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5-01-07
第一章 不要把你的理想强加给孩子
每对父母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随着经济条件的逐渐提高,现在的家长朋友给孩子报了一个又一个的兴趣班,唯恐自己的孩子落在别人后面,英语、影视表演、钢琴、演讲,舞蹈,游泳等等。孩子忙,家长也跟着一起忙。
很多家长小时候因种种原因,没有实现当年的理想,有了孩子后,就把理想寄托在了孩子身上。希望孩子能按照自己设计的路线发展,给孩子提供各类便利条件,家长朋友打着爱孩子的下给孩子报各类兴趣班,可唯独没有征求过孩子的意见,或者听听他们的声音。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有自己的想法和特性。他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如果大人把自己感兴趣的强加给孩子,让孩子过早担负起父母的愿望,那不仅会使孩子负担重,而且对孩子也不公平,孩子学习起来就痛苦。曾经有个学琴的孩子对父母大喊,你们再让我学琴,不如把我的手砍了。付出满腔热忱的父母听到孩子说这样的话,不知道会有何感想。他们一定很痛苦,当然孩子也痛苦。因此,父母应该尊重孩子,让他挑选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对于感兴趣的事,孩子能学得又快又好,而且悟性还高。
其实,希望孩子成为全才并没有错,错的是父母逼迫的态度。真正的天才不是逼出来的。在美国有一个华裔父亲,整天带着一张印有他孩子大幅照片的报纸,他的孩子在美国青少年最著名的一个科学奖中获得金奖。他为孩子的成就无比骄傲,但却叹息道,孩子成人以后和他断绝了一切关系。无可否认的是,逼迫式教育虽然可以提高孩子的才能,却往往以牺牲孩子的心理健康为代价。
如果父母希望孩子成为人中豪杰,那么就从自己做起吧,千万不要年纪轻轻就放弃自己的努力。如果父母以身作则,在每天的生活中做出成功的表率,那么孩子自然会模仿父母积极的人生态度,和父母一起进步。如果父母信任孩子,多给孩子鼓励、支持、爱护,帮助孩子发掘内在的灵性和才智,那么孩子虽然开始不一定鹤立鸡群,但稳定的心性和自然积累的自信定可帮他最终胜出。
不要把你的理想强加给孩子
如今的中国家庭教育,越来越趋向于美国的华人家庭和70年代后台湾的家庭教育。也许我们的父母总是一切为了孩子,经济上稍一富裕,就想方设法为孩子提供各种学习才艺的机会。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孩子除了正常的幼儿园学习之外,还要上如钢琴、舞蹈、绘画、书法、跆拳道、武术等各类兴趣班。如今,中国83.9%的父母认为需要对孩子进行才艺培养,近80%的父母希望让孩子参加不止一项的才艺训练。
可是结果很遗憾,孩子学习了很多种才艺,满足了父母的教育愿望,可孩子并不一定幸福。
40年前,台湾和美国的华人家庭已经开始大力培养孩子的各种兴趣和技能。几十年过去了,如今这些孩子已经长大成人、生活在台湾和美国,他们现在随手能弹钢琴,随口能唱出音律很准的歌曲,随手画画,但是他们不比别人更幸福、更快乐。而当年这些被培养出来的人抑郁和自杀的比率在逐年升高,因为他们的压力逐年累积,无处发泄。不是弹琴、画画不好,而是当这些训练已经超出孩子的承受力或大量占用他们宝贵的游戏时间,并最终以牺牲孩子的快乐为代价时,才艺已经失去了它起初的价值——让人幸福、快乐。
现在,就请父母们,从此刻开始考虑这样一个问题:“您希望孩子将来成为什么样的人?”近千种回答中我们看到,几乎所有父母提到一点:希望孩子未来幸福。相信您也不否认您现在为孩子所付出的一切就是为了孩子将来的幸福。孩子长大成人之后,他可能只有事业成功才幸福,赚很多钱才高兴……但无论幸福的标准如何,有一点不能改变,当孩子的情感得到尊重和满足时,就会感到幸福,因为幸福是内心的情感体验。一个情感不断受压抑、得不到肯定的人,是无法感受到快乐,更不会有幸福感的。因此不妨想想,既然您的目的是为了孩子以后幸福,为什么就不关注当下孩子的幸福感呢,为什么要把大人的想法和愿望强加给孩子,让他们每天处于枯燥的学习中,而体会不到一点童年的快乐呢?也许您会说,我们现在做的就是为了他将来得到更大的快乐,可是您知道吗?在一个没有快乐和回忆的童年中长大的孩子,是注定心理不健全的,他享受不到孩子本该享受到的乐趣和经历,他只是在重复着大人的理想和设计好的路线,他每天背负着大人的期望,而这些期望对他们来说又很遥远,甚至,一辈子都不可能实现。作为父母,您为什么不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虑一下呢?让他们有个快乐的童年,做符合自己年龄特征的事,不要揠苗助长,不然,您的一腔望子成龙之心,会变成成虫之举,没有数据能标明,现在的父母在让孩子学习各种才艺中,有多大比重考虑过孩子的感受。
这种不注重孩子感受的家庭教育,原因就是父母过多干涉了孩子的成长空间。甚至于个别父母还抱有不切实际的高期望,其结果注定是悲剧。
事例一:
有一次老乡聚会,好友张华说起他的儿子。8岁多点,长得不帅,个头还有点矮,学习成绩也不好,更没有什么特长。
但是,在张华眼里,他的儿子是优秀的。他高兴地和我们分享他儿子在小测验中名次提升了三位:“而且越来越聪明,越来越像我。”说这话的时候满脸的幸福和满足。
因为我和老张关系很好,就打趣地说:“老张,你对儿子的要求也太低了吧,前进几个名次,你就这么高兴啊!”
“当然,我对儿子的学习成绩是没有任何期望的,所以,他的每个小进步我都会很开心。我每次都会夸他,他心情好极了,自然就会有进步。”
听完后,我很佩服他,他将“不要过高期望孩子的成绩”这一家教理念贯彻得如此彻底。
孩子承受压力的能力有限,他们的内心很脆弱,父母不切实际、过高的期望,不仅会恶化亲子关系,还会给孩子带来沉重的心理压力,又给父母增加了无形的精神企盼。
事例二:
如如虽然是个女孩,可小小的她,特别好胜。她总是要求自己样样都是最好,而且还会来要求我们跟她一起做。
但她从小体质不是很好,不怎么喜欢运动,在一次幼儿园举办运动比赛的前一天晚上,如如就开始坐立不安。
我对如如说:“宝贝,你现在已经很棒了,不必过分追求优秀,只要尽力就好。”如如似懂非懂地点着头,嗯了一声。
之后的如如,每天都保持良好的运动状态,同时,她的体质也得到了改善。
看见每天都开心的如如,我也很快乐。
如如的父母如是说,不给如如过大压力,只要她健康快乐地成长,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发展自己,就足够了,只要她幸福。
天下没有不爱自己孩子的父母,将自己对孩子的爱,都化作对孩子的期望,希望孩子优秀,拥有光明的前途。但是,有些父母往往会把握不好期望值的高低,将自己的理想强加给孩子,对孩子提出过高的期望。可是,你厚重的爱未必可以获得孩子的理解和认可,甚至可能会变成家庭痛苦的根源。
以下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主人公用了化名:
王强是一个人人眼中的好孩子,有时候走在路上都在读书。他不仅学习成绩好,各方面都很出众。
王强和其他十几岁的孩子不一样,他从来不穿时尚的衣服,不崇拜明星,业余时间不玩游戏,而是选择去培训班或者在家做题,他就像一台时刻不停息的“机器”,时刻在忙碌着。
王强的优秀让很多父母羡慕,老师也把他当成重点培养对象。
但是,就是这样一个在外人看来如此优秀的孩子,有一天突然变得歇斯底里起来,将自己的课本全都撕碎,还将自己之前得到的证书和奖状都扔进垃圾桶。
王强的父母将他送进医院,医生的结论是:他精神过于紧张,压力过重,导致现在的状况。他一直背负着“父母、老师和亲友”的期望,维护自己的“优秀”形象,时间长了,心理防线崩溃了。
给孩子过高的期望,暗藏高忧患,如果等到孩子出现问题再懊悔,那样就为时已晚了。
所以,父母们一定要找好孩子的平衡点,不要有过高的期望,要给孩子制订在他能力范围内的目标,这样就可以避免一些悲剧的发生。
要对孩子学会说“不”
“你又要买玩具?不可以!”“这里太危险,不可以进来!”“功课没做完不可以看电视”“不可以和小朋友抢东西!”“你不可以打人”……每天孩子都在试探着父母能容忍的下线,宝宝成长着,爸爸妈妈操心着,你面对孩子的种种要求,甚至无理由求,会说“不”吗?想说“不”时你又是采用什么方法呢?孩子听吗?其实这里的学问多着呢!
说不“四步”走
1.父母要理解拒绝的重要性
适当拒绝孩子,只要方法得当,对孩子大有好处。当你拒绝孩子后,不但不会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反而能够树立父母的威信,也使他们懂得生活和做人的道理。
2.拒绝之后别忘了解释
拒绝孩子后要作出适当的解释,会让孩子感觉到被尊重,这样的拒绝不但很容易让宝宝接受,还能使孩子学会理解父母。当在向孩子解释时要注意三点:通俗易懂、简单明了、就事论事。
3.必须坚持
拒绝之后千万不能反悔,即便发现有不妥,可以以后弥补,但不要当场反悔,特别不要因孩子撒娇哭泣就改变决定,否则他们就会“学会”用撒娇哭泣来获取他们想要的。造成了恶性循环,以后更难拒绝。
4.让孩子明白什么更有价值
拒绝孩子之后,要让孩子明白什么东西是值得拥有的。如拒绝买新画板,可以解释,原来的画板还很新,用同样价钱买本新书,或买个新玩具都比买画板有价值。
对孩子说“不”,请遵守的规则
作为父母,拒绝孩子切不可随心所欲,而妄加拒绝,更不能随口一说,这样会很伤孩子的心,所以,这里面有些规则家长朋友一定要遵循。
1.切忌施以讹诈
许多家长习惯说“吃不完饭不许看动画片!不吃晚饭不能喝可乐”这种方式其实影响很坏,因为这样孩子会效仿家长,动不动就讲条件。
2.要讲明道理
不是说“这样爸爸妈妈会高兴”或者“这样爸爸妈妈就生气”之类的话,而是向孩子解释,让他(她)明白“不行”的道理。这样孩子也会体谅和支持父母,孩子如果仅知道要讨父母欢心,可能会撒谎或干其他的蠢事。
3.不要随意逗孩子
有的父母喜欢逗孩子玩,看孩子发急要哭的样子很好笑,这种做法。孩子想去肯德基,父母明明想满足,却嘴巴上说“不行!”等孩子哭闹起来,爸爸却笑着说“好,去吧!”
4.切忌用报复手段
不要说“你不听我的话,好,我也不满足你的要求!”“你打我,我也打你”……家长会因此而失去自己的尊严并诱发孩子的报复心理。
5.父母要一致
父母一方说“不行”,而另一方却说“行”,即使有不合理的地方,另一方也不要当着孩子面反驳,否则很容易养成孩子在双方之间投机取巧的毛病。
6.小事可商讨
在日常作息的安排等小事上,可以与孩子坐下来“谈判”,但家长必须掌握主动权,且当机立断,不能无休止地讨价还价。
7.禁止妥协
说“不”后,家长对孩子的妥协,意味着食言,失去了威信不说,还会使孩子沾染上不守信用的坏习惯。更不能让孩子认为,他可以通过哭闹和任性得到许可和让步。
8.平静地说“不”
有些孩子故意激恼父母,以为这样自己很有本事。因此,父母要冷静对待孩子的无理取闹,用平静的口气表达自己的心情以及对孩子的要求,让孩子明白这是无用的。
那么,该在什么时候以什么样的方式对孩子说“不”呢?以下五条值得父母们借鉴。
对孩子说“不”有讲究,不是说你随随随便拒绝就可以了事。
1.在做危险的事情时
当孩子出现把手捅进电源插座、玩火柴等危险行为,当孩子从阳台上开着的窗户里趴身外探,当孩子在马路上随便乱跑……当面对这些危险情况时,一定要立即果断的说“不可以”, 防患于未然是最保险的。
2.超越既定规则时
当孩子超越规则的时候,要底气十足地说“不”。孩子必须遵守一定的规则,这既能让孩子明确是非对错的观念,还可以培养孩子的自我约束和控制能力。限定什么是孩子必须要遵守的规则,让他懂得权限是不能超越的。
3.威胁到自己或他人的安全时
有些孩子只要大人不顺从他们的心意,或者跟别的孩子闹矛盾,他就会用手掐人、咬人,甚至拿武器或者工具打人,这是有些幼儿最初的反抗和对他人身体的攻击。这个时候,妈妈要紧握住孩子的手,告诉他“不行”。
4.推卸责任时
如果孩子为了逃避惩罚而推脱责任,甚至说谎,这时候家长要对他坚决说说“不”,拒绝让他把自己的事情推给别人,告诉他这种做法是错误的,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5.孩子早期表现任性的时候
一般父母需要从孩子三至五岁时开始对其无理要求说“不”。父母若在六岁之前(最晚别超过十岁)对孩子说“不”,他也许会因为你的拒绝而感到痛苦,但最多也就是哭一会儿。若等他十二至十四岁之后再对他说“不”,他已经不在你的拒绝有效范围之内了。
很多年轻的父母,没有教育孩子的经验,更别说如何拒绝孩子了,很多因为太爱孩子,而从来不忍心对孩子的要求说一声“不”。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如果想给孩子一个能立足社会的优良品格,就需要从小给孩子立下规矩,这是父母对孩子的底线,当然,这个规矩会因人而异,并不统一。同时年轻父母学会说不的方式和技巧也是必要的,要尊重孩子,了解他们的需要。当在你决定说“不”前,请你好好想一想,“需要这样做吗?”然后,再作出你的正确决定!
走进孩子的世界
现在很多年轻的父母,尤其是八零后的父母,总是感觉与孩子之间有隔阂,摸不准孩子的脾性,有时候甚至做出与孩子需求完全相反的决定,经常束手无策,不知道应该从哪里下手,其实要对孩子进行亲子教育,一方面父母需要不断的学习,与人不断交流,不断完善自身,不断改变自己的观点,而且还要掌握宝宝的年龄特点和个性特点。这样才能走进孩子的世界。与孩子进行心灵的对话,使亲子教育事半功倍。
幼儿时期的孩子有他独特的心理特点,也有他自身独特的需求。如果得到承认和保护,亲子交流将是一件乐事。
我们就以案例分析的模式去了解幼儿的心理特征。
“成成,你怎么回事啊,才学了一会儿的数学就坐不住了,妈妈真担心,你明年就该上小学了,注意力这么不集中,以后你怎么办呀?”成成的妈妈的忧虑也是很多父母的忧虑。
其实,很多家长朋友根本不必担心这个问题,首先从智力上来说,幼儿是形象思维,他需要有声有色的教学方式。虽然父母认为是教学,但对于宝宝来说,那只是在玩游戏。而且,幼儿的注意力一般只有3~10多分钟,所以不论父母还是老师更应该采取寓教于乐的方式教孩子。
诺诺的妈妈特别喜欢文文静静的女孩子,可她的诺诺总是让她觉得太活泼。妈妈认为,女孩子就该文文静静的样子,说话,做事,走路都像个女孩子才行。
作为年轻父母,对于幼小的孩子除了给予各方面的照顾和关怀外,还要注意从细小的方面观察自己的孩子,这样可以更准确地了解孩子的性格,然后采取不同的方法去指导、帮助和鼓励自己的孩子。不管孩子是什么样的天性,都应接纳孩子的特点,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
在了解了孩子的年龄特点和个性特点后,我们再来看看这些孩子的行为背后有哪些潜台词,家长应该怎样理解、怎样做呢?
1.从缺点中寻找优点
文文很调皮,力气大,身材也大。妈妈最担心的就是每次接孩子时都被其他孩子的家长告状,有时,文文把小朋友的手咬了;有时,文文把小朋友推倒在地,有时文文抢别的小朋友好吃的……妈妈说,因为文文,她操心太多了,甚至都怀疑自己到底哪方面做错了,才让文文如此这样。
潜台词:当问到文文是不是人缘好,会玩游戏,小朋友们都喜欢跟他一起玩的时候,妈妈也承认,说文文就是好动,力气大,热心肠。其实这就是孩子的优点。
建议:所有的妈妈尽快对自己的孩子优点作出评价,让孩子用优点来包围缺点,而不是仅就缺点论缺点,这样孩子会越来越没有自信。
2.理解孩子的好意并及时表扬和感谢
辉辉很懂事,看到爸爸下班回家很累,就跑去给爸爸倒水,一不小心把水壶弄碎了,还有一次帮妈妈洗衣服,结果搞得满屋子都是水......,每次辉辉都被爸爸批评一通,然后他就几天不理爸爸,其实很多孩子都有过这样好心办坏事的行为。
潜台词:其实爸爸也知道辉辉的好意,就是打碎了物品和越帮越忙,心理不舒服,可是却没有心疼和感谢孩子的好意。这样孩子会有好心不得好报的感受,甚至还会有“怎么那么笨”的评价,这样对辉辉的健康成长非常不利。
建议 爸爸妈妈把物质方面的损失放在一边,先表扬和鼓励孩子的积极做法,必要时指导他应该怎么倒水和洗衣服。
3.鼓励孩子的好奇和参与心理
一次,妈妈带着聪聪去划脚踏船,划船过程中,聪聪总嚷嚷着:“我来弄,我来弄。”妈妈拗不过他时,也让他掌一会儿舵。可租船时间快到了,他们的小船被卡在了一个小角落里出不来了,聪聪还要抢舵,妈妈就真急了,批评了聪聪几句,因为多几分钟就要多付半个小时的钱,聪聪气得哭起来。
潜台词:其实,很多事情孩子都想自己去做一做。孩子的这种积极参与的心理是最好的学习心态,作为家长应该很好地把握孩子这种心态并利用好时机,对孩子进行教育,而不是因为10元钱的租船费而剥夺孩子参与的机会。
建议 再遇到这样的情况,索性妈妈就让聪聪掌舵,直到船划出为止。
4.妈妈的辛苦要和教育分开谈
妈妈把丽丽接回家后,去做饭。丽丽一会提出要吃雪糕,一会儿提出要看电视。后来,妈妈看见丽丽吃完雪糕后,嘴里叼着雪糕棍在看电视,妈妈让丽丽把雪糕棍扔到垃圾筒里。
让孩子飞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让孩子飞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5
让孩子飞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让孩子飞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