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
评分新戏剧的另外一支强大力量也来自爱尔兰。随著爱尔兰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出现了一个爱尔兰文艺复兴运动。都柏林的阿贝戏院﹐在格雷戈里夫人和诗人叶芝的主持之下﹐演出了他们自己的和新起的爱尔兰作者包括辛格和奥凯西的剧本。辛格的《西方世界的花花公子》(1907)和奥凯西的《朱诺和孔雀》(1924)都是杰作﹐他们不但成功地写了爱尔兰题材﹐而且在戏剧语言上有重大的创新。叶芝写了《胡里痕的凯瑟琳》(1902)一剧﹐鼓舞了观众的民族主义情绪。後来他又在戏剧艺术方面多所试验﹐但在诗歌方面他的成就更为突出﹐早期诗作以优美著称﹐后来则写得精粹深刻﹐吸收而又超越现代主义﹐成为西方世界最大的诗人之一。
评分GOOD AH AH AH AH
评分可以哒!!!
评分作品不错,值得一读,非常适合!
评分莫名其妙有种很廉价的感觉……
评分先屯起来,慢慢看吧,值得期待!
评分经典名著,值得收藏。
评分在英格兰本土﹐两次世界大战对文学有重大影响。特别是1914至1918年的战争﹐英国虽胜而遭受重大损失﹐一整代有才华的青年死于战壕。战争文学几乎全是创伤文学。炮火初停﹐仍然疮痍满目﹐在精神的废墟上出现了现代派文艺﹐其诗歌上的代表作是艾略特的《荒原》(1922)﹐它用新奇的形像﹑多变的韵律和通过大量引文对比古今各国文化的手法来写西方文明的危机感﹐造成了一时影响。现代派还发表文学理论﹐为他们作品的晦涩与险僻辩护﹐又对过去的作家重作评价﹐如艾略特就抑革命诗人弥尔顿与雪莱﹐而扬17世纪的玄学派诗人。在小说方面﹐战前已有詹姆斯﹑康拉德等人将小说艺术推向对心理与动机的细致分析﹐战后又有属于布卢姆斯伯里团体的维?吴尔夫﹐既撰文抨击威尔斯﹑高尔斯华绥﹑本涅特等人的旧现实主义小说为不真实﹐又创作《到灯塔去》(1927)等小说来展示“意识流”的新技巧。运用“意识流”技巧而成就更大的是爱尔兰作家乔伊斯﹐他的长篇小说《尤利西斯》(1922)细致﹑深入地写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