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音乐学院社会艺术水平考级曲集系列:单簧管考级曲集(2011版)(套装上下册)

上海音乐学院社会艺术水平考级曲集系列:单簧管考级曲集(2011版)(套装上下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赵曾茂 编
承接 住宅 自建房 室内改造 装修设计 免费咨询 QQ:624617358 一级注册建筑师 亲自为您回答、经验丰富,价格亲民。无论项目大小,都全力服务。期待合作,欢迎咨询!QQ:624617358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ISBN:9787806924822
版次:1
商品编码:10802620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1-04-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08
套装数量:2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上海音乐学院社会艺术水平考级曲集系列:单簧管考级曲集(2011版)(套装上下册)》是为社会艺术水平考级而编的单簧管曲目。主要内容包括:音阶C大调、a和声小调、a旋律小调、音阶G大调、e和声小调、e旋律小调、音阶F大调、d和声小调、d旋律小调等。考生应根据自己实际演奏水平和程度,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在老师的指导下,合理选定级别准备考试。

作者简介

赵曾茂,上海音乐学院社会教育学院院长、单簧管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单簧管协会副会长。1973年进入部队文工团任单簧管演奏员,1978年进入峨眉电影制片厂乐团任首席、独奏演奏员,先后担任管弦乐队队长、乐团副团长等职。进修于中央音乐学院,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留学日本东京艺术大学大学院获硕士学位,1994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东京艺术大学大学院,同年9月回国文艺演生任教。至今已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学生,有的在国内外的音乐艺术院校任教,有的在我国专业文艺演出院、团中担任骨干,学生中先后有多人在国际大赛和国内比赛中获奖。还经常参加国际性单簧管学术会议,曾多次在美国、澳大利亚、意大利、日本等国举办音乐会和大师班,得到广泛好评。在第27届意大利罗马BUCCHI国际音乐大赛中担任木管评委主席,已录制发行个人CD四张和多册单簧管教材,三次获上海文艺人才基金会颁发的“优秀教师奖”。

内页插图

目录

上册
第一级
音阶C大调 a和声小调 a旋律小调
练习曲1
2
3
4
乐曲1 欢乐颂(选自《第九交响曲》)
2 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
3 小红帽
4 加沃特舞曲
第二级
音阶G大调 e和声小调 e旋律小调
练习曲1
2
3
4
乐曲1 天鹅
2 游击队之歌
3 旋律
4 乡村舞曲
第三级
音阶F大调 d和声小调 d旋律小调
练习曲1
2
3
4
乐曲1 春之歌
2 印度客人之歌
3 牧羊姑娘
4 斯洛伐克舞曲
第四级
音阶bB大调 g和声小调 g旋律小调
练习曲1
2
3
4
乐曲1 序曲
2 许愿星
3 小奏鸣曲
4 牧歌
5 傍晚的乡村
第五级
音阶D大调 b和声小调 b旋律小调
练习曲1
2
3
4
乐曲1 第三协奏曲第三乐章
2 回旋曲
3 小夜曲
4 亚麻色头发的女孩
第六级
音阶bE大调 c和声小调 c旋律小调
练习曲1
2
3
4
乐曲1 苏北调变奏曲
2 查尔达斯
3 愉快的幻想曲
4 摇篮曲
第七级
音阶A大调 #f和声小调 #f旋律小调
练习曲1
2
3
4
乐曲1 前奏曲
2 小协奏曲
3 单簧管波尔卡
4 小协奏曲
常用音乐术语

下册

前言/序言


用户评价

评分

看了一点,很好看,推荐大家买。

评分

  3.丹尼特正在慢慢地说服很多心理学家,让他们相信,意识是从一个由许许多多微渺而无意识的神经环路构成的分布式网络中涌现出来的。

评分

买书上京东还是不错的选择,考级必备的书籍。希望折扣的力度再大些。

评分

买书还来京东,印刷很精美,正版书籍,价格有折扣惠,送货快,

评分

周日付款,周二中午就收到书了,快递很给力

评分

评分

好。。。。。。。。。。。。。。。

评分

印刷很精美,正版书籍,价格有折扣惠,送货快,买书还来京东。本书里

评分

很好性价比很高性价比很高 很好性价比很高性价比很高下次在来 书不错最近正在读两本书:英国李约瑟先生的《中国古代科学思想史》;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简史》。两部书都写于四、五十年前,中文版出书距今也已十多年了(冯先生原著亦为英文版),可是,无论对中国古代科学思想考察的缜密,推论的恰切并富于启示,据笔者有限的阅读,还未见人能及李约瑟先生;至于冯友兰先生叙述之清晰,语言之流畅,观点之精当,更非一般著述哲学文章人所能企及。可以肯定地说,这两部著作一点没有因时间流变而失色。细细咀嚼它们,我不仅得到许多知识的启发,更从其中获得许多“思维的乐趣”(王小波语)。 由此,我想到书与书评的距离。眼下的书评,在数量上是较为有限的。就这有限的书评,百分之九十还都给了刚刚面世、甚至还未来得及面世的图书。这些未经过时间沉淀的书评,除去很少确有真知灼见,又能不为哥儿们友情所惑的文字,极易流于广告。 笔者以为,书评与书之间,是需有一段距离的。这距离可分两方面。一、时间距离。就我们的阅读经验看,许多著述,是需经过一段时间(有的甚至需要相当长时间)洗汰才可发现其价值或无价值的。书评来得太快,一些经时间洗涤逐步显露光泽,当时并未被充分注意的书就可能长久掩埋,难为人们汲取营养。譬如前面所举《中国古代科学思想史》、《中国哲学简史》等。而一些初粗看来还过得去的东西,保不准几个月后便会销声匿迹(这种情况在媒体发达的今天事例尤其见得多)。 再有一些大部头套书,尚未面世,便召开发布会。学者名流、政府要员请一个遍。分明刚刚交给的书,便要他们发言表态,硬要说出个子丑寅卯来,这个时间差距是不是太小了点儿?这样发行式的报道或座谈会纪要,我能随便听,并撵着去买他们推荐的书? 一年前一本尚未全部面世的小说,被数个有条件先睹为快者称为“可以走向世界的经典”,措词极为“前卫”;但从实际刊出的几章看,似乎手法运用、文字精纯方面还未见十分到位。一位评论家读过后大约还不很自信,希望自己能抽出时间再读一次才可发言,态度虽不明朗但却较为可靠。 时间距离外,还有人情距离。这是个很难判断的问题。倘若朋友同行一部书写得的确很好,书评者在喜欢书的前提下予以评述,这亦无可厚非;倘若纯出于友情,失却评判标准,叙说一番作者的生活情况或彼此友情等书内容以外的话题,或干脆当个吹鼓手,“经典”、“传世”、“深刻”……一阵乱喷,设一个被人称为美丽的“文字陷阱&rdquo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