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有消息称全民阅读立法已列入2013年国家立法工作计划。似乎国人不爱读书已成“共识”,到了必须要立法才能解决的地步。但事实果真如此吗?阅读立法能有效的改善国人的阅读情况吗? 一、“不读书”已成世界问题,中国人不爱读书尤甚 1、不读书和很少读书的人在各国都不少见,中国的情况更不乐观 根据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在今年4月发布的《中国第十次国民阅读调查》结果,2012年,中国18岁至70周岁的国民其图书阅读率为54.9%(阅读率,一般是指经常有阅读行为的国民在全体国民中所占的比例)。也就是说,在中国有4成多的人很少阅读。同样的调查,来自《国际出版蓝皮书》的统计显示,即便是在出版业发展比较成熟的发达国家,也有大概4成以上人不读或很少读书。 转播到腾讯微博 面对移动网络为主的多种娱乐方式冲击,促进阅读已经成为了“世界难题”。 从数量上看。2012年,中国人均纸质图书的阅读量为4.39本。而来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统计显示,北欧国家国民每年读书24本左右,几乎是中国的6倍。美国人年均阅读7本书,韩国人11本,日本、法国国民每年读书数量在8.4本左右,新加坡5本,中国的国民人均读书数甚至还落后于泰国的5本。即便算上电子书,数据仍然不乐观。算上电子书,中国去年年龄在18岁至70岁的中国人平均读了6.7本书,而来自皮尤(Pew)调查显示,若包括电子书,2012年美国人平均读了10.5本书。 再看种类,美国整个图书市场销售的图书,40%是虚构类的小说。法国、德国、英国等国的情况也同样,图书35%到38%是都小说类。中国的情况也类似。 可见,全球都面临“阅读和学习”问题,为了应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甚至还把每年的4月23日定为了“世界阅读日”。而中国人的读书情况虽然不如传言中的那么差,但仍和不少国家存在差距。 二、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人对阅读资源的浪费也是世界少有的 1、中国是出版大国,出版图书的种类数量都是世界第一,但库存量也冠绝全球 2012年,中国出版的图书达到了414005种,册数为79.25亿册,超越了美国一倍多。位居世界第一。但与此同时,中国也是图书库存量最大的国家,以售价计算,目前有884.05亿元的图书积压在仓库之中。根据上海新闻出版局印刷管理处2012年对全国40家出版机构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相当数量的出版单位存销比达到了惊人的8:2。大于3年的库存书占总库存的比例在某些出版社竟可以达到72%。 2、一方面中国的公共图书馆资源奇缺,但同时藏书的流通率却很低 根据文化部的最新统计数据,2012年,全国共有县级以上独立建制的公共图书馆3076个;全国公共图书馆总藏量有7.89亿册(件),人均拥有公共图书馆藏书0.58册。截至2011年底,我国平均每44万人才拥有一所公共图书馆,平均每3201平方公里才拥有一所公共图书馆。而在美国,每1.3万人就拥有一家公共图书馆,英国和加拿大每1万人左右就拥有一家公共图书馆,在德国,这个数字是每6600人一家,奥地利4000人,瑞士3000人。
评分书不错 送货很快 以后还会在京东买书籍
评分买个爸爸看的,希望老爸喜欢
评分帮人买的,没问怎么样
评分给妹夫买的,忘记评价了,不好意思,他说书很好,有所帮助。
评分速度快 书不错
评分没图没像,书质量一般般
评分无人不知,在今天“只要几秒钟,你就可以被带到世界任何地方,遇见来自每个大陆的人。”互联网已经把整个地球连成了一个整体,资讯的共享让思想更容易相互碰撞,激发出新的火花,诸如Facebook、微信等新技术的崛起让年轻人拥有了越来越多迅速跻身世界重要舞台的可能,而中国的媒体人也总结出了“自带信息,不装系统,随时插拔,自由协作”这样的互联网生存新模式。可以看到,网络正在促进全球创新驱动力向更加年轻的人群倾斜,实现创新、完成交流融通和个人成长的成本也得到了大幅降低。对很多一技之长在手的青年人而言,以个体的身份连通并感知世界已经成为风尚。换言之,这样的大趋势也在提醒所有年轻人,你可以安居一隅,却不能闭目塞听,因为至少可以从互联网这一窗口窥见,整个世界正在蓬勃脉动,那些飞扬的身影也许正是你的同龄人。
评分好书,很实用,正在学习中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