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故宮畫譜·山水捲:鬆樹》中國的傳統繪畫曆來賦予自然美以「比德」的意義,「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人能與天地精神相往來,自然景物也被賦予瞭人類的精神與品格:鬆樹,曆來被認作眾木之長、公侯之尊,具有君子之德,是長壽、堅貞的象徵。人們將美好的德性與品格投射到鬆樹中,使之成為德性與美感的綜閤體。在山些凶史中,關於鬆樹有大量的文字記載和作品傳世,《唐朝名畫錄》中曾記載瞭唐代畫傢畢宏、韋偃、劉商、張躁善畫鬆樹,可惜這幾位畫傢的鬆作品早已不存,我們隻能通過文字的描述想象其風貌。傳為唐代李思洲的《江帆樓閣圖》屬於青綠山水畫,畫中山坡上的鬆樹單株、雙株、三株顧盼有情,樹的枝乾穿插和鬆針的形狀還留有早期山水畫古拙的痕跡:五代兩宋的山水畫重理法,偏寫實,《筆法記》中記載瞭五代時期畫傢荊浩寫生鬆樹「數萬本,方如其真」,足見當時畫傢研究物理、深入觀察的嚴謹態度。無論是北宋重巒疊嶂的全景山水,還是南宋截取式構圖的山水小景,畫中的鬆樹大多結構謹嚴,造型多變,注重筆法與結構的相生相閤。傳為巨然的《萬壑鬆風圖》中,山頂鬆樹密集,疏密有緻,順山勢盤鏇而上,似統領瞭韆軍萬馬;李唐的《萬壑鬆風圖》中,近處山腳下的鬆樹高大緊密,鬆針蓊鬱,配以坡腳奔流的山泉,靜中有動,仿佛能聽到鬆聲水聲;馬遠的《鬆壽圖》中,兩鬆對峙,枝乾瘦硬,形如屈鐵,呈劍拔弩張之勢。元代的山些凶在宋代結構謹嚴的基礎上蕭散其結構,畫中的鬆樹變宋代的繁縟縝密力簡括鬆秀,注重筆墨情趣的生發。元代畫傢倪瓚筆下的鬆樹多取直乾,鬆針也是寥寥數筆,其逸筆草草隻為求取平淡清寂的意趣。明清畫傢在繼承宋元成就的基礎上有所發展,明代瀋周、文徵明主要師法五代時期董源、巨然和兀四傢(黃公望、王濛、倪瓚、吳鎮》的藝術傳統,瀋周的《廬山高》圖中,近景山坡上的兩株巨鬆明顯帶有王濛筆意;唐寅的山水畫受兩宋院畫的影響又有強烈的個性特徵,代錶作《山路鬆聲圖》中,山崖上橫生齣兩株古鬆縱橫虯麯,交織纏扭,枝葉繁雜又秩序井然。清代「四王」(王時敏、王鑒、王翬、王原祁》均以摹古見長,將筆墨程式從狀物摹景的功用中抽象齣來進行秩序化組閤,強調瞭筆墨本身的審美功能。值得一提的是清代畫壇還有一股生機勃勃的力量與「四王」的摹古山水相抗衡,為嚮程式化、雷同化發展的山水畫注入瞭一綫生機。這股畫壇力量的組成者是以石濤、弘仁、髡殘、梅清、龔賢為代錶的遺民畫傢,他們認為「師古人之跡不若師古人之心」,強調與古人精神上的契閤,他們筆下的鬆樹,既有自然的陶養,又有鮮明的個性特徵。
在曆代的山水畫中,畫鬆的佳作浩若繁星,且風格多樣,異彩紛呈,因此,對古代經典作品的解讀、分析和臨摹,是總結技法經驗、並上升到認識畫理、物理的必要途徑。從這些經典作品中,我們可以研究鬆樹的形象規律,體認各傢之法,從古人的畫鬆圖式和筆墨技法中感受鬆樹的形質之美以及其中蘊含的無限深意和充盈蓬勃的生命力。
內頁插圖
目錄
基礎畫法
鬆樹的結構與形態
鬆樹的畫法
鬆樹的組閤
技法精講
宋 郭熙 早春圖 軸
宋 馬遠 鬆壽圖 軸
宋 佚名 鬆風高臥圖 頁
元 黃公望 富春山居圖 捲
明 瀋周 廬山高 軸
名作臨摹
五代 巨然(傳)萬壑鬆風圖 捲
宋 李唐 萬壑鬆風圖 軸
宋 劉鬆年 四景山水圖 捲
宋 趙伯驌 萬鬆金闕圖 捲
宋 佚名 鬆泉磐石圖 軸
宋 佚名 攜琴閑步圖 頁
宋 佚名 鞦山紅樹圖 軸
元 王濛 東山草堂圖 軸
元 李衎 雙鬆圖 軸
元 唐棣 霜浦歸漁圖 軸
明 文徵明 鬆蔭曳杖圖 軸
明 瀋士充 畫郊園十二景 冊
明 姚綬 鬆蔭消夏圖 軸
清 弘仁 山水圖 冊
精彩書摘
《故宮畫譜·山水捲:鬆樹》鬆樹的結構與形態
鬆樹屬常綠喬木,其性耐寒,不畏風雪。鬆樹的口叩種豐富多樣,我們通常知道的黑鬆、紅鬆、油鬆、白皮鬆、馬尾鬆等隻是眾多鬆樹品種中的小部分,鬆樹因品種、習性和生長環境的差異形成瞭豐富的形態種類,有的修長挺拔,隨著樹齡的增長高度可達幾十米,枝乾伸展,鬆針蓊鬱,蔚為壯觀,如紅鬆、油鬆等;有的低矮茂密,形同灌木,比如偃鬆和地盤鬆;有的生於貧瘠的石隙崖畔間,無法垂直生長,加之風雪摧剝,隻能屈麯偃蹇、生長緩慢,比如黃山鬆,其根係發達,姿態虯麯多變,樹齡百年以上的往往高不盈丈。
總體來看,鬆樹皮如鱗癬,葉U王針狀,山鬆根、鬆乾、鬆枝、鬆針和鬆實(鬆樹的果實形狀如豬心,外皮如鱗片疊成,內生鬆子,山水畫中的鬆樹錶現往往略去鬆實部分》幾部分組成。鬆乾多蒼健老硬,鬆枝嚮兩側伸展,鬆針的生長或兩三根一組,或五根一組;由於觀者觀察角度的不同,有攢針、扇形針、菊花針、馬尾針等豐富的形態變化。
……
前言/序言
故宮畫譜:鬆樹(山水捲)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