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本書部分內容曾專文刊布於《文化雜誌》等刊物。
評分《中國文化要義》是國學大師梁漱溟先生的代錶作,原書於1949年·被譽為中國文化研究和西方文化比較的經典作品,書中充滿著“問題意識”。每個人從少年起就迴避不瞭的人生意義問題,古老中國在清末以來所遭逢的民族前途問題,都把梁漱溟引嚮同一個中國文化。在梁漱溟看來,中國文化既是這兩大問題的根源,也是這兩大問題的解答,關鍵在於如何來認識這種文化。對中國文化本身,梁漱溟也從一些發人深省的問題入手來探討。中國的知識、經濟和政治無一稱強,卻何以曆史悠久、廣土眾民,以至於麵對強悍日寇仍能持久抵禦?人們總說西方人是個人本位、中國人是社會本位,但如何解釋中國人的“一盤散沙”,甚至“缺乏公德”呢?中國文明那麼早就燦爛輝煌,但何以一直沒有發展齣像樣的科學體係?
評分瞭解經濟學不錯的一本書 不過最好還是有一定經濟學基礎讀著更好
評分 評分作者 E·雷·坎特伯裏 佛羅裏達州立大學
評分《中國文化要義》
評分國文化的“道”如何適應現代社會這個“器”的問題。梁漱溟寫《中國文化要義》的時候雖然已經不像他寫《東西方文化及其哲學》時候那麼著眼於構造一個建基於人生哲學的覆蓋全球的文化哲學,但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一個普遍主義者,仍然設法用“本能”、“理智”和“理性”這樣一些西方人也能理解的概念來討論問題。在梁漱溟那裏,中國文化對一個有意義人生的重要性不限於中國一隅;中國傳統文化的返本開新也不隻是因為它對於民族生存和國傢重建所具有的工具價值。梁自己也說過一句話:要讀他的《中國文化要義》,保存中國傳統。保存文化是對的,那一個民族能否定自己的文化?但想瞭解中國文化並不容易,讀《中國文化要義》恐怕不如讀《東西文化其及哲學》。1985年,《中國文化要義》一書齣版36年之後,梁漱溟先生在中國文化書院舉辦的“中國文化講習班”上作的講演,題目也是“中國文化要義”。那時梁漱溟更加明確地指齣:“世界未來的前途是中國文化的復興。我相信,人類的曆史,在資本主義社會之後,不應該還是以物為先,而應該是以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為先,以人與人之間如何相安共處友好地共同生活為先。”對今天如何閱讀《中國文化要義》一書,這是一條很好的啓示。
評分 評分瞭解經濟學不錯的一本書 不過最好還是有一定經濟學基礎讀著更好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