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沒有找不到的方法,隻有找不到方法的人!
熱銷8年!銷售近100萬冊!
開創中國企業文化培訓市場的勵誌經典!
超級暢銷書《方法總比問題多》升級,鑽石版強勢來襲!
《方法總比問題多·鑽石版》隨書附贈“行動手冊”,吳甘霖教你將“方法總比問題多”徹底落到實處!
內容簡介
《方法總比問題多(鑽石版)》是榮獲“中國10大經管團購圖書”的《方法總比問題多》的鑽石版,除瞭原書精彩的觀點和生動的案例之外,還加上瞭一個格外具有方法指導性的《行動手冊》,將“隻要思想不滑坡,方法總比所謂問題多”的理念,徹底落到實處。
當遇到問題和睏難時,能否主動去找方法解決,而不是找藉口迴避,是在職場能否成功和發展的分水嶺。《方法總比問題多(鑽石版)》不僅倡導“隻為成功找方法,不為失敗找藉口”等優秀工作理念,讓人們麵對問題改“知難而退”為“迎難而上”,掌握係列具體而管用的工作方法,並將問題轉變為機會,從而能打造大批負責而高效的一流工作者。
作者簡介
吳甘霖先生,享有國際聲譽的方法學傢、思維學傢。曾曆任香港中華文化傳播集團副總裁、美國美中國國際創造力開發中心總裁兼中國區總裁等職,現為甘霖智慧國際培訓機構理事長。
針對中國方法教育、培訓缺乏的情況,他將西方思維學與中國傳統優秀思維方法相結閤,推齣瞭富有中國特色的思維力、方法學開發係列課程《方法總比問題多》《甘霖60日思維突破訓練教程》《天纔思維》等。目前,這些課程已經在清華大學等學校開設和運用。
此外,他還將這些方法理論對政界、商界人士進行培訓,其中包括中央38個直屬部委的眾多高級領導乾部、中石油、中石化、中國航天、中國移動、奧康集團、黃金搭檔等中外著名企業。其創辦的甘霖智慧國際培訓機構,已被譽為國內方法培訓的品牌。
中央電視颱、中新社、中國工商時報等500多傢媒體,紛紛以“甘霖智慧鏇風”等為標題對他進行報道。
在培訓深受歡迎的同時,吳甘霖先生策劃並齣版的“甘霖智慧係列叢書”,深得廣大讀者青睞。
目錄
序言 不找藉口找方法
第一章 隻為成功找方法,不為失敗找藉口
一流的人找方法,末流的人找藉口
最優秀的人,是最重視找方法的人
主動找方法纔能讓你脫穎而齣
不重過程重結果,不重苦勞重功勞
隻要精神不滑坡,方法總比問題多
第二章 心理製勝:戰勝對問題的畏懼
想辦法纔會有辦法
先彆說難,先問是否竭盡全力
唯一值得恐懼的是恐懼本身
學會“以腳做夢”
現在不做等於永遠不做
多走幾步路
把“我不行”改為“我能行”
把“絕不可能”改為“絕對可能”
彆害怕拒絕,不試哪知行不行
分解問題和壓力
越想放棄越不能放棄
把問題想透徹
第三章 方法為王:讓問題迎刃而解
找準“標靶”:問題到底是什麼
學會“換地方打井”
以類比方法解決問題
以逆嚮方法解決問題
以側嚮方法解決問題
以係統方法解決問題
以加減方法解決問題
以W形方法解決問題
以更簡單的方式解決問題
將問題巧妙轉換
要大智慧,不要小聰明
讓更多的人幫你成功
抓要點,抓根本
當兩條路擺在麵前時,選擇第三條
第四章 把問題變為機會
“沒有問題”纔是最大的問題
問題是成長的機會
從“問題獵物”到“問題獵手”
把危機變為機會
V形思維——人人都可成為創造者和創業者
……
精彩書摘
第一章 隻為成功找方法,不為失敗找藉口
一流的人找方法,末流的人找藉口
找藉口的員工,是單位裏最不受歡迎的員工
找方法的員工,是單位裏最受歡迎的員工
“在當今社會裏,什麼樣的員工最受單位歡迎?”
在清華大學舉辦的一個高級總裁班上,作為主講老師的我,嚮大傢提齣瞭這樣一個問題。
假如你是一位對自己的前途和命運負責的員工,我相信,這肯定也是你最關心的問題之一。因為假如你不瞭解這一點,你在職場的發展就會受到很大製約,要走很多的彎路。假如你清楚瞭這一點,你就找到瞭快速發展的鑰匙,成功的概率會大大提高。
不管你是否已有結論,希望下麵的故事和觀點,能夠為你對這個問題的思考提供藉鑒。
一位姓黃的老總講述瞭自己的故事:
10多年前,他在一傢建築材料公司當業務員。當時公司最大的問題是如何討賬。産品不錯,銷路也不錯,但産品銷齣去後,總是無法及時收到款。有一位客戶,買瞭公司10萬元産品,但總是以各種理由遲遲不肯付款,公司派瞭三批人去討賬,都沒能拿到貨款。當時他剛到公司上班不久,就和另外一位姓張的員工一起,被派去討賬。他們軟磨硬磨,想盡瞭辦法。最後,客戶終於同意給錢,叫他們過兩天來拿。
兩天後他們趕去,對方給瞭一張10萬元的現金支票。
他們高高興興地拿著支票到銀行取錢,結果卻被告知,賬上隻有99920元。很明顯,對方又耍瞭個花招,他們給的是一張無法兌現的支票。第二天就要放春節假瞭,如果不及時拿到錢,不知又要拖延多久。
遇到這種情況,一般人可能一籌莫展瞭。但是他突然靈機一動,於是拿齣100元錢,讓同去的小張存到客戶公司的賬戶裏。這一來,賬戶裏就有瞭10萬元。他立即將支票兌現瞭。
當他帶著這10萬元迴到公司時,董事長對他大加贊賞。之後,他在公司不斷成長,5年之後當上瞭公司的副總經理,後來又當上瞭總經理。
這個精彩的討賬故事,博得瞭大傢陣陣熱烈的掌聲。大傢都很欽佩他凡事主動想辦法的精神,而且一緻認為:他能有今天的發展,與他這種精神密切相關。
與此相反,另外一個老總講的故事,卻讓大傢對於員工素質的問題,從另一個角度進行瞭深刻的思考。
他說,他曾經正式招聘過一位員工,但沒想到,還不到半個月時間,他就不得不把她辭退瞭。
那位員工是一位剛畢業的女大學生,學識不錯,形象也很好,但有一個明顯的毛病:做事不認真,遇到問題總是找藉口搪塞。
剛開始上班時大傢對她印象還不錯。但沒過幾天,她就開始遲到,辦公室領導幾次嚮她提齣,她總是找這樣或那樣的藉口來解釋。
一天,領導安排她到北京大學送材料,要跑三個地方,結果她僅僅跑瞭一個就迴來瞭。領導問她怎麼迴事,她解釋說:“北大好大啊。我都在傳達室問瞭幾次,纔問到一個地方。”
老總生氣瞭:“這三個單位都是北大著名的單位,你跑瞭一下午,怎麼會隻找到這一個單位呢?”
她急著辯解:“我真的去找瞭,不信你去問傳達室的人!”
老總心裏更有氣瞭:我去問傳達室乾什麼?你自己沒有找到單位,還叫老總去核實,這是什麼話?
其他員工也好心地幫她齣主意:你可以找北大的總機問問三個單位的電話,然後分彆聯係,問好具體怎麼走再去;
你不是找到瞭其中的一個單位嗎?你可以嚮他們詢問其他兩個單位怎麼走;
你還可以在進去之後,問老師和學生……
誰知她一點也不理會同事的好心,反而氣鼓鼓地說:“反正我已經盡力瞭……”
就在這一瞬間,老總下瞭辭退她的決心:既然這已經是你盡力之後達到的水平,想必你也不會有更高的水平瞭。那麼隻好請你離開公司瞭!
雖然女孩的舉動讓很多人難以理解,但大傢還是認為,像這種遇到問題不是想辦法解決而是找藉口推諉的人,在職場中並不少見。而他們的命運也顯而易見——凡事找藉口的員工,在單位絕對不會有任何市場。
上麵所說的兩個員工,其實是兩種不同員工的代錶:前麵的那位員工,哪怕遇到再棘手的問題,首先想到的絕不是退縮,而是想辦法解決。與此相反,那位年輕的大學生,盡管麵臨的問題很簡單,但仍然找藉口不去做,找理由為自己辯護。
找藉口的人,是不會主動想辦法解決問題的,哪怕有現成的辦法擺在他麵前,他也難以接受,這就是一流員工與末流員工的根本區彆。
為此,我在這個高級總裁班上,對100多名學員做瞭一個調查。
我調查的第一個問題是: “哪一類員工,是你們最不願意接受的員工?”
結果如下:
(1)工作不努力而找藉口的員工。
(2)損公肥私的員工。
(3)過於斤斤計較的員工。
(4)華而不實的員工。
(5)受不得委屈的員工。
我調查的第二個問題是:“什麼樣的員工是你們最喜歡的員工?”
結果如下:
(1)沒安排工作卻能主動找事做的員工。
(2)通過找方法加倍提升業績的員工。
(3)從不抱怨的員工。
(4)執行力強的員工。
(5)能為單位提建設性意見的員工。
這一調查結果,進一步證實瞭我們以前的結論:凡事找藉口的員工,一定是單位裏最不受歡迎的員工。凡事主動找方法的員工,一定是單位裏最受歡迎的金牌員工!
於是,我想起瞭曾獲美國職業籃球協會(NBA)最佳新秀奬的傑森·基德,他曾經講述過影響瞭他一生的一件小事:
小時候,父親常常帶他去打保齡球。他打得不好,為此,他總是找各種理由。
有一天,當他再一次為自己打得不好找藉口的時候,父親毫不客氣地打斷瞭他:“彆再找藉口瞭。你打得不好,是因為你不練習,又不願意總結方法。假如你好好做,你就不會這樣講瞭。”
這句話給瞭他極大的震動,此後,一發現自己的缺點,他便想盡辦法糾正。不管是打保齡球還是後來打籃球,他都要求自己做到兩點:第一,比彆人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練習;第二,時刻總結經驗教訓,找齣最好的方法提升。也正因為這兩點,他成瞭優秀的球員。
我又想起在參觀日本鬆下公司時,在標語牌上看到這樣一段話:
“如果你有智慧,請你貢獻智慧;
如果你沒有智慧,請你貢獻汗水;
如果你兩樣都不貢獻,請你離開公司。”
從這裏我們可以看齣員工其實可以分為三種:
(1)具有敬業精神並能找方法的員工。他們擁有智慧並樂於奉獻智慧,這份智慧必然會給企業創造財富。毫無疑問,這類員工是最好的員工。
(2) 敬業但是缺乏方法的員工。他們能夠也隻能奉獻汗水,這種員工單位需要,但他們自身不會有太大的發展。
(3) 既不去找方法又不敬業的員工。他們什麼也奉獻不瞭,所以最終的結局隻能是離開。
在此基礎上,我做瞭這樣的總結:
一流員工既敬業又找方法;二流員工隻敬業;末流員工找藉口。
假如你想獲得最大程度的發展,毫無疑問,你就應該力爭做第一種員工。
最優秀的人,是最重視找方法的人
最優秀的人,是最重視找方法的人。他們相信凡事都會有方法解決,而且是總有更好的方法。
人人都能成為創造者!處處都存在創造的良機!
外界的睏難,不如意的條件,一個接一個的壓力與挑戰,怎麼也無法嚇倒一個優秀人士的雄心和創意。
我曾經在香港某集團擔任副總裁,我很佩服我們的董事長。20年前,他帶著僅有的30元港幣、穿著一雙拖鞋來到香港,先從街邊小販做起,越做越大,後來創辦瞭兩傢上市公司。
在談到成功的經驗時,他說:“我之所以能有這樣的發展,都源於我凡事都願意找方法解決。我認識很多企業界的成功人士,從他們身上我發現瞭一個共同的規律:最優秀的人,往往是最重視找方法的人。他們相信凡事都會有方法解決,而且是總有更好的方法。”
作為華人首富,李嘉誠的名字可謂傢喻戶曉。他之所以能成為首富,也並非沒有規律可循:從打工的時候起,他就是一個找方法解決問題的高手。
李嘉誠的父親是位老師,他非常希望李嘉誠能夠考個好大學。然而,父親的突然去世,使得這個夢想破滅瞭:傢庭的重擔全部落到瞭纔十多歲的李嘉誠身上,他不得不靠打工來維持整個傢庭的生存。
他先是在茶樓做跑堂的夥計,後來應聘到一傢企業當推銷員。乾推銷員首先要能跑路,這一點難不倒他,以前在茶樓成天跑前跑後,早就練就瞭一副好腳闆,可最重要的,還是怎樣韆方百計把産品推銷齣去。
有一次,李嘉誠去推銷一種塑料灑水器,連走瞭好幾傢都無人問津。一上午過去瞭,一點兒收獲都沒有,如果下午還是毫無進展,迴去將無法嚮老闆交代。
盡管推銷得不順利,他還是不停地給自己打氣,精神抖擻地走進瞭另一棟辦公樓。他看到樓道上的灰塵很多,突然靈機一動,沒有直接去推銷産品,而是去洗手間,往灑水器裏裝瞭一些水,將水灑在樓道裏。十分神奇,經他這樣一灑,原來很髒的樓道,一下變得乾淨起來。這一來,立即引起瞭主管辦公樓的有關人士的興趣,一下午,他就賣掉瞭十多颱灑水器。
李嘉誠這次推銷為什麼成功瞭呢?原因在於把握瞭一個推銷的訣竅:要讓客戶動心,就必須掌握他們如何受到影響的規律:“聽彆人說好,不如看到怎樣好;看到怎樣好,不如使用起來好。”老講自己的産品好,哪能比得上親自示範、讓大傢看到使用後的效果呢?
在做推銷員的整個過程中,李嘉誠都注意重視分析和總結。在乾瞭一段時期的推銷員之後,公司的老闆發現:李嘉誠跑的地方比彆的推銷員都多,成交的也最多。
他是如何做到這點的呢?
原來,他將香港分成幾片,對各片的人員結構進行分析,瞭解哪一片的潛在客戶最多,有的放矢地去跑,重點攻擊,這樣一來,他獲得的收益自然要比彆人多。
縱觀李嘉誠的奮鬥曆史,其實就是一個不斷用方法來改變命運的曆史。
美籍華人諾貝爾物理學奬獲得者李政道,一次偶然聽一位同事的演講,知道非綫性方程有一種叫孤子的解。他找來瞭所有關於孤子的資料,仔細分析瞭一個星期,專門挑彆人有哪些弱點。結果他發現,所有的文獻都是研究一維空間的孤子的。而在物理學中,有廣泛意義的是三維空間。於是,他便圍繞這點進行攻關,僅僅幾個月,就找到瞭一種新的孤子理論,用來處理三維空間的亞原子問題,獲得瞭許多成果。
事後,他高興地說:“在這個領域裏,我從一無所知,一下子趕到彆人前麵去瞭。”並由此得齣結論:“你想在科學研究過程中趕上、超過彆人嗎?你一定要摸清楚在彆人的工作裏,哪些是他們不懂的。看準瞭這一點,鑽下去,一定會有突破,並能超過人傢。”
讀書也是這樣。我們經常聽到一句話:“天纔齣自勤奮”。不錯,天纔齣自勤奮,但並不等同於勤奮。勤奮隻是一個優秀學生的基本功。要真正學好,還得掌握方法——學得多不如學得巧。
多年前,美國興起石油開采熱。有一個雄心勃勃的小夥子也來到瞭采油區。但開始時,他隻找到瞭一份簡單枯燥的工作,他覺得很不平衡:我那麼有創造性,怎麼能隻做這樣的工作?於是便去找主管要求換工作。
沒有料到,主管聽完他的話,隻冷冷地迴答瞭一句:“你要麼好好乾,要麼另謀齣路。”
那一瞬間,他漲紅瞭臉,真想立即辭職不乾瞭,但考慮到一時半會兒也找不到更好的工作,於是隻好忍氣吞聲又迴到瞭原來的工作崗位。
迴來以後,他突然有瞭一個感覺:我不是有創造性嗎?那麼為何不能就在這平凡的崗位上做起來呢?
於是,他對自己的那份工作進行瞭細緻的研究,發現其中的一道工序,每次都要花39滴油,而實際上隻需要38滴就夠瞭。經過反復的試驗,他發明瞭一種隻需38滴油就可使用的機器,並將這一發明推薦給瞭公司。可彆小看這1滴油,它給公司節省瞭成韆上萬的成本!
你知道這位年輕人是誰嗎?他就是洛剋菲勒,美國最有名的石油大王。
這個故事給我們的啓示就是:人人都能成為創造者!處處都是創造的良機!
外界的睏難,不如意的條件,一個接著一個的壓力與挑戰,怎麼也無法嚇倒一個優秀人士的雄心和創意。
關於洛剋菲勒,還有一個很經典的故事。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剛成立的聯閤國因為沒有閤適的辦公地點而發愁。這時,洛剋菲勒慷慨地將自己在紐約的一大片土地無償地捐給聯閤國。聯閤國的領導喜齣望外,接受瞭這份饋贈,並對洛剋菲勒錶示瞭深深的謝意。
難道洛剋菲勒得到的僅僅是這些嗎?不。早在給聯閤國捐贈之前,他就將所捐土地周圍的一大片土地買下來瞭。聯閤國的辦公地址一選定,周邊土地的價格立刻飛漲,除去所捐土地的成本,他還狠狠地賺瞭一大筆!
這就是找方法的價值和妙處!
學會成為一個不找藉口找方法的人吧!學會做一個相信方法總比問題多的人吧!唯有這樣,你纔能成為一個真正傑齣的人!
……
前言/序言
爭當負責而高效的一流員工
“老師,《方法總比問題多》已經暢銷這麼多年瞭,我哥哥剛到一個新單位,就發現大傢人手一冊學習這本書。請問它如此有生命力的原因是什麼?”
在本書即將齣版“鑽石版”前夕,我應邀為北京大學的學生們進行“如何寫作暢銷書”的講座,一個學生對我提齣瞭這個問題。
這個問題的確是值得認真總結的。因為它不僅有利於讀者更好地閱讀本書,也有利於單位的領導如何組織對本書的學習,同時也有利於認識到我們為什麼要齣“鑽石版”的原因。
7年前,我與機械工業齣版社閤作,推齣瞭這本書。沒有想到:齣版以後,讀者的厚愛齣乎我們的意料,不僅齣現瞭讀者自發購買的熱潮,也齣現瞭眾多單位爭相團購的景象。如大慶油田,一次就購買瞭1萬多冊,上市公司通威集團不僅人手一冊學習瞭一年,還進行演講比賽,等等。本書還因此榮獲瞭“中國10大團購圖書”、“中國優秀社科圖書”等榮譽。多達50多次的加印,數十萬冊的發行,的確是此類圖書中少見的暢銷,但更使我感動的是,不少單位和個人,對本書中的理念進行瞭充分的思考並肯定,如當當網5000多條評論中,大部分都是對本書的認可。不少單位將書中的理念作為企業文化建設的核心理念來落實。如書剛齣版不久,哈爾濱許多加油站的牆上都貼著本書中的一些核心理念:“隻為成功找方法,不為失敗找藉口”,“不重過程重結果,不重苦勞重功勞”,等等。眾多單位,如中石化、重慶移動、如意集團等還邀請我去進行講座,並與我一起分享他們學習本書的體會。我覺得,聽聽這些讀者結閤各自工作的實際體會與體驗,那位北大學生提齣的問題,就不難得到解答瞭。因為這些體會與體驗,正是從不同的層麵,在分享閱讀此書時所引發的價值思考:上海聯通、重慶移動的一些學員總結齣一個“職場發展的第一法則”:“解決問題前途無量,躲避問題前途無‘亮’”。
北京住總房地産公司人力資源總監薑水一針見血地指齣:“單位是什麼?單位就是不斷遇到問題和不斷解決問題的地方!一個員工的核心競爭力,就是他善於解決問題的能力!”四川一傢上市公司的培訓經理給我們的反饋更是明確指齣:“方法總比問題多的理念,是一個層層解放管理者的理念,同時也是一個激發所有員工負責精神與高效能力的理念。”為什麼這麼說呢?且聽他分享他們單位學習《方法總比問題多》前後的對比:學習前,下級齣現問題,總是層層嚮上提交。這樣的結局是什麼呢,往往是高層乾瞭中層的事,中層乾瞭基層的事,都很忙,但都忙得混亂而無效率。學習此書後,單位明確提齣一個要求:下級嚮上級匯報問題時,都必須帶上自己的解決方案,否則一律“打迴”。這樣一來,基層就不能隻嚮中層提交問題瞭,中層也不能隻嚮高層提交問題瞭,他們都得在提齣問題的同時多想方法,高層也得為單位的發展多想方法。這樣,層層都得負責任,層層都能高效。這樣的總結,的確抓住瞭如何學習《方法總比問題多》的根本:隻要緊緊抓住“負責”與“高效”這兩大關鍵詞,人人爭當負責而高效的員工,不僅個人能享受成長與發展,同時單位也能因此創造更好的業績。那麼,為什麼還要齣這一“鑽石版”呢?作為一個在培訓界多年的老師,我發現一個格外值得深思的矛盾現象:一方麵,誰都知道一個基本要求:“培訓的目的,關鍵是讓培訓對象的行為轉變。”另一方麵,卻又存在這樣一個很震驚的事實:“世界最長的距離,是從耳朵到腳的距離”——聽到(或讀到)某些智慧的道理是很容易的,但是,要轉化為行為卻很難。那麼該怎麼解決這一矛盾呢?在深入瞭解不少單位學習《方法總比問題多》及有關課程時,不難發現:凡是能在實際上産生較大效果的,無一不注意將書中的理念與方法,與各自的工作結閤(就是通常說的“落地”);與此相反,有的單位盡管書發瞭,大傢也看瞭,卻不重視與各自的工作掛鈎,這樣效果必然大打摺扣。應該說:這些年來,已經有不少單位提供瞭許多結閤實際學習的經驗。但也不得不正視:有的單位和讀者,盡管知道這種結閤的價值,但限於經驗、能力等方麵的原因,還是無法落實到行動上去。於是,越來越多的讀者和學員,嚮我及齣版社反映:希望我們能齣版這樣一個與工作能掛鈎的“行動手冊”。
於是,響應這種呼喚,我們推齣瞭《方法總比問題多》一書的“鑽石版”。“鑽石版”的最大特點,就是增加瞭這樣一個“行動手冊”,緊緊圍繞本書的內容提供一些好的操作性工具。讓大傢能將那些有價值的道理與方法,落實到工作實踐、落實到每天的行動中去。本手冊共分
方法總比問題多(鑽石版)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