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学术文化名著:经学教科书

民国学术文化名著:经学教科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刘师培 著
承接 住宅 自建房 室内改造 装修设计 免费咨询 QQ:624617358 一级注册建筑师 亲自为您回答、经验丰富,价格亲民。无论项目大小,都全力服务。期待合作,欢迎咨询!QQ:624617358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岳麓书社
ISBN:9787807619185
版次:1
商品编码:11219343
包装:平装
丛书名: 民国学术文化名著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3-0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64
字数:148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民国学术文化名著:经学教科书》有两大优点:一是作者没有或较少学派的偏见。刘师培出身于古文经学世家,仪征刘氏几代人研究《左传》名声很高;但时代不同,刘师培学过西学,接受了现代学术的洗礼,成见比较少,而具开放的态度。刘书的另一优点是特别简明,每一课只有四五百字,却能把重要的内容、主要的意思说清楚。在这部未完成的教科书里最具分量的部分,在于疏解“易经”的篇章。作者不但会通汉懦之象数、宋儒之义理和清代易学重镇焦循之说,更能以那个年代极罕见的政治学、社会学、伦理学等的眼光来看待玄之又玄的易学,真不负“开风气”之名。

内页插图

精彩书评

  刘师培的经学史研究很少门户之见。作为近代古文经学大师,刘师培当然是站在古文经学的角度研究经学史的,然而他叉不以古文经学的观点自限,而是认为『大约古今说经之书,每书皆有可取处,要在以已意为折衷耳』,显示了较为开放的心态。
  ——陈居渊
  
  写作这本教科书的刘师培,与其说是作为经古文学的传人,不如说是为经学『去魅』的先锋。在其笔下,经典的形成,孔予的作为,历代传经的曲折,学者的分殊,都只是普通的历史现象,而不再构成任何神秘的精神依归。
  ——章可
  
  将皮、刘两家书(皮锡瑞的《经学历史》、刘师培《经学教科书》)加以对比阅读,或者对于了解经学史有些方便。
  ——周予同

目录

序例
上编
第一课 经学总述
第二课 经字之定义
第三课 古代之《六经》
第四课 西周之《六经》
第五课 孔子定《六经》
第六课 孔子弟子之传经(上)
第七课 孔子弟子之传经(下)
第八课 尊崇《六经》之原因
第九课 两汉《易》学之传授
第十课 两汉《尚书》学之传授
第十一课 两汉《诗》学之传授
第十二课 两汉《春秋》学之传授
第十三课 两汉《礼》学之传授
第十四课 两汉《论语》之传授附《孟子》《学》《庸》
第十五课 两汉《孝经》之传授附《尔雅》
第十六课 三国南北朝隋唐之《易》学
第十七课 三国南北朝隋唐之《书》学
第十八课 三国南北朝隋唐之《诗》学
第十九课 三国南北朝隋唐之《春秋》学
第二十课 三国南北朝隋唐之《礼》学
第二十一课 三国南北朝隋唐之《论语》学附《孟子》《学》《庸》
第二十二课 三国南北朝隋唐之《孝经》学附《尔雅》
第二十三课 宋元明之《易》学
第二十四课 宋元明之《书》学
第二十五课 宋元明之《诗》学
第二十六课 宋元明之《春秋》学
第二十七课 宋元明之《礼》学
第二十八课 宋元明之《论语》学附《孟子》《学》。《庸》
第二十九课 宋元明之《孝经》学附《尔雅》
第三十课 近儒之《易》学
第三十一课 近儒之《书》学
第三十二课 近儒之《诗》学
第三十三课 近儒之《春秋》学
第三十四课 近儒之《礼》学
第三十五课 近儒之《论语》学附《孟子》《学》《庸》
第三十六课 近儒之《孝经》学附《尔雅》

下编
后记

精彩书摘

  西汉之初,传《论语》者有三家。鲁人所传者为《鲁论》,即今所行篇目是也。龚奋、夏侯建、夏侯胜、韦贤、萧望之并传之。齐人所传者为《齐论》,别有《问王》《知道》二篇章句,颇多于《鲁论》。王吉、宋畸、贡禹、五鹿充宗、庸谭并传之,惟王阳以之名家。《古论语》出孔壁中,有两《子张》篇,篇次不与《齐》《鲁》同。孔安国为之传,马融为之注。张禹受《鲁论》于夏侯建,又从王吉等受《齐论》,删《问王》《知道》二篇,而所作章句最盛行。至后汉时,包咸、周氏并为章句,列于学官。郑玄亦授《鲁论》,复参考《齐论》《古论》为之作注。本《汉书,儒林传》《艺文志》《后汉书·儒林传》《经典释文·叙录》及《汉学师承记》。而何休亦注《论语》,多用《齐论》之说。戴望《论语注序》。此汉代《论语》传授之大略也。
  《孟子》当文帝时,曾立博士之官。后废。注《孟子》者,始自扬雄。后汉之时,程曾、高诱、刘熙俱注《孟子》,惟赵岐作《孟子章句》并作《题词》,至今仍存。用《经典释文·叙录》及焦循《孟子正义·赵岐序》疏中。然未尝尊《孟子》为一经也。赵岐等注《孟子》,犹严君平注《老子》,高诱注《淮南子》耳。
  ……

前言/序言


用户评价

评分

《民国学术文化名著:经学教科书》有两大优点:一是作者没有或较少学派的偏见。刘师培出身于古文经学世家,仪征刘氏几代人研究《左传》名声很高;但时代不同,刘师培学过西学,接受了现代学术的洗礼,成见比较少,而具开放的态度。刘书的另一优点是特别简明,每一课只有四五百字,却能把重要的内容、主要的意思说清楚。在这部未完成的教科书里最具分量的部分,在于疏解“易经”的篇章。作者不但会通汉懦之象数、宋儒之义理和清代易学重镇焦循之说,更能以那个年代极罕见的政治学、社会学、伦理学等的眼光来看待玄之又玄的易学,真不负“开风气”之名。

评分

很好,非常好,非常非常好。

评分

帮同事买的 京东值得信赖

评分

论到此处,我们要论一论历史理论的系统是由些什么部分组成的了。前边说过,历史理论是以一般就种种史的事实研究其普通的性质及形式,以明一以贯之的理数为目的的。史的事实为何?简约言之,便是构成人类经历的诸般事实。在历史理论上所研究考察的事物全体,即是此人类生活的经历。此处所谓人类生活的经历,不是指那作为一个动物在自然界的人类生存的经历而言,乃是指那为意识的活动的一个社会的生物的人类生活的经历而言。此种意义的人类生活的经历,其性质决非单纯,实为一种复杂的组成物。人类的经历,是一个概括的名称,包括人类在种种范围内团体生活的总合。人类在社会上,为一个人而生存,为氏族的一员而生存,为各种社团的一员而生存,为一国民的一员而生存,为民族的一员而生存,又为全人类的一员而生存。故吾人有个人的生活,有氏族的生活,有种种社团的生活,有国民的生活,有民族的生活,又有人类的生活。人类生活的经历,即由这些种种生活相凑泊相错综而成。我们要想了解人类经历的总体,不能不就此种种生活下一番剖析分解的工夫,一一加以精细的研究

评分

很好的经学入门书,比皮锡瑞的《经学历史》更容易上手

评分

纸张很差,胶订,封面容易脱落,一折就起皱。

评分

读书的好处有很多.给你介绍以下几点: 1.可以使我们增长见识,不出门,便可知天下事. 2.可提高我们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 3.可以使我们变的有修养. 4.可以使我们找到好工作. 5.可以使我们在竞争激烈的社会立于不败之地. ...... 其实读书有很多好处,就等有心人去慢慢发现. 最大的好处是可以让你有属于自己的本领靠自己生存。 让你的生活过得更充实,学习到不同的东西。感受世界的不同。 不需要有生存的压力,必竞都是有父母的负担。 虽然现在读书的压力很大,但请务必相信你是幸福的。 在我们国家还有很多孩子连最基本的教育都没办法享受的。 所以,你现在不需要总结,随着年龄的成长,你会明白的,还是有时间多学习一下。 新年快乐!新学年成绩更上一层楼。 古代的那些文人墨客,都有一个相同的爱好-------读书.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是每个人都做过的事情,有许多人爱书如宝,手不释卷,因为一本好书可以影响一个人的一生.那么,读书有哪些好处呢?1读书可以丰富我们的知识量.多读一些好书,能让我们了解许多科学知识.2读书可以让我们拥有"千里眼".俗话说的好"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多读一些书,能通古今,通四方,很多事都可以未卜先知.3读书可以让我们励志.读一些有关历史的书籍,可以激起我们的爱国热情.4读书能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读一些有关写作方面的书籍,能使我们改正作文中的一些不足,从而提高了我们的习作水平.读书的好处还有一点,就是为我们以后的生活做准备.那么,读哪些书比较好呢?读什么书是根据自己的年龄段和自己的文化水平来做选择的.幼儿应该读一些启蒙类的书.如<<幼儿经典枕边故事>>,<<唐诗三百首>>等.3~4年级的小学生应该读一些漫画类,知识类,文学类的书.如儿童文学中华上下五千年等。5~6年级的小学生应该读一些知识类,文学类,传记类的书。如《女生日记》,《调皮的日子》,《百科全书》等。 在书的海洋里,我们领略到了匹诺曹的诙谐有趣;走进了小兵张嘎的那个抗日年代,激起了无限的爱国热情;你听,这是什么声音,啊,原来是《巴黎圣母院》里的那个敲钟人在敲钟呢;啊,凤凰人,在我们的论坛里,我闻到了一股清新 读书的好处有很多.给你介绍以下几点: 1.可以使我们增长见识,不出门,便可知天下事. 2.可提高我们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 3.可以使我们变的有修养. 4.可以使我们找到好工作. 5.可以使我们在竞争激烈的社会立于不败之地. ...... 其实读书有很多好处,就等有心人去慢慢发现. 最大的好处是可以让你有属于自己的本领靠自己生存。 让你的生活过得更充实,学习到不同的东西。感受世界的不同。 不需要有生存的压力,必竞都是有父母的负担。 虽然现在读书的压力很大,但请务必相信你是幸福的。 在我们国家还有很多孩子连最基本的教育都没办法享受的。

评分

好书 京东方便 促销给力 读书甚佳

评分

好的,不能再好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