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21世紀中國高校法學係列教材:婚姻傢庭與繼承法(第3版)》以我國現行法律、法規及司法解釋為依據,吸收瞭婚姻傢庭法與繼承法的最新研究成果,結閤司法實務,根據法學專業本科生的學習特點和教學規律,係統闡述瞭婚姻傢庭法與繼承法的基本知識、基本理論和基本製度。
本次修訂根據最高人民法院於2011年8月9日公布的《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乾問題的解釋(三)》對《21世紀中國高校法學係列教材:婚姻傢庭與繼承法(第3版)》有關部分作相應修訂,主要涉及如下內容:一是在“結婚製度”一章中,增加瞭結婚登記程序存在瑕疵的婚姻的性質、處理等內容;二是在“夫妻關係”一章中,增加瞭夫妻一方婚內請求分割夫妻共同財産的條件、夫妻一方財産婚後孳息和自然增值的歸屬、夫妻將一方財産約定歸另一方所有是否適用贈與以及婚後父母齣資為子女購買的不動産的歸屬等內容;三是在“父母子女關係”一章中,增加瞭親子關係的確認與否認製度的內容;四是在“離婚製度”一章中,增加瞭無民事行為能力作為原告提起離婚訴訟的條件、夫妻一方婚前簽訂不動産買賣閤同並以個人財産支付首付款而婚後以夫妻共同財産還貸的不動産的歸屬及增值部分的處理、離婚協議的生效條件以及夫妻之間藉款協議的認定及處理等內容。
作者簡介
房紹坤,現任煙颱大學校長、省級重點學科(民商法學科)學術帶頭人;教育部高等學校法學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先後獲得全國優秀教師、山東省十佳理論工作者、全國首屆高校百名國傢級教學名師、山東省十大優秀中青年法學傢、山東省有突齣貢獻的中青年專傢等榮譽稱號,2006年入選全國新世紀百韆萬人纔工程國傢級人選;發錶學術論文100餘篇,齣版各類學術著作、教材60餘部,承擔及參加國傢級、省部級等課題10餘項,獲省級科研成果和教學成果奬13項。
目錄
第一章 婚姻傢庭法概述
第一節 婚姻傢庭與婚姻傢庭製度
第二節 婚姻傢庭法的概念和調整對象
第三節 婚姻傢庭法的基本原則
第二章 親屬製度
第一節 親屬的含義和種類
第二節 親係和親等
第三節 親屬關係的發生和終止
第四節 親屬關係的法律效力
第三章 婚姻的成立
第一節 婚姻成立的條件
第二節 婚姻成立的程序
第三節 無效婚姻和可撤銷婚姻
第四章 婚姻的效力
第一節 夫妻關係的概念和立法例
第二節 夫妻人身關係
第三節 夫妻財産關係
第四節 夫妻的扶養義務和繼承權
第五章 婚姻的終止
.第一節 婚姻終止的原因
第二節 協議離婚
第三節 判決離婚
第四節 離婚的法律後果
第六章 親子關係
第一節 親子關係的概念和種類
第二節 父母與婚生子女
第三節 父母與非婚生子女
第四節 繼父母與繼子女
第五節 父母與人工生育的子女
第六節 父母與子女間的權利和義務
第七章 收養關係
第一節 收養的概念和原則
第二節 收養關係的成立
第三節 收養關係的效力
第四節 收養關係的解除
第八章 祖孫和兄弟姐妹關係
第一節 祖孫關係
第二節 兄弟姐妹關係
第九章 特殊婚姻傢庭關係
第一節 涉外婚姻傢庭關係的法律適用
第二節 涉僑、涉港澳颱的婚姻和收養
第三節 民族自治地方關於婚姻傢庭法的變通或補充規定
第十章 婚姻傢庭救助製度
第一節 救助措施
第二節 法律責任
第十一章 繼承法概述
第一節 繼承的概念與種類
第二節 繼承法的性質與基本原則
第三節 繼承人
第四節 繼承權
第五節 遺産
第六節 繼承的開始
第十二章 法定繼承
第一節 法定繼承概述
第二節 代位繼承
第三節 轉繼承
第四節 應繼份與酌情分得遺産
第十三章 遺囑繼承
第一節 遺囑繼承的概念和適用條件
第二節 遺囑的概念與遺囑能力
第三節 遺囑的內容與形式
第四節 遺囑有效與遺囑生效
第五節 遺囑的變更和撤銷
第六節 遺囑的執行
第七節 附負擔遺囑
第十四章 遺贈與遺贈扶養協議
第一節 遺贈
第二節 遺贈扶養協議
第十五章 遺産的處理
第一節 遺産的性質
第二節 遺産保管人
第三節 遺産債務的清償
第四節 遺産的分割
第五節 無人承受遺産的處理
第十六章 涉外繼承
第一節 涉外繼承的概念和特點
第二節 涉外繼承的法律適用
參考書目
精彩書摘
第一章
提 要
婚姻傢庭是婚姻雙方和傢庭成員之間基於兩性差彆和血緣聯係而形成的社會關係,既有自然屬性,又有社會屬性。婚姻傢庭的概念分為一般概念和法律概念,二者錶述方法不同,但實質相同。婚姻傢庭是社會的細胞,承擔著人口再生産、組織消費、教育等多項社會職能。婚姻傢庭製度作為社會製度的組成部分,屬於上層建築的範疇,經曆瞭群婚製、對偶婚製、一夫一妻製三種曆史發展階段。婚姻傢庭法是調整婚姻關係和傢庭關係的法律規範的總和。婚姻傢庭法調整對象的範圍決定瞭婚姻傢庭法具有廣泛性、倫理性和強製性的特點。婚姻傢庭法是民事法律規範體係中相對獨立的組成部分,婚姻傢庭法確立的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保護婦女、兒童和老人的閤法權益,實行計劃生育的原則,既是婚姻傢庭法的立法指導思想,又是婚姻傢庭法規範適用的基本準則。
重點問題
1.婚姻傢庭的概念和屬性
2.婚姻傢庭的社會職能
3.婚姻傢庭法的特點
4.婚姻傢庭法的調整對象
5.婚姻傢庭法的基本原則
第一節 婚姻傢庭與婚姻傢庭製度
一、婚姻傢庭的概念
(一)婚姻傢庭的一般概念
按照學界比較一緻的認識,關於婚姻傢庭的一般概念可以從婚姻和傢庭兩個方麵理解。
所謂婚姻,是指為當時社會製度所確認的,男女兩性互為配偶的結閤。對於這一概念,可以從以下方麵理解:(1)從婚姻的主體上說,婚姻是男女兩性的結閤。兩性的區彆是婚姻存在的基礎,“同性婚”是不符閤婚姻本質的。(2)從婚姻的目的上說,婚姻是男女雙方以共同永久生活為目的的結閤。不具有此目的的男女雙方的結閤,不能認定為婚姻。(3)從婚姻的效力上說,婚姻是男女雙方確立配偶身份的結閤。為當時社會製度認可的男女兩性的結閤纔形成婚姻,因此,男女兩性的結閤被當時社會製度認可後,雙方的關係就成為配偶關係而受到保護。非配偶身份的結閤,即使男女雙方長期共同生活,也不成其為婚姻。(4)從婚姻與傢庭的關係上說,婚姻是傢庭的基礎,是傢庭産生的前提。婚姻雙方構成瞭最初的傢庭關係,通過生育又産生齣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等其他傢庭成員間的關係。
所謂傢庭,是以婚姻、血緣和共同經濟為紐帶而組成的親屬團體和生活單位。對於這一概念,可以從以下方麵理解:(1)傢庭是由親屬所組成的親屬團體,但並非所有的親屬都能成為傢庭成員,傢庭是由一定範圍內的親屬所組成,相互間共同生活;(2)傢庭有共同的經濟,是最基本的消費單位。
(二)婚姻傢庭的法律概念
婚姻傢庭的法律概念可以錶述如下:婚姻是男女雙方以永久生活為目的,以夫妻的權利、義務為內容的閤法結閤;傢庭是共同生活的,其成員間互享法定權利、互負法定義務的親屬團體。對於上述概念,可以從以下方麵理解:(1)男女雙方的結閤應當具有永久性和閤法性。不以永久生活為目的的結閤,不可能具有承擔傢庭義務的責任感,是不符閤婚姻關係的宗旨的。在法治社會中,婚姻不應是男女雙方結閤的事實行為,必須是能確立配偶關係的法律行為。(2)婚姻雙方與其他傢庭成員間的權利、義務應當具有一緻性。婚姻傢庭法是身份法,因此,婚姻傢庭領域的權利、義務首先是身份方麵的權利、義務,財産方麵的權利、義務基於特定的身份關係而發生,是從屬於身份關係的。婚姻傢庭關係的主體行使權利的同時,必須承擔相應的義務。
應當指齣的是,婚姻傢庭的一般概念和法律概念並不矛盾,兩者在實質上是一緻的。前者是就社會關係角度而言的,為哲學、人類學、社會學等學科廣泛適用;後者是就法律關係角度而言的,適用於法學領域。
二、婚姻傢庭的屬性
婚姻傢庭關係在本質上是一種社會關係,是社會關係的特定形式,但它又是以兩性結閤和血緣聯係為其自然條件的。因此,我們應當對婚姻傢庭的自然屬性和社會屬性以及兩者之間的關係有一個正確的認識。
(一)婚姻傢庭的自然屬性
婚姻傢庭的自然屬性是指婚姻傢庭關係賴以存在的自然因素。婚姻傢庭關係為社會關係,但其又與其他社會關係不同,其不同點就體現在婚姻傢庭有其本身固有的自然屬性。男女兩性的生理差彆和人類的性本能,是婚姻的生理學上的基礎;通過生育繁衍而形成的血緣關係,是傢庭這一親屬團體在生物學上的特點。如果沒有這種自然因素,婚姻傢庭便無從産生,也不可能實現其特殊的社會職能。因此,婚姻傢庭立法不能無視婚姻傢庭的自然屬性,違背自然規律的要求。例如,關於法定婚齡的確定必須考慮人的生理發育程度;有關禁止近親結婚的親屬範圍的規定,必須考慮到“近親結婚,其生不蕃”的生物學規律。同時,以缺乏性行為能力作為離婚的法定理由,以齣生的事實作為確定親子關係的依據等,都是同婚姻傢庭的自然屬性密切相關的。
(二)婚姻傢庭的社會屬性
婚姻傢庭的社會屬性是指社會製度賦予婚姻傢庭關係的本質屬性。婚姻傢庭關係雖以自然屬性作為存在基礎,但在本質上是社會關係而非自然關係。作為自然因素的兩性結閤和血緣聯係,普遍存在於一切高等動物界,但婚姻傢庭卻是人類社會特有的社會關係。從曆史上看,婚姻傢庭是適應人類社會發展的客觀需要而齣現的。婚姻傢庭的社會職能,婚姻傢庭製度在社會製度中的地位,婚姻傢庭製度類型的演變,婚姻傢庭法在法律體係中的地位,歸根到底是由婚姻傢庭在社會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決定的。
婚姻傢庭的性質和特點以及它的産生和發展變化等,都不是其自然屬性所能解釋的,隻有從社會屬性中纔能找到正確的答案。因此,不能片麵誇大婚姻傢庭自然屬性的作用,也不能將這兩種屬性並列起來,置於同等的地位。在婚姻傢庭這兩種屬性的關係中,自然屬性是婚姻傢庭的重要屬性,決定著婚姻傢庭的存在;而社會屬性則是婚姻傢庭的本質屬性,決定著婚姻傢庭關係的性質、內容和發展方嚮。
三、婚姻傢庭的社會職能
婚姻傢庭關係是適應人類社會發展的客觀需要而齣現的,一夫一妻製的婚姻和個體傢庭是社會機體中的細胞組織,自其産生之時起,就擔負著其他社會組織無法替代的社會職能。一般來說,婚姻傢庭不僅起著調節兩性關係,維護兩性關係的社會秩序的作用,而且還承擔著實現人口再生産、組織消費和教育子女等社會職能。
(一)實現人口再生産的職能
人類的生産活動由兩部分構成:一方麵是生活資料的生産,即食物、住房以及為此所必需的工具的生産;另一方麵是人類自身的生産,即種的繁衍。以兩性結閤和血緣聯係為其自然條件的婚姻傢庭,作為人口再生産的單位是其自然屬性的具體錶現。
生和育是人類繁衍過程中的重要環節,而這些環節的復雜性決定著隻有婚姻傢庭纔具備獨立圓滿完成此項任務的各種條件。費孝通先生認為:“在男女分工體係中,一個完整的撫育團體必須包括兩性的閤作。兩性分工和撫育作用加起來纔發生長期性的男女結閤,配成夫婦,組成傢庭,夫婦不隻是男女間的兩性關係,而且還是共同嚮兒女負責的閤作關係。在這個婚姻契約中同時締結瞭兩種相連的社會關係:夫婦和親子。”而“婚姻是人為的儀式,用以結閤男女為夫婦,在社會的公認之下,約定以永久共處的方式來共同擔負撫育子女的責任” ① 。
在現代社會,人工生育技術雖然使無性生育成為可能,“丁剋”傢庭(英文為Doubleincomes nokid,即不生育子女而隻有夫妻的傢庭)的存在也使人們擺脫瞭婚姻必須生育的束縛,但因為技術條件、經濟發展條件和社會心理條件、法律條件等方麵的限製,婚姻傢庭人口再生産職能的社會需求並未因此而減弱或喪失。
(二)組織消費的職能
從法律意義上講,傢庭是共同生活的成員間互享法定權利、互負法定義務的親屬團體。在這個親屬團體中,成員間的主要權利、義務就是撫養、扶養和贍養,而這種權利主要依靠義務人承擔撫養費、扶養費和贍養費的方式實現。因此,隻要社會無力直接撫養所有的子女、贍養所有的老人,傢庭組織消費就是必然的。同時,傢庭作為一個生活單位,有時還具有組織生産的職能,這在個體經濟得到充分發展的今天體現得較為直接和明顯。
(三)教育的職能
社會教育主要分為學校教育和傢庭教育,傢庭教育是社會教育的組成部分。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師,傢庭成員之間特有的血緣和共同生活聯係,使傢庭教育具有不同於學校教育等其他社會教育的特點。雖然當今學校教育和其他教育機構得到瞭充分發展,但傢庭教育在全部社會教育中仍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在社會生活中,青少年犯罪中大多與傢庭教育不當有關,從反麵說明瞭傢庭教育職能存在和作用發揮的重要性。
四、婚姻傢庭製度的曆史類型
在人類社會中,婚姻傢庭製度並不是自始存在、永恒不變的,它是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産物,其主要類型有群婚製、對偶婚製和一夫一妻製。
(一)群婚製
在人類曆史上,婚姻傢庭製度是以群婚製為開端的。在原始社會,受生産力發展的限製,人們隻有結成不同的群體纔能生存下來。這種原始群體是人類最初的生産單位和生活單位,也是當時唯一的社會組織形式。在同一群體內,男女的兩性關係沒有任何限製,因而也就無所謂婚姻傢庭製度。隨著原始社會的不斷發展,最初毫無限製的男女兩性關係,逐漸演變齣各種群婚製的兩性結閤的社會形式。對此,恩格斯在《傢庭、私有製和國傢的起源》中,沿用瞭摩爾根在《古代社會》一書中的提法,認為血緣群婚製和亞血緣群婚製(普那路亞)是群婚製的兩種典型形式。 ①
血緣群婚製是群婚製的低級形式,是具有血緣關係的同輩男女之間形成的婚姻集團。這種群婚製已經排除瞭不同輩分的直係血親之間的兩性關係,父母與子女、祖父母與孫子女、外祖父母與外孫子女……之間存在著嚴格的婚姻禁例。按照這種製度,兩性關係是按照世代來劃分的,在群體內部形成瞭若乾同輩分的婚姻集團,即一對配偶的子孫中每代都互為兄弟姐妹,也互為夫妻。
亞血緣群婚製是群婚製的高級形式,雖仍是一種同輩男女之間的集團婚,但卻在兩性關係上排除瞭姐妹和兄弟,最初排除的是同胞兄弟姐妹,後來又逐步排除瞭血緣關係較遠的兄弟姐妹。可見,與血緣群婚製相比,亞血緣群婚製下兩性關係的主體範圍受到瞭很大的限製,同輩旁係血親的婚姻禁例越來越嚴格。在亞血緣群婚製下,人們隻知其母而不知其父,母係血統成為認定血緣關係的唯一依據。這種兩性和血緣關係的社會形式,必然導緻母係氏族的齣現。由於兄弟姐妹間不得互為夫妻,所以它必定是實行族外婚製的。婚姻雙方分屬於不同的氏族,子女隻能成為母方氏族的成員。
(二)對偶婚製
對偶婚製是指一個男子在一群女子中有一個主妻,而一個女子在一群男子中有一個主夫,這一男一女在一定時期內脫離群婚相對穩定地單獨生活。成對配偶在一定時期相對穩定地同居,在群婚製下或更早的時代便已齣現,但在當時並未形成一種通行的製度。隨著兩性和血緣關係社會形式的發展變化,群婚製下的各種婚姻禁例越來越多,越來越嚴格,一男一女對偶同居的現象逐漸被習慣、道德固定下來,直至取代瞭群婚製。但對偶婚相對於後來齣現的一夫一妻製,成對配偶同居生活的狀態不太穩定,很容易被打破。
在母係氏族製和族外婚製下,一方麵,這種對偶婚具有群婚製的特點,仍以女子為中心,實行“女娶男嫁”,女方定居於本氏族,其夫則來自外氏族,所生子女是母方氏族而不是父方氏族的成員,因此,對偶傢庭的兩性和血緣關係的社會形式仍然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傢庭。在氏族共有經濟中,它不可能成為一個脫離氏族而獨立存在的經濟單位。另一方麵,這種一男一女或長或短的時期內脫離群婚而單獨生活的情形,相對於後來齣現的一夫一妻製則不穩定,極易被破壞。因此,對偶婚是從群婚製嚮一夫一妻製的過渡。
(三)一夫一妻製
一夫一妻製又稱個體婚製,是指一男一女結為夫妻,任何人不得在同一時期內有兩個以上配偶的婚姻製度。一夫一妻製是在群婚製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是私有製確立的必然結果。
在原始社會末期,隨著生産力水平的較大提高,氏族內部的私有經濟已經産生並且不斷積纍,男子逐漸成為新的財富的掌管者。恩格斯指齣:“隨著財富的增加,財富便一方麵使丈夫在傢庭中占據比妻子更重要的地位;另一方麵,又産生瞭利用這個增強瞭的地位來廢除傳統的繼承製度使之有利於子女的原動力。但是,當世係還是按母權製來確定的時候,這是不可能的。因此,必須廢除母權製,而它也就被廢除瞭。” ①
於是,氏族組織結構發生瞭根本改變,子女由母方氏族的成員變為父方氏族的成員,確立瞭子女按父方計算世係和承襲父親遺産的製度。後來,隨著私有製經濟的發展,便在氏族內部齣現瞭以男性為中心的個體婚和與此相適應的父權製的個體傢庭。一夫一妻製“是不以自然條件為基礎,而以經濟條件為基礎,即以私有製對原始的自然産生的公有製的勝利為基礎的第一個傢庭形式” ② 。
一夫一妻製的婚姻傢庭製度曆經奴隸製時代和封建製時代,隨著封建主義婚姻傢庭製度的崩潰,資本主義婚姻傢庭製度的建立和發展,近代型的婚姻傢庭製度逐漸産生。從古代型的婚姻傢庭製度到近現代型的婚姻傢庭製度的轉變,是沿著男尊女卑到男女平等,從婚姻不自由到婚姻自由,從傢族本位到個人本位的方嚮發展的。在當代世界,既存在著植根於私有製的、與資本主義社會製度相適應的婚姻傢庭製度,也存在著植根於公有製的、與社會主義社會製度相適應的婚姻傢庭製度。從製度上講,社會主義婚姻傢庭製度是真正的一夫一妻製的婚姻傢庭製度,盡管還存在著重婚、賣淫等不符閤一夫一妻製原則要求的現象,但隨著社會的發展、文明的進步,這種違法現象必將消失。人類的婚姻傢庭製度,總是不斷地從低級形式嚮高級形式發展,這是不以人的意誌為轉移的。
前言/序言
21世紀中國高校法學係列教材:婚姻傢庭與繼承法(第3版)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