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世中國:被“廢除不平等條約”遮蔽的北洋修約史(1912-1928)

近世中國:被“廢除不平等條約”遮蔽的北洋修約史(1912-1928)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5

唐啓華 著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社會科學文獻齣版社
ISBN:9787509717509
版次:1
商品編碼:10354601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0-09-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569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擺脫條約束縛,是近代中國外交主要目標之一,然而“修約”長期被“廢約”遮蔽,否定修約曆程與成果後,“廢約史”顯得貧瘠單調。本書以“修約”為中心,依據檔案作實證研究,提齣對“北洋修約史”的全麵詮釋;並將外交史實證研究與“革命外交”政治宣傳對話,豐富國人對近代外交史的理解。
本書之目的,不在作翻案文章,否定他人的曆史記憶,踐踏他人珍視的傳統。過去革命宣傳激發瞭人民的愛國情操,已在曆史上留下光榮的印記;然而,過度單調、貧瘠的曆史記憶,限製瞭邁嚮大國的想象空間。本書希冀能豐富國人對過去的理解,擺脫過時政治神話的束縛,大步邁入21世紀。

作者簡介

唐啓華,颱灣政治大學曆史係教授、特聘教授,曾任政治大學曆史係主任、颱灣中國近代史學會理事長等職。專攻領域為近代中國外交史,著有《北京政府與國際聯盟(1919-1928)》、《中華民國外交史(初稿)》(部分章節)等專書,及論文數十篇。現緻力於北洋外交研究,可謂該領域研究之佼佼者。

目錄

緒論
第一章 清季官方修約觀念與實踐
第二章 民初平等訂約與修約的努力
第三章 1919年修約方針的確立與推動
第四章 《中德協約》與《中奧商約》的簽訂
第一節 《中德協約》的談判與簽訂
第二節 德國對中國戰事賠償問題
第三節 《中奧商約》的談判與簽訂
第五章 廢除《中日民四條約》交涉
第六章 《中俄協定》與北洋修約
第一節 北京政府對舊俄條約權益的清理,1917~1922
第二節 《密件議定書》與中俄舊約廢止問題
第三節 1924~1927年中俄會議
第四節 《中俄協定》與北京外交團的沒落
第五節 廣州政府與《中俄協定》
第七章 北洋平等訂約的努力與成果
第八章 五卅之後北洋“到期修約”的發展
第一節 北洋“到期修約”方針的確立與執行
第二節 1926~1929年中比修約交涉
第三節 中法越南修約交涉
第四節 1926~1930年中日修約交涉
第五節 中西修約交涉
第六節 中英修約交涉
第七節 中墨、中秘修約交涉
結論
徵引文獻

精彩書摘

不久,德國果然透過各種管道,主動提齣要求,12月13日,張允愷電告顔使,德國認為中德間亟須解決三件事。18日,顔使電告外交部,雲奉總長電令派員以非正式名義暫駐柏林,現接該員電稱:德政府盼望我國者三事,一是請中國勿再收沒德僑及公司財産。二是準德人自由在華貿易,勿留難來往中國護照,自由寄發郵物電信,並準發密電;以上各節,將來再定條件;商約未定前,德人聽中國法律辦理;三是擬請中國政府承認前天津副領事Siebert為非正式外交官,在北京代錶德人事,由前德華銀行之Eggeling同辦。顔使認為:“按德政府並不錶示訂約意見,僅提齣要求,殊與我派員駐德意旨背馳;應提齣閣議,決定抵製條件,電示,以憑轉達德政府”。
外交部接到報告,正擬逐條駁復德國要求時,又接顔使電稱德政府交來中德訂約節略一件,錶示:
(1)中德恢復和平,德政府願照新有主義,與中國訂約,注重商務;
(2)未訂約前,德政府請中政府本互相主義,規定臨時辦法,
甲取消處置敵國人民及其私産之條規,並停止執行戰時條例,準兩國商民自由往來貿易、函電;
乙 德政府進齣口商務,按照中政府上年八月一日新稅則納稅,在德華僑,德政府允照最優國對待,且德政府承認張秘書官為中政府非正式代錶,請中政府承認前天津副領事Siebert為德政府非正式代錶,並準德國即派相當人員至華,以便重聯正式關係;
(3)何時何地開訂新約,請中政府即復;
(4)以上各節,請中政府即日議決。
外交部研議德國要求,認為關鍵問題在於海關稅則。自1842年《南京條約》以來,中英會商中國海關稅則,大抵以值百抽五為率,至1858年《天津條約》確定此標準,中國喪失關稅自主權。事實上各項進口貨品稅率,因常年未修訂,實質上連百分之五都不到。清政府在《辛醜和約》之後,為增財源以籌賠款,於1902年與各國議定進口稅照當時貨價確實值百抽五,但未能實施。到瞭民國初年,貨價又上漲,稅率實質上不到3%,北京政府屢次要求修改稅則,列強以種種理由拖延。至1917年8月中國參加歐戰,協約各國答應中國參戰條件之一.就是答應中國增加關稅至切實從價值百抽五。次年1月,各國與中國代錶在上海召開修改現行進口稅則委員會,至12月19日簽訂《修改各國通商進口稅則》,經各國政府批準後,於1919年8月1日施行。然而這兩次改訂稅則,“亦不過改訂貨價,而值百抽五之率則仍舊慣”。此外,北京政府為擺脫協定關稅之束縛,利用對德、奧宣戰機會,於1917年12月25日公布《國定關稅條例》八款,進口外國貨除有條約協定者,區分為奢侈品、無益品、資用品、必要品,分彆課以5%-100%之稅率。此國定關稅本係針對德、奧而設,戰後北京政府除在巴黎和會中要求關稅自主外,並將國定關稅擴大到所有“無約國”,1919年6月13日公布《僑居境內無約國人民課稅章程》,規定:“無約國人民運貨進口應遵照國定關稅條例完納海關稅課”。
當此北京政府正努力收迴關稅自主權之時,德國錶示隻願照1919年8月1日之海關新稅則納稅,外交部非常不滿,提齣說帖稱:稅務一項,前經國務會議議決:“嗣後無論何國訂約,均須按照國定稅率辦理”,現若與德國訂約,自應抱定此旨,德政府所擬按照新稅則納稅一節,斷難照允。又第一條稱,願照新有主義訂約一節,本國政府自應錶示贊同。對於訂約之時間、地點及派員來華各節,現在中國對於德約尚未簽字,此事自應暫從緩議。1920年1月12日,國務會議議決:“照外交部所擬辦理”。
……

前言/序言


用戶評價

評分

正版圖書,質量很好價格閤理

評分

促銷的時候買的 感覺內容很新穎 以前沒關注過這方麵的問題

評分

外交部接到報告,正擬逐條駁復德國要求時,又接顔使電稱德政府交來中德訂約節略一件,錶示:

評分

被“廢除不平等條約”遮蔽的北洋修約史(1912-1928)當時正好是資本主義發展到帝國主義時代的重要時期,資本帝國主義勢力拼命掠奪世界領土、輸齣資本和擴大國際貿易,亞非拉和大洋洲悉數被納入資本主義世界經濟網絡之中,英法的爭鬥主要集中在東南亞和非洲,尤其在1882年英國占領埃及以後,它們在非洲的矛盾日趨尖銳。1898年法紹達危機時兩國險以兵戎相見。德國嚮近東挺進的”東方政策”導緻瞭它與在那裏有著傳統利益的英法俄等國的衝撞,而1899年發生的英布戰爭更是以英德在南非的對抗為背景的。再到後來俾斯麥下颱,人走茶涼,各國相繼調整對外政策。1904年和 1907年締結的《英法協約》和《英俄協約》標誌著英法俄集團與德奧集團對峙的兩極均勢局麵的形成。此時處在歐洲中心的奧地利怎麼可能獨善其身,“保住自己在歐洲範圍內的安然無恙的地位”? 他“曾親眼目睹各種群眾性思潮——意大利的法西斯主義,德國的國傢社會主義、俄國的布爾什維主義——的産生和蔓延,尤其是那不可救藥的瘟疫——毒害瞭我們歐洲文化之花的民族主義”。作為一個有著廣泛國際交遊的人,一位熱情洋溢的歐洲主義者、一位要做“世界公民”的人,茨威格對民族主義下這樣的評價不難理解。也難怪他看著從前“始終以為是堅定的個性主義者和甚至是思想上的無政府主義者的朋友們一夜之間都成瞭狂熱的愛國者,而且從愛國主義者變成貪得無厭的兼並主義者”而徒喚奈何,況且民族主義也極容易被彆有用心的人利用,成為一種“熱烈的陶醉混雜著各種東西:犧牲精神和酒精,冒險的樂趣和純粹的信仰,投筆從戎和愛國主義言詞的古老魅力。那種可怕的、幾乎難以用言詞形容的、使韆百萬人忘乎所以的情緒,霎時間為我們那個時代的最大犯罪行為起瞭推波助瀾、如虎添翼的作用。”——雄偉壯麗的事物下麵有時候隱藏著的是一些人的貪婪,彆忘瞭,我們這片土地也曾經遭受過這樣的災難反觀當前的知識分子,還是會覺得,能以明澈的理性和對人間深刻的悲憫,把自己豐富學識應用到復雜現實中去的知識分子還是太少。

評分

很不錯的一本書,京東促銷價格很閤適!

評分

東西不錯,價格閤適。

評分

評分

(1)中德恢復和平,德政府願照新有主義,與中國訂約,注重商務;

評分

   論及北洋外交,做齣正麵評價的有兩個有影響的學者,一個是颱灣的唐啓華,一個是大陸的楊天宏。由於黨國時代的建立,國民黨把所有關稅自主,廢除租界的成果都歸納在自己身上,而把北洋時代的努力一筆抹殺。本書告訴你,所謂國民黨關稅自主,廢除租界的成果。其實都建立在北洋搭建的框架之上,北洋走完瞭前麵九十裏路。不幸被黨國體製顛覆,而北洋和列強談判努力的結果,卻被黨國所竊取,而把北洋的努力一筆抹殺。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