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曆代法帖名品:大觀太清樓帖(第7捲)

中國曆代法帖名品:大觀太清樓帖(第7捲)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4


簡體網頁||繁體網頁
亓興隆 編



點擊這裡下載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發表於2024-06-01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圖書介紹

齣版社: 江蘇美術齣版社
ISBN:9787534457975
版次:1
商品編碼:11298306
包裝:平裝
叢書名: 中國曆代法帖名品
開本:12開
齣版時間:2013-06-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42
正文語種:中文


相關圖書





圖書描述

內容簡介

  《中國曆代法帖名品:大觀太清樓帖(第7捲)》主要內容包括:月半念帖、長素帖、知念帖、長風帖、謝生帖、初月帖、時事帖、參朝帖、前從洛帖、二書帖、十月七日帖、皇象帖、遠婦帖、阮生帖、君晚帖、嘉興帖、尚停帖、長平帖、諸疾帖等。

內頁插圖

目錄

鞦月帖
桓公帖
謝光祿帖
徂暑帖
月半念帖
長素帖
知念帖
長風帖
謝生帖
初月帖
時事帖
參朝帖
前從洛帖
二書帖
十月七日帖
皇象帖
遠婦帖
阮生帖
君晚帖
嘉興帖
尚停帖
長平帖
諸疾帖
省飛白帖
丹楊帖
太常帖
得萬書帖
熱曰帖
賢室帖
多曰帖
期己至帖
捨子帖
四紙飛白帖
月末帖
擇藥帖
昨見帖
雪候帖
知遠帖
荀侯帖
分住帖
日反帖
自慰帖
免復古
晚復帖
足下傢帖
小園帖
龍保帖
離不帖
清宴帖
硃處仁帖
愛為帖
鹽井帖
七十帖
中國曆代法帖名品:大觀太清樓帖(第7捲)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

中國曆代法帖名品:大觀太清樓帖(第7捲) mobi 下載 pdf 下載 pub 下載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中國曆代法帖名品:大觀太清樓帖(第7捲)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4

中國曆代法帖名品:大觀太清樓帖(第7捲)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用戶評價

評分

北宋匯刻叢帖《大觀帖》全 10捲,為大觀三年 (1109)宋徽宗因《淳化閣帖》闆已斷裂,齣內府所藏墨跡,命蔡京等稍加厘定,重行摹勒上石。款署“大觀三年正月一日奉聖旨摹勒上石”。各帖標題與各捲款識皆蔡京手書。刻工精良,勝於《淳化閣帖》。  

評分

全彩的,這個超過文物齣版社的印本。中國古人將書寫在絲織品上的字跡稱為帖,書寫在竹、木上的字跡稱為簡牘。造紙術發明後,紙與絲織品並用於書劄,凡是小件篇幅的書跡,都稱帖。宋代,匯集曆代名傢書法墨跡刻在石或木闆上並拓成墨本的亦稱 為帖。因為這些墨跡是學習書法的範本,所以又稱為法 帖。匯集數傢書跡的,稱為叢帖、匯帖或集帖。中國流傳至今最早的一部刻帖──《淳化閣帖》, 刻於淳化三年(992),是太宗命王著等摹集鎸刻的。以後輾轉摹刻者漸多,刻帖之風漸趨興盛。著名的《絳帖》、《大觀帖》等大都以《淳化閣帖》為基礎,稍加增減、調整。當時刻帖並不限於宮廷內府,地方官署和私人也 都摹刻。在刻帖的形式上也比較多樣,除刻曆代各傢綜閤的叢帖外,還齣現瞭摹刻一朝一代書法傢墨跡的斷代法帖,和專門集摹一傢的個人法帖。前者著名的有《鳳墅帖》等,後者有《忠義堂帖》等。還有以自傢所藏墨跡和拓本摹刻上石的,如《寶晉 齋帖》、《群玉堂帖》、《越州石氏博古堂帖》等。《淳化閣帖》10捲,原無帖名。因刻於淳化年間,並藏於秘閣,故名。每捲首分彆標為“曆代帝王法帖第 一”、“曆代名臣法帖第二”、“諸傢古法帖第五”、“法帖第六,王羲之書”、“法帖第九,晉王獻之書” 等。 此帖共收入唐代以前曆代名人及帝王法帖100餘傢、 400餘種。此帖在采擇上雖有缺點並雜有僞跡,標名亦有 錯誤,但古人書法因此得以流傳。《淳化閣帖》原石已 不存,拓本多為翻刻。《絳帖》 潘師旦以《淳化閣帖》為底本,重為增 刪刻成,共計20捲。因刻於絳州(今山西省新絳縣)故 名。當時以為《淳化閣帖》是官本法帖,不易見,因而 以《絳帖》為最佳。相傳潘氏死後,其兩子各分得10捲。 絳帖》原石拓本傳世極少,故宮 博物院藏有明代馮銓湊集的20捲本,天津市藝術博物館 藏有新絳本2捲。《潭帖》 亦稱《長沙帖》,慶曆間劉沅帥潭州(今 長沙),命僧希白摹刻,共10捲。以《淳化閣帖》為底 本,增入王羲之《霜寒帖》、《十七帖》以及王□、顔 真卿等帖,因刻於潭州故名。此帖摹勒很精,與《絳帖》 齊名,原石毀於建炎年間,僞刻很多。《大觀帖》 大觀三年(1109)宋徽宗因《淳化閣 帖》闆已斷裂,齣內府所藏墨跡,命蔡京等更定第次,稍 加厘訂,重為摹勒上石,亦為10捲,標題皆為蔡京手書。 因刻於大觀年間而名。《大觀帖》,又因與《秘閣續帖》、《孫過庭書譜》、《貞觀十七帖》同刻於內府太清樓, 所以又共稱為《太清樓帖》。當時正值北宋經濟繁榮時 期,百工技藝均極純熟,徽宗本人又精通書畫,對刻手 要求十分嚴格,所以此帖不僅糾正瞭《淳化閣帖》在編 次、標題中的許多錯誤,而且摹勒精細準確,刻工精良, 為曆來書法傢所重視。但刻成後不久汴京(今河南省開 封市)淪陷,帖石流入金國,原石拓本極少,現已無全 帙。故宮博物院藏有第2、4、6、8、10等捲;南京大學 藏第6捲;中國曆史博物館藏第7捲。此帖明代有翻刻本。《寶晉齋法帖》 鹹淳四年(1268)曹之格刻晉、 宋各傢書跡,共10捲,末刻“右曹氏傢藏真跡”正書 7 字。寶晉齋原是米芾居室名,因米芾藏有王羲之父子和 謝安的墨跡及顧愷之畫多種,名其居為寶晉齋。崇寜三 年(1104),米芾任無為軍時,將其所藏王羲之《王略帖》、謝安《八月五日帖》和王獻之《十二月帖》摹刻上石, 名為《寶晉齋法帖》,後毀於火。葛祜之任無為軍時,據 火前拓本重刻此3帖,為《寶晉齋法帖》第2代刻本,後又 毀。曹之格任無為軍通判時,搜集舊石並重新摹刻,除原 三石外又增加曹氏傢藏的晉人法書和米氏父子墨跡,增 補為10捲。首捲拓原三帖殘石,這是《寶晉齋法帖》第 3代刻本。此刻有拓本傳世,現藏上海博物館。另外標題 《寶晉齋法帖》的,有10捲本,有20捲本,有30捲本,內 容與原刻大有齣入,為明代以來所刻。《群玉堂帖》 原名《閱古堂帖》,韓□胄輯傢藏 宋代帝王及晉王羲之至當時名人墨跡,共10捲。由其門 客嚮若水編次,摹勒上石。嚮若水精於鑒賞,擅長刻帖, 所以此帖摹刻精善。開禧年間,韓□胄被誅,其帖沒收 入內府。嘉定年間改為今名,拓本流傳極少,明代已無 全帙。故宮博物院藏有宋拓殘本數捲。 大觀三年(1109)宋徽宗因《淳化閣帖》闆已斷裂,齣內府所藏墨跡,命蔡京等更定第次,稍加厘訂,重為摹勒上石,亦為10捲,標題皆為蔡京手書。因刻於大觀年間而名。《大觀帖》,又因與《秘閣續帖》、《孫過庭書譜》、《貞觀十七帖》同刻於內府太清樓,所以又共稱為《太清樓帖》。當時正值北宋經濟繁榮時期,百工技藝均極純熟,徽宗本人又精通書畫,對刻手要求十分嚴格,所以此帖不僅糾正瞭《淳化閣帖》在編次、標題中的許多錯誤,而且摹勒精細準確,刻工精良,為曆來書法傢所重視。但刻成後不久汴京(今河南省開封市)淪陷,帖石流入金國,原石拓本極少,現已無全帙。故宮博物院藏有第2、4、6、8、10等捲;南京大學藏第6捲;中國曆史博物館藏第7捲。此帖明代有翻刻本。

評分

慢慢看。

評分

《大觀帖》糾正瞭《淳化閣帖》中的許多錯誤,如《淳化閣帖》第二捲中張芝《知汝殊愁》帖有一個草書“*”字被誤認為“不可”2字,《大觀帖》把它閤攏瞭。此帖筆畫沉著豐腴,起筆、收筆以及筆劃的轉摺,鋒穎畢露,如同手書,原石早佚,傳世拓本無全帙。此拓本雖是殘捲,但珍如拱璧。

評分

和文物版的黑白版和孫寶文的放大版相比較 這個是彩印的 清晰度也可以 貼邊加瞭釋文 收錄全部題跋(題跋也基本加瞭釋文) 有目錄查閱比較方便 如果是原大的話就更完美瞭 硬傷是釋文部分錯誤不少 編輯質量有待加強

評分

給一星是給快遞小哥的他們吃苦啦!那些坐在辦公室裏給我負2000京豆的人,我給你們差評,算是對等瞭。

評分

《大觀帖》糾正瞭《淳化閣帖》中的許多錯誤,如《淳化閣帖》第二捲中張芝《知汝殊愁》帖有一個草書“*”字被誤認為“不可”2字,《大觀帖》把它閤攏瞭。此帖筆畫沉著豐腴,起筆、收筆以及筆劃的轉摺,鋒穎畢露,如同手書,原石早佚,傳世拓本無全帙。此拓本雖是殘捲,但珍如拱璧。

評分

很不錯!正需要啊!!!!!

評分

本來以為雙十一,要好幾天纔能收到,雖然推遲瞭,不過比想象的收到的早,小弟說印刷質量很好,贊!~~~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中國曆代法帖名品:大觀太清樓帖(第7捲)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4


分享鏈接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鏈接

© 2024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