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电子信息课程系列规划教材:数字电路实验与EDA技术

新世纪电子信息课程系列规划教材:数字电路实验与EDA技术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郭永贞 编
图书标签:
  • 数字电路
  • EDA
  • 实验教学
  • 电子信息
  • 课程规划
  • 教材
  • 新世纪
  • 实践教学
  • 电路分析
  • 逻辑设计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东南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4124274
版次:1
商品编码:10454090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0-10-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33
字数:390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数字电路实验与EDA技术》是《数字电子技术》、《电子技术》等课程的实践教学指导教材。书中除了有一般常用电子测量仪器和数字电子技术常规实验内容外,还有multisim 10软件的介绍及其仿真实验,可编程逻辑电路编程软件MAx+plusⅡ的应用,数字电路课程设计的一般教学过程举例以及多个课程设计题选。并在实验项目中安排了基础型和设计应用型等类别,课程设计的课题类型尽可能做到量多面广,以求适应面更广。该书可作为工科专业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实践教学指导用书,也可作为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目录

常用电子仪器
1.1 DF4325型双踪示波器
1.1.1 面板上控制键的名称及功能说明
1.1.2 使用说明
1.2 SGL641型函数信号发生器
1.2.1 主要性能
1.2.2 面板上按键、旋钮的名称及功能说明
1.2.3 使用说明
1.3 DT98型数字万用表
1.3.1 主要性能
1.3.2 安全事项
1.3.3 使用说明
1.4 数字电路实验箱
1.4.1 实验箱的结构
1.4.2 使用说明
1.4.3 实验注意事项

数字逻辑电路实验
2.1 基本实验
2.1.1 门电路逻辑功能测试
2.1.2 触发器及其应用
2.2 设计型实验
2.2.1 1位大小比较器、全加器的设计
2.2.2 数据选择器、译码器的应用
2.2.3 集成计数器的设计
2.3 综合应用型实验
2.3.1 计数、译码和显示电路
2.3.2 移位寄存器及其应用
2.3.3 555集成定时器及其应用
2.3.4 数模(D/A)和模数(A/D)转换器及其应用

multisim 10
3.1 Multisim 10简介
3.1.1 Multisim 10概述
3.1.2 Multisim 10的特点
3.2 Multisim 10的基本界面
3.2.1 Multisim 10的主窗口
3.2.2 Multisim 10的标题栏
3.2.3 Multisim 10的菜单栏
3.2.4 Multisim 10的工具栏
3.2.5 Multisim 10的元件库
3.2.6 Multisim 10的虚拟仪器库
3.3 Multisim 10的基本操作方法
3.3.1 电路的创建与运行
3.3.2 基本操作方法
3.4 Multisim 10的电路分析方法
3.4.1 直流静态工作点分析
3.4.2 交流分析
3.4.3 瞬态分析
3.4.4 傅里叶分析
3.4.5 噪声分析
3.4.6 直流扫描分析
3.4.7 参数扫描分析

数字逻辑电路仿真实验
4.1 基础型实验
4.1.1 门电路的性能测试
4.1.2 组合逻辑电路的逻辑功能测试
4.1.3 触发器的组成及集成触发器的性能测试
4.1 4典型时序逻辑电路的性能测试
4.1.5 波形产生和整形电路的应用
4.1.6 A/D和D/A转换器的应用
4.2 设计型实验
4.2.1 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
4.2.2 时序逻辑电路的设计
4.3 综合型实验
4.3.1 计数、译码、显示电路
4.3.2 汽车尾灯显示电路
4.3.3 竞赛抢答器电路

数字电子系统的设计开发软件——MAX+pIllSⅡ
5.1 MAX+plusⅡ开发系统的特点
5.2 MAX+plusⅡ系统运行环境及软件安装
5.3 MAX+plusⅡ的使用
5.3.1 概述
5.3.2 MAX+plusⅡ的基本界面
5.3.3 图形(原理图)输入法的设计过程
5.3.4 文本输入设计法
5.3.5 混合输入设计法
5.4 程序下载
5.4.1 几种程序下载方式简介
5.4.2 下载编程或配置文件
5.5 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

数字电路课程设计
6.1 数字电路课程设计的目的与要求
6.2 数字电路课程设计的一般教学过程
6.2.1 教学阶段安排
6.2.2 各教学阶段基本要求
6.2.3 数字电路课程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6.3 数字电路课程设计举例
6.3.1 八人抢答器电路的设计
6.3.2 机动车油量检测报警电路的设计
6.4 课程设计题选

课题1 六人抢答器电路的设计
课题2 多功能数字钟电路的设计
课题3 定时控制器逻辑电路的设计
任务1 定时通电控制电路的设计
任务2 间歇通电控制电路的设计
任务3 定时开关电气设备控制电路的设计
课题4 简易数字频率计电路的设计
任务1 单量程数字频率计电路的设计
任务2 量程数字频率计电路的设计
课题5 节日彩灯控制电路的设计
任务1 闪耀模式为两种自动循环彩灯控制电路的设计
任务2 闪耀模式为三种自动循环彩灯控制电路的设计
课题6 交通信号灯控制电路的设计
任务1 十字路口交通信号灯控制电路的设计
任务2 主次干道交通信号灯控制电路的设计
任务3 偏僻地区十字路口交通信号灯控制电路的设计
课题7 复印机逻辑控制电路的设计
课题8 拔河比赛游戏机电路的设计
课题9 足球比赛游戏机电路的设计
课题10 出租车计费电路的设计
任务1 按出租车行驶里程进行计价收费的电路设计
任务2 按出租车行驶里程和等待时间进行计价收费的电路设计
课题11 家用电风扇控制电路的设计
课题12 电气设备开机时间累计计时器电路的设计
课题13 红外线防盗报警电路的设计

附录
附录A SE-5M型EDA实验开发系统
附录B 伟福公司开发的EDA实验系统
附录C 常用逻辑符号对照表
附录D 常用集成电路的型号及引脚排列图
附录E常用74系列数字电路一览表
参考文献

精彩书摘

ISP技术通过计算机接口和编程电缆,直接对装配在目标系统或线路板上的PID器件进行编程。利用ISP技术,可以先制作样机底板,并将部件和元器件全部安装在底板上,再用ISP开关器件按预定功能将它们连接起来,并按系统要求现场编程。如想改变设计,无须改变器件和线路,通过开发系统很快即可完成,因此可以大大缩短设计周期,降低成本,提高系统可靠性。而且,硬件设备可以制成具有一定程度的通用性的多功能硬件,利用ISF技术根据具体应用场合重构其功能。利用ISP技术,使得对系统的测试、维护和升级只要在现场用PC机和软件即能实现。
由于ISP器件能满足现代数字系统的大容量、高速度、先装配,现场反复编程的要求,其应用日趋广泛。ISP技术使数字系统设计的程序发生了根本变革,使硬件设计软件化了。现代数字系统设计已进入EDA电子设计自动化)时代。
ISP器件的编程设计可以参阅第5章。
3)实际电路的安装与调试
根据设计好的总体电路原理图,经指导教师审查通过后,就可以向实验室领取所需元器件、材料等,进行电路组装和调试。安装调试的步骤如下:
(1)检查所领取的元器件及材料等,确定无损坏、型号及参数正确。
(2)根据所领取的实验装置(如实验板或面包板),初步设计总体电路的安装布局,一般采取和设计电路图尽可能一致,从左至右、从输入到输出的原则,电源从上引入,参考地在下方。
(3)先按各单元电路分别进行安装并调试,在调试过程中要仔细观察所出现的各种现象,判断是否正常,若不正常需及时查找故障原因。并及时记录测试结果,例如,测试波形、数据等。各部分都测试成功后再连起来进行总调。
(4)测试时一定要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安装或更换元器件时要关断电源,发现打火、冒烟、有异味等不正常现象也要及时关断电源,然后再查找原因。此外,使用电子仪器要注意其安全操作事项,电源和信号源一定不要造成短路,使用万用表和示波器时要注意选用合适的挡位,以免损坏仪器。
(5)调试成功并请指导教师验收,确定合格后方可拆电路。将所领取的元器件、材料、实验装置及使用的仪表按要求整理好后归还实验室。
4)答辩
教师可就方案的可改进性、EDA的应用、安装调试及测试结果与数据分析等方面的问题要求学生进行答辩,以便进一步了解学生在设计中及对所学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全面情况,锻炼学生的总体素质。

前言/序言

  《数字电子技术》、《电子技术》是很多专业的技术基础课,又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因此,优化《数字电子技术》、《电子技术》等课程的实践教学,一直是提高该课程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为此,我们在进行电子技术实践教学改革,以及建设《数字电子技术》精品课程工作过程中编写了该教材,旨在优化数字电子技术的实验与课程设计的教学内容与方法。达到引导学生掌握数字电路实验与EDA技术,促进学生创新实践、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在编写中,我们特别注意了以下两个方面:
  (1)突出新技术、新器件的应用。引入了目前流行的电子电路设计仿真软件multisire10,以及可编程逻辑电路编程软件MAX+plusⅡ等电子设计自动化(EDA)技术,为学生以后深入学习EDA技术打下基础。
  (2)注意了基础训练与创新提高相结合。在实验项目安排中,分为基础型、设计型和综合应用型等类型,课程设计的课题类型尽可能做到量多面广,以求兼顾不同层次和不同要求的《电子技术基础》课程进行实践教学的安排,也利于使用该书的读者在多方面有收益。
  该书第1、2章和附录由王玫编写;第3章由袁梦编写;第4章由龚克西编写;第5章由高磊编写;郭永贞编写了第6章并负责全书的统稿。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错误和疏漏在所难免,衷心欢迎读者多提宝贵意见。
《电子技术基础与实践》 一、 导论:解锁电子世界的奥秘 电子技术,作为现代科技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从指尖轻触的智能手机,到翱翔天际的飞机,再到遍布全球的通信网络,无不闪耀着电子技术的智慧之光。它不仅是信息时代的基石,更是未来科技创新的源泉。 本书《电子技术基础与实践》旨在为广大电子技术爱好者、在校学生以及有志于投身电子行业的技术人员,提供一个系统、深入的学习平台。我们深知,要真正掌握电子技术,离不开扎实的基础理论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因此,本书在内容编排上,力求做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通过清晰的讲解、丰富的案例和精心设计的实验,带领读者一步步走进精妙的电子世界,解锁其深层奥秘。 我们相信,通过本书的学习,读者不仅能够建立起坚实的电子技术知识体系,更能够培养起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未来的学习和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 第一篇:模拟电子技术——电路的灵魂与脉动 模拟电子技术是电子技术的基础,它处理的是连续变化的信号,是声音、图像、传感器信号等现实世界信息的载体。本篇将深入剖析模拟电路的核心原理与应用,帮助读者理解信号如何在电路中流动、放大、滤波和处理。 第一章:电路基本概念与定律 电流、电压与电阻: 这是理解一切电子电路的基石。我们将从定义入手,详细阐述它们之间的关系,并通过生动的类比,帮助读者建立直观的认识。 Ohm 定律 (欧姆定律) 和 Kirchhoff 定律 (基尔霍夫定律) 将是本章的重点,它们是分析和设计任何电电路的通用工具。我们会通过实际的电路分析案例,展示这些定律的强大应用。 电容与电感: 这两种元件是模拟电路中储存能量、影响信号频率特性的关键。我们将详细讲解它们的结构、工作原理、以及在电路中扮演的角色,例如在滤波电路和振荡电路中的应用。 电路分析方法: 除了基本定律,我们将介绍网孔分析法、节点分析法等更系统化的电路分析技术,使读者能够应对更复杂的电路结构。 第二章:半导体器件——电子世界的基础构件 PN 结与二极管: 了解 PN 结的形成、单向导电性是理解一切半导体器件的前提。我们将详细讲解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曲线,以及不同类型二极管(如整流二极管、稳压二极管、发光二极管)的工作原理和典型应用。 三极管(BJT): 作为模拟放大电路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有源器件,三极管的放大作用是模拟电路设计的核心。我们将深入探讨 BJT 的三种基本工作状态(截止、放大、饱和),不同的偏置电路(固定偏置、分压偏置等),以及放大电路的基本构型(共射、共集、共基)。 场效应管(FET): FET 以其高输入阻抗、低功耗等优点,在现代电子电路中占据重要地位。本章将重点介绍 MOSFET 和 JFET 的结构、工作原理,以及它们的放大和开关特性,并与 BJT 进行比较分析。 第三章:放大电路——信号的增益与保真 放大电路的基本原理: 什么是放大?如何实现放大?我们将从信号的失真角度出发,深入解析放大电路的设计目标:在保证信号增益的同时,尽量减小信号的失真。 多级放大电路: 单级放大电路的性能往往有限,多级放大电路能够提供更高的增益和更好的频率响应。我们将讲解耦合方式(阻容耦合、直接耦合、变压器耦合)及其对电路性能的影响,以及不同耦合方式下的放大电路设计。 反馈放大电路: 反馈是提高放大电路性能、稳定工作状态的关键技术。我们将详细讲解负反馈和正反馈的概念,以及它们在稳定增益、改善输入输出阻抗、扩展带宽等方面的作用。 第四章:信号的产生与处理 振荡电路: 振荡器是产生周期性电信号的核心电路。我们将介绍不同类型的振荡器,如 RC 振荡器(移相振荡器、文氏桥振荡器)和 LC 振荡器(哈特莱振荡器、科尔皮兹振荡器),并分析它们的起振条件和频率稳定性。 滤波电路: 信号往往包含干扰,滤波电路用于滤除不需要的频率成分。我们将讲解低通、高通、带通和带阻滤波器的基本原理,以及它们在信号去噪、信号分离等方面的应用。 信号的调制与解调: 在通信系统中,信号的调制和解调是实现信息传输的关键。我们将简要介绍幅度调制(AM)、频率调制(FM)的基本原理,以及相应的解调电路。 三、 第二篇:数字电子技术——逻辑的王国与运算的实现 数字电子技术处理的是离散的信号,即只有“0”和“1”两种状态。它是计算机、通信、控制等现代电子系统的核心。本篇将带领读者进入由逻辑门组成的数字世界,学习如何用最基本的逻辑单元构建复杂的数字系统。 第五章:数制与编码 二进制、十进制、十六进制: 数字系统离不开数制转换。我们将详细讲解这些数制之间的转换方法,并通过实例巩固。 逻辑运算与逻辑代数: 与、或、非、异或等基本逻辑运算是数字电路的基石。我们将介绍布尔代数的基本定理和定律,为后续的逻辑电路设计打下基础。 编码: 如何将信息表示为数字代码?我们将介绍BCD码、ASCII码等常用的编码方式,以及它们在数据表示和传输中的应用。 第六章:组合逻辑电路——一步到位的决策 逻辑门电路: 与门、或门、非门、与非门、或非门、异或门是实现基本逻辑运算的硬件单元。我们将讲解它们的逻辑符号、真值表和基本实现方式。 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 如何根据逻辑功能要求设计组合逻辑电路?我们将介绍卡诺图(Karnaugh Map)等简化逻辑函数的方法,以及如何利用标准集成电路实现组合逻辑功能,例如译码器、编码器、多路选择器、数据分配器等。 时序逻辑电路基础: 触发器是构成时序逻辑电路的基本单元,它具有记忆功能。我们将讲解基本触发器(SR触发器、D触发器、JK触发器、T触发器)的工作原理,以及它们的特点和应用。 第七章:时序逻辑电路——有记忆的智能 时序逻辑电路的构成: 时序逻辑电路由触发器和组合逻辑电路组成,能够按照时间顺序执行操作。 寄存器: 寄存器是用于存储数据的数字电路,在数据传输和处理中扮演重要角色。我们将讲解移位寄存器和并行寄存器的工作原理。 计数器: 计数器用于对脉冲信号进行计数,是数字系统中实现定时、分频等功能的核心。我们将介绍同步计数器和异步计数器,以及它们的不同类型(加法计数器、减法计数器)。 状态机设计: 复杂数字系统的控制逻辑通常可以用状态机来描述。我们将介绍有限状态机(FSM)的概念,以及如何设计 Moore 型和 Mealy 型状态机。 第八章:存储器与半导体存储器 存储器的基本原理: 存储器是数字系统的“大脑”,用于存放指令和数据。我们将介绍存储器的基本分类(RAM、ROM)及其工作原理。 半导体存储器: 重点介绍 S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和 D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的工作原理、特点和应用。 ROM(只读存储器): 介绍 Mask ROM、PROM、EPROM、EEPROM 等不同类型的 ROM,以及它们的用途。 四、 第三篇:EDA技术与实践——现代电子设计的利器 EDA(Electronic Design Automation)技术是现代电子系统设计不可或缺的工具,它极大地提高了设计效率和可靠性。本篇将引导读者了解 EDA 工具的基本概念和应用,以及如何将其应用于实际的电子电路设计中。 第九章:EDA 技术概述 EDA 工具的构成与流程: 介绍主流的 EDA 工具(如 Xilinx Vivado, Intel Quartus Prime, Cadence Allegro/OrCAD, Altium Designer 等)及其在硬件描述语言(HDL)、原理图输入、PCB 布局布线、仿真验证等方面的功能。 硬件描述语言(HDL): 重点介绍 Verilog HDL 或 VHDL 的基本语法和结构,以及如何利用 HDL 描述数字逻辑电路。 第十章:原理图输入与仿真 使用 EDA 工具进行原理图绘制: 讲解如何使用 EDA 工具的原理图编辑器,选择元器件、连接导线,构建电路原理图。 电路仿真: 介绍不同类型的仿真(SPICE 仿真、逻辑仿真),以及如何利用仿真器验证电路的功能和性能,发现潜在的错误。 第十一章:PCB 布局布线与制造 PCB 设计流程: 从原理图到 PCB 的转换,讲解如何进行元件布局、布线、设置设计规则,以及生成制造文件。 PCB 制造与焊接: 简要介绍 PCB 的制造工艺和焊接技术,使读者了解设计成果如何转化为实际的物理电路。 第十二章:FPGA/CPLD 应用开发 FPGA/CPLD 简介: 介绍 F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和 CPLD(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基于 HDL 的 FPGA/CPLD 设计流程: 演示如何利用 HDL 编写逻辑功能,通过 EDA 工具综合、布局布线,最终下载到 FPGA/CPLD 芯片中实现复杂数字功能。 实际应用案例: 通过具体的项目案例,如简单的数字时钟、数据采集系统等,展示 FPGA/CPLD 在实际项目中的应用。 五、 实践环节:理论指导,动手实现 本书的精华在于其丰富且具有指导意义的实践环节。每一个理论知识点都将伴随着精心设计的实验项目,让读者在动手操作中深化理解,巩固知识。 模拟电路实验: 学习测量电路参数(电压、电流、电阻)的实验。 搭建并验证各种二极管、三极管、场效应管的特性曲线。 实现不同类型的放大电路,如单级放大器、多级放大器,并通过示波器观察信号的放大效果和失真情况。 搭建反馈放大电路,观察反馈对电路性能的影响。 设计并实现基本的振荡电路和滤波电路。 数字电路实验: 使用集成逻辑门芯片搭建简单的组合逻辑电路,验证其逻辑功能。 利用触发器搭建移位寄存器和计数器,观察其工作状态。 使用 EDA 工具设计并仿真简单的组合逻辑电路和时序逻辑电路。 利用 FPGA/CPLD 实现简单的数字逻辑功能,如 LED 闪烁、流水灯控制等。 EDA 应用实践: 使用 EDA 工具绘制完整的电路原理图,并进行仿真验证。 利用 EDA 工具进行 PCB 布局布线,并输出 Gerber 文件。 尝试使用 HDL 编写简单的数字逻辑模块,并在 FPGA/CPLD 板上实现。 六、 结语:拥抱未来,持续探索 电子技术日新月异,本书所涵盖的知识只是浩瀚电子海洋的一隅。我们希望《电子技术基础与实践》能够成为您探索电子世界的起点,激发起您对电子技术持续学习和深入研究的兴趣。无论您是怀揣工程师梦想的学生,还是希望提升技能的在职人员,本书都将是您宝贵的伙伴。 在掌握了本书的基础知识后,您将能够更自信地学习更高级的电子技术,例如嵌入式系统、微控制器、通信原理、电力电子技术等。我们鼓励您保持好奇心,敢于挑战,勤于实践,在电子技术领域不断探索,创造属于自己的精彩。

用户评价

评分

我最近刚接触到数字电路设计领域,感觉这个方向很有前景,所以想找一本权威的书籍来系统学习一下。我之前的一些朋友推荐过一些国外经典教材,但总觉得语言上阅读起来有点障碍,而且国内教材在这方面也有不少优秀的作品,所以我就留意了一下国内的出版物。《新世纪电子信息课程系列规划教材:数字电路实验与EDA技术》这个书名引起了我的注意,感觉它定位很清晰,是面向课程规划的,说明内容应该比较系统和规范。我特别看重它提到的“实验”和“EDA技术”这两个关键词。我不是那种只喜欢看书本理论的人,我更倾向于通过动手实践来加深理解。所以,我希望能在这本书里找到详细的实验指导,最好是能够涵盖从简单的数字逻辑门搭建到复杂逻辑电路实现的整个过程。EDA技术也是我目前非常感兴趣的一个方向,我听说现在很多芯片设计和电路开发都离不开EDA工具,比如Verilog、VHDL这些硬件描述语言,以及相应的仿真和综合工具。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在这方面提供比较好的入门介绍,让我能够了解EDA工具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并且能够通过书中提供的实例,学习如何用EDA技术来实现和验证数字电路。当然,我也希望这本书的难度是循序渐进的,能够从基础概念讲到高级应用,让我这样一个初学者能够逐步掌握相关知识。

评分

最近我在为某个项目寻找相关的技术资料,涉及到一些数字电路的实现和验证。我之前在电子设计领域有过一些接触,但对于EDA技术的具体应用和高级概念还不是特别熟悉。《新世纪电子信息课程系列规划教材:数字电路实验与EDA技术》这个教材系列听起来就很有吸引力,尤其是它的名字包含了“规划教材”和“EDA技术”。这让我觉得它应该不是一本泛泛而谈的书,而是有明确的学习路径和教学目标。我特别关注书中的实验部分,因为理论知识固然重要,但如果没有实际操作的支撑,很容易变得空洞。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些高质量的实验项目,能够让我有机会在实际中运用数字电路的原理,并且熟悉常用的电子设计自动化工具。我期待能够通过这些实验,了解如何使用EDA工具进行电路的建模、仿真、综合和布局布线,最终实现一个可用的数字电路模块。同时,我也想了解一下,这本书在EDA技术方面,是侧重于某种具体的工具,还是会介绍几种主流的EDA软件和语言?如果能有一些关于Verilog或VHDL的入门讲解,以及一些实际的IP核设计案例,对我来说将非常有价值。我对这本书的期望是,它能够帮助我系统地梳理和提升我在数字电路设计以及EDA技术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为我当前的项目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评分

这本《新世纪电子信息课程系列规划教材:数字电路实验与EDA技术》我是在网上偶然看到的,当时我正准备找一些关于数字电路基础的入门读物,顺便想了解一下EDA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情况。我平时对电子工程比较感兴趣,但可能基础不太扎实,所以希望找一本既能系统讲解理论,又能结合实践操作的书籍。翻了翻目录,感觉内容还挺全面的,从最基础的逻辑门电路讲起,到各种组合逻辑和时序逻辑电路,再到FPGA的入门和应用,感觉覆盖了数字电路学习的几个重要阶段。特别是EDA技术这一块,现在感觉是越来越重要了,很多实际项目都需要用到,所以我特别想通过这本书学习一下相关的工具和流程。不过,我比较担心的是,这本书的难度会不会太高,对于我这样基础一般的读者来说会不会有点吃力。我希望这本书在理论讲解上能通俗易懂,有很多图示和例子,这样我能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概念。同时,实验部分也很重要,希望它能提供清晰的实验步骤和指导,让我能够动手实践,巩固所学知识。如果能有一些实际案例分析,或者介绍一些EDA工具的使用技巧,那就更好了,这样可以让我对实际工作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总的来说,我期待这本书能成为我学习数字电路和EDA技术的得力助手,帮助我建立起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

评分

我对数字电路一直抱有浓厚的兴趣,虽然我不是科班出身,但通过自学也积累了一些基础知识。最近看到《新世纪电子信息课程系列规划教材:数字电路实验与EDA技术》这本书,感觉它可能是我提升知识水平的一个好机会。我之前接触的数字电路知识,大多是通过一些零散的资料和一些比较基础的实验平台。我特别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个系统性的学习框架,能够将数字电路的原理、实验和EDA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我比较担心的是,对于我这样自学者来说,如果实验环节过于复杂,或者EDA工具的使用门槛太高,可能会让我望而却步。所以,我希望这本书在实验设计上能够循序渐进,从简单到复杂,并且提供清晰的步骤和必要的提示。在EDA技术方面,我希望能够有一个比较好的入门介绍,让我能够了解EDA工具的基本概念和工作流程,并且能够通过一些小的实例,掌握一些基本的EDA操作,比如编写简单的硬件描述语言代码,进行逻辑仿真等。如果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实际的项目案例,让我能够看到如何将所学的数字电路知识和EDA技术应用到实际的电子产品设计中,那对我来说将是非常有启发性的。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成为我学习数字电路和EDA技术路上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评分

作为一个长期从事电子产品研发的工程师,我一直在关注着行业内的最新技术动态和教学资源。《新世纪电子信息课程系列规划教材:数字电路实验与EDA技术》这个书名一出现,就立刻吸引了我的目光。虽然我已经有了一定的工作经验,但在这个快速发展的领域,持续学习和更新知识是非常必要的。我尤其对“EDA技术”这一部分很感兴趣,虽然我平时工作中会接触到一些EDA工具,但总觉得对它的理论基础和更深层次的应用理解不够透彻。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关于EDA技术发展趋势、设计方法学以及高级应用场景的深入探讨。比如,书中是否会涉及到一些目前比较流行的FPGA设计流程,或者一些先进的验证方法学?我个人比较倾向于能够提供一些具有挑战性的实验项目,能够让我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的工程问题,而不是停留在简单的教科书习题上。如果书中能够包含一些业界常用的EDA工具的使用技巧,或者对不同工具的优劣势进行比较分析,那将会非常有参考价值。我也希望这本书的实验部分能够紧密结合当前的行业需求,能够让读者在学习过程中就接触到一些实际的项目开发模式,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