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北京針灸名傢叢書·針壇名師:於書莊》分五個章節對其生平和學術成就做瞭介紹:①醫傢小傳:介紹他從事中醫理論和針灸臨床教學研究六十餘載的經曆;②醫論醫話:介紹其對臨床辨證、臨證時應注意的內容及針灸療效影響因素的研究;③腧穴研究:介紹其在腧穴理論和實際應用方麵的探討,並介紹14個有心得的常用穴;④針法探究:介紹其對針刺方法和手法的獨到見解,以及對針刺取效機理進行的研究;⑤臨證治療:介紹其對一些臨床常見病的治療體會和心得,其中包括一些急癥和疑難病的治療,對臨床針灸工作者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作者簡介
於振中,1963年5月生於北京,針灸名傢於書莊之子。1991年畢業於北京中醫學院(現北京中醫藥大學),為北京針灸學會針灸名傢學術經驗繼承工作委員會委員,現任北京同仁堂中醫醫院針灸推拿科主任。
從事針灸臨床工作二十餘年,治學思想與臨證治療深受於書莊教授的影響:臨證必以“五明為先”,治療以“通”與“調”為主:善於使用根結穴配伍治療疼痛性疾病:以十幾個常用穴位進行不同的配伍,在治療雜病中取得瞭滿意的療效,充分體現瞭“針少而力專”的臨證風格。
內頁插圖
目錄
第一章 醫傢小傳
一、嘔心瀝血,春蠶到死
二、立誌學醫,拜師學藝
三、教書育人,桃李芬芳
四、探求醫理,誌做明醫
五、揚威海外,為國爭光
六、注重科研,勇於探索
第二章 醫論醫話
一、影響針灸療效的因素
(一)辨證與辨經
(二)選穴與取穴
(三)治療方法的選用
(四)針刺手法的選用
二、針灸治則研究
(一)針灸辨證以辨經為要
(二)針灸論治,法在通調
(三)針灸的標本緩急
三、臨證“五明”為先
(一)明確診斷——病屬何病
(二)明確辨證——證屬何因
(三)明確病經——證屬何經
(四)明確治在何經、取用何穴
(五)明確施用何術
四、脾胃學說在針灸臨床的應用
(一)氣血虧虛,宜補脾胃
(二)扶正祛邪,宜助脾胃
(三)升清降濁,宜治脾胃
五、論十二經脈的共性特點
(一)經脈循行的共性特點
(二)經絡病候的共性特點
(三)治療法則和治療方法的共性特點
六、經絡診察法的研究
(一)經絡診察的實踐根據和理論根據
(二)經絡診察的方法和內容
(三)經絡診察的三個關鍵
七、辨經須知
(一)諸經循行部位
(二)經絡病候
八、經絡與神經的區彆和聯係
(一)傳導路綫與分布不同
(二)傳導方嚮不同
(三)傳導速度不同
(四)穴位治療作用與神經分布不同
(五)可阻滯性不同
(六)感傳阻滯後針灸效應不同
(七)經絡與神經有密切的聯係
……
第三章 腧穴研究
第四章 針法探究
第五章 臨證治療
附 於書莊先生生平年錶
精彩書摘
【按語】大椎穴為督脈與手足三陽經之會,熱補大椎穴以助陽。經雲“諸寒收引,皆屬於腎”,故熱補腎俞、太溪穴以助腎陽。胃脘怕冷,故熱補胃俞穴以溫中。中脘穴為胃之募穴,氣海穴為生氣之海,足三裏為胃之閤土穴,三陰交為脾、肝、腎之會穴,四穴閤用以補益正氣,正氣復則邪氣自除。外關為祛除風寒濕邪的要穴,故取之以祛風寒。
病例2:侯某,女,40歲。
病史:右肩臂酸痛四五年。患者四五年前右肩臂酸痛、怕風,遇冷加重,酸麻感自肩部沿小腸經放射至手小指,活動自如。平素腹部怕冷,大便溏泄,納佳,寐可。經所在單位醫務室針刺治療,未見明顯效果。
檢查:舌質淡,苔薄白,舌邊有齒痕,脈沉細而緩。
辨證:風寒侵襲,痹阻經絡。
治法:溫散風寒,補益正氣。
治療:①大椎、雲門穴,溫灸:肩髑、麯池穴,溫灸:後溪、飛揚穴,溫灸。②中脘、天樞、氣海、足三裏、養老穴,溫灸。兩組交替取用,1周3次。
治療6次後,肩痛基本消失,7次後肩部怕冷明顯減輕。共治療21次,停針觀察至今未見復發。在治療過程中,火針點刺雲門、肩髃、麯池穴1次。患者自述認為熱手法效果好。還取用過外關穴等,使用微波治療3次。
【按語】風寒痹阻經脈,氣血運行不暢,故肩臂酸痛:風寒之邪侵襲手太陽之經,故酸麻感自肩部沿小腸經放射至手小指。脾氣虛故平素腹部怕冷,大便溏泄。舌有齒痕、脈沉細而緩,皆氣虛之徵。取穴一以祛邪為主,二以扶正為主。兩組穴交替使用,共奏扶正祛邪之效,故治療21次而愈。
病例3:劉某,男,51歲。
病史:左腿痛3天。
……
前言/序言
北京針灸名傢叢書·針壇名師:於書莊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