②瑞典经济周期波动比较平缓,经济发展比较稳定,其原因有两个,一是经济中的自动稳定器的作用,二是瑞典推行经济稳定政策。经济中的自动稳定器主要是指出口部门的多样性,进出口的平衡趋势和消费需求的稳定性。经济稳定政策中稳定效应最大的是高税率政策、公共支出政策和劳工市场政策。林德贝克将通货膨胀的产生归结为因充分就业而带来的超过劳动生产率增长水平的高工资增长率、高额累进税率和政府反通货膨胀政策措施的不力和滞后。瑞典学派通货膨胀理论的一个显著特色是重视国际价格对国内价格的影响,建立了通货膨胀理论的斯堪的纳维亚模型。这一模型将该国经济分为开放部门和非开放部门,通过世界性通货膨胀对这两类部门的影响来说明通货膨胀现象,认为一国通货膨胀率等于世界通货膨胀率加上开放经济部门和非开放经济部门劳动率的差额。此外,这一模型还研究了世界通货膨胀影响的传递机制。林德贝克小国开放型失业理论将失业的产生归结为各个经济部门发展的不平衡,归结为劳动力的国际流动造成的劳动力供给的过剩,归结为高工资率引起的产品国际竞争能力的降低。
评分新左派运动是20世纪60年代后期主要在美国形成的一种抗议运动,它产生于“二战”后期经济危机频繁出现、凯恩斯主义遇到重创的情况下。当时出现了一批新左派人士,来企图寻求改变现状的道路。新左派在质疑资本主义制度的同时,在批判当代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揭露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声援第三世界国家争取政治经济的独立和发展等问题方面,有着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是新左派对马克思主义的一些基本观点的理解是肤浅的,有的甚至是断章取义地加以曲解。而林德贝克并没有对新左派的整个思想体系进行评论,特别是对其中的种族歧视、妇女性别歧视、社会的全面异化等问题,他没有加以评论。他只对这些理论和言论作一些表面性的阐述。贯穿于全书的中心思想,就是从各个角度来强调市场、竞争和物资刺激的作用,并由此展开对新左派经济思想的评论。
评分 评分瑞典学派的理论前驱是K.维克塞尔(1851~1926)、G.卡塞尔(1866~1945)、D.达维逊(1854~1942),主要代表人物有G.缪达尔(1898~1987)、E.R.林达尔(1891~1960)、E.伦德堡(1907~)、D.哈马舍尔德(1905~1961)、B.奥林(1899~1979)、I.斯塔尔和A.林德贝克(1930~ )等。
评分从对“新左派”的文献的理解上可见,“新左派”之所以谓“新”“左派”,自然是有满足这一称号“新”与“左”的双重理由: 一重理由从其“新”上得到满足——首先,“新”在它与老左派的差异。“新左派”既告别了与国家权力直接结合的激进左派的暴力崇拜、斯大林主义、僵硬的计划经济与集权政治体制,又告别了传统左派(如西方马克思主义)单纯从意识形态视角论述问题的理路。其次,“新”在左倾立场的更新。它以伸张人民主权与普遍民主的姿态,反对资本主义的政经权力垄断及文化霸权的姿态出现。其在前一方面,以同情弱者的姿态出现。在后一方面,以批判主流的方式立论。再次,“新”在左倾方法的调整。它以反意识形态的非本质主义姿态出现,借助于西方“后学”的解构武器,将近现代西方的主流意识形态——自由主义、理性主义与资本主义直接钩联起来,加以抨击。而且以单纯的理论辨析的姿态出现,以对民族、国家,乃至世界全面负责的面目立论。
评分 评分②瑞典经济周期波动比较平缓,经济发展比较稳定,其原因有两个,一是经济中的自动稳定器的作用,二是瑞典推行经济稳定政策。经济中的自动稳定器主要是指出口部门的多样性,进出口的平衡趋势和消费需求的稳定性。经济稳定政策中稳定效应最大的是高税率政策、公共支出政策和劳工市场政策。林德贝克将通货膨胀的产生归结为因充分就业而带来的超过劳动生产率增长水平的高工资增长率、高额累进税率和政府反通货膨胀政策措施的不力和滞后。瑞典学派通货膨胀理论的一个显著特色是重视国际价格对国内价格的影响,建立了通货膨胀理论的斯堪的纳维亚模型。这一模型将该国经济分为开放部门和非开放部门,通过世界性通货膨胀对这两类部门的影响来说明通货膨胀现象,认为一国通货膨胀率等于世界通货膨胀率加上开放经济部门和非开放经济部门劳动率的差额。此外,这一模型还研究了世界通货膨胀影响的传递机制。林德贝克小国开放型失业理论将失业的产生归结为各个经济部门发展的不平衡,归结为劳动力的国际流动造成的劳动力供给的过剩,归结为高工资率引起的产品国际竞争能力的降低。
评分林德伯克的混合经济理论是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当时美国出现了对资本主义现实进行批判的新左派思潮。林德伯克站在维护资产阶级经济学和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立场上,首先从经济制度的分析开始,对新左派思潮进行评论。林德伯克反对把经济制度划分为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传统方法。他将经济制度定义为为完成生产、投入和消费决定而实行的一整套的机制和组织机构。林德伯克之所以放弃传统的经济制度的划分方法,而将经济运行的方式,即经济模式称为经济制度,将瑞典 的混合经济模式称为混合经济制度,目的在于从更深的制度层面为瑞典的“第三条道路”寻找理论依据。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