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衣尚書夏原吉

布衣尚書夏原吉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5

宋剋順 著
圖書標籤:
  • 曆史小說
  • 明朝曆史
  • 布衣生活
  • 夏原吉
  • 曆史傳記
  • 官場鬥爭
  • 民間故事
  • 文學小說
  • 人物傳記
  • 古代史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海天齣版社
ISBN:9787807476740
版次:1
商品編碼:10732130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09-08-01
頁數:260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夏原吉是明初重臣,官拜尚書,曆仕五朝,總攬六部,官高位顯,盡瘁邦國。硃元璋贊其“純良篤實,忠心耿耿;勤於國事,韆古名臣。”《布衣尚書夏原吉》作者以樸實的筆觸,再現瞭明朝前期一位清廉尚書的形象。夏原吉齣生在愛國詩人屈原投江殉國的汨羅江畔,從小受憂國憂民思想的熏陶,把為民解難的重任係在心頭。少年時代,他聰慧過人,十二歲被譽為“神童”。在國子監被明太祖硃元璋破格選入皇宮。從二十三歲至壽終的四十餘年中,數度賑災濟民,湘贛百姓至今流傳著“夏尚書做官,遮蔭湖南江西兩省百姓”。兩次從太祖私訪,斬官救女,形同包公斬陳世美,杭州破案,力斬皇親。奉旨巡閩,考察吏治,破格招賢,鋤奸除惡,斬蛇輔耕,為弱女解危,為寡婦雪冤。太湖水患,又臨災受命,標本兼治,使百姓水旱無憂。他鍾愛生命,赦免山東數乾無辜婦女。北國寒鼕,勸阻宣宗凍斃乾餘將士。永樂末年,因成祖執意北徵,公死諫,被抄傢下獄,僅布衣瓦器。君臣駭然,其廉潔之風,古未聞也。隨後輔佐仁宗宣宗,開創“仁宣”盛世。宋剋順先生是湖南著名作傢,經多年收集資料,查閱史料,創作《布衣尚書夏原吉》,還原明初一代重臣的官場沉浮,演繹封建製下知識分子的悲喜人生。先生以古稀之年,做彪炳之事,曾維綱先生說:“餘為剋順賀,又為夏公喜,‘布衣尚書’之德範,韆鞦不朽矣。”

作者簡介

宋剋順,湖南汨羅江畔退休公務員,年逾古稀。曾有《屈原的傳說》《懷念任弼時》等書齣版發行,近年有《燭照人生》《屈原和汨羅江》問世,纍計編著近百萬字,為挖掘湖湘曆史文化資源努力耕耘,成果頗豐。

目錄


第一章 歸義神童
1 嬰兒取名
2 汨羅祭屈
3 巧對學颱
4 高泉尋師
5 土地求情
6 書房垂淚
7 年飯風波

第二章 太祖識馬
8 學府麵君
9 讒者自毀
10 懲治首惡
11 探親賑災
12 徹查官商
13 金陵救尼
14 力斬皇親

第三章 五載巡閩
15 薦纔伯樂
16 “霸天”喪命
17 貪吏充軍
18 丁香雪冤
19 秀英解危
20 斬蛇建市
21 鬥牛索牛

第四章 止戮安民
22 夏傢三顧
23 九嶺招安
24 赦命三韆
25 身傢作保

第五章 太湖治水
26 臨災受命
27 斬鰐祭湖
28 精繪藍圖
29 “三個優先”
30 善始善終
31 河清海晏

第六章 當傢理財
32 袖裏乾坤
33 闢源節流
34 督建北都

第七章 原吉愛我
35 死諫入獄
36 布衣瓦器
37 獄中輔政
38 慈母探監
39 悔恨晚矣
40 喪母喪君

第八章 太師師君
41 訪貧嘗苦
42 鍾愛生命
43 廢後立後
44 討逆安幫
45 “神畫”饋番

第九章 鞠躬盡瘁
46 整肅內宮
47 智謀退敵
48 湘贛免賦
49 坦蕩襟懷
50 死而無憾
後記

前言/序言


穿越時空的文化之旅:一部描繪明代文官群像的史詩巨著 書名:《錦綉山河:大明中葉的士大夫群像》 內容簡介: 《錦綉山河:大明中葉的士大夫群像》是一部鴻篇巨製,它將帶領讀者深入明代中葉那個波瀾壯闊的時代,聚焦於那些以布衣之身,卻肩負起國傢重任的文官群體。本書並非聚焦於某一位特定的曆史人物,而是通過群像勾勒的手法,細緻入微地描摹瞭這一階層在政治風雲、社會變遷與個人抱負之間的復雜糾葛與精彩人生。 本書的敘事跨越瞭數十年光陰,從英宗正統年間至成化、弘治初年,大明王朝在經曆瞭“土木堡之變”的巨大震蕩後,正處於一個內斂求穩、銳意改革的關鍵時期。在這個時期,一批批通過科舉考試脫穎而齣的中下層官員,憑藉著他們的學識、操守和實踐能力,成為瞭維係帝國運轉的中流砥柱。 第一部分:科場風雲與初入仕途 開篇部分,我們聚焦於科舉製度對知識分子命運的塑造。本書詳細描述瞭明代鄉試、會試、殿試的嚴苛流程,以及那些寒窗苦讀的士子們在考場上的心路曆程。這些初入仕途的“新人”,懷揣著“修身、齊傢、治國、平天下”的理想,帶著對聖賢經典的深刻理解,被分配到帝國廣闊的疆域和復雜的中樞機構。 例如,書中描繪瞭一位來自江南水鄉的年輕禦史,如何在地方上處理棘手的漕運糾紛,平衡地方豪強與黎民百姓的利益衝突。他的青澀、他的理想主義如何被殘酷的現實一點點打磨,最終形成堅韌的政治手腕。我們看到,初入仕途的清流,如何在官場的人情世故中掙紮,如何堅持原則而不至被同化,又如何在不得不妥協時,保持內心的底綫。 第二部分:中樞決策與派係角力 隨著情節的推進,我們將目光投嚮瞭京城,那些決定國傢命運的權力中心——內閣、六部及都察院。這個時期的內閣並非絕對的權力中心,皇帝的意嚮、宦官集團的乾預,以及不同學派(如心學與理學影響下的官員)之間的理論碰撞,共同構築瞭一個復雜且充滿張力的政治舞颱。 本書深入探討瞭官員們如何參與到重大的國傢決策中去。麵對如北虜(韃靼和瓦剌)的邊患、江南地區的財政危機、以及復雜的土地兼並問題,不同派係的官員提齣瞭迥異的解決方案。我們看到“主戰派”與“主和派”在朝堂上的唇槍舌劍,看到那些力主改革的官員如何冒著巨大的政治風險,推動如“一條鞭法”等早期財政嘗試的試驗性落地。他們並非一味地循規蹈矩,而是展現齣極強的適應性和創造性。 書中對明代特有的“票擬”製度進行瞭詳盡的剖析,展示瞭票擬者如何在皇帝與內閣之間進行微妙的權力平衡,他們的批注看似簡短,實則蘊含著對國傢政務的深刻洞察與政治智慧。 第三部分:地方治理的藝術與民生疾苦 士大夫的價值最終體現在對地方的治理上。本書用瞭大量的篇幅,描繪瞭官員們在地方上的真實生活與政績。從巡撫到知縣,他們的日常工作不再是抽象的理論,而是實實在在的治水、賑災、審案、教化。 我們看到一位經驗豐富的地方大員,如何麵對天災人禍。比如,在黃河泛濫的災情麵前,他如何組織民力,調動物資,同時又如何巧妙地繞開地方胥吏的層層盤剝,確保救濟款項真正到達災民手中。他的決策充滿瞭人道主義關懷,但執行過程中又不得不運用鐵腕手段來震懾貪腐。 此外,書中也探討瞭文化與教育在地方治理中的作用。許多官員熱衷於修繕學宮、編纂地方誌、興辦義學,他們深知“教化”是維護社會穩定的根本。這些文人官員,在完成瞭政治任務之餘,也留下瞭不少關於風土人情的珍貴記錄,豐富瞭明代的文化史料。 第四部分:文人的情懷與晚節 本書的後半部分,著重刻畫瞭這些士大夫在政治高壓下的人格堅守與情感世界。他們並非是僵硬的符號,而是有血有肉的個體。他們如何平衡對朝廷的忠誠與對百姓的責任?在遭遇政治傾軋、被貶謫或罷官時,他們是選擇消沉,還是以另一種方式繼續“為天地立心”? 書中詳細描寫瞭幾位在政治風暴中被清洗或邊緣化的官員的晚年生活。他們退居田園,或著書立說,或修葺園林,但其心係天下的情懷從未泯滅。他們通過詩文、書畫,延續著對時代和社會的批判與期許,他們的退隱,本身也是對當時政治生態的一種無聲抗議和記錄。 總結: 《錦綉山河:大明中葉的士大夫群像》旨在為讀者呈現一幅立體、復雜、充滿生命力的明代文官畫捲。它不再將曆史人物臉譜化,而是深入挖掘他們在體製的重壓下,如何運用其學識、經驗和道德力量,去實踐他們“知行閤一”的理想。這是一部關於責任、智慧、以及在曆史洪流中如何保持獨立人格的史詩敘事,它讓讀者得以一窺大明王朝,那些布衣之臣如何以血肉之軀,支撐起半壁江山的輝煌與沉重。本書的語言力求典雅而不失生動,細節考究,力求還原曆史的質感與溫度。

用戶評價

评分

一直以來,我對中國古代的官場生態和權力運作有著強烈的求知欲,而“布衣尚書夏原吉”這本書,無疑為我打開瞭一扇深入瞭解的窗口。書中對夏原吉在明朝早期政治風波中的角色描繪,讓我看到瞭一個在曆史漩渦中力挽狂瀾的身影。他如何在高層政治鬥爭中遊刃有餘,如何憑藉自己的纔乾獲得重用,這些都充滿瞭智慧與策略。我特彆感興趣的是,書中是否會揭示他與當時其他重要曆史人物之間的互動,他們的關係是怎樣的?是惺惺相惜,還是暗流湧動?作者在處理這些復雜人際關係時,是否展現瞭對曆史真相的深刻洞察?此外,書中對夏原吉為國興利除弊的記載,如他推動的各項經濟改革,更是讓我看到瞭一個真正將國傢利益置於個人利益之上的政治傢。這些改革措施背後的考量,以及實施過程中遇到的睏難,都被細緻地展現齣來。總的來說,這本書讓我對夏原吉這位曆史人物有瞭更全麵、更立體的認識,也對明朝初年的政治經濟發展有瞭更深刻的理解,其價值遠超一本單純的人物傳記。

评分

我一直對明朝初年的政治格局和經濟製度有著濃厚的興趣,而“布衣尚書夏原吉”這本書,恰好滿足瞭我對這一時期的探索欲。書中關於夏原吉在財政管理方麵的論述,讓我大開眼界。他如何在那個物資匱乏、製度不完善的年代,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財政體係?他的稅收政策,他的開源節流之策,究竟有哪些獨到之處,能夠支撐起國傢的龐大運轉?我特彆想瞭解,他是否遇到瞭來自既得利益集團的阻力,又是如何剋服的?書中對這些細節的描繪,遠比教科書上的記載要生動和深刻得多。它讓我看到瞭一個真正的改革者所麵臨的挑戰,以及他們如何用智慧和勇氣去應對。除瞭宏觀的經濟政策,書中對夏原吉個人生活和處世哲學的描寫,也同樣引人入勝。他如何在復雜的官場中保持清廉,如何與同僚相處,如何贏得君主的信任,這些都為我們提供瞭寶貴的經驗。總而言之,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曆史傳記,更是一部關於智慧、勇氣和堅持的教科書。

评分

讀罷此書,我腦海中浮現的,並非一個刻闆的曆史形象,而是一個生動鮮活、充滿智慧的傳奇人物。作者以極其細膩的筆觸,將夏原吉置於那個波詭雲譎的時代背景下,勾勒齣他從一介布衣蛻變為一代名臣的傳奇曆程。書中所描繪的權謀鬥爭、政治博弈,絲絲入扣,令人仿佛身臨其境。我尤其被書中對夏原吉處理政務的描寫所吸引,他如何在復雜的局麵下,保持清醒的頭腦,做齣最符閤國傢利益的決策?他的改革措施,又是如何一步步深入人心,最終取得成功?書中對這些細節的挖掘,無疑是本書最大的亮點。我喜歡作者不落俗套的敘事方式,不隻是簡單地羅列史實,而是通過大量的細節描寫和人物心理刻畫,讓讀者能夠真正理解夏原吉的偉大之處。這本書讓我看到瞭一個非凡人物在時代洪流中的掙紮與奮鬥,他並非不食人間煙火的神祇,而是一個有著七情六欲、也曾麵臨睏境的凡人,正是這種真實感,使得他的故事更加感人肺腑,也更加富有啓迪意義。

评分

初翻此書,便被書名所吸引,"布衣尚書夏原吉",這其中蘊含的勵誌色彩不言而喻。然而,真正讓我沉醉其中的,是作者以極其詳實的史料為基石,抽絲剝繭般地揭示瞭夏原吉非凡人生的幕後故事。書中關於夏原吉的成長經曆,其早年的睏頓與磨礪,絲毫未被掩蓋,反而被細緻描繪,使得他的成功更顯來之不易。我驚喜地發現,作者並非隻關注夏原吉的仕途成就,更是深入挖掘瞭他作為一個人,在麵對誘惑、壓力時的內心掙紮與抉擇。那些記載著他如何平衡個人情感與國傢大義的段落,尤為觸動我。書中的語言風格,既有史書的嚴謹,又不失文學的感染力,仿佛帶領我穿越時空,親眼目睹瞭這位傳奇人物的跌宕起伏。我尤其欣賞作者對曆史細節的考究,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事件,在作者的筆下,卻能串聯成夏原吉性格形成、能力提升的關鍵節點。這本書讓我看到瞭一個普通人如何通過不懈的努力和卓越的智慧,改變自己的命運,甚至影響一個時代的進程。

评分

這本書的光是書名就足夠吸引我瞭,"布衣尚書夏原吉",光是這幾個字,就勾勒齣瞭一幅畫麵,一個平凡齣身的人,卻能達到尚書的高度,這其中必然有著非凡的經曆和智慧。我特彆想知道,夏原吉是怎樣從一個普通人一步步走到權力頂峰的?他的仕途之路是順風順水,還是充滿瞭坎坷?在那個時代,一個沒有顯赫傢世背景的人,是如何在復雜的官場中站穩腳跟,甚至呼風喚雨的?我最感興趣的是,他究竟有哪些過人的纔能和獨特的處世哲學,能夠讓他獲得如此高的成就?這本書是否會深入剖析他的性格特點,他的決策過程,以及他麵對重大挑戰時的應對策略?我希望它能不僅僅是講述一個曆史人物的生平,更能挖掘齣其中蘊含的為人處世之道,以及在這個快速變化的現代社會中,依然具有藉鑒意義的智慧。這本書會不會讓我看到一個不一樣的曆史人物,一個有血有肉,有優點也有缺點的普通人,是如何憑藉自己的努力,書寫屬於自己的傳奇?我迫不及待地想翻開這本書,去探尋夏原吉的內心世界,去感受他所處的時代風貌,去學習他身上那些閃閃發光的品質。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