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生态文明建设概论》以全新的体系首次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论述,在当今世界对生态文明建设下了比较明确的定义并进行诠释,已有多所党校将《生态文明建设概论》列为干部生态文明的培训教材。
生态文明建设可以从不同层面来考察,国际层面需要构建国际合作新平台,倡导国际合作与全球伙伴关系,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加强沟通和协调;政府层面主要是管理区域生态环境,制订相应的“游戏规则”;企业层面是严格贯彻执行相关的法律、法规,履行社会责任;公众层面主要是践行低碳生活,实现环境保护的公众参与。
生态公正——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
生态安全——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
新能源革命——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石
一本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必读的书,一本已被多所党校指定为党员、干部教材的书。
内容简介
经济建设——加快生态产业建设的步伐
政治建设——总结、概括发展的经验教训,形成社会全体成员必须共同遵守的法规、条例、规则等制度,指导社会成员的生活,规范人们行为,保证社会可持续发展。
文化建设——在传统工业文明观的基础上,使人类在经济、科技、法律、伦理以及政治等领域建立起一种追求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和谐的对环境友好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并以生态规律来改革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社会建设——和谐地发展各项社会事业
环境建设——有意识地保护自然资源并使其得到合理的利用,防止自然环境受到污染和破坏,同时做好对环境污染综合治理,建设适合于人类生活和工作的环境,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概论》以全新的体系首次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论述,在当今世界对生态文明建设下了比较明确的定义并进行诠释。已有数家党校采用《生态文明建设概论》作为干部生态文明的培训教材。
内页插图
目录
导论
一、生态文明产生的背景
一、生态文明研究的内容
三、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
第一章 生态公正
第一节 生态公正的提出和特征
一、生态公正概念的提出
二、生态公正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 生态公正的内容和原则
一、生态公正的基本理念
二、生态公正的内容
三、生态公正的基本原则
第三节 实现生态公正的意义和路径
一、实现生态公正的现实意义
二、实现生态公正的基本路径
第二章 生态安全
第一节 生态安全的意义
一、生态安全的概念
二、生态安全的分类和地位
第二节 中国面临的主要生态安全问题
一、中国面临的全球性生态安全问题
二、中国面临的区域性生态安全问题
第三节 应对全球性生态安全的对策
一、正视全球气候变暖的现状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二、重视地缘政治将发生的变化
三、提高警惕,严防绿色恐怖主义
四、关注全球性生态环境类公约及可能达成“全球生态安全公约
第四节 应对区域性生态安全的基本对策
一、建立强有力的生态安全协调机构
二、注重GNP的增长,利用境外资源增加国民财富
三、关注周边相邻国家的生态安全问题
第三章 新能源革命
第一节 新能源革命的历史机遇
一、世界能源发展历程
二、传统能源开发利用带来的问题
第二节 新能源发展的状况与趋势
一、对新能源的基本认识
二、新能源的发展状况
三、新能源的对比分析
四、新能源发展的趋势
第三节 发展新能源的意义和措施
一、发展新能源的意义
二、发展新能源的措施
……
第四章 生态文明的经济建设
第五章 生态文明的政治建设
第六章 生态文明的文化建设
第七章 生态文明的社会建设
第八章 生态文明的环境建设
参考文献
精彩书摘
不同层次的生态安全问题,需要不同层次的解决框架,低层次、小范围制度建设只能解决局部问题,全球问题的解决需要全球性的制度建设,很遗憾,人类经历了几十万年乃至几百万年的进化,又经历了数万年的采猎文明、数千年的农耕文明和数百年的工业文明整合,已初步显现出了全球一体化的表象,但实质上,人类尚未摆脱狭隘的国家主义的桎梏,尚未进化成全球意义上的生态文明人类。因此,全球性生态安全问题的彻底解决只有期待于全球性的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这也许是一个特别漫长的过程。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全球性生态安全问题的出现,成为整个人类向生态文明进化的转折点,好在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为全球生态文明的制度建设提供了足够容量和速度的“超级大脑”,从互联网到互感网的信息范型转变也为全球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提供了全新的管理手段,能够完成全人类的沟通,能够形成共同的生态价值观,能够高效熟练地掌握符合全球运行规律的协调管理配置全球资源的“超级工具”。尽管人类已经踏上月球,人类的飞行器甚至已经飞出太阳系,人类的射电天文望远镜已经能够观察到距我们数亿光年的星云,但我们对于地球的了解很少,地球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也许永远是一个不解之谜,让我们多存点敬畏,让我们人类在地球的怀抱中多待一些时日,地球是复杂的,地球上的生态系统迎来送往了多少过客,有多少植物灭绝了,有多少动物灭绝了,难道人类就不会灭绝吗?好在人类拥有文化,有能力建设一个生态文明的地球,但愿人类不辜负地球的恩赐,能与地球在宇宙间共舞、共存、共生。
从工业革命以来,生产和消费无节制的增长成了社会文明和国家先进的主流模式,这种文明的扩张,在数百年间消灭了规模较小的其他文明模式,这些所谓的“落后民族”在设计人类社会的实践中所形成有利于人类长期生存和令人幸福的文化习俗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那些强势国家和社会因军事和经济上的成就而推行的追求消费、浪费资源、以邻为壑、污染环境的政策和文化。
……
前言/序言
工业革命以来,给人类社会相继带来了能源和资源濒临枯竭、臭氧层耗损与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酸雨蔓延、森林锐减、草地退化、湿地减少、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重金属污染、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污染、土壤污染、危险废物和化学品污染、垃圾泛滥和固体废物污染、辐射污染、城市热岛效应等严重的环境问题,由此引发的能源危机、资源危机和生态危机对人类的生存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人与自然如何和谐相处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首要问题,我们的工作需要创新理念、创新思路,人类未来的发展模式需要重新构建,这样才能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从深层意义上说,文化是经济运行方式的潜在背景,人类中心主义的文化是全球危机和地球表层退化的根源。20世纪下半叶以来,反思工业文明所带来人口、环境与发展的矛盾,系统研究全球经济发展、生态保护、文化传承、社会进步,致力于生态文明理论研究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已成为众多有识之士为之奋斗的目标。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这是中国共产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的一次升华,充分体现了生态文明对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意义,同时也是中国环保战略的历史性转变,宣示了国家对于环境保护的强烈政治意志;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明确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关系,将对生态文明建设起到正确的引导作用。
生态文明建设概论 [Toward an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生态文明建设概论 [Toward an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4
生态文明建设概论 [Toward an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