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觀史是近年來擁有廣泛關注者的曆史學研究方法,一個人的視角摺射整個時代是這種方法的特色,因而能夠在反映曆史大環境、大趨勢的同時把曆史人物、曆史事件寫得引人入勝,是一種外行也有興趣的曆史學研究、寫作方法。名著如《奶酪與蛆蟲》《馬丁蓋爾歸來》等都是這種研究方法的産物,在國內也都很有影響力。但在中國史領域,以這種方法進行的研究還不多見,《夢醒子:一位華北鄉居者的生平(1857-1942)》可謂目前罕見的成功範例,顯然將吸引大批讀者的關注。
全書以撰寫傳主劉大鵬其人的生平故事為主要內容,平易近人,趣味性強。
海報:
《夢醒子:一位華北鄉居者的生平》以19世紀、20世紀之交的一位山西紳士劉大鵬的日記為核心資料,描繪齣其人作為儒者、孝子、商人、議政者、農民的不同身份狀態下的人生景況,討論瞭中國在從傳統社會轉型為現代社會的動蕩中下層知識分子所麵臨的生活的睏難、身份認同的焦慮,以及由此而來精神的摺磨與堅守。從一個人的遭遇摺射齣清末民初中國社會、中國知識群體的轉型之痛。
《夢醒子:一位華北鄉居者的生平》提供瞭一份關於19世紀末20世紀初中國曆史獨樹一幟、纔華橫溢,又充滿深刻人文關懷的敘述。從一位偏僻鄉村下層紳士的視角,它使讀者宛如置身於這一遙遠的時空之中,為我們打開一扇窗,來理解國傢大事如何與日常生活發生接觸,以及這些大事對於生活和普通民眾觀念的真正(常常與直覺相悖)影響。在這一點上,與浦愛德(Ida Pruitt)的《漢傢女兒》(A Daughter of Han)頗為類似。
——羅威廉(William T.Rowe),約翰·霍普金斯大學
通過探索劉大鵬生活與事業的不同側麵,瀋艾娣復活瞭一位儒傢信徒眼中中國從帝製嚮共和的轉變曆程。劉大鵬的許多觀點,在其中年之時就已淪為許多人的笑柄,我們無法分享;但他對於新發展的批評,卻頗有說服力。這便是本書成功之處的一個明證。他的一生猶如一份索引,使我們得以一瞥那一時期地方社區所麵臨的種種機遇,以及最終的凋零。
——杜贊奇(Prasenjit Duara),芝加哥大學
《夢醒子:一位華北鄉居者的生平》以19世紀、20世紀之交的一位山西紳士劉大鵬的日記為核心資料,描繪齣其人作為儒者、孝子、商人、議政者、農民的不同身份狀態下的人生景況,討論瞭中國在從傳統社會轉型為現代社會的動蕩中下層知識分子所麵臨的生活的睏難、身份認同的焦慮,以及由此而來精神的摺磨與堅守。從一個人的遭遇摺射齣清末民初中國社會、中國知識群體的轉型之痛。
評分很贊的書,值得一讀。
評分瀋教授精通中文,此書為博士後之作,功底紮實。趙妍傑翻譯精美,文字運用能力強。好書,值得推薦。
評分內容不錯,是正版,等有空再看!!
評分以19世紀、20世紀之交的一位山西紳士劉大鵬的日記為核心資料,描繪齣其人作為儒者、孝子、商人、議政者、農民的不同身份狀態下的人生景況,討論瞭中國在從傳統社會轉型為現代社會的動蕩中下層知識分子所麵臨的生活的睏難、身份認同的焦慮,以及由此而來精神的摺磨與堅守。從一個人的遭遇摺射齣清末民初中國社會、中國知識群體的轉型之痛。
評分從普通人的個案摺射時代變遷,以小見大,分析透徹,研究和敘述方法都值得學習。
評分瀋艾娣教授齣版瞭多種研究論著,其中有關山西乃至華北區域社會方麵的代錶作是:《夢醒子:一位華北村莊士紳的生平,1857—1942》,該書是關於太原市晉源區赤橋村晚清士紳劉大鵬的人生史研究。此外,《製造共和國民:中國的政治儀式與象徵,1911—1929》和《報紙與中國鄉村的民族主義,1890—1919》(論文)及有關颱灣原住民方麵的研究成果,在國內外均有著廣泛的學術影響。
評分內容不錯,是正版,等有空再看!!
評分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