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我们要知道中华民族文化的好处,才能高高兴兴做一个中国人。文言时代与我们相距遥远,如何让青年贴近古典,《青春读书课·成长教育系列读本·古典的中国:民间人性生活读本(修订本 第四卷 第一册)》选择了新颖定位:还原中国古代的日常生活情调,呈现中国人传统生活中富有诗意的一面,属于普通人的日常生活的一面。全部选文按民族原生态文化体例,试图反映中国人的精致的修养情趣,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人性画面,作为一个种族在大地上探求人性的生存方式的辉煌努力和丰厚积淀。
内页插图
目录
上编 中国书生
有韵的童年
天籁童谣(3则)
本色民谣(5则)
天地对韵(9则)
劝君惜取少年时
三字经【宋】王应麟
续小儿语【明】吕坤
幼学琼林·文事【明】程登吉
洞学十戒【明】高贵亨
学问天下
汉书下酒【宋】龚明之
地理模型【宋】沈括
寒号乌【明】李时珍
听琴【南朝·宋】范晔
草圣“张颠” 【唐】李肇
陆游读诗(2则) 【宋】陆游
东坡说文(3则) 【宋】苏轼洪迈
读《水浒传》法【清】金圣叹
养成一名君子
君子之风(《论语》10则)
【春秋】孔丘
大学之道佚名
大丈夫·民为贵【战国】孟轲
廉耻【清】顾炎武
菜根谭(10则) 【明】洪应明
……
下编 中国味道
精彩书摘
听琴蔡邕(132~192),字伯喈,陈留圉(今河南杞县)人。东汉辞赋家、书法家。博学多识,书法精妙,尤工隶书。熹平四年(175),他书写《六经》经文,刻碑石立于太学门外,供天下学子校对,世称“熹平石经”。从史传中的这两则小故事看,他在音律方面的天赋近乎出神入化。从烈火中抢救出一段桐木,不亚于伯乐拯救一匹千里马。从琴声中听出“杀心”,这种听琴辨音的功夫真是神乎其技,简直让世人的耳朵都成了摆设。范晔(398~445),字尉宗,顺阳(今河南省南阳)人,南北朝时期史学家。所著《后汉书》,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并称“前四史”。吴人有烧桐以爨者,邕闻火烈之声,知其良木,因请而裁为琴,果有美音,而其尾犹焦,故时人名曰“焦尾琴”焉。初,邕在陈留也,其邻人有以酒食召邕者,比往而酒已酣焉。客有弹琴于屏,邕至门试潜听之,曰:“嘻!以乐召我而有杀心,何也?”遂反。将命者告主人曰:“蔡君向来,至门而去。”邕素为邦乡所宗,主人遽自追而问其故,邕具以告,莫不怃然。弹琴者曰:“我向鼓弦,见螳螂方向鸣蝉,蝉将去而未飞,螳螂为之一前一却,吾心耸然,惟恐螳螂之失之也,此岂为杀心而形于声者乎?”邕莞然而笑曰:“此足以当之矣。”——《后汉书·蔡邕传》吴地有用桐木为柴烧饭的人,蔡邕听到柴火噼啪爆裂的声音,知道这木柴是做琴的好材料。于是就讨来把它制成琴,琴音果然优美,而琴尾还是被烧焦了的,因此当时的人们给它取名叫作“焦尾琴”。
早年,蔡邕住在陈留,有一位邻居邀请他去家里喝酒,等他到了邻家院里的,席间酒兴正浓。一位客人在屏风下弹起了琴,蔡邕走到门口想悄悄地听听琴声,心下吃惊地嘀咕道:“哎呀!用音乐召我来饮酒可是又怀有杀意,这是怎么回事呢?”于是抽身而返。被打发去请客的人,禀告主人说:“蔡先生方才来了,可是到了门口又回去了。”蔡邕向来被乡里所尊崇,主人赶紧亲自去追回他并询问来而复返的缘由,蔡邕把详情告知了邻人,座中人无不莫名其妙。弹琴的人说:“方才我弹琴,看见螳螂正向鸣蝉扑去,蝉将要飞走而还没飞走,螳螂为扑它进进退退,我心下惊惧,唯恐螳螂捕不到它。难道是我把杀心表现在琴声里了吗?”蔡邕微微一笑说:“你的这种心境足以弹出隐含杀机的乐音了。”草圣“张颠”在世界诸种文字中,只有汉字的书法成了一门艺术。
而汉字,也是全世界硕果仅存的象形文字。汉字是如此洗练、准确、生动、明快、渊博、典雅,形、声、义兼备,一个汉字就是一幅画、一首诗。以往,我们总是以“四大发明”自豪;此后,我们或许会以汉字为更大的自豪。放眼更辽远的历史长河,科技的发明总有过时的时候,文化的发明却历久弥新。汉字,或许是中国人贡献给人类的最伟大的发明。中国书法名家代有其人。比如,唐朝的柳公权,名气传到了国外,外邦来进贡时,常常另附一笔钱,注明:“此购柳书。”(《旧唐书·柳公绰传》)写字的状态就是创作的状态,不免怪态百出,如苏轼自白:“仆醉后辄作草书十数行,觉酒气拂拂,从十指间出也。”(《跋草书后》)而书法家中最具传奇色彩的,莫过于张旭(675?~750?)了。先把自己灌醉了,然后用头发蘸墨写草书,这与近年来国际挺时髦的先锋派自动写作、身体绘画如出一辙,也是一种实验艺术吧?只不过古人认为他“颠”,没承想他无意间成了千百年之后先锋艺术的祖师爷。张旭从“公主担夫争路”和“公孙氏舞剑器”,悟出草书笔意,却是古人津津乐道的“师法自然”的出色例子。张旭草书得笔法,后传崔邈、颜真卿。旭言:“始吾见公主担夫争路而得笔法之意,后见公孙氏舞剑器,而得其神。”旭饮酒辄草书,挥笔而大叫,以头揾水墨中而书之,天下呼为“张颠”。醒后自视,以为神异,不可复得。后辈言笔札者,欧、虞、褚、薛或有异论,至张长史,无问言矣。——李肇《国史补》卷上张旭深通草书写字运笔的奥妙。后来把这种技巧传授给了崔邈、颜真卿。张旭说:“当初我看到公主担夫争路而行的情景,受到启发而悟出草书用笔的意态风格;后来又看见公孙氏舞剑而悟到了草书的神韵。”张旭每饮酒就要创作草书,挥动着笔大呼大叫,把头发浸入墨中而用头作笔写草书,天下人都叫他“张颠”。酒醒后自己看醉中之作,觉得非常神奇,再也写不出那么好的字。后世那些书法评论家对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等人的书法,或有微词,至于对张旭的书法,就没听到批评意见了。
……
前言/序言
在阅读好书中构建自己的精神家园
(一)
简直不敢相信,这厚厚的七大卷书竞出自于一位普通的中学老师一人之手。——我编过类似的中学生课外读物:《新语文读本》。我们是动员了十多位朋友,先后折腾了两年,才编出来的,其中的艰苦,我是深有体会的。因此,我懂得这数百万字的分量。对于一直在关注、思考中学语文教育的我,这套书更有一种特殊的意义。当我发现在许多重要的教育理念、编辑思想上,我,以及我们《新语文读本》的朋友与这套书的编者严凌君确有相通之处,自有一种志同道合的欣慰感,在某种程度上,这是反映了一种共同或类似的教育思潮的:而当我进一步发现,严老师的思考有许多属于他自己的独立创造与开拓,更是感到由衷的喜悦。这正是我要感激严凌君先生以及他的学生的:他们的试验激发与深化了我的思考。因此,我十分乐意为这套书写序,也借此向严老师,以及所有处在教育第一线的语文老师们,表示我最大的敬意。因为只有他们,才是中国语文教育改革的主力,如果不能保证中学语文老师自由言说的权利,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并且落实到他们的具体教学实践中,中国的教育改革,就会如有些老师所担心的那样,仅仅成为一阵喧嚣。有什么样的教师,就有什么样的教育;中学语文教育改革的成败,全系于语文老师的文化、精神素质和主动精神。严凌君老师编写的课外阅读教材和他主持的深圳育才中学“青春读书课”的成功,之所以如此令人振奋,就是因为这是期待已久的第一线老师的个性化的言说,是他们对中国语文教育的思考与追求的独立表达;而且我知道,像严凌君这样的已经或准备发出自己的声音,并在努力实践的老师,其绝对量并不小,而且将会越来越多。这正是中国语文教育改革的希望所在,也是这套读本的独特价值所在。
(二)严老师说,他的读书课和他编的教材,都是他送给学生的“礼物”。听听学生的反应,是不能不为之感动的——“读书课给予了我们一个和伟人交流的机会和氛围,再不是和网友胡侃,不是包围在数理化的题海里,不是每天重复过着日子,平庸地思考。它让我知道世界上还有这么一群人,在思考着这么一些问题,发现原来世界并不像自己想象的那么简单,知道原来我们祖先是这样一步一步地走向文明……老师的一句解说让我们恍然大悟,豁然开朗,引起太多太多的思考——我们到底为什么活着?自由的意义是什么?……原来活在这个世界上,不仅需要知识,还需要那么一点精神支柱;我终于懂得,不仅需要知识武装自我,还需要有精神来升华自我。”这里,涉及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中学教育究竞意味着什么?我们知道,中学阶段,正是人生的起始,是人的个体生命的“童年”。而中学生活与人际关系的相对单纯,无邪,明亮,充满理想,就使得中学更是人生中的梦之乡,它不可重复,留下的却是永恒的神圣记忆:一个人有、还是没有这样的神圣记忆,是大不一样的。中学阶段当然需要学习知识,但更要通过知识的学习,构筑一片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即使带有梦幻色彩,却会为终生精神发展垫底,成为照耀人生旅程的精神之光;而且可以时时反顾,是能够反归的生命之根。严老师正是从构建学生精神家园这一大视野,去思考与设置他的中学阅读教育的作用与方式的。他提出了两个非常有意思的概念:“平面的生活”与“立体的生活”即“第二种生活”。所谓“平面的生活”是受具体时空限制的,是偏于肉体的,物质的;而“立体的生活”则是精神的,心灵的生活,是超越时空的。中学生就其平面生活而言,显然是狭窄有限的;但却可以通过书籍这个秘密通道,打破时空的限制,穿梭古今,漫游于人类所创造的精神空间,这不仅极大地扩展了学生的精神生活面,而且也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精神生活的质量:在与创造人类与民族精神财富的大师、巨人的对话中,重新经历他们在书中所描述的生活,自会达到一种前所未有的精神境界。
由此而形成了一个基本理念:“在阅读好书中构建自己的精神家园”。这一理念是贯穿全书的。严老师的这套读本共分七卷,按我的理解,似乎可以分为三大板块。一至三卷《成长的岁月——我的学生时代读本》《心灵的日出——青春心智生活读本》与《世界的影像——文学理想启蒙读本》,某种程度上可以视为“生命读本”,是和学生一起讨论他们从童年到少年、青年的生命成长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精神命题,帮助他们认识自己和自己赖以生存的世界。其中又贯穿着两个教育理念:“成长的权利”与“敬畏青年”。严老师满怀激情地这样写道:“从出生到大学毕业,一个人要用二十几年来求学,在这个期间,他无须对社会有所贡献,他的任务就是学习、成长”,于是就有了“成长之美”与“成长的感觉”,更重要的是,还有“成长的权利”:“儿童的权利,就是探索、发现和成长的权利”。而“青春时代不只是为了成年生活做准备,它本身就是一种生活,最多的梦想,最纯的情感,最强的求知欲,最真的人生态度……让我们一边欣赏自己青春的美,一边为自己的未来播种”。应试教育的最大问题正是在于对孩子仰望天空的幻想的权利的剥夺,对好奇、探索、发现、创造的欲望的压抑,用残酷的生存竞争,打磨年轻人生存的锐气,消解他们的理想与青春激情,最终把学生变成一个“成熟”的庸人。严老师的读本所要做的工作,不过是要把“属于孩子的还给孩子”,放手让他们自由而健康地成长。第四卷《古典的中国——日常生活人性读本》,第五卷《白话的中国——20世纪人文读本》,第六卷《人类的声音——世界文化随笔读本》,则可以视为“文化读本”。严老师也自有独特的理解与处理:讲中国古代文化,他强调要引导学生“看中国人如何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知道中国民族文化的好处,才能高高兴兴地做一个中国人”。他认为,引导青年学生“阅读20世纪白话文本”,“就是认识20世纪的中国,从文字上为百年中国把脉”。这是刚刚过去的历史,与“现在的中国”的现实生活有着血肉联系,对于今天的学子是更为休戚相关,也更重要的:“书籍一定要与人痛痒相关才值得去读”。而讲到外国文化,他这样开宗明义:“人所具有的,我都具有。世界,是我们共有的世界;一切的文化都有我的一份;一切的声音,都有我的音量”。他要引导学生建立一种“人类的家园”意识:一切非本民族的文化都不是“它者”,而是“我”的一个部分;“我”也应该对人类文化的创造作出自己的贡献。第七卷《人间的诗意——人生抒情诗读本》,是以“诗歌”为“青春读书课”系列读本作“结”,这里包含着对“诗”与“年轻的生命”的内在联系的深刻理解:“几乎在每一个人的人生中,都有一段诗意盎然的岁月,仿佛只有诗歌才能述说满腹的心思、书写对生活最初的感应。每个年轻人天生的就是诗人”。严老师所要做的,正是要恢复诗歌本身,以及中学诗歌教学所应具有的神圣地位。从整套书系的结构上看,这显然是一个提升:将所有的阅读,思考,讨论,都升华为纯净而丰厚的心灵的诗。这不仅是对生活的诗意的把握,更是对语言的诗意的感悟。“汉语家园”是“精神家园”题中应有之义:母语,是一个人存在的永远的皈依。引导中学生感悟汉语之美,感受正确而自如地用汉语表达自己的快乐,建立与母语的血肉联系,将母语所蕴含的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根扎在心灵的深处,并在此基础上构造起自己的精神家园。这是中学语文教育的根本,也是严老师这套读本的归结点:这里充满着思想之美、文学之美与语言之美,相信孩子们会喜欢它,戍年人,我们这些教育工作者,也能从中受到许多启示。
钱理群
青春读书课·成长教育系列读本·古典的中国:民间人性生活读本(修订本 第四卷 第一册)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青春读书课·成长教育系列读本·古典的中国:民间人性生活读本(修订本 第四卷 第一册)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4
评分
☆☆☆☆☆
尽管春花已渐凋零
评分
☆☆☆☆☆
不住那些辛苦的工作的卖家客服、仓管、老板,
评分
☆☆☆☆☆
值得购买收藏的好书!
评分
☆☆☆☆☆
给外甥女买的,老师推荐署假读物!
评分
☆☆☆☆☆
塞北草原,自古乃夷狄聚居之地,及至近代,始乃沐华夏文明之光。余生于斯,长于斯,尝感学问之不足,欲访名师而不可得。盖此地文明开化未久,治学问者若凤毛菱角。此路不通,余无法,求人不若求己,转而攻读史籍,冀能解惑一二。余常至书店,惜居近处无有大书店,既而觅书于网络之书肆,如当当,亚马逊,京东之类,经年有余,所购之书几可占满书房。积余经年之经验,论及书籍之全,非当当莫属,欲购外文书籍,则宜至亚马逊,评论亦精当,至若价格之公道,邮递之便捷,态度之亲切,服务之贴心,当推京东。余观留言之书友,亦多有此感,甚慰吾言之不孤。以此亦知,京东之优秀,名副其实矣。盖狡者可欺一人,可欺百人,安可欺千千万万人?可欺一时,安可欺一世?
评分
☆☆☆☆☆
书早正版的,不错,好评,下次再来!
评分
☆☆☆☆☆
打折买点书书很好慢慢看
评分
☆☆☆☆☆
买来好大一堆,给孩子慢慢看吧,家里有种开书店的感觉了,哈哈
评分
☆☆☆☆☆
帮儿子找的一套书,十四本这次终于找齐了,书的质量很好,正版。物流服务也很好。满意!好评!
青春读书课·成长教育系列读本·古典的中国:民间人性生活读本(修订本 第四卷 第一册)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