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年刊(2011年号)

知识产权年刊(2011年号)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吴汉东 编
图书标签:
  • 知识产权
  • 年刊
  • 2011
  • 法律
  • 法规
  • 政策
  • 案例
  • 智库
  • 学术
  • 研究
  • 版权
  • 专利
  • 商标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1204344
版次:1
商品编码:10982902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2-04-01
页数:294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知识产权年刊》由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研究基地、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承办,知名专家吴汉东教授担任主编。本刊特别聘请了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知识产权法、竞争法研究所所长约瑟夫·施特劳斯教授(Prof.Dr.D.h.c.JosephStraus)及中国人民大学郭寿康教授担任学术顾问。本期刊登了国内外学者关于创新型国家建设与知识产权战略实施方面的研究文章,它们既涉及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和管理问题,也涉及著作权法、专利法、商标法等法律的修订问题,还包括关于国外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趋势分析。《知识产权年刊(2011年号)》为《知识产权年刊》2011年号。

目录

学科前瞻
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市场竞争优势与自主创新能力培养探讨
——兼论知识产权战略与技术创新模式的互动关系
中国企业海外收购中的知识产权问题
窃书不算偷?
——如何剖析中国版权史及传统创新观
论表演者权的性质
创意经济中的监管挑战
“开放式”创新时代的专利制度设计

热点聚焦
论民间文学艺术权利主体
民间文学艺术特别知识产权制度构建研究
新疆民间文学艺术知识产权保护探究
企业对外贸易中知识产权风险测度研究
论知识产权贸易壁垒
——内涵、表现及特征
我国著作权法再次修改的经济、技术和制度背景

学术争鸣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专利标准化战略研究
“为他作品”的著作权归属
——兼论我国著作权法相关规定之修改
论企业商标使用与保护策略
——从宝洁公司诉强生案看商标的实际使用
合同中专利权滥用认定范围初探

域外法制
英国旭化成案对专利优先权实质条件的认定及对我国的启示
——兼论我国《专利法》第29条的修订
欧洲专利一体化的最新进展
——欧洲专利法院评述
两岸驰名商标保护之省思
商标法实用功能性原则的比较分析
——以美国和欧盟为考察对象

前言/序言







《知识产权年刊》(2011年号) 是一本汇集了2011年度中国知识产权领域最新发展、深度分析与权威解读的年度性学术与实务参考。本书不仅梳理了过去一年中国知识产权法律法规的重大更新与司法实践的典型案例,更深入探讨了在快速变化的全球经济格局和技术浪潮下,知识产权制度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核心内容聚焦: 本书的编纂紧紧围绕2011年度知识产权领域的核心热点,力求为读者呈现一个全面、深入且富有前瞻性的观察视角。其内容主要涵盖以下几个方面: 一、 法律法规的完善与发展: 2011年是中国知识产权法律体系不断成熟和完善的关键一年。年刊详细收录并解读了当年出台或修订的重要法律法规。这包括但不限于: 专利法及其实施细则的最新动态: 深入分析了可能出现的修法动向,聚焦于专利侵权判定、举证责任、损害赔偿等关键环节的法律解释与司法适用。重点关注了在我国创新驱动战略下,如何通过专利法律的完善来更好地激励原创、保护创新。 商标法及其相关规章的更新: 探讨了新形势下商标注册、使用、侵权及驰名商标认定等方面的法律实践。特别关注了电子商务环境下商标侵权的新特点、地理标志商标的保护以及“中国制造”品牌国际化过程中面临的商标挑战。 著作权法及其司法解释的演进: 聚焦于数字时代著作权保护的新课题,如网络传播权、信息网络传播行为的侵权责任认定、软件著作权保护的最新发展,以及视听作品、数据库等新型作品的著作权认定问题。 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修订与解读: 涵盖了如商业秘密保护、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植物新品种等其他知识产权领域的法律动态,以及与知识产权相关的反不正当竞争法、合同法等法律在司法实践中的交叉适用。 二、 司法实践的深度剖析: 司法是知识产权保护的最后一道屏障。本书对2011年度具有代表性的知识产权司法案例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评论,旨在提炼司法判决中的规律性、指导性与前瞻性。 最高人民法院及各地高级人民法院的典型判例: 精选了在专利、商标、著作权等各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案例,从案件的背景、争议焦点、审理过程、法院判决理由以及对相关法律条文的解释,进行了详尽的解读。分析这些案例如何影响后续的法律适用和司法实践。 知识产权侵权纠纷的焦点问题: 针对特定领域的侵权判定难点,如专利侵权的等同原则、新产品制造方法的专利保护、商标近似性的判断标准、著作权合理使用的界定、商业秘密的边界认定等,通过案例分析,展现了法院在解决这些复杂问题时的考量与取向。 知识产权行政诉讼的最新趋势: 关注了知识产权行政确权(如商标注册异议、撤销复审,专利无效宣告等)在行政诉讼中的争议焦点,以及行政机关在知识产权管理与执法中的角色与责任。 损害赔偿的计算与适用: 深入研究了知识产权侵权损害赔偿的计算方法、证据规则以及法定赔偿的适用,分析了法院在确定赔偿数额时的考量因素,以及如何更好地实现对权利人的补偿和对侵权行为的惩罚。 三、 理论研究的前沿探索: 本书不仅关注实践,更致力于推动知识产权理论的创新与发展。 知识产权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 邀请了国内外知名学者,就知识产权理论的重大课题进行探讨,如知识产权的经济学分析、哲学基础、社会功能等。 新兴技术与知识产权的融合: 探讨了互联网、移动通信、生物技术、新能源等新兴技术对知识产权制度提出的挑战与机遇。例如,开源软件的知识产权问题,基因技术专利的边界,以及气候变化相关技术的知识产权保护。 知识产权国际保护与合作: 分析了2011年度中国在国际知识产权体系中的角色,以及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及主要贸易伙伴在知识产权领域的合作与交流。探讨了中国企业“走出去”过程中面临的国际知识产权风险与应对策略。 知识产权的经济社会价值: 强调知识产权在促进国家创新能力、推动产业升级、优化营商环境、保障消费者权益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并对知识产权的宏观经济影响进行了评估。 四、 行业应用与实务指南: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知识产权的从业者和相关产业,本书还提供了丰富的实务指导。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与风险防范: 针对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的企业,提供了知识产权战略的制定、专利布局、商标管理、商业秘密保护、侵权应对等方面的实操建议。 知识产权交易与运营: 探讨了知识产权的评估、许可、转让、质押等交易模式,以及如何通过知识产权运营来创造经济价值。 知识产权维权与诉讼策略: 为权利人提供了在面临知识产权侵权时,如何进行证据收集、提起诉讼、申请禁令、参与调解等方面的指导。 知识产权服务机构的最新动态: 介绍了一些在知识产权代理、咨询、评估、法律服务等领域的专业机构及其服务特色。 本书特点: 权威性: 由国内资深知识产权专家、学者、法官、律师等组成编委会,确保内容的专业性和权威性。 前瞻性: 紧随时代步伐,聚焦前沿热点,为读者提供对未来知识产权发展趋势的洞察。 实践性: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既有深入的理论探讨,也有贴近实际的案例分析和实务指导。 系统性: 内容全面,覆盖了知识产权法律、司法、理论、实务等各个方面,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知识图谱。 前沿性: 关注新兴技术和新业态对知识产权带来的影响,展现了知识产权制度的动态适应性。 《知识产权年刊》(2011年号)是一部集权威性、系统性、前瞻性与实践性于一体的年度知识产权研究成果集。它不仅是知识产权研究者、法律实务工作者、企业管理者、政策制定者了解和掌握2011年度中国知识产权发展状况的宝贵参考,更是所有关心和致力于知识产权事业发展的人士不可或缺的案头必备。本书的出版,无疑将进一步推动中国知识产权事业的健康发展,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知识产权强国贡献力量。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是一本让我眼前一亮的年刊!作为一名长期关注知识产权动态的从业者,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系统梳理当年重大事件、关键案例和前沿趋势的读物,《知识产权年刊(2011年号)》恰恰满足了我的需求。翻开目录,就能感受到编者深厚的专业功底和严谨的编纂态度。首先,它对2011年度国内外重要的知识产权立法、司法解释以及政策调整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梳理,这为我们把握政策走向提供了清晰的路线图。其次,书中对年度典型案例的分析尤其精彩,不仅呈现了案件的事实和判决结果,更重要的是,对判决理由、法律适用以及背后所折射出的社会经济背景进行了深刻剖析。这些案例的选取具有代表性,覆盖了专利、商标、著作权等多个领域,对于理解知识产权司法实践的发展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此外,年刊还特别关注了2011年在知识产权领域出现的一些新兴热点问题,例如互联网环境下的著作权保护、地理标志的国际保护等,这些前瞻性的探讨为我们应对未来的挑战提供了有益的启示。总而言之,这本年刊不仅是一部记录性的档案,更是一本指导性的工具书,对于任何想要深入了解2011年知识产权发展的人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读物。

评分

我是一名知识产权律师,平时的工作非常忙碌,常常需要在短时间内获取特定年份的法律信息。《知识产权年刊(2011年号)》为我提供了一个高效的信息获取渠道。这本书的编排非常紧凑,信息密度很高,每一页都充满了值得关注的内容。年刊对2011年度国内外知识产权领域的重大立法动态进行了及时而准确的报道,这对于我们把握法律的最新发展至关重要。书中对一些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判决进行了深度解读,这些解读不仅仅是简单的案情复述,更是对法律原则的提炼和对未来实践的指导。我尤其欣赏年刊中对一些交叉领域案件的分析,例如专利与反垄断的结合,以及商标与不正当竞争的交叉,这些案件的处理往往极具挑战性,而年刊的分析能够为我们提供宝贵的参考。此外,书中对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和行业发展的探讨,也为我们思考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提供了新的视角。总而言之,这是一本实用性极强的参考工具,能够帮助我们快速、全面地了解2011年知识产权的最新动态,为我们的执业提供有力的支持。

评分

我是一名正在学习知识产权法方向的研究生,在撰写毕业论文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需要查找特定年份的法律动态和案例背景的困难。《知识产权年刊(2011年号)》的出现,简直是为我解决了大问题!这本书的结构清晰,逻辑性很强,通过分章节的形式,将2011年的知识产权信息有机地整合在一起。最让我惊喜的是,它不仅列举了年度的重大事件,还对这些事件进行了背景介绍和影响分析,这对于我理解知识产权发展的宏观环境非常有帮助。例如,书中对当年一些国际条约的更新和国内相关法律法规的修订进行了详细解读,让我能够更准确地把握知识产权法律体系的演变脉络。在案例分析方面,年刊挑选了许多具有代表性的案件,并提供了详细的案情摘要和专家点评,这对于我学习和理解知识产权的司法实践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我特别喜欢书中对一些疑难复杂案件的深度剖析,这些内容为我的论文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思路。总的来说,《知识产权年刊(2011年号)》是一本非常扎实、信息量大且实用的学术参考书,对于像我这样的学生来说,简直是学习路上的“宝藏”。

评分

作为一名知识产权领域的非法律专业背景的商业人士,我一直努力在复杂多变的知识产权环境中找到自己的定位。阅读《知识产权年刊(2011年号)》的过程,就像是在经历一次非常有价值的“充电”。这本书的语言风格相对平实易懂,尽管涉及专业法律知识,但编者在解释一些概念和案例时,尽量采用了更加贴近商业实践的视角,这让我这个“外行”也能够快速抓住核心要点。年刊中关于2011年全球知识产权保护的新趋势以及中国在知识产权国际合作方面的进展,让我对中国企业“走出去”在知识产权方面可能面临的风险和机遇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书中对一些知名品牌的侵权案例分析,也让我对品牌保护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认识到知识产权不仅仅是法律问题,更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年刊中对新技术的知识产权保护的探讨,例如对移动互联网、数字内容等领域的关注,也为我思考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提供了新的思路。总而言之,这本书帮助我跨越了专业壁垒,让我能够从更宏观、更具战略性的角度理解知识产权,对于我的商业决策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评分

作为一名对知识产权历史发展感兴趣的爱好者,我一直希望能够系统性地了解不同年份的知识产权状况。《知识产权年刊(2011年号)》就像一本生动的历史档案,让我得以窥见2011年这个时间节点上知识产权世界的全貌。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它不仅仅是枯燥的法律条文和案例堆砌,而是通过对当年重要事件、关键人物和发展趋势的梳理,勾勒出了一个鲜活的知识产权生态。我特别喜欢书中对一些影响深远的案件的追溯性分析,它能够让我理解这些案件是如何塑造了当年的知识产权格局,并对后来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年刊中对于新兴技术在知识产权领域引发的讨论,例如对软件专利、生物技术专利的关注,也让我看到了科技发展与知识产权保护之间的互动关系。此外,书中对一些重要的国际组织在知识产权领域所做工作的介绍,也让我对全球知识产权治理体系有了更深的认识。总的来说,《知识产权年刊(2011年号)》是一本集信息性、史料性和前瞻性于一体的优秀读物,它不仅让我了解了2011年的知识产权状况,更让我对知识产权的演进历程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