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书,我先是在图书馆借来读的,一读便很有意思,所以决定买来,经典值得反复阅读。。。
评分辜先生的杰作 对于了解中国人有好处
评分——国学大师 林语堂
评分经典著作经典著作经典著作
评分——著名学者 吴宓
评分答案是:全部投资或者全部不投资,在理性情况下,两者都有可能。但有两点需要指出:首先是在每进行一次实验时,整体结果都会进行自我修正,使之更趋向于某一个极端(全投或全不投),而这两个极端,也就是这场博弈游戏中的两个纳什均衡,另一点有趣的就是,由于达到全体慷慨进而取得收益所需要的代价太高(80%的合作),所以人们往往会因为信心不足而坠入集体自私的坏均衡状态,所以在这个意义上,全体投资是一个相对弱势的纳什均衡。从古至今,从乌托邦到共产主义,许多伟大的脑袋都在思考如何追求那个好的均衡以期更加完美的人类福祉,而悲剧往往就在与此:维持弱势的纳什均衡需要参与者极高比例的合作率,而破坏它则来得容易的多。指望仅仅通过道德抑或自律就能达到社会和谐,天真的寄希望于“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式的空想共产主义 ,抑或是相信理想主义式的正义精神和荣誉感可以约束如今的社会,这种念头只能存在于历史怀旧主义者的记忆里。或者退一步说,在这场宿命般的博弈中,“人性是否本善”这个命题本身的真伪已经不再重要,人之初,性本善,可惜这又何干?因为只要足够多的“非善”存在,整个环境会不可逆转的倒向人人“非善”的最坏均衡,而个人的信仰和美德在此毫无用处,我们必须依赖一些凌驾于个体之上的力量,去改变整个博弈最原始的收益表,以维持一个底线。因为几千年的封建统治,因为孔夫子老人家的教导,中国的老百姓在“Religion of good citizenship”的指引下,在“人性本善”信念下 ,曾经奇迹般的将这个弱势的纳什均衡维持了千年之久。而现在的我们,是否已经越过了某条临界线,在加速坠入那一个代表自私的均衡的深渊呢?
评分蝙蝠侠6黑暗骑士的结尾处,两艘游轮里的人质最终并没有按下炸毁对方而保全自己的按钮,他们这么做的原因仅仅是因为他们相信对方也不会这么做,因为相信人性──博弈论上经典的囚徒困境在这一瞬间被闪耀的人类信念战胜了,情感战胜了纯粹的理性,或者你也可以说,理性战胜了纯粹的情感。凶残的小丑精通人性,却在最后一刻没有读懂人性。只可惜电影终究是电影,而我们会怎样──用辜鸿铭先生的话说──中国人的精神到底是怎样,坦率地说我不知道。但我知道如果辜鸿铭老爷子能活到现在,能看到当下中国社会周遭的种种荒诞与幽默,恐怕再讽刺起欧洲人用军队取代牧师,用法律取代宗教的时候,也会有点儿底气不足了吧。
评分必读经典。买来看看,会有所启迪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