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艺·现代艺术大家随笔:潘天寿艺术随笔

新文艺·现代艺术大家随笔:潘天寿艺术随笔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2025


简体网页||繁体网页
徐建融 编



点击这里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5-02-01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图书介绍

出版社: 上海文艺出版社
ISBN:9787532143283
版次:1
商品编码:10965011
包装:平装
丛书名: 新文艺·现代艺术大家随笔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2-03-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85
字数:1050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图书





图书描述

内容简介

《新文艺·现代艺术大家随笔:潘天寿艺术随笔》初版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深受广大读者喜爱。今年适逢上海文艺出版社建社六十周年,我们重新整理出版这套丛书,奉献给新一代的读者。
《新文艺·现代艺术大家随笔:潘天寿艺术随笔》所选均为中国现代艺术名家,入选作品主要是关于艺术创作和艺术感悟的文字,以散文、随笔为主。
《新文艺·现代艺术大家随笔:潘天寿艺术随笔》分别约请国内知名的艺术研究方面的专家、学者编选,并撰写序言。

目录


听天阁匦谈随笔
指头画的优缺点
关于生活问题
谈谈中国传统绘画的风格
要有更美的画
赏心只有两三枝——关于中国画的基础训练
佛教与中国绘画
谈谈吴昌硕先生
治印丛谈
题画诗跋
读书眉批
论画残稿
诗媵自序
中国画题款研究

精彩书摘

指头作画,与毛笔大不相同,有其特点,亦有其缺点。特点在指头之运墨运线,具有特殊之性能情趣,形成其特殊风格,非毛笔所能替代。故指头画,漏机于张文通,创成于高铁岭(其佩),至今不废,以此也。其缺点在运用指头时,欲粗欲细,欲浓欲淡,大不如运用毛笔为方便。弃便从难,有人谓为“好奇”,或谓为“不近常情”,非无因也。然予作毛笔画外,间作指头画,何哉?为求指笔间,运用技法之不同,笔情指趣之相异,互为参证耳。运笔,常也,运指,变也,常中求变以悟常,变中求常以悟变,亦系钝根人之钝法欤!
高且园从事毛笔画,曾临摹古名画十数年,不能独创一格,深为闷损,虽朝夕思维,苦心冥索,而不能得,忽一日,在作画之余,倦入假寐,得梦中之触引,创指头作画之别诣(此事在高秉《指头画说》中记载甚详),而风格成矣。此系高氏独开心孔法,与禅家顿悟之理,原无二致。然非慧心特出,与传统画学修养有素者,不能语此。于此可知独树风格之艰难。
高其佩指头画,喜作大幅,气势磅礴,意趣高华。然亦常作小方册页,人物、草虫、山水、花鸟,无不入微。人物之须发耳目口鼻,运指细入毫芒,能在简略中见精工,粗放中见蕴藉,至为难能。然大体用小指甲画成,每于指线之转折处,略见瘦硬而露圭角,故论高氏画风者,谓近吴小仙意趣,即指此而言。然大幅多用生纸作成,或用熟绢,其运指极似“如虫之蚀木”,其运墨又见墨沈之淋漓,出神入化,则在吴氏意趣之外矣。
予作指画,每拟高其佩而不同,拟而不同,斯谓之拟耳。
以生纸作大幅指画,每须泼墨汁,用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四指并下,随墨汁迅速涂抹。然要使墨如使指,使指如使意,则意趣磅礴,元气淋漓矣。
……

前言/序言


新文艺·现代艺术大家随笔:潘天寿艺术随笔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新文艺·现代艺术大家随笔:潘天寿艺术随笔 mobi 下载 pdf 下载 pub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新文艺·现代艺术大家随笔:潘天寿艺术随笔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5

新文艺·现代艺术大家随笔:潘天寿艺术随笔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用户评价

评分

潘天寿绘画题材包括鹰、荷、松、四君子、山水、人物等,每作必有奇局,结构险中求平衡,形能精简而意远;勾石方长起菱角;墨韵浓、重、焦、淡相渗叠,线条中显出用笔凝炼和沉健。

评分

传世作品《露气》、《雨后千山铁铸成》、《记写雁荡山花》等均藏于中国美术馆;收编成辑有《潘天寿画集》、《潘天寿画选》、《潘天寿画辑》、《潘天寿书画集》等。

评分

0条

评分

……

评分

……

评分

¥11.00(3.4折)

评分

9条

评分

潘天寿的出身与齐白石相似,自小就经受了农村劳动生活的锻炼。但其学养却近似于黄宾虹。而由于他晚齐、黄二十多年,所接受的教育比之齐、黄更多现代性。和齐、黄一样,潘天寿没有从师于某一著名的大家,也是博采众家,集诗、书、画、印为一,用自己的天赋、气质和后天的阅历统驭画笔,开拓出一条蹊径。他对传统下的功力也很深。马远、夏珪的雄健,戴文进的强劲,沈石田的老辣,八大的奇倔,吴昌硕的朴茂,他都有所吸收与研究。其特点是边纳边吐,总以自己的强悍个性和与众不同的心理素质把它们消化,把那些异己的因素排掉,而从不被种种非个性的传统因素(哪怕是大师的、具有充分表现力的、革新的)所淹没和改造。他在浙江第一师范的老师李叔同(弘一法师)书赠的偈语“学无古人,法无一可,竟似古人,何处着我”,与他的强烈个性气质完全相契。吴昌硕在晚年成为潘天寿的忘年交,他在惊叹潘天寿“年仅弱冠才斗量”、“天惊地怪见落笔”的天资、气魄之余,曾担心他笔路险绝,易入危途,在赠给他的一首长诗中写道“只恐荆棘丛中行太速,一跌须防堕深谷”,吴昌硕这一担心清楚地证实着潘天寿艺术道路的履险入绝特色和他的独特气质。他的指教使年轻的潘天寿反省了自己的“行不由径”,加强了对传统的钻研,但并没有改变自己的基本选择。在吴昌硕谢世的第二年,他在自题作品中写道:“予不懂画,故敢乱画,说是画好,说不是画亦好,不妄自批评,被讥蜀犬,懒头陀如是说法。”其独行如是。不理解潘天寿这一心理与行为特质,就难以进一步理解他“独树有门户”的艺术探索与艺术风格。

评分

潘天寿的出身与齐白石相似,自小就经受了农村劳动生活的锻炼。但其学养却近似于黄宾虹。而由于他晚齐、黄二十多年,所接受的教育比之齐、黄更多现代性。和齐、黄一样,潘天寿没有从师于某一著名的大家,也是博采众家,集诗、书、画、印为一,用自己的天赋、气质和后天的阅历统驭画笔,开拓出一条蹊径。他对传统下的功力也很深。马远、夏珪的雄健,戴文进的强劲,沈石田的老辣,八大的奇倔,吴昌硕的朴茂,他都有所吸收与研究。其特点是边纳边吐,总以自己的强悍个性和与众不同的心理素质把它们消化,把那些异己的因素排掉,而从不被种种非个性的传统因素(哪怕是大师的、具有充分表现力的、革新的)所淹没和改造。他在浙江第一师范的老师李叔同(弘一法师)书赠的偈语“学无古人,法无一可,竟似古人,何处着我”,与他的强烈个性气质完全相契。吴昌硕在晚年成为潘天寿的忘年交,他在惊叹潘天寿“年仅弱冠才斗量”、“天惊地怪见落笔”的天资、气魄之余,曾担心他笔路险绝,易入危途,在赠给他的一首长诗中写道“只恐荆棘丛中行太速,一跌须防堕深谷”,吴昌硕这一担心清楚地证实着潘天寿艺术道路的履险入绝特色和他的独特气质。他的指教使年轻的潘天寿反省了自己的“行不由径”,加强了对传统的钻研,但并没有改变自己的基本选择。在吴昌硕谢世的第二年,他在自题作品中写道:“予不懂画,故敢乱画,说是画好,说不是画亦好,不妄自批评,被讥蜀犬,懒头陀如是说法。”其独行如是。不理解潘天寿这一心理与行为特质,就难以进一步理解他“独树有门户”的艺术探索与艺术风格。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新文艺·现代艺术大家随笔:潘天寿艺术随笔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5


分享链接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链接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