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理解全球冲突与合作:理论与历史(第九版)
原价:52.00元
作者:(美)奈,(加)韦尔奇,张小明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10-01
ISBN:9787208109421
字数:389000
页码:408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理解全球冲突与合作(理论与历史第9版)》出自学者小约瑟夫·奈及其新的合作者戴维·韦尔奇之手,它简明扼要深入透彻地介绍了复合式相互依赖时代的世界政治,全书分为从威斯特伐利亚和会到**次世界大战;冷战后的合作、冲突与热点等数章内容。本书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内容提要
《理解全球冲突与合作(理论与历史第9版)》出自学者小约瑟夫·奈及其新的合作者戴维·韦尔奇之手,它简明扼要深入透彻地介绍了复合式相互依赖时代的世界政治。该书运用历史与理论的知识,考察全球行为体之间的冲突与合作,为读者提供了一个经久耐用的分析框架。《理解全球冲突与合作(理论与历史第9版)》一书原先的书名为《理解国际冲突:理论与历史》,它阐述了从20世纪、21世纪的战争到全球金融与治理的诸多内容,这部从一本经典著作大大扩展而来的教科书,一如既往地就当今的国际关系提出发人深省的看法。
目录
序
前言
章 世界政治中存在着的冲突与
合作逻辑吗?
什么是国际政治?
伯罗奔尼撒战争
伦理问题和国际政治
第二章 解释冲突与合作的工具与技巧
基本概念
分析层次
范式与理论
反事实推理与“虚拟历史”
第三章 从威斯特伐利亚和会到次世界大战
管理大国冲突:均势
19世纪的均势体系
次世界大战的起源
第四章 集体安全制度的失败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集体安全制度的兴与衰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源
第五章 冷战
威慑和遏制
解释冷战
遏制行动:越南战争
冷战的其他方面
第六章 冷战后的合作、冲突与热点
管理冲突
国内冲突
当今热点
第七章 全球化和相互依存
全球化的各个方面
相互依存的概念
石油政治
第八章 信息革命与跨国行为体
权力和信息革命:从书写的起源到
“阿拉伯之春”
跨国行为体
结论
第九章 未来的世界是什么样的?
有关未来世界的各种构想
新的世界秩序?
对未来的思考
术语解释
第九版译后记
作者介绍
小约瑟夫·奈,现任哈佛大学杰出服务教授、阿曼苏丹国际关系讲席教授,曾任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院长,并且在美国政府中担任过助理国防部长、国家情报委员会主席、助理国务卿帮办等职务。主要著作有:《权力与相互依赖》(与罗伯特·基欧汉合著,2001年第三版)、《注定领导世界:美国权力性质的变迁》(1990年)、《美国权力的悖论》(2002年)、《软权力:在世界政治中获得成功的途径》(2004年)以及《理解国际冲突:理论与历史》(2005年第五版)。戴维·韦尔奇,现代史教授,坎特伯雷-肯特大学宣传研究中心负责人。致力于研究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德国历史。特别注重德国社会公众舆论、政治和宣传之间的相互关系。作品主要有:《德国:宣传和全面战争1914—1918》、《现代欧洲史:纪实1871—2000》、《第三帝国政治与宣传》、《希特勒:独裁者肖像》、《宣传与德国电影。1933-1945》。
文摘
序言
评价一 最近读完一本关于国际关系的厚重著作,虽然不是《理解全球冲突与合作:理论与历史(第九版) (美)奈,(加)韦尔奇,张小明》,但它同样深入探讨了我们这个时代最核心的议题。这本书以一种近乎考古学的方式,追溯了人类社会从最原始的部落冲突到如今全球化浪潮下复杂多变的国际体系的演变历程。作者不回避历史的残酷,详细描绘了战争的根源、权力的转移以及意识形态的碰撞,从亚历山大东征到两次世界大战,再到冷战的阴影,每一个历史节点都被细致地剖析,让我们得以窥见人类文明在冲突与合作之间摇摆的轨迹。更重要的是,书中对于不同理论流派的梳理也极具启发性,现实主义的冷酷逻辑、自由主义的理想主义愿景、建构主义的社会性互动,以及各种后现代思潮的解构,作者都以清晰的脉络呈现,并试图将这些抽象的理论框架与跌宕起伏的历史事件相结合。读完后,我感觉自己对国际政治的理解不再局限于新闻报道的碎片化信息,而是形成了一个更加宏大和系统的认知框架。尽管这本书的篇幅不小,阅读过程中也需要一些专注和思考,但其带来的知识增量和思维深度,无疑是值得的。它让我们反思,人类究竟是注定要不断重复过去的错误,还是有能力在理解历史教训的基础上,开辟出一条更加和平与繁荣的道路。
评分评价五 最近读了一本关于文化差异与国际关系的书,这本书的视角非常独特,它着眼于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和行为模式,如何影响国家之间的互动。虽然它不像《理解全球冲突与合作:理论与历史(第九版) (美)奈,(加)韦尔奇,张小明》那样系统地阐述政治理论,但其提出的观点却能深刻地解释许多国际事件的“为什么”。作者以丰富的民族志资料和跨文化研究成果,描绘了不同文明在沟通、谈判和冲突解决过程中的微妙差异。例如,东方文化中的“面子”观念与西方文化中的“契约精神”可能如何导致误解,以及不同文化对权威、集体与个体的理解差异,如何塑造了它们在国际舞台上的行为风格。这本书让我意识到,在追求国际合作的过程中,文化隔阂往往是一个被低估但却至关重要的因素。要想真正实现有效的沟通与理解,就必须深入了解彼此的文化根源。它是一本极具启发性的读物,为理解全球冲突与合作的多维度原因,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充满人情味的视角。
评分评价三 最近接触到一本关于21世纪全球挑战的书,这本书的切入点非常新颖,它没有直接从国家层面分析,而是聚焦于非国家行为体和跨国性问题。虽然它不直接关联《理解全球冲突与合作:理论与历史(第九版) (美)奈,(加)韦尔奇,张小明》中的传统理论,但它提出的观点却同样具有颠覆性。作者重点讨论了跨国公司在全球经济中的影响力,以及它们如何通过经济手段影响甚至改变国家政策。同时,书中还深入剖析了气候变化、大规模移民、网络安全等全球性议题,强调这些问题已经超越了国界,需要全球性的合作才能有效应对。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对人工智能、生物技术等新兴科技对国际秩序可能产生的冲击进行了前瞻性的预测,这些新兴力量的崛起,正在重塑传统的权力结构和国际规则。这本书让我意识到,传统的国家中心主义的分析框架可能已经不足以应对当今世界的复杂性。我们需要更加关注那些隐形的网络、无形的流动以及那些不以国界为限的挑战。它是一本充满洞察力的著作,让我们对未来世界的演变有了更深刻的思考,也对“合作”的定义有了更广泛的理解。
评分评价二 我最近翻阅了一本关于地缘政治的书籍,它巧妙地将地理因素与政治格局联系起来,揭示了许多国家行为背后的深层原因。这本书并没有直接讨论《理解全球冲突与合作:理论与历史(第九版) (美)奈,(加)韦尔奇,张小明》中那样宏大的理论体系,而是聚焦于地理环境如何塑造国家战略,例如“陆权”与“海权”的永恒博弈,以及关键的地理位置如何成为地缘冲突的爆发点。作者以详实的案例分析,例如对中东地区复杂地形与宗教文化交织所产生的长期不稳定,或是亚洲东部岛链对地区大国战略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的解读。书中的地图和图表运用非常出色,将抽象的地缘概念具象化,使读者更容易理解地理空间中的权力动态。虽然这本书的理论深度可能不如一些经典国际关系学著作,但其独特的视角和扎实的案例研究,为理解当今世界的权力格局提供了全新的维度。它让我意识到,在分析国际关系时,我们不能仅仅关注政治家们的言论和外交辞令,而更应审视那些看不见的地理力量,它们往往在不动声色地影响着历史的走向。这本书是一次关于空间与权力的精彩探索,为我的国际视野增添了一抹浓墨重彩的地理色彩。
评分评价四 我偶然发现一本探讨全球治理体系的书籍,它以一种非常务实和批判性的视角,审视了当今国际社会中存在的各种挑战和不足。这本书与《理解全球冲突与合作:理论与历史(第九版) (美)奈,(加)韦尔奇,张小明》可能侧重的理论构建不同,它更侧重于分析现实世界中“如何做”的问题。作者详细阐述了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等国际机构的运作模式,以及它们在应对全球危机时所面临的困境。书中列举了大量具体的案例,例如在解决地区冲突、人道主义危机以及全球性疾病传播方面的成效与失败,让我们得以清晰地看到现有全球治理体系的局限性。同时,作者也提出了一些改革性的建议,比如如何增强国际机构的代表性和有效性,如何促进大国之间的协调合作,以及如何更好地发挥公民社会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这本书让我感到,理解国际冲突与合作,不仅仅是理论上的探讨,更需要我们深入了解实际的运作机制,并不断推动其进步。它是一本关于“如何构建一个更有效、更公平的国际社会”的有力论证,对于任何关心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人来说,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