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以公民的身份積極參與,這本身就是對形形式式的冷漠、悲觀懷疑、犬儒主義、自我流放和精神象牙塔的否定。知識分子的公民性參與不可能從某種意識形態的宏大話語獲得一勞永逸的政治正確性。知識分子對現實的反抗是有限度的。知識分子不輕易放棄說不的權力,但並不是隨時隨地說不的人,他隻是在需要時說不的人。關注時代的重大政治和社會問題,努力超越現有的意識形態限製,堅持普遍的道德價值,而同時對自身的限製保持清醒意識,這就是現代思想批判。他體現瞭明確的社會批判目的,拒絕將批判變成精緻而無目的的思想遊戲。
評分小孩子最美妙的一點,就是他們會完全沉浸於現在的片刻裏。不論是觀察甲蟲、畫畫、築沙堡或從事任何活動,他們都能做到全神貫注。 快樂的秘密,說穿瞭很簡單,你的生活必須以現在為中心,我們要在生命的旅途中享受快樂,而不是把它留到終點纔用。 你該享受拂麵的春風,聽院中小鳥唱歌,以及周邊的一切。
評分我們每個人都得做一個決定“我們是每天要提醒自己,時間有限,應該好好把握利用?或虛擲現在,空想有個美好的未來?
評分評分
不快樂是因為生活與預期不符。我們的要求不能滿足,認為人生不是它“應該”有的樣子,我們就會快樂不起來。所以我們會說:“要怎樣怎樣我纔會快樂。”但人生沒有那麼完美的。人生常齣現憤怒、沮喪、成功、失敗,提齣快樂的條件其實是自欺。
評分有些書隻能捧在手裏讀,而不能放在網上看。這本書裏所收集的文字大多在網上讀過,但隻能知道它們的好,卻說不齣它們好在哪裏。而捧在手裏卻不一樣瞭,開始能夠慢慢說齣它們的好來瞭。
評分評分
我們每個人都得做一個決定“我們是每天要提醒自己,時間有限,應該好好把握利用?或虛擲現在,空想有個美好的未來?
評分最後一個傳承文化的工具,就是人類本身。我個人的看法是,幾乎人人在這裏都有份兒,但是人與人之間的差彆是絕對懸殊的。蕓蕓眾生,在自己的思想中、行動上都或多或少地帶有傳承文化的意味;但是傳承量微不足道。在這裏,起關鍵作用的是那些極少數的特立獨行之士,他們身上的文化傳承量是相當大的。本書所謂的“國士”,就是這樣的人。“國土”一詞兒,古已有之。《史記》中說:“若韓信者,國士無雙。”以後曆代使用不輟。其含義一顧名就可以理解。《辭源》中說:“一國之內所共推為纔士也。”陳寅恪先生在《王觀堂先生挽詞》的“序”中說:“凡一種文化值衰落之時,為此文化所化之人,必感苦痛,其錶現此文化之量愈宏,則其所受之苦痛亦愈甚;迨既達極渾之度,殆非齣於自殺無以求一己之心安而義盡也。”寅恪先生在這裏講的是王國維先生,所以非提到自殺不行。其實傳承一種文化的“國士”,不一定人人要自殺。反而是不自殺者更多更多,其傳承的作用也起得更大更大;自殺者,不得已而為之者也。即使在一種文化衰落之時,我們也並不提倡自殺。“道不行,乘桴浮於海”,不也是一種好辦法嗎?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