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博雅·21世紀漢語言專業規劃教材·專業方嚮基礎教材係列:訓詁學教程(第3版)》的特點:
1.緊密緔閤現代語義學成果介紹傳統訓詁學,注重學科的係統化和理論化。
2.將訓詁學的語言學特點與閘釋古籍的特點緊密結閤,有助於提高閱讀古籍的實際能力。
3.重視訓詁學的實踐性特點,實例豐富,強調從實踐中提高。
4.本次修訂調整瞭內容順序,由淺人深,詳略有法,適閤初學者。
內頁插圖
目錄
前言
總論
一、訓詁與訓詁學
(一)什麼是訓詁
(二)什麼是訓詁學
(三)訓詁學的任務
二、訓詁的內容
(一)解釋字詞——訓詁的核心
(二)解釋文句
(三)分析篇章
(四)分析錶達方式
(五)分析時空關係
三、訓詁的範圍
(一)傳統訓詁學以經書為中心
(二)傳統訓詁學的局限
(三)訓詁範圍必須擴大
四、訓詁實踐的形式
(一)解釋語義的專著
(二)音義兼注的專著
(三)形音義閤解的專著
(四)注釋書
(五)其他
五、訓詁學的原則
(一)曆史的
(二)唯物的
(三)辯證的
(四)現實的
六、訓詁學的用途
(一)指導古代作品的閱讀與教學
(二)指導整理古籍
(三)指導編纂字典辭書
(四)對其他學科的幫助
七、傳統訓詁學常用術語選錄
分論
第一章 訓詁的方法
一、以形索義(形訓)——外在形式的利用
二、因聲求義(聲訓)——內在形式的利用
三、據文證義 語言環境的利用
四、析詞審義
五、辨體明義
第二章 訓詁的方式
一、互訓
二、義界
三、推因
四、三者的交叉
五、其他
第三章 詞義引申與褒貶
一、從詞義的特點說起
二、看清詞義的曆史範疇
三、詞義引申研究的迴顧
四、詞義引申論析
五、詞義的褒貶
第四章 方言俗語的詞義
一、方言俗語及其研究
二、關於方俗詞義的訓釋
三、方俗詞義難釋的原因
四、正視方俗詞義的訓釋
第五章 外來用語的詞義
一、問題的提齣
……
附錄
精彩書摘
(一)音和義的關係
義和聲分彆是語言的內容和形式。它們在社會約定俗成的基礎上結閤起來後,便産生共同的或相應的運動,即“相為錶裏”。而字形僅僅是記錄這個音義結閤的符號,對語言來說,它是外在的東西,是書麵符號的形式而不是語言本身的形式,而且它又是語言産生和發展到一定的階段纔産生的。所以,語義的發展變化,本質上是依托於聲音而不依托於字形的。
那麼音與義在語言裏究竟發生什麼樣的關係呢?它們的關係有哪些特性呢?從語言的實際考察,可以發現音義關係有以下一些特性:
1.音義關係的偶然性
除瞭某些象聲字另外看待(因為這是第二信號係統裏雜人第一信號係統的成分),某一語義要求用什麼語音形式來負載,一開始就具有偶然性。同一個聲音可以錶達多種完全無關的意義,而相同或相反的意義完全可以用不同的聲音來錶達。這是常識問題,用不著多說瞭。
2.音義關係的約定性
音義之間不存在必然聯係,但存在著與現實的聯係,這種聯係是由使用語言的社會成員共同約定的。一經約定之後,音義之間的偶然聯係便得到瞭社會承認,同時也就獲得瞭某種規定性,任何一個社會成員想隨意變更這種現實的聯係就不可能瞭。這樣一來,音義便互相製約又互相依存。“因此,詞的語音和意義必須作為一個整體來掌握。”(斯米爾尼茨基《詞義》,見《語言學譯叢》1958年創刊號19頁)
音義關係的偶然性與約定性,兩韆多年前我國著名的思想傢苟子就已經注意到瞭。他在《正名篇》裏說道:“名無固宜,約之以命。約定俗成謂之宜,異於約者謂之不宜。”三國魏·嵇康也說:“夫言非自然一定之物,五方殊俗,同事異號,舉一名以為標識耳。”(《嵇中散集·聲無哀樂論》)他們用“名無固宜”、“托名標識”來認識音義的原始結閤關係,極有見地,長期來已為中外語言的實際所證實。
3.音義關係的迴授性
由於社會的“約定”,本無必然聯係的音義關係便對自身所處的語言係統産生反作用,使語言發展接受其已有的音義關係的影響製約,即早起的音義關係對後起的音義關係産生“迴授”作用。先産生的詞的音義關係在由它派生發展(孳乳演變)而來的新詞上錶現齣的迴授性使由意義上的相承及於語音上的相承。於是“約定”之前音義無關,“俗成”之後音義往往相聯係。特彆是從先後産生的同源詞音義關聯上可以找到許多明證。
這種現象漢代鄭玄早就發現瞭,他解釋《詩經·豳風·東山》“番在栗薪”句時說:“栗,析也……古者聲,栗裂同也。”就是說,古音栗裂相同,所以栗有裂和析的意思(按,《詩經·齊風·南山》還有“析薪如之何”句,可參照)。《辭海》“栗”條“通裂”這一義項,就引鄭箋:“栗,析也。”唐宋以來的訓詁學傢也懂得這個道理。由此可以說,“迴授性”是“有理性”,“偶然性”則是“無理性”;而無理的偶然一經約定俗成,便産生有理迴授的可能。約定在從無理性趨於有理性的過程中起決定作用,未經約定自然也就談不上有理迴授。
很明顯,事物得名之始,音義結閤之初,固然是任意的,“但到瞭一個詞演變為幾個詞的時候,就不再是任意的,而是在語音上發生關係瞭。”(王力《中國語言學史》)
4.音義關係的延展性
同一事物的名稱,甲乙兩地說法不同,這往往是由地域方言即語言的地方變體所緻。同一事物名稱的不同地方變體,在音義結閤關係上常有明顯的脈絡可尋。《爾雅·釋詁》:“契,絕也。”郭注:“今江東呼刻斷物為契斷。”這“刻”與“契”古代便是雙聲字(“刻”、“契”古“溪”母字)。我們今天認識音義關係的延展性,主要是從語音係統的對應關係著眼的;音義關係的延展性反映於音義係統的對應性。這主要是地域延展性。
除此之外,如果“魚”韻字上古讀[a],今讀[u],也算是延展性的一個方麵的話,那麼這延展性事實上又是曆史發展瞭,是曆史延展性。
……
前言/序言
博雅·21世紀漢語言專業規劃教材·專業方嚮基礎教材係列:訓詁學教程(第3版)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
博雅·21世紀漢語言專業規劃教材·專業方嚮基礎教材係列:訓詁學教程(第3版)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4
評分
☆☆☆☆☆
書可以,發貨速度太慢
評分
☆☆☆☆☆
評分
☆☆☆☆☆
好書,內容不錯,權威解讀,且通俗……不過有點小瑕疵,可能是快遞運輸或者包裝的問題,封麵角有一點點捲瞭,有些影響美觀,總體不影響閱讀其中內容,還是值得肯定的!
評分
☆☆☆☆☆
經典的教材,很棒,以後還要買。
評分
☆☆☆☆☆
這套教材印刷精美,買一套迴來好好學習一下!
評分
☆☆☆☆☆
正版精裝
評分
☆☆☆☆☆
在京東購物體驗一嚮都很好,快遞服務熱情,速度快,送貨上門,商品包裝質量好,看得齣發貨的人很用心,應該給五星好評。這本書很值得反復閱讀,有很強的現實意義,反映瞭時代的風貌。這個浮躁的時代,需要靜下心來閱讀一些經典的文字,畢竟生命短暫,沒有什麼會永垂不朽。這麼多年瞭,我一直對《西方文學:心靈的曆史》中的這段文字念念不忘:當你在晚上準備進入夢鄉的時候,突然從內心中湧齣一股感傷:這一天過得是那麼貧乏、單調而無聊,沒有激動人心的歡樂,也沒有刺痛肺腑的哀傷,想不齣一點有價值的成績和溫暖心房的享受,一天就這麼過去瞭;更可怕的是明天還會如此,日日月月,年年歲歲,似乎都籠罩著一種灰色。你望著灰暗模糊的屋頂,望著無邊的黑夜,會提齣一個問題:人活著有甚麼意思?一種強烈的要改變你的生命的欲望猛烈地撞擊著你的心房,眼淚被欲火燒乾瞭,一種沒有明確目的的決心在你的內心凝固下來,你幾乎抱著“如果這樣活毋寜死”的想法準備重新生活,朋友,當你這樣想的時候,我就可以說:“你已經接近浮士德瞭。”羅曼•羅蘭對創造新世界感到的沮喪,是差不多整整一代文學傢(轉嚮無産階級的作傢除外)的普遍的沮喪。它標誌著支撐整個19世紀文學大廈的那種樂觀的理性支柱崩塌瞭。高度發展的理性如果遭逢危機,會使人跌入更深的絕望。當人們自以為登上極樂仙境之時,卻猛然發現眼前齣現的是懸崖和深淵,那種悲哀是可以令人發瘋的。20世紀上半葉,發瘋或自殺的作傢特彆多:斯特林堡的《鬼魂奏鳴麯》寫於瘋癲狀態;傑剋•倫敦像他的主人公馬丁•伊登那樣自己結束瞭自己,隻是采用瞭服毒自殺的方式;意識流巨匠伍爾芙投瞭河;海明威用槍打碎瞭自己腦袋;奧地利的茨威格則使用瞭煤氣;“蘇維埃最有纔華”的詩人馬雅可夫斯基也用的是手槍;葉塞寜步其後塵……他們的心靈如脆弱的蘆葦,沒有風時還顫抖不停,待寒風驟起,便一個個結束瞭自己的生命,更多的作傢陷入悲觀主義的深淵。在商品化的時代,文學失去信仰的依托,就像一個垂暮的男人死去瞭常相依傍的妻子,因此而變得神情恍惚,精神萎靡,行將就木。高科技的迅猛發展,正在把人們從習慣性的語言思維中解放齣來,用文字寫成的“文學”不僅在“邊緣化”,而且日益衰頹。高科技影像技術及電子網絡像一個妖媚十足的靚女誘惑著文學老人。她將産下新的時代的寜馨兒——與過去的文學形態迥然有異的新的生命。人類用自己的乳汁哺育瞭幾韆年的文學,已經長成瞭無與倫比的巨人,它是如此充滿靈性,每一個細胞都會思想。但是,任何的生命都不可能永恒。現有的文學形態將走嚮死亡,它將在博物館裏供人瞻仰和研究。同時,它在一種新的形態中延續自己。現實主義作傢像外科醫生解剖人體那樣,科學而細緻地考察和剖析人的內心宇宙與外部環境、種族、曆史、文化氛圍的相互關係,理性、情感和意誌的關係,個性、氣質乃至深層意識的運行規律;其作品像人體解剖圖那樣描繪齣完整而多樣的內心世界體係。由於作傢個人主體性的影響,每個人所描繪齣的體係各有韆鞦,錶現手法也迥然有異,統觀起來,則是一幅極其廣闊、豐富、深邃的內心圖畫——金錢時代人類心靈的全景式、流動式的展開。
評分
☆☆☆☆☆
第二,齊著能夠度人,而今書多隻能自度。差的教科書抄好的教科書,而好的教科書會提齣若乾有創新的訓詁例子,但是這種有創新的訓詁例子,在作者而言津津樂道,在讀者而言未必真有多大收獲。畢竟讀訓詁學,不是為瞭得鴛鴦,而是為瞭得金針。我讀瞭這麼多教科書,隻記住若乾術語、條例,而且是“記住”的。齊著讀過之後,真如黃侃所雲:“明其理而得其法,雖字不能遍識,義不能遍曉,亦得謂之學。”
評分
☆☆☆☆☆
第三,齊著客觀而有感情,而今書多反之。今人的教科書,多以客觀不挾私情相標榜,從而多機械焉,多冷冰冰焉。不如齊著之充滿感情。此種感情,源自於對此門學問的熱愛,故而每於客觀精密的字裏行間真情流露。至於文末,則不顧一切乾脆釋放齣來,呼籲讀者利用好今天“從前所沒有夢見的”條件,“不要辜負時代的賜予”而“來完成訓詁學上的偉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