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颜真卿的楷书在结体上端庄安详,伟岸宽博,寓欹于正,寓巧于拙,不以左低右高取姿,而在外密中疏处求险,寓变化于平淡之中,逞道美于点画之外,且略带弧形的左右竖画也使整个结构更加浑厚而富有内在的张力。在用笔上,以篆籀浑厚古朴的圆笔为主,转折时不露锋棱,杂以斩钉截铁的方笔,钩如屈金,戈如发弩,纵横有象,低昂有态,雄强劲挺,遒美矫健。在布局上,行间茂密,气势充沛,起伏跌宕,掩映顾盼,神机幻化,一气呵成。以他那宽厚大气、气宇轩昂、纵笔豪放、一泻千里的壮美气概,打破了从唐初以来王体书法一统天下的局面,从而受到众口一词的高度赞美。正因为颜体楷书大气磅礴,魄力雄伟,因而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书家。唐代晚期的柳公权,五代的杨凝式,宋代的四大书家苏轼、黄庭坚、米芾和蔡襄都受到颜的孳乳。元、明、清各代的书家,如王铎、刘墉、何绍基等书家的楷书作品里也不难寻觅到颜书的痕迹。
总之,颜真卿在楷书艺术上成就之大、影响之广,几乎无人能与之比肩。他一生书写了大量的楷书作品,由于大多书于碑刻,所以大部分流传下来了。目前存世中较有名的楷书碑刻有《多宝塔碑》、《勤礼碑》、《麻姑仙坛记》、《颜氏家庙碑》、《大唐中兴颂》、《郭公庙碑铭》、《李玄靖碑》、《东方朔画像赞》、《元结碑》等,楷书墨迹有《自书告身帖》。行草书作品有《争座位帖》、《祭侄文稿》、《刘中使帖》、《裴将军诗》等。其中尤以早年所书的《多宝塔碑》最为著名。
《多宝塔碑》又称《千福寺碑》,全称《大唐西京千福寺多宝佛塔感应碑文》,唐岑勋撰,徐浩题额,天宝十一年(七五二)立于长安(今陕西西安)。全碑计三十四行,每行六十六字。《多宝塔碑》为颜真卿四十四岁时的作品,也是他以楷书书写的最早的一块碑,其中还留着魏碑的胎记,集中体现了颜真卿早期的风貌。与后期成熟的颜体相比,方笔多于圆笔,竖画粗而横画细,粗细的对比比较强烈;且起笔时用露锋,转折多用顿笔,因而显得严密匀整,秀劲丰腴,体态匀称,锋芒外耀。
内页插图
前言/序言
碑的原义为古代竖立在宫、庙门前用以识日影的石头,其在书法上的意义是指刻有文字的石碑,故又称碑刻;帖的原义是写在丝织物上的标签,其在书法上的意义则是书写、摹刻、椎拓在缣素、纸品上的文字,两者的意义是截然不同的。碑帖并称,则是指石刻、木刻文字的拓本或印本。但实际上,甲骨残片、钟鼎铭文、秦砖汉瓦、流沙坠简、六朝造像、唐人写经,亦属于广义碑帖的范畴。
自结绳画卦,演为书契,垂绪秦汉,津逮晋魏,钟王称雄,唐代中兴,名家辈出,流派纷呈,在中华文明史上留下了浩如烟海的碑帖。成形之书,始于三代,盛于汉魏,而后演变万代,枝叶纷繁,书体有甲骨金文、篆籀隶分、章草楷行、图籍汗漫,不胜枚举。我们从中选取流传有绪的名碑名帖,以飧读者。
颜真卿(七〇九~七八四),字清臣;祖籍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乃江左望族,至北齐五世祖颜之推入周,移居雍州万年(今陕西西安)。颜真卿曾官至太子太师,被封为鲁郡开国公,因而被后人尊称为“颜鲁公”、“颜太师”;又因为他曾为平原郡(今山东平原县)太守,所以又被称为“颜平原”。
颜真卿出生在一个世代习书的家庭,九世祖颜腾之、八世祖颜炳之、六世祖颜协、曾祖颜勤礼,皆以能书名世。祖父颜昭甫,擅长篆、隶、草书。父亲颜惟贞书法见称于当时,就连母亲殷氏也出身于书香门第。
颜真卿二十五岁时参加京兆府府试,因成绩优异,被府举选参加次年的进士科考试,以甲科举第。进土及第后即迎娶太子中书舍人韦迪之女为妻。此后又相继作醴泉县(今属陕西)县尉、朝散郎、秘书省著作局校书郎、殿中侍御史、平原郡太守、刑部尚书兼御史大夫、同州(今陕西大荔)刺史、蒲州(今山西永济)刺史、户部侍郎、刑部尚书,散官光禄大夫,勋爵上柱国、鲁郡开国公,阶属二品,执掌吏部,权威并重。
……
中国经典碑帖荟萃:颜真卿多宝塔碑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