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中译翻译教材·翻译专业核心课系列教材·翻译与翻译研究概论:认知·视角·课题》立题系统,论证充分,语言精美,可用作翻译和翻译理论教材,特别适用于英语,翻译专业本科生、研究生,也可供翻译与语言文化研究者、理论工作者、翻译实践工作者、高校翻译及外语专业教师参考。
作者简介
谭载喜,原籍湖南涟源,英国埃克塞特大学翻译学博士,香港浸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内多所大学的兼职教授或博士生导师,曾应邀赴意、英及中国内地、台湾、澳门和香港本地,多次为高校、学会、政府部门作学术讲座和讲学。
谭载喜教授是国内外翻译学界公认的译学领军人物之一,在翻译理论研究、中外译学交流、翻译教育培训等方面,成果丰富,声誉卓著。迄今,共出版著、译作十余部、发表论文100多篇,总约四百万字。主要专著有《西方翻译简史(增订版)》(教育部推荐高校研究生教材)、《翻译学》;主要理论性编译著作有《奈达论翻译》(香港商务印书馆门市部1985年冬季10大畅销书第1名)、《新编奈达论翻译》、《翻译研究词典》;主要文学译著有《幸运的吉姆》;主要论文有“翻译中的语义对比试析”“文化对比与翻译”“必须建立翻译学”“论翻译学的任务和内容”“论比较译学”“中西翻译传统的文化烙印”“综合素质观照下的翻译能力”“翻译比喻:翻译本质的历时反观”“The translator’s identity as perceived through metaphors”“The‘Chineseness’vs.‘Non-Chineseness’of Chinese translation theory:Anethnoconvergent perspective”“Translation and therelativity of cultural identities”等。主持或参与多个国家级、省级与校级研究项目;组织或应邀出席国际国内各类学术会议,并作大会发言、主旨发言、学术报告或宣读论文;担任国家多个重要项目的通讯评审专家、港澳多所大学翻译学系的校外顾问及评审专家、博士论文校外评审及答辩组专家、国际国内学术期刊编委或匿名评审以及多个其他学术兼职。
内页插图
目录
出版说明
代序——为纪念奈达而作
第一篇 本质认知
第一章 对翻译与翻译学的认知
第一节 翻译认知的三个层面
第二节 翻译与翻译学的区分
第三节 新时期翻译学的发展标志
第二章 对翻译本质绝对属性与相对属性的认知
第一节 翻译转换的绝对与相对
第二节 翻译对等的绝对与相对
第三节 翻译属性的第三形态特质
第三章 对翻译策略、方法与单位的认知
第一节 翻译策略与翻译方法
第二节 翻译方法与技巧的多元性
第三节 立足翻译单位的翻译方法认知
第四章 对翻译(科)学引发争议的认知
第一节 关于翻译学争议的缘起
第二节 对译学否定论之否定
第三节 翻译学之“名”、“实”辨证
第五章 对译学发展的再认知
第一节 翻译与译学发展方向再思
第二节 翻译学作为独立学科的必备条件
第三节 翻译研究的未来与任务
第二篇 理论视角
第六章 翻译的原型理论视角
第一节 原型理论与翻译范畴属性
第二节 翻译原型
第三节 几个基本翻译问题的阐释
第七章 翻译的模糊语言学视角
第一节 模糊语言与文学
第二节 模糊语言与翻译
第三节 几个焦点话题
第八章 翻译的语篇语言学视角
第一节 翻译的基本单位:是语篇还是句子?
第二节 不同目标读者:必须还是毋须作出不同目标语篇?
第三节 翻译的基础:以文为本还是以人为本?
第九章 翻译比喻研究的视角(上)
第一节 翻译比喻的内涵、外延与分类
第二节 翻译比喻的常见语境与文化蕴涵
第三节 翻译比喻衍生的译学思索
第十章 翻译比喻研究的视角(下)
第一节 翻译比喻与译者比喻
第二节 体认译者身份
第三节 解码译者比喻
第三篇 研究范围与翻译教学、课题举隅
第十一章 翻译素质与能力研究
第一节 “翻译培训”与“翻译教育
第二节 翻译教学的综合素质培育理念
第三节 素质培育与翻译能力
第十二章 翻译原则与方法研究:以英文译学词典的中译为例
第一节 译学词典翻译与引进的意义
……
附录一:谭载喜近年发表于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的译学英语论文精选
附录二:谭载喜主要著述一览
附录三:谭载喜简介及主要学术活动
参考文献一(正文部分)
参考文献二(附录部分)
精彩书摘
当然,“在转换时不遭受任何损失”、“与原文在意思上无一毫出入,而且使读者读了译文后能达到与读原文者相同的感受”的“理想的”翻译,其实是不存在的。然而,有一点却又是可以肯定的,即:没有人会认为完全传达出了原文各个层面意义的那种“理想式”翻译会不是翻译。也就是说,当人们谈起翻译,心目中首先想到的不会是改译、写译、拟译、编译、节译、选译、摘译等类别,而会是能“准确”传达出原文思想的完全翻译。当我们判断某种活动是否翻译时,也总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把它和完全的、理想的翻译进行比较,正如莱科夫(Lakoff)所说,“我们是按照理想化的情形而不是非理想化的情形来对事物的特性作出判断并为未来制定目标的”(Lakoff,1987;梁玉玲,1994:123)。因此可以说,我们在谈论、评价具体的翻译时,总避免不了以一种理想中的翻译作为参照。
传达出源文本各个层面的意义,没有对源文本进行任何增、删或篡改的理想翻译,虽然在具体的翻译现实里并不存在或难于找到,但在抽象层面它却是存在的。这种理想的、存在于抽象层面的翻译,具有明显的参照功能。“理想”本身暗示着“不可及”,并内含“不等于现实”或“与现实有距离”的意蕴。换言之,现实的翻译是允许对“理想”进行偏离的,而各种被称为非严格意义上的翻译如改译、写译、拟译、编译、节译、选译、摘译等,实际上都是对理想翻译不同程度的偏离。所以,按照原型理论的思路,虽然此类“语际转换活动”虽非“理想”的翻译活动,却都可以名正言顺地归入翻译范畴。有学者将改译、编译、节译、译述等称为变译,即翻译的变体(黄忠廉,2000),但没有“本”,何来“变”?“变”总要有一个“本”作为基础,作为参照,这个基础、这个参照,正是人们心目中的理想翻译。也就是说,理想翻译是构成了翻译的本体,以理想翻译为本,我们才可以发展出无数的变体。同时,理想的翻译也最能将翻译和其它范畴进行区别,因为其它任何一种“语际转换活动”,改译、写译也好,编译、节译也好,都不可能具有理想翻译对原文的那种程度的“忠实的”传达和再现。所以狭义的翻译,或者说理想的语际翻译,就是翻译原型的形态表现,而所谓翻译原型,就是“在各个层面和特质上忠实于源文本的、符合目标语规范的语际转换”。
……
前言/序言
中译翻译教材·翻译专业核心课系列教材·翻译与翻译研究概论:认知·视角·课题 [Translation and Translation Studies:Perceptions,Perspectives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中译翻译教材·翻译专业核心课系列教材·翻译与翻译研究概论:认知·视角·课题 [Translation and Translation Studies:Perceptions,Perspectives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4
中译翻译教材·翻译专业核心课系列教材·翻译与翻译研究概论:认知·视角·课题 [Translation and Translation Studies:Perceptions,Perspectives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