硃先生不僅上課,還找大傢到傢裏去談,第一學期結束,大傢交瞭對《管子》《內業》、《心術》篇的注釋作業,假期中硃先生找我們十個人分彆去談,這種教學認真負責的態度,今天很少有人做到,我自己也從來沒做到過。1981年春夏,每個人的研究生畢業論文初稿都拿給硃先生去看,這大概不是教研室的規定,而是大傢對硃先生的一種依賴,反正麻煩硃先生也沒關係,他肯定會給我們的論文把關。我記得硃先生找我去談我論文的時候,點頭予以肯定,說我的論文“有點新東西”,得到硃先生的鼓勵,我當時很高興。
評分“老頭子,彆等瞭。這麼冷的天,咱迴傢吧”
評分1912年陸費逵在《民國教育方針當采實利主義》一文中寫道:“教育宗旨,以養成‘人’為第一義。而人之能為人否,實以能否自立為斷。所謂自立者無他,有生活之智識,謀生之技能,而能自食其力,不仰給予人是也。欲達此目的,非采實利主義為方針不可。”
評分《文史知識主題精華本·學林漫話係列:遠去的先生》是《文史知識》主題精華本“學林漫話”書係的第一冊,精選1998年至2010年間於“學林漫話”欄目刊登的學人追思文章41篇,追思41位學林大師。
評分很好的文章集,可見大師風範。
評分當代唐史學傢王永興,1934年考入清華大學中文係,後因仰慕陳寅恪的道德學識,於1937年轉入曆史係,成為其入室弟子。抗戰勝利後,即隨侍寅恪先生任其教學助手。1957年至1978年間,王永興遭受迫害,雖身處逆境,然猶時時惦記著陳寅恪。至1978年纔得知,陳寅恪於“文革”中遭殘酷迫害,已於1969年捐館。王永興異常悲憤,決心收集陳寅恪的生平事跡,將其人品和文品記錄下來,留給後人。
評分 評分中學已學單詞:為考生列齣中學詞匯,幫助考生梳理簡單單詞,查漏補缺。
評分想當年,看當下。相差真不可道裏計。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