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研究的窠臼,高等教育的异化,道德解体的忧患,基础理论的苍白,知识范式的僵化……作者坦率理智地指出当前中国知识界和知识分子的软肋和缺陷,点明了中国知识分子必须正视的严峻现实:忽视软实力的建设,难以成为真正的大国;缺乏知识体系的文明,复兴之路更为艰难。摆脱思维的“被殖民”,脱去权力和利益的枷锁,用中国自己的话语认识和解释自己,让教育和研究回归本义,培养身心健全的公民和思维成熟的知识人,寻求中华文明真正的复兴。《通往大国之路:中国的知识重建和文明复兴》与作者前一本力作《通往大国之路:中国与世界秩序的重塑》互为呼应,成为当代中国人最需要看的书之一。
《通往大国之路:中国的知识重建和文明复兴》作者郑永年教授是国际上中国问题领域的专家,在国际范围内具有相当广泛的影响力。他是新加坡国家首席智库,并为中国政府高层倚重,多次为中国中央和地方政府高层演讲和献策,其思想和观点是当今中国最有价值的政见之一。他注重实证研究,兼顾理论建构,以其明晰而又理性的话语,解释中国。 郑永年教授曾任英国诺丁汉大学中国政策研究所教授和研究主任,现任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是新加坡《联合早报》最受关注的专栏作家之一,香港《信报》的专栏作家,也是《参考消息》转载率高的中国问题研究专家,长期以来,在海内外媒体、政界、学界和大众中拥有人数众多的读者。 通往大国的道路上,中国走到了关键一步。 硬实力已经得到全球瞩目,软实力将如何建设? 只有在知识上扮演有力角色,中国才能成为真正的大国。 强大文明的核心是强大的知识体系。 中国能否从思想殖民、权力和利益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创造自己的知识体系,完成文明的复兴?
《通往大国之路:中国的知识重建和文明复兴》是郑永年教授的最新作品集,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系统表述了作者对于中国软实力的深刻思考。改革开放以来,尽管中国国门大开,中外之间交往越来越多,但是中国和世界之间对很多问题的看法的分歧则越来越大。中国缺少一个能够向外在世界解释自己的知识体系。长期以来,中国知识界的各个阶层和群体,一直在借用他人的概念和理论来解释自己,结果不仅不能解释自己,反而曲解了自己。这需要知识分子也即知识的生产者思考西方的知识体系是如何产生的,我们自己如何能够生产自己的知识体系。从更高层次来说,任何一个文明的核心就是知识体系,也就是说,中国文明复兴的关键就是中国知识体系的创造。从这个角度来说,这个集子关切的是中国的文化软力量问题。
郑永年研究中国问题是一种实证研究,他关心的是事实,而不是结果。对于好的,他会表扬,对于不好的,他的批评也很给力。
——新加坡国立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王江雨
很早就看郑先生的文章,特别是在一些国际性的论坛上,经常看到郑先生的一些关于中国问题的专栏文章。写得非常的持平、公允、中正。
——凤凰卫视著名主持人 王鲁湘
郑永年教授属于客观持中的政治学者,长期研究政党问题,我与他有过长谈,感觉他内心希望能用循循善诱的方式推动国内的当权者推动政改。
——独立政经评论员金心异
看过中国跌宕和徘徊,经过苦苦思索和试验,郑永年找到了自己理解中国的方式:接受今天的中国,把现存制度当作一种现象来了解和解释。
——《南风窗》2011年7月第14期
你看到的可以是一个很糟糕的社会,也可以是一个改造得更好的社会。
“看着苹果(西方)来认识橘子(中国)”是西方学者的一个普遍趋势。西方学者用苹果来衡量橘子,也希望中国这个橘子能够演变成为苹果。
学者和社会现象之间的关系,就类似于医生和病人之间的关系。医生根据自己所学的知识和掌握的技术为病人看病。如果医生看不好病,他(她)只能反思自己所学的知识和掌握的技术,而不能说病人的病“生错了”。那么看不好“病”怎么办?需要的是修正所学的概念和理论,因为“病”作为一个客观的事物存在着。而对很多西方学者和中国学者来说,如果他们的理论解释不了现实,就说“现实”错了。
为什么中国没有大师级学者?道理很简单,因为中国没有培养大师的制度设计。中国的制度设计是用来控制知识发展的,而不是用来推动知识发展的。
知识就是知识,不是为政治服务的,如果知识产生了政治和社会影响力,那只是副产品。
……
特别好!
评分好书!有启发值得读!
评分非常好的书没有之一哦
评分学习中国如何成为大国
评分在看第二遍,逻辑很强
评分goodgoodgoodgoodgoodgood
评分书的质量也不错,内容还行
评分感谢大家!感谢京东商城快递兄弟!
评分无产阶级。现代工业无产阶级约二百万人。中国因经济落后,故现代工业无产阶级人数不多。二百万左右的产业工人中,主要为铁路、矿山、海运、纺织、造船五种产业的工人,而其中很大一个数量是在外资产业的奴役下。工业无产阶级人数虽不多,却是中国新的生产力的代表者,是近代中国最进步的阶级,做了革命运动的领导力量。我们看四年以来的罢工运动,如海员罢工、铁路罢工、开滦和焦作煤矿罢工、沙面罢工以及“五卅”后上海香港两处的大罢工所表现的力量,就可知工业无产阶级在中国革命中所处地位的重要。他们所以能如此,第一个原因是集中。无论哪种人都不如他们的集中。第二个原因是经济地位低下。他们失了生产手段,剩下两手,绝了发财的望,又受着帝国主义、军阀、资产阶级的极残酷的待遇,所以他们特别能战斗。都市苦力工人的力量也很可注意。以码头搬运夫和人力车夫占多数,粪夫清道夫等亦属于这一类。他们除双手外,别无长物,其经济地位和产业工人相似,’惟不及产业工人的集中和在生产上的重要。中国尚少新式的资本主义的农业。所谓农村无产阶级,是指长工、月工、零工等雇农而言。此等雇农不仅无土地,无农具,又无丝毫资金,只得营工度日。其劳动时间之长,工资之少,待遇之薄,职业之不安定,超过其他工人。此种人在乡村中是最感困难者,在农民运动中和贫农处于同一紧要的地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