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行为的经济心理学 [The Economic Psychology Of Tax Behaviour]

税收行为的经济心理学 [The Economic Psychology Of Tax Behaviour]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意] 科齐勒 著,国家税务总局税收科学研究所 编
图书标签:
  • 税收心理学
  • 行为经济学
  • 税务合规
  • 税收行为
  • 心理学
  • 经济学
  • 公共政策
  • 财政学
  • 纳税人行为
  • 决策理论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ISBN:9787509533857
版次:1
商品编码:11038402
包装:平装
丛书名: 税收经典译丛
外文名称:The Economic Psychology Of Tax Behaviour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2-06-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16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税收行为的经济心理学》试图搜集整合经济心理学关于税收遵从问题的综合研究,尤其关注逃税问题的研究。本书的研究成果是基于两个维度而整合成的模型,它源于税收征纳双方相互作用的环境,两个维度是指公民对税务部门的信任和税务部门有效控制纳税人的权力。依据信任和权力,无论是自愿税收遵从、强迫税收遵从,还是税收不遵从都有可能成为最终的结果。虽然从经济学角度对逃税问题的研究在过去数十年进展很快,但是仅有约10%的出版物涉及经济心理学观点,即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税收表征、税收决策和税收行为的个体和社会方面。所以,本书旨在通过对大量经济心理学文献的综述以填补目前研究的空白领域,并描绘该领域的研究蓝图。

作者简介

埃里希·科齐勒,奥地利维也纳大学心理学院应用心理学(或经济心理学)教授、副系主任,法、德(C4级)、意、瑞士等国大学客座教授,欧洲科学基金(ESF)评论家,担任《经济心理学》、《经济心理学杂志》、《心理学与经济学》以及《国际经济学研究》诸多顶尖学术期刊编辑或编辑委员会成员,税收遵从研究领域知名学者。主要研究方向是经济心理学、税收行为等。代表作有:《经济心理学:个体、群体、市场和国家》(2011年第4版)、《工作和组织的心理学》(2011年第3版)、《亲密关系中的冲突与决定》(2001年)、《税收行为的经济心理学》(2007年)等。

内页插图

目录

1 导论
2 税法、影子经济与税收不遵从
2.1 税法的复杂性
2.2 影子经济
2.3 税收遵从与税收不遵从
2.3.1 税收遵从、避税和逃税的定义
2.3.2 所得税逃税的扩散

3 税收的社会表征
3.1 主观知识和心理概念
3.1.1 主观知识
3.1.2 税收的主观概念
3.2 态度
3.3 规范
3.3.1 个人规范
3.3.2 社会群体规范
3.3.3 社会整体规范
3.4 行为控制:感知到的不遵从机会
3.5 公平
3.5.1 分配公正
……

精彩书摘

(2)间接方法。①基于收入与支出的差额的间接方法。国家账户的收入计量应该产生与支出测算相匹配的结果。收入与支出指数的差距被用来作为测算影子经济规模的指标。②基于官方与实际劳动力参与率的偏差的间接方法,假设全部劳动力参与是常数,官方参与率的降低就意味人们转向秘密经济活动。③经常被使用测算影子经济规模的间接方法还有货币需求方法,该方法基于假设影子经济活动是现金交易,对货币需求的增加被认为是影子经济活动增多的指标。④基于交易法的间接方法,该法假设交易量与官方净产品总值(gross net product,GNP)间的关系是恒定的。官方GNP与名义GNP的差值(基于国家经济中全部已知交易的价值),应该可以估算出影子经济活动的规模。⑤利用用电量与GNP的关系的间接方法,因其易于实施所以很受欢迎。假设用电量的增加与全部(官方与非官方)GNP的增长相一致,则全部经济测算与官方GNP估计的差额为非官方经济行为的数量。虽然所有上述列举的方法都有严重的缺陷,但是它们至少从一个指标的角度估算出影子经济的规模。(3)模型方法考虑到多种导致和标示影子经济存在与增长的因素。弗雷和维克汉尼曼(Frey and weck—Hannemann,1984)创建的这个方法,应用结构方程式模型来估算未发现的活动(影子经济活动),以多种因素和指标为基础。例如,因素包括:直接税与间接税负担、公民对税收和税收道德的态度。它假设实际和感知的税收负担越高,影子经济活动就越复杂性、税法的模糊理解、政府和政策的“匿名化”以及未被告知的感觉等均是不合作行为的原因。举个例子,瑞士是高度直接民主制的国家。弗雷和艾肯伯格(Frev and Eichenberger,2002)与克茨加斯纳、菲尔德和塞维欧兹(Kirchgaissner,Feld and Sayioz,1999)认为,公民的政治参与权利越宽泛,他们越对自己的生活感到满意,越显示出与社会的高水平合作。对政府而言,政治参与是一种获得公民对其行为授权的方式。没有对政治和经济原则与日的的支持,公民的合作有可能被侵蚀。除了国家层面的原因,应该考虑到社会和个人的原因,如对公平的感知和对政府、社会的合作态度。
……

前言/序言


好的,这是一份为您创作的,围绕《税收行为的经济心理学》这本书展开,但内容完全不涉及该书具体内容的详细图书简介。 --- 《税收行为的经济心理学》 导言:理解纳税人的内在驱动力 税收,作为现代国家赖以运行的基石,其征收与遵守过程远比教科书上所描述的简单的经济模型更为复杂。传统的经济学理论往往将纳税人视为完全理性的“经济人”,他们仅仅根据税率、预期审计概率和经济后果来决定合规程度。然而,现实世界中的纳税行为充满了偏差、情感、道德考量和社会压力。 本书《税收行为的经济心理学》旨在深入挖掘驱动纳税人行为背后的复杂心理机制和社会因素,为理解和构建更有效的税收体系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本书将税收问题从纯粹的经济学范畴解放出来,将其置于人类行为科学的框架下进行审视。 第一部分:理性的幻象与行为的现实 在本书的开篇,我们首先挑战了传统的理性人假设。行为经济学告诉我们,人类在面对决策时,尤其是在涉及不确定性和长期后果时,常常会受到认知捷径、情绪波动和参照点依赖的影响。 认知偏差的陷阱: 纳税人如何感知税率的“痛苦”?“损失厌恶”原则是否比纯粹的成本效益分析更能解释逃税意愿?本书探讨了“锚定效应”如何在纳税申报中发挥作用,以及“过度自信”如何导致对合规风险的低估。我们将分析,当税法变得过于复杂时,人们如何倾向于简化信息,并因此做出次优的决策。 情绪的驱动力: 恐惧、内疚、公平感——这些非经济因素在决定一个人是否申报收入时扮演了关键角色。我们考察了“税收道德”的形成过程,以及当纳税人认为税收制度“不公平”时,他们的合规动机如何急剧下降。理解这些情绪的触发机制,是设计能有效引导行为的政策的前提。 第二部分:社会环境与规范的力量 税收合规不仅仅是个体之间的计算,它更是一种社会现象。人们的行为深受周围环境的参照系和社群规范的影响。 社会规范与模仿: 邻居或同行的行为是判断“什么是可接受的”强有力指标。本书详细分析了“社会参照效应”如何塑造纳税人的合规水平。在一个高合规率的社区中,个体倾向于保持高合规,反之亦然。我们探讨了如何利用信息透明度和“同伴压力”来促进更广泛的合规文化。 信任与制度合法性: 纳税人对政府的信任程度与他们自愿遵守税法有着直接的关联。当公众认为政府的支出是透明、高效且公正的时,他们更愿意承担纳税的义务。相反,对腐败或资金浪费的感知,会侵蚀制度的合法性,并激发报复性的不合规行为。本书剖析了信任如何作为一种无形但强大的“税收缓冲器”。 第三部分:设计更具人性的税收系统 理解了心理和社会的驱动因素后,本书的后半部分着眼于政策实践:如何利用这些洞察来设计更有效、更少痛苦的税收制度。 促进行为的制度设计(Nudge Theory): 借鉴助推理论(Nudge Theory),本书提出了一系列非惩罚性的干预措施。例如,如何通过改变默认选项(如自动申报)、优化信息呈现方式(清晰、简洁的通知单)以及利用社会比较反馈,来温和地引导纳税人走向合规。 审计与威慑的心理学: 传统的威慑模型侧重于惩罚的严厉性。然而,心理学视角强调的是“被抓到的可能性”和“惩罚的即时性”。我们研究了感知到的审计风险如何影响日常的报税决策,以及如何平衡威慑效果与实施成本。当审计被视为随机且具有惩罚性时,它可能引发的防御性心理反应,而非简单的合规调整。 简化的力量: 复杂性是逃税的温床,也是合规的巨大障碍。本书强调,税法越简单、申报过程越直观,纳税人的认知负担就越低,从而减少了因“认知疲劳”或“理解失败”而产生的错误或逃避行为。 结论:迈向共建的税收生态 《税收行为的经济心理学》最终描绘了一幅税收生态系统的全景图景,其中纳税人不再是冷冰冰的计算者,而是充满复杂动机的社会成员。本书认为,实现税收效率的最高境界,不是通过不断提高惩罚力度,而是通过建立一个基于理解、信任和恰当的行为干预的共建体系。成功的税收管理,本质上是一门精妙的社会工程与心理学实践。 ---

用户评价

评分

坦白说,我原本以为《税收行为的经济心理学》会是一本充满晦涩术语和复杂模型的学术著作,但事实证明,我的担忧是多余的。这本书以一种非常易读且引人入胜的方式,揭示了税收背后隐藏的心理奥秘。作者擅长运用日常生活中的生动比喻和简洁明了的语言,将抽象的心理学概念转化为可理解的道理。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习惯形成”对纳税行为的影响的分析。我们很多时候并非经过深思熟虑才去纳税,而是遵循着某种习惯性的行为模式。而这种习惯的养成,又与我们长期以来所接触到的税收信息、社会氛围,甚至是儿时的教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本书让我开始反思,我们是如何在不知不觉中被塑造成为特定的纳税人。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税收的书,更是一本关于人类行为和社会影响的读物。它提醒我,在理解任何社会现象时,都不能忽视人类最根本的心理驱动力。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让我们能够以一种更贴近生活、更人性化的方式来理解经济学中最具挑战性的议题之一。

评分

这本《税收行为的经济心理学》给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阅读体验。它并非简单地罗列心理学理论,而是将这些理论巧妙地编织进税收这一复杂而重要的社会议题之中。作者的叙事风格极具感染力,仿佛一位经验丰富的心理导师,循循善诱地引导我探索人类在税收问题上的种种行为模式。我特别被书中关于“框架效应”的讨论所打动。同一个税收政策,用不同的措辞和角度来呈现,往往会引发截然不同的公众反应。这让我意识到,语言的力量,尤其是在税收宣传和政策解读中,是多么地强大。这本书让我不仅仅从一个经济学者的角度去理解税收,更是从一个普通人的视角去感受税收。它让我看到了税收并非仅仅是政府与公民之间的冷冰冰的交易,而是渗透着社会信任、公平正义和集体认同等诸多复杂因素。读完这本书,我不仅对税收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更重要的是,我学会了如何以更敏锐的洞察力去审视社会现象,以及在纷繁复杂的信息中,辨别出那些真正影响我们行为的心理因素。

评分

一直以来,我对经济学和心理学的交叉领域都充满着浓厚的兴趣,而《税收行为的经济心理学》这本书,无疑是将这两个学科的魅力完美融合的典范。作者并没有选择泛泛而谈,而是聚焦于税收这一具体而重要的社会经济现象,层层剥茧,深入剖析。我惊叹于作者对人类行为动机的细致观察和精准解读。比如,书中对于“社会规范”如何影响人们纳税意愿的探讨,让我看到了群体行为的力量,以及良好税收文化的建设所蕴含的巨大潜力。它不仅仅是关于个体心理的分析,更是对整个社会集体意识和道德体系的深刻反思。此外,书中关于“认知失调”在纳税行为中的体现,也让我产生了强烈的共鸣。我们常常会为自己的行为找寻合理化的理由,而对于税收,这种心理机制同样存在。这本书引导我去思考,我们为什么会做出某些纳税相关的决定,这些决定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心理驱动力。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对经济运行的理解更加立体和饱满,不再局限于宏观的数字和模型,而是看到了每一个“人”在其中的重要作用。

评分

这本《税收行为的经济心理学》简直让我大开眼界!我一直以为税收就是冷冰冰的数字和冰冷的规定,是政府收入的来源,是经济运行的润滑剂。但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作者并非简单地罗列税法条文,也不是枯燥地分析经济模型,而是深入挖掘了人类情感、认知偏差和行为模式如何悄无声息地影响着我们对税收的感知和反应。例如,书中关于“公平感”的讨论,让我明白了为什么我们对某些税种感到“合理”,而对另一些则深恶痛绝,即使从纯粹的经济效益来看,两者可能差别不大。作者巧妙地引用了大量的心理学实验和现实生活中的案例,比如人们在面对“损失”和“收益”时的不同心理倾向,这直接解释了为什么我们对逃税行为的抵触程度,有时会低于对辛辛苦苦缴纳税款后的“损失感”。读这本书,我不再是那个被动接受税收的纳税人,而是开始理解自己行为背后的深层心理机制。它让我意识到,税收的征收和管理,远比我想象的要复杂和人性化得多。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来审视税收,让我从一个经济学者的客观分析,转变为一个普通人的主观体验,这无疑是一次深刻的自我认知之旅。

评分

我怀揣着一丝好奇,翻开了《税收行为的经济心理学》,期待着能从中获得一些关于如何更有效地理解和应对税收的实用技巧。然而,这本书所提供的,远超出了我最初的设想。它并非一本教你如何“避税”或“节税”的工具书,而更像是一面镜子,照出了隐藏在我们日常决策背后的微妙心理。作者用生动有趣的语言,将复杂的心理学理论巧妙地融入到税收的语境中。我尤其被书中关于“选择性注意”和“锚定效应”的论述所吸引。比如,为什么媒体对某些税收政策的渲染会轻易地影响公众的情绪?为什么我们对某个税率的看法,会受到第一次接触到的数字的强烈制约?这些问题,在读完相关的章节后,都有了豁然开朗的解释。它让我明白,税收并不仅仅是冰冷的数字和法律条文,它承载着社会价值观,触动着个体的情感,并最终影响着我们的行为选择。这本书不仅拓展了我的知识边界,更重要的是,它让我学会了如何更理性地分析和看待与税收相关的信息,不再轻易被片面的宣传所误导。这是一种宝贵的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对于生活在这个信息爆炸时代的我们来说,尤为重要。

评分

专业性强,买这书的怕多是学税务的或是从事这行的,书不错,其实这方面的书太少了

评分

专业性强,买这书的怕多是学税务的或是从事这行的,书不错,其实这方面的书太少了

评分

专业性强,买这书的怕多是学税务的或是从事这行的,书不错,其实这方面的书太少了

评分

专业性强,买这书的怕多是学税务的或是从事这行的,书不错,其实这方面的书太少了

评分

专业性强,买这书的怕多是学税务的或是从事这行的,书不错,其实这方面的书太少了

评分

包装不错。就是没有时间看。

评分

有些内容却是可以作为我们的参考。

评分

专业性强,买这书的怕多是学税务的或是从事这行的,书不错,其实这方面的书太少了

评分

收到货了,阅读检验中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