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热处理技术图解手册
:99.00元
作者:马伯龙,杨满著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06-01
ISBN:9787111493280
字数:832000
页码:581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热处理技术图解手册》一书汇集了热处理高级工程师马伯龙先生长期在生产企业从事新产品开发和热处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的推广应用工作中总结的宝贵经验与智慧。全书采用图解的方式为热处理技术人员详解热处理技术精髓,全书内容全面实用,是热处理工程技术人员必备案头工具书。
《热处理技术图解手册》一书本手册可供热处理工程技术人员和工人使用,也可供相关专业在校师生和科研人员使用。
内容提要
《热处理技术图解手册》一书是一本关于热处理技术的图解工具书。其主要内容包括:热处理技术理论基础、常用钢的热处理工艺基础曲线、钢的整体热处理技术、铸铁的整体热处理技术、表面热处理技术、化学热处理技术、非铁金属及其合金的热处理技术、粉末冶金材料的热处理技术、功能合金的热处理技术、热处理常见缺陷及其影响因素等。本手册以图示为主,辅以必要的解析说明,理论与实际兼顾,这种编写形式有利于读者提高阅读效率和工作效率,实用性强。
目录
作者介绍
马伯龙,热处理高级工程师。长期在生产企业从事新产品开发和热处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的推广应用工作。曾获国家发明专利1项、
实用新型专利3项;发表论文10余篇,已出版专著8本。
文摘
序言
我是一名在质量控制部门工作的工程师,日常工作中经常需要与热处理相关的报告打交道,并且需要对热处理后的工件进行检测分析。过去,我常常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去查阅各种专业资料,才能理解报告中的一些专业术语和工艺参数。《热处理技术图解手册》的出现,极大地提高了我的工作效率。它不仅仅是理论的堆砌,更是一本非常实用的“工具书”。例如,在解读关于“感应淬火”的报告时,我可以通过书中关于感应淬火原理的图解,快速理解感应器的工作方式、加热区域的控制以及温度梯度对淬火效果的影响。书中还列举了各种常见的热处理缺陷,比如淬火开裂、晶粒粗大、硬度不均等,并配有图示说明其产生的原因和避免方法。这对于我排查质量问题,制定预防措施非常有帮助。而且,书中关于各种检测方法,比如金相检验、硬度测试、残余应力测试等的原理和操作流程的介绍,也让我对热处理的质量控制有了更深的认识。
评分作为一个已经退休多年的老技术工人,虽然离开了生产一线,但我一直对热处理这个领域保持着浓厚的兴趣。我年轻的时候,学习技术很大程度上靠的是师傅的口传心授和经验积累,《热处理技术图解手册》这本书,可以说是我学习那个年代所缺乏的系统性知识的最佳补充。它用现代化的视角,将那些我当年凭着感觉操作的工艺,用科学的原理和清晰的图示进行了阐释。比如,关于“退火”的各种类型,如退火、再结晶退火、球化退火等,书中都用了非常形象的图解来展示加热温度、保温时间和冷却速度对金属组织的影响,让我对这些工艺有了更深入的理解。特别是书中关于“等温转变”的图,我以前只知道有这么回事,但具体怎么操作,对最终组织有什么影响,总觉得模糊不清。这本书用非常直观的图解,让我看到了在不同温度下,奥氏体是如何一步步转变为珠光体、贝氏体甚至马氏体,这种可视化学习对于我这种喜欢刨根问底的老家伙来说,实在是太满足了。
评分这本书绝对是我近期最惊喜的发现之一!作为一名在机械制造行业摸爬滚打了十多年的老兵,我见过太多理论枯燥、实操指导模糊的技术书籍。但《热处理技术图解手册》完全打破了我的固有印象。它没有那种板着脸说教的枯燥语言,而是通过大量精美的插图,将复杂的概念一一剖析。比如,当我第一次接触“淬火冷却介质的选择”这一章节时,我脑海里会出现各种冷冰冰的公式和表格,但这本书却用清晰的流程图和对比图,直观地展示了不同介质的优缺点、适用范围以及对工件性能的影响。这种“一图胜千言”的方式,让我这个视力不太好的老家伙也能轻松理解。而且,它不仅仅是图解,每一个插图都配有详尽的文字说明,但文字又不至于冗长,恰到好处地解释了图中的关键点。我尤其喜欢它在介绍“调质处理”时,用几个连续的图示模拟了加热、保温、淬火、回火的全过程,让你仿佛亲眼看到金属内部组织的变化,这种学习体验实在是太棒了!它不仅仅是给我提供了一个知识点,更是让我理解了“为什么”和“怎么做”。
评分我是一名正在攻读材料科学硕士的学生,在完成一些基础课程的学习后,开始深入研究具体的热处理工艺。在选择参考书的时候,我被《热处理技术图解手册》的独特风格所吸引。它没有选择用晦涩难懂的数学模型和复杂的理论推导来压倒读者,而是另辟蹊径,通过大量的、高质量的插图来辅助理解。书中关于“相图”部分的讲解,就非常出色。它没有直接丢给你一个复杂的铁碳相图,而是先从一个简单的二元合金相图开始,通过图解的方式解释什么是固溶体、共晶点、共析点等等,然后再逐步过渡到更复杂的相图。这种循序渐进的学习方式,让我能够更好地掌握相图的解读方法,从而理解不同合金在不同温度下的组织变化。此外,书中关于“时效处理”的章节,也让我印象深刻。它用一系列连续的图示,清晰地展示了过饱和固溶体在保温过程中,微观析出相的形成和生长过程,以及这些析出相对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这为我理解强化机理提供了非常直观的视角。
评分这本书的出现,简直就是为我这种理论基础薄弱但又想快速提升实操技能的初学者量身定做的。我之前总是觉得热处理这个领域高深莫测,各种名词听起来云里雾里的,什么“奥氏体化”、“马氏体转变”、“珠光体”,听着就头大。但是,《热处理技术图解手册》用一种非常友好的方式,将这些“天书”翻译成了“白话”。它从最基础的金属学知识讲起,比如不同温度下钢的显微组织形态,然后循序渐进地讲解各种热处理工艺。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关于“渗碳”和“氮化”的章节,它用了大量的示意图来解释碳原子或氮原子如何渗透进工件表面,以及这些元素如何改变材料的硬度和耐磨性。而且,它还详细介绍了不同渗碳剂和渗氮剂的特点,以及如何根据实际需求选择最合适的工艺参数。更重要的是,它还提供了很多实际案例分析,比如汽车零部件的渗碳淬火,航空发动机叶片的时效处理等等,这些案例让我更能将书本知识与实际工作联系起来,学以致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