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书法名家大图范本·黄庭坚(2):经伏波神祠诗

历代书法名家大图范本·黄庭坚(2):经伏波神祠诗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杨东胜 编
承接 住宅 自建房 室内改造 装修设计 免费咨询 QQ:624617358 一级注册建筑师 亲自为您回答、经验丰富,价格亲民。无论项目大小,都全力服务。期待合作,欢迎咨询!QQ:624617358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江西美术出版社
ISBN:9787548014256
版次:1
商品编码:11078492
包装:平装
开本:6开
出版时间:2012-07-01
用纸:胶版纸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黄庭坚(1045-1105),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豫章黄先生,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擅文章、诗词,尤工书法。诗风奇崛瘦硬,力摈轻俗之习,开一代风气,为“江西诗派”之祖。黄庭坚书法初以宋代周越为师,后来受到颜真卿、怀素、杨凝式等人的影响,又受到焦山《瘗鹤铭》书体的启发,行草书形成自己的风格。黄庭坚大字行书凝练有力,结构奇特,几乎每一字都有一些夸张的长画,并尽力送出,形成中宫紧收、四缘发散的崭新结字方法,对后世产生很大影响。在结构上明显受到怀素的影响,但行笔曲折顿挫,则与怀素节奏完全不同。在他以前,圆转、流畅是草书的基调,而黄庭坚的草书单字结构奇险,章法富有创造性,经常运用移位的方法打破单字之间的界限,使线条形成新的组合,节奏变化强烈,因此具有特殊的魅力,成为北宋书坛杰出的代表,与苏、米、蔡并称“宋四家”。主要墨迹有《松风阁诗》、《华严疏》、《经伏波神祠诗》、《诸上座》、《李白忆旧游诗》、《苦笋赋》等。
《历代书法名家大图范本·黄庭坚(2):经伏波神祠诗》共16行,166字。建中靖国元年(1101)五月黄庭坚五十七岁时所书。是写刘禹锡词,伏波指汉代名将伏波将军马援。卷后自题云:“持到淮南,见余故1日可示之,何如元祐中黄鲁直书?”盖其晚年得意之笔。明代文徵明评其:“真得折钗、屋漏之妙。”曾经宋养正善,明沈周、项元汴,清成亲王、刘文清及现代叶恭绰、张大干等人收藏。《清河书画舫》、《珊瑚网》、《平生壮观》等著录。《听雨楼帖》、《诒晋斋法帖》、《小清秘阁帖》等收录。此作现为日本东京细川护立氏藏。

作者简介

黄庭坚(045-1105),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 又称豫章黄先生,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擅文章、诗词,尤工书法。诗风奇崛瘦硬, 力摈轻俗之习,开一代风气,为"江西诗派"之祖。黄庭坚书法初以宋代周越为师,后来 受到颜真卿、怀素、杨凝式等人的影响,又受到焦山《瘗鹤铭》书体的启发,行草书形成 自己的风格。黄庭坚大字行书凝练有力,结构奇特,几乎每一字都有一些夸张的长画,并 尽力送出,形成中宫紧收、四缘发散的崭新结字方法,对后世产生很大影响。在结构上明 显受到怀素的影响,但行笔曲折顿挫,则与怀素节奏完全不同。在他以前,圆转、流畅是 草书的基调,而黄庭坚的草书单字结构奇险,章法富有创造性,经常运用移位的方法打破 单字之间的界限,使线条形成新的组合,节奏变化强烈,因此具有特殊的魅力,成为北宋 书坛杰出的代表,与苏、米、蔡并称"宋四家"。主要墨迹有《松风阁诗》、《华严疏》、 《经伏波神祠诗》、《诸上座》、《李白忆旧游诗》、《苦笋赋》等。

内页插图

前言/序言


用户评价

评分

“大伙基本都适应六倍加速度了,放在一般国家当个低空飞行员应该没什么问题了,那么我们就开始超重耐力的下个阶段练习了。”

评分

虽然他们都一副无所谓、等我报复的样子,但我还是撂下句狠话,给自己留点面子。

评分

还行还行还行还行还行还行

评分

“那个谁,你那么主动啊,好吧,就是你了。”就在我还在洋洋得意的时候,传来了阿三的貌似纯真的声音。

评分

“大伙基本都适应六倍加速度了,放在一般国家当个低空飞行员应该没什么问题了,那么我们就开始超重耐力的下个阶段练习了。”

评分

离心机慢慢停下,舱门也缓缓打开,安全带也都自动打开了。早已晕过去的我,转醒过来,晃晃悠悠地朝着指导员走去。

评分

等大伙都把身体练热了,三哥就把大伙都召集了起来。

评分

被划为肌肉男的我十分委屈,既不像独狼、吉姆那样练到了八块腹肌,也不如希达那样的天赋异禀,我只是个纯粹的路人级别。对于控制系的向往,让我好几次有转到女生部和安萨尔老大搭伙的冲动并偷偷实践了几次,但那个本不属于女生的安娜魔头却总无情的把我扔了出来。

评分

“不能再像去年那么丢脸了。”随着舱门的关闭,我给自己默默的打气。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