流下了眼泪。音乐会结束后,贝多芬激动地晕了过去,被大家抬到了辛德勒家;他迷迷糊糊,和衣躺下,整整一夜直到第二天上午,不吃也不喝。
然而胜利是短暂的,贝多芬没有获得任何实际的好处。音乐会毫无盈利,生活窘迫如故,他依然贫穷、多病、孤独——不过,他成了胜利者。——他战胜了人类的平庸,战胜了自己的命运,战胜了自己的痛苦。
……
前言/序言
国民阅读经典:名人传(新译新注彩插本)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评分
☆☆☆☆☆
“五四运动”前后,黄侃在北京大学讲授《文心雕龙》课程,将其讲义分批辑为《文心雕龙札记》一书,重在评释,先后数次刊印,是为现代《文心雕龙》研究的先驱之作。此后三四十年间,范文澜的《文心雕龙注》(原名《文心雕龙讲疏》)、刘永济的《文心雕龙校释》、王利器的《文心雕龙新书》(后经修正,更名为《文心雕龙校证》)、杨明照的《文心雕龙校注》先后出版,并相继修订再版。它们资料丰赡,考证笃实,辨误析疑,继往开来,已是海内外公认的传世之作。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张光年等首发白话翻译《文心雕龙》之先声,随即有陆侃如、牟世金的《文心雕龙选译》,郭晋稀的《文心雕龙译注十八篇》出版,至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更有周振甫的《文心雕龙今译》,贺绥世的《文心雕龙今读》等多种论著问世。他们分别以范、刘、王、杨诸家的著作为主要参照,释义清通,雅俗共赏,影响广泛。六七十年代,台湾有多位学者出版《文心雕龙》著作。其中,张立斋的《文心雕龙注订》和《文心雕龙考异》,对范、杨之作严加考辨,兼有指瑕、正误之功。1995年台北“中央研究院”,将其《文心雕龙考异》与范文澜之《文心雕龙注》,詹镆之《文心雕龙义证》,一并选入古籍文献电子资料之中。
评分
☆☆☆☆☆
精选绝版历史图片,捕捉伟人的生命华彩。
评分
☆☆☆☆☆
不错,满意!!
评分
☆☆☆☆☆
然而胜利是短暂的,贝多芬没有获得任何实际的好处。音乐会毫无盈利,生活窘迫如故,他依然贫穷、多病、孤独——不过,他成了胜利者。——他战胜了人类的平庸,战胜了自己的命运,战胜了自己的痛苦。
评分
☆☆☆☆☆
还可以,正在使用中。
评分
☆☆☆☆☆
差点买重了,还好有准备
评分
☆☆☆☆☆
不错
评分
☆☆☆☆☆
巨人的杰作征服了庸俗的耳朵。长时间淫浸在罗西尼和意大利歌剧之中的维也纳,一时间被震撼了。当时的贝多芬备受屈辱,心灰意冷之余,正打算去伦敦,在那里演奏《第九交响曲》。1809年的场景再次重演,几位贵族朋友修书挽留,劝他不要离开祖国。他们说:“我们知道,发自内心的信仰激发了您的感情,在您刚完成的圣乐中表达得淋漓尽致。超自然的光芒穿透您的灵魂,照亮了您的大作。我们也知道,您伟大的交响乐花冠上,又添了一朵不朽的灵葩……您近年的沉默,让所有关注您的人伤心不已。一种外国音乐千方百计地想在我们的土地上扎根,德意志的艺术却渐被遗忘,而像您这样的天才,凌驾于世间群彦之上,却始终不发出自己的声音,这让我们情何以堪……尽管世风日下,民族却期待着您以一人之力造就新的生活,编织新的桂冠,让‘真’与‘美’重新成为主流……但愿即将到来的春天因您的才气怒放出双倍的花朵,为我们,也为全世界!”这封慷慨陈词的信,证明贝多芬在德意志精英中拥有艺术和道德的双重威望。崇拜者们赞颂他的天才,每当念及贝氏,想到的第一个词既非科学,也非艺术,而是信仰。
评分
☆☆☆☆☆
送货很快,看着也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