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彭德怀传》全面记述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彭德怀76年生命历程的《彭德怀传》终于和读者见面了。
《当代中国人物传记》丛书是一项反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巩固、发展、繁荣做出杰出贡献的历史人物光辉业绩的宏伟工程。它的主人公包括:党和国家的主要领导人(其中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陈云等老一辈革命家的传记,由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写、出版),中国人民解放军功勋卓著的元帅、将领,参与新中国创建大业的各民主党派领导人和各个方面的著名爱国人士,贡献突出的著名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劳动模范,以及为中国民主革命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做出重大贡献的国际主义战士。这些传记的意义远远超过记述个人生平的范围,它们是新中国开国史、建国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奠基史、创业史的浓缩,是中华民族一份永远值得倍加珍视的宝贵精神财富。
《彭德怀传》由中央军委、总参谋部和总政治部批准立项,成立了学者、专家及彭德怀身边的工作人员组成的编写组,历时十余年,遍访了彭总生前生活、战斗过的地方和知情人,汇集了浩繁的文献、档案、回忆录和访问录等资料,本着“取材务求其实,着笔力求其直”的精神,撰写出彭总“临阵对敌雷霆之威,对党对人民的赤子之忱,政治上的松柏之节,生活上的冰雪之操和作风上的朴实无华”。书稿经中央军委、总参谋部、总政治部审定。邓小平为《彭德怀传》题写书名。
目录
第一章 乌石少年
第一节 童年泪
第二节 痛别彭家围子
第二章 湘军十二载
第一节 二等兵
第二节 救贫风波
第三节 改名彭德怀
第四节 组织士兵会
第五节 入党
第六节 “四江精粹在湖滨”
第三章 举义平江
第一节 调防
第二节 决断
第三节 壮举
第四章 奔赴井冈山
第一节 会师
第二节 守山
第三节 奔袭雩都城
第四节 二上井冈
第五章 转战湘鄂赣
第一节 袁、王事件
第二节 红三军团成立
第三节 两打长沙城
第六章 保卫中央革命根据地
第一节 力排众议渡赣江
第二节 三次反“围剿”
第三节 失利赣州
第四节 痛惜猛将断臂
第五节 东征入闽
第六节 同十九路军谈判
第七节 痛斥李德
第七章 迢迢长征路
第一节 突破封锁线
第二节 支持毛泽东
第三节 遵义大捷
第四节 会理风波
第五节 过雪山草地
第六节 “唯我彭大将军”
第八章 驰骋陕甘宁
第一节 东渡黄河
第二节 西征和迎接红二、四方面军
第三节 联友军共赴国难
第九章 与华北共存亡
第一节 旗开得胜
第二节 决不过黄河
第三节 屹立太行
第十章 反磨擦
第一节 河北问题
第二节 山西事变
第三节 打出“第二枪”
第十一章 百团大战
第一节 破袭正太路
第二节 “定名为百团大战”
第三节 后方的振奋
第四节 关家垴之战
第十二章 艰难转折
第一节 新回合
第二节 敌进我进
第三节 咬紧牙关
第四节 突围
第五节 “台搭起来再干”
第十三章 大将理财
第一节 无盐同淡
第二节 “中国老百姓的生活真苦啊”
第三节 经济战
第十四章 心碑
第一节 生死粮食
第二节 曙光
第三节 回延安
第十五章 临危受命
第一节 在中央军委
第二节 延安保卫战
第三节 战火中的任命
第十六章 三战三捷
第一节 巧布口袋阵
第二节 虎口夺食
第三节 蟠龙攻坚
第十七章 扭转西北战局
第一节 时刻想着战士
第二节 诱敌北上
第三节 关键的一仗
第四节 活捉廖昂
第五节 新式整军
第十八章 外线歼敌
第一节 西北大捷
第二节 挺进西府
第三节 渭北打胡
第十九章 解放大西北
第一节 太原“带兵”
第二节 钳马打胡
第三节 歼灭“二马”
第四节 进军新疆
第五节 在西北军政委员会
第二十章 受命援朝
第一节 友邻烽火
第二节 应召进京
第三节 毛泽东最终决断
第二十一章 扭转危局
第一节 跨过鸭绿江
第二节 初惩骄敌
第三节 “钓鱼”清川江
第四节 再获大胜
第二十二章 突破“三八线”
第一节 出任联军司令
第二节 飞渡汉江
第三节 奋力抗击
第四节 回京陈词
第五节 美军易帅
第二十三章 全线反击
第一节 转守为攻
第二节 阵地对峙
第三节 勋章授给谁
第二十四章 赢得和平
第一节 防敌登陆
第二节 以战促和
第三节 凯旋
第二十五章 再进统帅部
第一节 百战归来
第二节 健全首脑机关
第二十六章 推进战略转变
第一节 军队现代化之路
第二节 “划时代的会议”
第二十七章 势在必行的改革
第一节 力主薪金制
第二节 推行义务兵役
第三节 评衔和授勋
第二十八章 为了祖国安全-
第一节 踏勘万里海疆
第二节 阐释战略方针
第二十九章 在争论的漩涡里
第一节 学不学,怎样学
第二节 遭受抵制的讲话
第三节 总结发言的遗憾
第三十章 未了心愿
第一节 积蓄后备兵员
第二节 为新式武器开道
第三节 后方工作安排
第三十一章 “请为人民鼓咙胡”
第一节 “我和许多人一样”
第二节 乡亲的呼声
第三十二章 身在庐山
第一节 “其如天下有忧何”
第二节 上书
第三节 “鼓咙胡”的回声
第三十三章 风云突变
第一节 毛泽东讲话
第二节 怎样对党有利
第三节 在政治局常委会上
第三十四章 “海瑞”罢官
第一节 八届八中全会的决议
第二节 “肃清影响”
第三十五章 元帅挂甲
第一节 历史的预示
第二节 特殊学员
第三节 对八届八中全会决议的看法
第四节 乌石之恋
第三十六章 问题升级
第一节 “唯彭德怀同志不能平反”
第二节 再上书八万言
第三节 心曲千万端
第四节 “也许真理在你那边”
第三十七章 三线梦
第一节 山高雾重
第二节 最后的敬礼
第三十八章 伟大的囚徒
第一节 却原来是坐班房
第二节 大批斗
第三节 突击审讯
第四节 特殊的战场
第五节 最后的吼声
第六节 魂归
彭德怀生平大事年表
后记
精彩书摘
彭德怀就任一团团长后,打算在团内办一个学兵连,培养骨干,推动全团士兵委员会的工作。周磐听说一团要办学兵连,也想办一随营学校。彭德怀利用周磐想以此培植和扩大势力的野心,积极支持他办随营学校。彭德怀建议校长由周磐自兼,另设一名副校长。周磐提出要找一个有经验、有学识、有朝气的人充任,可又想不出合适人选。彭德怀便向他推荐一年前去黄埔军校高级班深造的黄公略。周磐很满意,叫彭德怀写信给黄公略,要他毕业后回师部。
彭德怀和李灿、李力、张荣生商量,一营如何为随营学校选送有活动能力和政治上可靠的人去学习,以便去做二、三营和二、三团学员的工作;又研究在士兵委员会章程前面加上一条总则:拥护三民主义,遵循总理遗嘱,奉行三大政策,为救国救民的宗旨。把章程中的打倒军阀,改为打倒新军阀,士兵委员会改为学员自治会等,由彭德怀送给周磐,作为代拟的随营学校章程。周磐欣然接受。一营士兵委员会章程的基本内容因而在师里取得合法地位。
师随营学校正在筹办中。一天,黄公略西装革履来到团部,和彭德怀、李灿、张荣生等久别重逢,非常高兴。谈到办随营学校时,彭德怀讲了随校的宗旨、章程,黄公略突然发问:“新军阀是指谁呢?”彭德怀回答:“是指蒋介石。”黄公略怒气冲冲地说:“校长(蒋介石)绝不是新军阀。”大家倏然失色:一切秘密都告诉了他,这还了得!彭德怀正和黄公略争论中,张荣生拿了一条毛巾从后面往黄公略嘴上一捂,颈项上一系,说:“你穿着这样好的西装、皮鞋,你就是被蒋介石收买的走狗。你当学生哪来的这么多钱?”黄公略脸色发白,手指着皮鞋后跟。邓萍发觉了,说:“慢一点儿,放松一些,横直跑不了。”张荣生把手松开,黄公略连忙说:“我有介绍信,是共产党。”抬起脚来,指着:“在皮鞋底内。”张荣生用刺刀撬开鞋底,果然有写得很小的墨笔字字条,上面涂着一层薄蜡,防水浸湿。在煤油灯下,看出是介绍信。彭德怀曾回忆当时的情景:这时大家猛吃一惊,继而笑作一团。彭德怀抱怨似地说:“公略呀!你这是干什么?开这样大的玩笑。”黄公略说:“你现在当了团长,谁知道你是真革命还是假革命!”他指着周围的人说:“你们这些人好野蛮呀!我的西服是老彭寄来的路费缝的,并不是蒋介石给的,穿得好些,路上方便,没人怀疑是共产党。”张荣生笑着说:“如是反革命,就绑起来扔到洞庭湖里喂鱼去!”
彭德怀与黄公略彻夜畅谈。黄公略告诉彭德怀,他带来了两个同志,一名黄纯一,湖北黄岗人;一名贺国中,湖南湘乡人。纯一很有学问。彭德怀即向周磐推荐,以便帮助黄公略开展随营学校的工作。彭德怀曾回忆见到两个新战友的印象是:“黄像一个文雅书生,贺是一个豪放的白胖青年。”这个回忆成为黄纯一、贺国中两人在历史上留下的仅有写象。
……
前言/序言
null
彭德怀传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评分
☆☆☆☆☆
还不错吧~还不错啊~~~
评分
☆☆☆☆☆
彭德怀元帅的一生,曲折、坎坷、波澜壮阔。读后,感慨万千。彭德怀出身贫寒,曾靠讨饭维生,但立志要改变不平等的待遇,推翻黑暗的社会统治。一个社会最底层赤贫的农家之子,通过努力,在拼搏中成熟、成长,最后成为共产党人、解放军将领、共和国的杰出领导人。他的付出是鲜血、是生命。 特定的历史条件,他蒙冤受屈,从功勋卓著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变成了“右倾机会主义者”、“反党集团的头子”、“文化大革命”的囚徒,最后惨死在监狱里,临终时,他身边没有一个亲人,他代着不平,代着委屈,代着无奈,代着愤恨,走了……虽然最终恢复名誉,受到举国上下的同情和追悼,但是他走了,对他本人来讲一切都没有了,都不重要了….. 他是多么的不公,他是伟人,首先他是人,他应该有活着最基本的权利,但是没有……他病得很重,没有医生为他医治,他需要亲人照顾,没有人为他倒水送茶,是不敢和不能…..六七十岁该颐养千年的时候,他却生不如死,挣扎在与病魔抗争,与不公、不平抗衡上,他直到死还不停的说:“我没有错……”多么凄惨的一幕,让人难以释怀……这就是所谓的政治牺牲品吧,政治是不流血的战争就是这么得来的吧。
评分
☆☆☆☆☆
包装不错,送人的没开封!
评分
☆☆☆☆☆
因为这部传记翔实记录了当年让我们今人无法了解的历史事件,才有机会把那些曾经讳莫如深的情景展现出来,读完有感动,有愤懑,有钦佩,有遗憾。。。。。主人公的为民请命形象时常浮现在我的眼前,但人物的悲惨命运更让我沉思!昨天、今天、明天交织在我的眼前。
评分
☆☆☆☆☆
张之洞[1](1837年-1909年),字孝达,号香涛,别号壶公、抱冰,直隶南皮(今河北南皮)人,生于贵筑县(今贵阳市),7岁时随父到兴义府城就读,13岁始回河北原籍应试,考取秀才;15岁时赴顺天府乡试中举人第一名,成“解元”;26岁考取进士第三名,成为“探花”,授翰林院编修。1867-1873年任湖北学政。1874年起任四川学政、山西巡抚。1883年中法战争爆发,因力主抗争任两广总督。1889年7月调任湖广总督,并多次署理两江总督[2]。1906年升任军机大臣。在督鄂17年间,张之洞力主广开新学、改革军政、振兴实业,由此湖北人才鼎盛、财赋称饶,成为当时中国后期洋务新政的中心地区。
评分
☆☆☆☆☆
天地正气也,尽管彭老总也有缺点。
评分
☆☆☆☆☆
蛮好的一本书,好好看看哦。
评分
☆☆☆☆☆
但它的确净化了内心的世界,让我更理性地看待生活。静下心来,细细回味曾经走过十五年的旅行生涯,
评分
☆☆☆☆☆
很好,正在看,字比较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